中邮·军工|深度报告|航天智造:军技民用产业化典范,航天七院上市平台

中邮·军工|深度报告|航天智造:军技民用产业化典范,航天七院上市平台
2024年07月18日 08:45 市场资讯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转自:中邮证券研究所

前身为乐凯新材,2023年注入航天能源、航天模塑,成为四川航天上市平台航天智造前身为乐凯新材,于2015年4月23日登陆资本市场。2020年,公司主营业务为信息防伪材料和电子功能材料。公司于2023年完成重大资产重组,以发行股份购买资产的方式获得航天能源100%股权和航天模塑100%股权,公司成为航天七院上市平台。2023年,公司完成重大资产重组后,整体实现营业收入58.60亿元,同比增长20.10%,实现归母净利润4.23亿元,同比增长61.36%;2024Q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8.96亿元,同比增长70.14%,实现归母净利润1.67亿元,同比增长295.34%,业绩保持快速增长。

航天能源产品主要用于非常规油气开采,产品作为耗材与油气开采量强相关、正相关,有望获得长期较快增长。航天能源成立于2013年,是一家从事油气设备领域射孔器材、高端完井装备研发与制造的高新技术企业。航天能源生产的页岩油气分簇射孔装备整体处于国际先进水平,部分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市场占有率在国内排名第一、全球排名第二。2022年,航天能源非常规油气开采产品营收为3.47亿元,占航天能源主营业务收入比例高达69%;2023年,航天能源页岩气(油)等非常规市场产品收入占比持续增加。随着国内油气增储上产推动产量提升,非常规油气开采前景广阔,公司产品作为耗材与油气开采量强相关、正相关,有望获得长期较快增长。

航天模塑从事汽车零部件业务,新能源汽车业务占比高,向智能座舱延伸提升单车价值量,航天模塑业绩有望保持较快增长航天模塑成立于2000年,致力于研发和生产汽车内外饰件、智能座舱部件、发动机轻量化部件等产品,是国内少数营业收入超过50亿元的汽车内外饰件企业。2023年,航天模塑合计为1095万辆整车提供零部件,占全国乘用车总销量的42%,新能源相关产品收入占比在2022年已经近50%,2023年,公司在新能源车企市场持续发力,新获取产品中新能源车占比55.9%,超过行业渗透率,同时,公司已成功进入蔚来汽车、问界等造车新势力的供应商体系并开展内外饰件产品的协同设计,部分产品已获得量产订单,未来公司向智能座舱拓展提升单车价值量,业绩有望保持较快增长。

公司作为航天七院上市平台未来资产注入可期航天七院隶属航天科技集团,是我国航天重大装备生产基地、重要航天产品配套协作基地、防务产品和宇航产品研制生产基地,承担了常规运载火箭47%的箱体、运载火箭95%的火工品、载人飞船80%的火工品等研制生产任务。航天七院自成立以来致力于建成世界一流航天装备制造公司,为加快实现战略目标和发展规划,航天七院迫切需要将旗下优质资产注入上市公司,打造产业发展上市平台,统筹推进智能装备、先进制造、航天应用等业务板块的资源整合和能力布局,借力资本市场为航天七院军民品业务发展提供充足及时的资金支持,促进军品主业和优质民品产业做大做强。我们认为,公司作为航天七院上市平台,未来有望进一步获得军品主业和优质民品产业资产注入。

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为5.56、6.90、8.65亿元,同比增长31%、24%、25%,当前股价对应公司PE为21、17、13倍,维持“买入”评级。

2023年注入航天能源、航天模塑,成为四川航天上市平台

1.1 公司前身为乐凯新材,主要从事信息防伪材料和电子功能材料业务

公司前身为乐凯新材,于2015年4月23日登陆资本市场。2020年,公司主营业务为信息防伪材料和电子功能材料。信息防伪材料主要包括热敏磁票、磁条等产品,其中,热敏磁票主要应用在国内铁路客运领域,为我国铁路客运自动售检票系统提供票务支持,产品全部销往国铁集团下属印刷企业;磁条广泛应用于商业零售、交通、金融、社保等领域。电子功能材料主要包括电磁波防护膜、压力测试膜等产品,其中,电磁波防护膜是一种应用于柔性电路板(PCB)的新型电子材料贴膜,应用终端为消费电子、汽车电子、通信设备;压力测试膜是一种测试压力的消耗性膜材料,应用于汽车、半导体、电子电路、机械设备等领域。

