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金 | 2024年暑期档前瞻:多元类型齐聚,关注影片票房弹性

中金 | 2024年暑期档前瞻:多元类型齐聚,关注影片票房弹性
2024年06月19日 07:32 中金点睛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展望2024年暑期档(6月1日~8月31日),随着近期影片密集定档,档期片单可见度日益提升。根据艺恩,2024年1~5月,已累计实现含服务费票房216.5亿元,同比2023年同期下降2.3%。我们建议关注暑期重点内容带动下票房弹性潜力。

票房拆分追踪:档期效应仍有延续,观影需求有待释放。2023年以来,春节档和暑期档等重点档期对票房提振作用明显,其中2023年春节档和暑期档(不含端午档)票房分别达到2019年对应档期的114.6%和116.0%;2024年以来,档期效应仍有延续,如春节档票房恢复至2019年的116.3%,元旦档和清明档票房亦分别恢复至2019年的153.1%和120.7%;而2024年一季度非档期仅恢复至2019年的68.1%。我们判断大档期内影片供给充足且题材多元,头部影片支撑作用较强,而非档期票房因重点内容供给较少而表现平淡,观影需求待进一步释放。

历史暑期档回顾:2023年达历史新高,对全年票房预测有参考意义。2020年后暑期档票房与大盘整体表现呈现基本一致的复苏趋势,而2023年暑期档(含端午档),在《消失的她》《封神》《孤注一掷》等影片带动下共实现含服务费票房206.3亿元,为近五年同期票房最佳,较2019增长14.1%。我们认为,暑期档容量较大,新类型、新风格电影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多元化题材影片供给对于年轻用户具有吸引力;且暑期档作为全年时间跨度最长的档期,其表现对预测全年电影行业恢复情况和票房最终落点具有参考意义。

2024年暑期档展望:高基数下关注重点影片表现,预计档期票房同比下降15%至增长5%。2024年暑期档,已定档重点影片包括《云边有个小卖部》《海关战线》《伞少女》《传说》《野孩子》《接班人计划》《异人之下》《逆行人生》《白蛇:浮生》等。去年暑期档票房10亿以上的头部影片较多具有一定的高基数压力,我们判断今年档期总票房或介于去年档期票房的85%(175亿元)~105%(217亿元)之间,头部影片表现或将对票房最终落点具有重要影响,建议持续关注重点影片定档进展及已定档影片上映后的票房表现。

内容供给质量和数量不及预期,竞争加剧,盗版传播,监管收紧。

票房拆分追踪:档期效应仍有延续,观影需求有待释放

2024年以来,国内电影行业票房稳健恢复,根据艺恩,2024年1~5月全国电影市场实现含服务费票房216.5亿元,同比2023年同期下降2.3%,较2019年同期恢复率79.8%。我们进一步拆分电影行业档期与非档期数据,就票房、票房结构、内容供给等指标展开详细分析,为观察后续票房趋势提供参考。

档期效应仍较为明显,渠道侧竞争格