2020年,受电子客票推广等外部因素影响,国铁集团下属印刷企业停止采购热敏磁票产品,公司信息防伪材料业务市场需求下降,导致盈利水平出现较大下滑。为缓解前述不利影响,公司于2020年12月以协议转让的方式受让乐凯集团和乐凯胶片合计持有的乐凯化学71.04%股份,整合乐凯化学的精细化工材料业务,将公司主营业务拓展到以光稳定剂和光敏剂产品为主的精细化工材料领域。2021年至今,公司已形成以信息防伪材料、电子功能材料和精细化工材料为支撑的业务布局。

2022年,公司整体营业收入为1.70亿元,同比增长11%,归母净利润为501万元,同比基本持平,整体营收规模不大,盈利能力较差。

1.2 2023年注入航天能源、航天模塑,均为军技民用产业化典范

2023年,公司完成重大资产重组,以发行股份购买资产的方式,向四川航天集团等35名交易对方购买航天能源100%股权及航天模塑100%股份。本次发行股份购买资产的股份发行价格为7.13元/股,标的资产作价33.03亿元,其中航天能源作价22.05亿元,航天模塑作价10.98亿元;并募集配套资金21亿元,发行价格11.70元/股。

航天能源全名为川南航天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于2013年7月设立,是一家从事油气设备领域射孔器材、高端完井装备研发与制造的高新技术企业。自成立以来,航天能源实现了页岩气(油)分簇射孔器材及国内海洋油田射孔器材、高端完井装备国产化。

航天能源坚持航天军工装备产业和航天技术应用产业协同发展,是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正加快建设成为世界一流的井下装备技术服务公司和四川航天“智能弹药”产业发展平台。军品方面,制导炮弹、军用爆破器材等业务正蓬勃开展。民品方面,公司面向石油工业上游完井产业链,开发油气井射孔装备和高端完井装备超30年,实现了油气井射孔完井技术系统集成,客户涵盖了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各大油气田,产品出口俄罗斯、北美、东南亚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是国内油气井射孔工程技术领先、集成配套能力最强的企业之一。

航天模塑成立于2000年1月,是一家主要从事汽车内外饰件、智能座舱部件、发动机轻量化部件和模具研发与制造的高新技术企业,旗下拥有1个国家认可实验室和4个省级技术中心。

航天模塑以“技术创新驱动”为战略引领,围绕智能光电、电动化、环保轻量化三大技术领域开展“内外饰+”、“双跨越”技术升级与创新工作;坚持培育汽车内外饰、发动机轻量化部件的自主研发制造能力,实现技术研发制造全流程自主可控。同时,航天模塑推动汽车电子技术与传统内外饰技术、动力系统部零部件技术的深度融合,为创新产品发展赋能,不断推出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稳步提升品牌影响力。

2023-2025年,航天能源业绩承诺分别为2.04亿、2.26亿、2.38亿;航天模塑业绩承诺为0.96亿、1.06亿、1.14亿。2023年,航天能源、航天模塑均超额完成业绩承诺,其中航天模塑远超业绩承诺。

2023年公司完成重大资产重组后,整体实现营业收入58.60亿元,同比增长20.10%,实现归母净利润4.23亿元,同比增长61.36%,经营性净现金流为8.38亿元,同比增长15.65%。2024Q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8.96亿元,同比增长70.14%,实现归母净利润1.67亿元,同比增长295.34%,业绩保持快速增长。

1.3 作为航天七院上市平台未来资产注入可期

航天七院隶属航天科技集团,是我国航天重大装备生产基地、重要航天产品配套协作基地、防务产品和宇航产品研制生产基地,在国家载人航天工程、探月工程等国家重大工程及商业卫星发射任务中,承担了大量科研生产任务。航天七院在载人航天工程、探月工程等重大工程任务和商业卫星发射任务中,承担了常规运载火箭47%的箱体、运载火箭95%的火工品、载人飞船80%的火工品等研制生产任务,为我国航天事业和国防现代化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

航天七院下辖企事业单位27家,其中企业单位6家、事业单位12家、全资及控股公司9家,分布在四川省成都市、泸州市、万源市、彭山县以及重庆市,从业人员近2万人。下属单位包括七部、四川航天长征装备制造有限公司、四川航天电子设备研究所、四川航天烽火伺服控制技术有限公司、四川航天川南火工技术有限公司、四川航天中天动力装备有限责任公司等。2020年,航天七院实现营业收入167亿元,净利润6.84亿元。在“十四五”期间,伴随着国内军工和商业航天领域的快速发展,航天七院业绩有望保持较快增长。

公司作为航天七院军品主业和优质民品产业发展平台,未来优质资产进一步注入可期。航天七院自成立以来致力于建成世界一流航天装备制造公司,为加快实现战略目标和发展规划,航天七院迫切需要将旗下优质资产注入上市公司,打造产业发展上市平台,统筹推进智能装备、先进制造、航天应用等业务板块的资源整合和能力布局,借力资本市场为航天七院军民品业务发展提供充足及时的资金支持,促进军品主业和优质民品产业做大做强。我们认为,公司作为航天七院上市平台,未来有望进一步获得军品主业和优质民品产业资产注入。

我国油气开采持续增长,航天能源产品作为耗材充分受益

2.1 国内油气井射孔工程领先企业,保持较强盈利能力

航天能源成立于2013年7月,是一家从事油气设备领域射孔器材、高端完井装备研发与制造的高新技术企业。自成立以来,航天能源实现了页岩气(油)分簇射孔器材及国内海洋油田射孔器材、高端完井装备国产化,目前已发展成为国内油气井射孔工程技术领先、集成配套能力最强的企业之一。2024年,航天能源收到《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印发第八批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及通过复核的第二批、第五批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名单的通知》,正式被认定为第八批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

航天能源主要产品涵盖射孔器材、高端完井装备和机电控制类产品。射孔器材主要包括油气井用电雷管及电子雷管、起爆器、延期起爆管、导爆索、聚能射孔弹、射孔枪、桥塞火药、坐封工具以及相配套的油管传输射孔工具、电缆传输射孔工具、连续油管传输射孔工具和多级选发射孔控制系统等;高端完井装备主要包括深水井下安全阀、高温合金井下安全阀、V0级生产封隔器、液控智能完井用封隔器、液控智能滑套、大位移井用气举工具等产品,共计38个大类,220个品种。机电控制类产品主要包括多级电射孔点火头、桥塞坐封工具点火头、多级选发模块等产品。

2023年,航天能源实现营业收入5.80亿元,同比增长15%。其中,射孔器材收入3.87亿元,机电控制类产品营收0.86亿元,完井工具0.65亿元,军品0.40亿元。

公司2023年整体毛利率为58.22%,同比提升0.37个百分点。公司2023年实现净利润2.19亿元,净利率为37.74%,同比提升1.40个百分点,维持较强的盈利能力。

航天能源主要客户包括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哈利伯顿、贝克休斯等国内外知名能源企业。同时,航天能源亦从事军用爆破器材相关业务,提供质量稳定、安全可靠的军用爆破器材产品,助力航天强国和军工能力建设。2022年,公司前五大客户分别为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贝克休斯、航天科技,占公司营收比例分别为56%、18%、10%、4%、2%;2023年,航天能源营业收入构成上,中石油、中石化和中海油占公司营业收入比重与2022年相比基本保持稳定,军品收入同比高速增长。

2.2 公司在非常规油气开采领域竞争优势突出

近年来,我国能源需求持续增加,在保障能源安全且降低对外依存度的情况下,国家要求强化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保障工作,要加大海洋油气和非常规油气资源的勘探开发力度

根据2016年9月国家能源局发布的《页岩气发展规划(2016-2020年)》,“十四五”及“十五五”期间,我国页岩气产业加快发展,海相、陆相及海陆过渡相页岩气开发均获得突破,新发现一批大型页岩气田,并实现规模有效开发,2030年实现页岩气产量800-1000亿立方米。我国《“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等政策都提出在未来的几年要加大常规石油、天然气资源勘探开发力度,同时也要加快页岩气、煤层气等非常规油气资源和海洋油气资源的开发。

航天能源主要产品作为解决客户实际需求的油气开采设备,除了具备领先的技术体系与研发基础外,产品竞争力具体体现在非常规化、国产化、定制化、集成化和智能五个方面。

根据主要客户出具的相关说明,航天能源各主要产品在代表性客户同类产品采购比例中占比较高,特别是附加值较高的海洋油气开采产品及陆上非常规油气开采产品占比更高,多数产品均占据主要客户同类产品采购50%以上,部分产品占比达90%以上。

在油气井用射孔器材方面,公司在国内的主要竞争对手主要包括物华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中石油下属的大庆油田射孔器材有限公司和四川石油射孔器材有限责任公司,以及营口市双龙射孔器材有限公司等民营射孔弹企业。物华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隶属于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北方特种能源集团有限公司,主要面向常规油气资源开发提供射孔产品,市场主要分布在我国陕北、西北及东北部分地区;大庆油田射孔器材有限公司和四川石油射孔器材有限责任公司为中石油下属企业,主要为中石油旗下服务公司的特定市场区域(大庆油田以及西南油气田)提供常规射孔弹和射孔枪两类产品;营口市双龙射孔器材有限公司等民营射孔弹企业主要专注于射孔弹和射孔枪两类产品,产品结构相对较为单一。

对于常规射孔器材产品,在竞争对手均具备生产能力的情况下,航天能源凭借特色技术和专有技术、长期稳定的产品质量以及智能化升级构筑自身竞争壁垒;对于附加值高的非常规射孔器材类产品,航天能源通过长期的技术积累形成了客户资源优势、技术优势和质量优势,竞争对手及新进入者短期内赶超难度较大。此外,航天能源在射孔器材产品领域具备完整齐套的设计生产能力,也是其维持产品竞争力和市场地位的优势之一。

航天能源常规/非常规油气射孔产品占比较高,特别是在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非常规油气开采产品中占比超60%;在常规油气开采领域市占率约为35%。

近年来,以页岩油气为代表的非常规油气资源逐渐发展成为我国油气资源“增储上产”的主要支撑,是端稳能源“饭碗”、保障国家油气能源安全的战略接替资源。随着页岩气等非常规油气在现有能源开发体系中的占比不断提高,油气开发的环境趋于复杂,使得油气开发公司对油气设备的性能要求越来越高。2022年,航天能源非常规油气开采产品营收为3.47亿元,占航天能源主营业务收入比例高达69%;2023年,航天能源页岩气(油)等非常规市场产品收入占比持续增加。

航天能源生产的页岩油气分簇射孔装备整体处于国际先进水平,部分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市场占有率在国内排名第一、全球排名第二。分簇射孔技术作为打开储层的“临门一脚”,此前长期被国外企业垄断。我国页岩油气储量丰富,但储藏条件复杂,国外分簇射孔产品不仅价格高、供货周期长,且常常难以解决我国不同储藏条件下页岩油气开发面临的差异化难题。

2013年,公司针对国内页岩油气储藏特点,成功开发出页岩油气分簇射孔装备,一举打破国外技术垄断。此后通过10年来更新与迭代,该技术实现了从第一代跟跑、第二代并跑到第三代的领跑,大幅降低了我国页岩油气开发的射孔作业成本,为我国页岩油气加快开发、推进“页岩气革命”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撑,实现了“卡脖子”装备的自主供应。特别是聚焦客户关键需求定向研制的连续油管隔板延时分簇射孔系统,成功解决了高压页岩油气开发经常遇到的井筒套管变形的国际难题。

后续,公司将始终坚持“专精特新”发展方向,积极履行“在关键领域‘补短板、填空白’,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的使命担当,强化自主创新研发,围绕“卡脖子”装备进口替代等细分领域和产业链关键环节,持续推进新产品、新技术开发,为我国油气能源安全作出新的贡献。

2.3 国内油气增储上产推动产量提升,页岩气开采前景广阔

2016年开始,受低油价冲击,国内油气勘探开发投资持续下降,原油产量连续3年下滑,天然气对外依存度快速攀升,国家能源安全隐患加剧。

2023年,国内天然气消费量为3917亿立方米,国内天然气产量为2353亿立方米,对外依存度依然高达40%,其中,进口天然气中,管道气进口量为671亿立方米,主要来自中俄东线,LNG进口量为984亿立方米,主要来自澳大利亚、卡塔尔、俄罗斯等国。

2019年,国家能源局正式实施油气行业增储上产“七年行动计划”,国内石油企业加大勘探开发资金和科技投入力度,上游勘探成果密集显现,原油产量止跌回升。

俄乌冲突影响下,油气供应成为全球能源安全的核心关注。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局势,油气增储上产工作仍不可松懈。一方面,推动油气增储上产是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战略选择。国际油气市场剧烈动荡,再次给国家能源安全敲响了警钟。油气安全是能源安全的核心,我国油、气对外依存度分别高达70%、40%以上,只有不断增强油气自给能力,才能将能源饭碗牢牢地端在自己手上。另一方面,推动油气增储上产是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据预测,2035年左右我国天然气需求将达到6000亿立方米以上,天然气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的占比将增加至14%左右。如不继续加强天然气自主供应能力,天然气对外依存度还将大幅攀升。

为有效保障油气供应,国务院发布的《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提出,加快推进页岩气、煤层气、致密油(气)等非常规油气资源规模化开发。此后,国务院国资委召开中央企业负责人会议再次强调,加大国内资源勘查力度,推动国内油气增储上产,更好发挥重要能源资源生产自给的支撑作用

从资源条件来看,未来我国油气增储上产仍具较大潜力。石油方面,近3年来我国年新增原油探明地质储量均超10亿吨,该规模有望继续保持;天然气方面,我国煤层气、页岩气等非常规天然气资源非常丰富,具有很好的勘探开发前景。过去5年,非常规天然气(页岩气、煤层气)产量占全国天然气总产量的比例由不足7%提升到约14%,占比翻番。未来,随着勘探开发不断拓展和工程技术进步,非常规天然气的产量和经济性有望继续提升,有望成为未来我国天然气供应的重要组成部分

自2012年涪陵页岩气田取得重大勘探突破以来,经过十几年的探索,四川盆地页岩气成为我国天然气产量增长的重要阵地。我国已在四川盆地建成了涪陵、威远-长宁和昭通三个国家级页岩气示范区,累计探明了涪陵、长宁、昭通、威远、泸州、威荣、永川和綦江共8个页岩气田,年产气量达240亿立方米,有效保障国家能源安全。2023年,国内页岩气产量达250亿立方米,实现稳步增长。

全球页岩气资源丰富,估算地质资源量1014万亿立方米、可采资源量为243万亿立方米(EIA)。页岩气开发历经科学探索(1821-1976年,155年)、技术突破和规模应用(1977-2005年,28年)、技术升级(2006至今,17年)3个阶段。在美国率先突破页岩气商业开发后,加拿大、中国、阿根廷、沙特和阿联酋五个国家也陆续跟进。2000年以来,页岩气产量经历了20多年的飞速增长(年均增速17%),2022年全球页岩气产量8547亿立方米,占全球天然气总产量的21.2%。

页岩革命是美国在非传统化石能源开采上的突破性进展,页岩革命起先局限在“页岩气革命”,后来也在页岩油的开采上取得了成功,统称“页岩革命”。页岩革命的发展使美国扭转了石油和天然气产量下降的趋势,使美国由能源净进口国变为了净出口国。2009年美国超过俄罗斯成为世界第一大产气国,2015年美国超过俄罗斯成为OPEC外第一大产油国。2015年12月,美国国会投票解除了长达40年的原油出口禁令。

页岩革命的影响不仅仅局限于增加美国页岩气和致密油的产量,它扩大了商业可开采能源的外延,颠覆了非常规油气资源只是常规化石能源的补充的认知。页岩革命改变了全球能源市场、重绘了能源蕴藏地区,让西半球成为了未来的油气生产一大重心地带。美国能源安全提升后,在国家战略选择上将能减少能源因素的掣肘,帮助美国外交战略重心从美国转到亚太地区。美国本土能源价格降低减少了制造业成本,有利于美国制造业回流,帮助美国从次贷危机的经济低迷中恢复,增强了美国实力,减弱了国际舞台上“美国衰落”的声音。

从2004年《天然气工业》发表该刊第一篇页岩气学术论文——《页岩气成藏机理和分布》至今,中国页岩气研究和勘探开发从起步到初见成效已历经20年,正迎来页岩气革命。

从2009年渝东南地区渝页1井发现页岩气,到2010年第一口页岩气气流井——威201井的发现;从2011年第一口具有商业开发价值的页岩气井——宁201-H1井,到2012年涪陵页岩气田发现井——焦页1井、2014年上报我国第一个页岩气探明地质储量1067.5亿立方米,中国页岩气产业取得了一个又一个重大突破,逐步揭开了页岩气商业化开发的序幕。

20年间,中国页岩气发展突飞猛进、硕果累累,目前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页岩气生产国。迄今为止,借助于成熟的页岩气勘探开发技术,中国已经发现了数个埋深3500m以浅、探明储量超过1000亿立方米的页岩气田,并在埋深3500~4500m深度段获得工业页岩气流,正在攻关深层(埋深介于3500~4500m)—超深层(埋深超过4500m)页岩气的勘探开发技术。

自涪陵页岩气田投入商业开发以来,历经10余年的艰苦攻关与反复实践,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二个全面掌握页岩气开发核心技术的国家,实现了页岩气储层改造理论与技术从无到有、从引进来到自主化的跨越式发展。随着页岩气勘探开发进程的深入推进,深层页岩气由于资源量丰富,具有巨大的勘探开发潜力。较之于中浅层页岩气,深层页岩气地质条件更加复杂,总体上表现为裂缝欠发育,地层温度高、压力大,岩石脆性弱、塑性强,地应力高(主体介于80-100MPa)且方向多变,两向应力差大(15-22MPa),施工压力和破裂压力高,导致储层更难压开、裂缝更难起裂和扩展、裂缝更难转向和支撑,形成复杂缝网的难度大。此外,在四川盆地泸州区块实施的深层页岩气水平井套管变形、压窜风险高,EUR(预期产出量)偏低,钻完井成本高,给深层页岩气全面效益开发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中国页岩气可采储量超过30万亿立方米,居世界第一。但是中国页岩气富集地区的地质构造及自然环境不大利于大规模开采,中国的油气开发者任重道远。

2.4 不同于耐用装备,公司产品用量与油气开采量正相关强相关

油气井爆破是为了穿透套管及水泥环,构成目的层至套管的油气通道。最初,其目的比较单纯,技术手段也比较单一,主要有子弹式射孔器、鱼雷式射孔器等。子弹式射孔器由于穿深极为有限,经常无法形成有效的射孔孔道,影响后续正常生产。

自从将反装甲武器的聚能效应应用于油气井射孔后,极大的提高了射孔穿深,引领了油气井爆破行业的快速发展,也成为了油气井爆破行业的主流技术。经过多年努力,通过引进、吸收和研发,国内的射孔弹、射孔工艺以及施工设计优化也得到了飞速发展。

油气井射孔目的由最初的射穿油气层,打开油气流通道,转变为改造油气层,辅助提高油气单井产能。页岩油气、致密油等非常规油气开采,尤其是国内外开展的以“水平井+体积压裂”为主流的射孔工艺技术的开发,对射孔器材提出更高技术要求。

射孔器材相对于压裂车,耗材属性较强,其消耗量与油气开采量正相关、强相关。随着油气开采难度提升,单位开采量下射孔器材的消耗量也可能出现进一步提升。随着我国非常规油气开采量不断提升,公司未来业务有望获得长期较快增长。

航天模塑从事汽车零部件业务,业绩保持较快增长

3.1 新能源车占比提升并进军新势力,公司营收高于汽车行业增速

航天模塑成立于2000年1月,是国内汽车零部件行业的主要企业之一,致力于研发和生产汽车内外饰件、智能座舱部件、发动机轻量化部件等产品,是国内少数营业收入超过50亿元的汽车内外饰件企业,先后被评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四川省汽车行业先进单位、成都汽车轻量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是中国模具行业标准起草单位,承担四川省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工程示范项目。

航天模塑以“技术创新驱动”为战略引领,围绕智能光电、电动化、环保轻量化三大技术领域开展“内外饰+”、“双跨越”技术升级与创新工作;坚持培育汽车内外饰、发动机轻量化部件的自主研发制造能力,实现技术研发制造全流程自主可控。同时,航天模塑推动汽车电子技术与传统内外饰技术、动力系统部零部件技术的深度融合,为创新产品发展赋能,不断推出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稳步提升品牌影响力。

航天模塑的汽车内饰件产品主要包括主仪表板总成、副仪表板总成、门板总成、立柱内护板、EPP发泡件等;航天模塑的汽车外饰件产品主要包括保险杠总成、扰流板总成、全塑尾门总成、车身下装饰件、通风盖板总成、挡泥板等;航天模塑生产的发动机轻量化部件主要包括发动机进气歧管、压力管、燃油轨、汽缸罩盖等。

2023年,航天模塑合计为1095万辆整车提供零部件,占全国乘用车总销量的42%。依托强大的模具设计制造能力以及优质的产品和服务,航天模塑获得了客户的普遍认可,产品广泛应用于长安汽车、吉利汽车、一汽集团、广汽乘用车、奇瑞汽车、比亚迪等多家国内主流整车厂。

航天模塑实现了新能源汽车与燃油车内外饰技术的共同发展,新能源相关产品收入占比在2022年已经近50%。航天模塑已成功为比亚迪、广汽埃安、长安汽车、吉利汽车等主流汽车厂商的多款新能源车型提供量产配套;已成功进入蔚来汽车、问界等造车新势力的供应商体系并开展内外饰件产品的协同设计,部分产品已获得量产订单。航天模塑新能源相关产品收入(含新能源版本和燃油版本混合供货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已从2020年的逾20%上升至2022年的近50%,成果相对显著。2023年,公司在新能源车企市场持续发力,新获取产品中新能源车占比55.9%,超过行业渗透率。

2023年,受益于中国汽车行业的高速发展,以及航天模塑产品结构升级、关键客户开拓、亮点车型中标、核心技术研发方面取得的突破,航天模塑营业收入增长20.75%,经营业绩再创新高,营业收入增速超过行业销量增速。

3.2 向智能座舱拓展提升单车价值量,公司业绩有望保持较快增长

近年来,随着全球汽车产业逐步向“四化”发展,汽车传统内外饰产品向智能化的升级已成为全新发展趋势,主机厂对全新技术、全新工艺、全新材料等的应用和要求越来越高,汽车内饰件发展呈现“沉浸化、健康化、低碳化”的特点,零部件生产呈现“集成化、全电化、模块化”的发展趋势;触控导电、软质及透明材料以及再生塑料、生物塑料受到追捧,但再生塑料批量应用仍面临挑战。近年来,航天模塑大力投入相关预研项目,为后续在汽车智慧座舱等智能化内饰产品组的市场开拓奠定了基础。

航天模塑已将高端产品的研发和生产作为公司产品战略的重点,形成了以中高端汽车塑料零部件为核心,以汽车智慧座舱与自动驾驶的融合研发与智能制造为路径的战略发展规划。

汽车智慧座舱充分借鉴了航天器噪声控制技术、视觉环境技术、工效设计与仿真技术等空间站适居性技术,结合色彩、照明、居住等心理学研究数据,将狭小空间的空间站视觉环境设计理念植入车辆座舱,以虚拟现实技术为驾乘人员提供可视及可达的体验环境。针对汽车座舱内饰,还采用了空间站密封环境下的安全技术指标要求,选用具有防火、防毒气、防有害气体、抗菌防霉、防螨等高安全性材料,通过多层、多模复合,集成噪声、触摸、漫发射、驾乘舒适、高安全性等诸多功能为一体。

2024年4月,公司调整部分募投项目,新建“成都航天模塑有限责任公司智慧座舱与自动驾驶融合建设项目”,即在四川省成都市龙泉驿区新建智慧座舱与自动驾驶科研综合楼、智能交互内饰数字化制造车间、模具智能制造车间、实验检测中心及相关配套设施,以提升公司的技术研发能力,构建“总部研发+属地量产”的产业布局,形成产品数据设计能力、工艺设计能力、控制器设计能力及模具研发能力。

为顺应汽车行业智能化发展趋势,快速抢占技术与市场的制高点,在智慧座舱与自动驾驶融合业务领域保持竞争力,公司拟通过本项目重点突破智慧座舱与自动驾驶融合集成技术。公司将基于汽车内外饰大型总成的设计技术、工艺技术、测试验证技术以及中大型模具设计制造等技术优势之上,把技术战略定位由传统内外饰技术转向“内外饰+”技术,围绕智能光电、电驱 电控、轻量环保、精致装饰四大技术领域升级并开展智慧座舱与自动驾驶融合创新研究,力争成为高科技型集成供应商。

本项目建成后的目标产品集感应识别控制、数字仪表显示、信息娱乐系统、智能情景语音、手势、无线充电、氛围装饰、触控交互等功能于一身,将有效满足下游市场及终端用户对汽车智能化的需求,使得公司产品在未来具有突出的市场竞争能力。

未来,公司汽车零部件业务板块将持续聚焦新能源汽车智能化、网联化趋势,围绕“内外饰+”的战略,大力开展智慧座舱相关产品预研、技术开发和市场拓展工作,实现汽车内外饰、智慧座舱等方面的创新和迭代。随着公司向智能座舱不断拓展,单车价值量有望持续提升,公司业绩有望保持较快增长。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公司于2023年完成重大资产重组,成为航天七院上市平台,航天能源、航天模塑两个子公司业绩保持较快增长。

1)航天能源是国内油气井射孔工程领先企业,在非常规油气开采领域竞争优势突出,随着国内油气增储上产推动产量提升,非常规油气开采前景广阔,公司产品作为耗材与油气开采量强相关、正相关,有望获得长期较快增长。

2)航天模塑是国内少数营业收入超过50亿元的汽车内外饰件企业,2023年,航天模塑合计为1095万辆整车提供零部件,占全国乘用车总销量的42%,新能源相关产品收入占比在2022年已经近50%,2023年,公司在新能源车企市场持续发力,新获取产品中新能源车占比55.9%,超过行业渗透率,同时,公司已成功进入蔚来汽车、问界等造车新势力的供应商体系并开展内外饰件产品的协同设计,部分产品已获得量产订单,未来公司向智能座舱拓展提升单车价值量,业绩有望保持较快增长。

3)航天七院隶属航天科技集团,是我国航天重大装备生产基地、重要航天产品配套协作基地、防务产品和宇航产品研制生产基地,承担了常规运载火箭47%的箱体、运载火箭95%的火工品、载人飞船80%的火工品等研制生产任务。公司作为航天七院军品主业和优质民品产业发展平台,未来优质资产进一步注入可期。

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为5.56、6.90、8.65亿元,同比增长31%、24%、25%,当前股价对应公司PE为21、17、13倍,维持“买入”评级。

页岩气等非常规油气开采不及预期;汽车市场增速下降;市场竞争加剧等。

证券研究报告《中邮证券-航天智造(300446):军技民用产业化典范,航天七院上市平台》

对外发布时间:2024年7月17日

报告发布机构:中邮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分析师:鲍学博  SAC编号:S1340523020002

分析师:马强  SAC编号:S1340523080002

法律声明:

本订阅号所载内容所指的证券或金融工具的价格、价值及收入可涨可跌,以往的表现不应作为日后表现的显示及担保。本订阅号所载内容并非投资决策服务,仅供订阅人参考之用,不是也不应被视为出售、购买或认购证券或其它金融工具的要约或要约邀请。订阅人不应单纯依靠本订阅号所载内容而取代自身的独立判断,应根据自身能力自主审慎决策,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本订阅号所载内容不表明其对产品或者服务的风险和收益做出实质性判断或者保证,中邮证券不对使用本订阅号所载内容产生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或与此有关的其他损失承担任何责任。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航天 军工 中邮 净利润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7-26 龙图光罩 688721 --
  • 07-23 博实结 301608 --
  • 07-22 力聚热能 603391 --
  • 07-15 绿联科技 301606 21.21
  • 07-11 科力装备 301552 30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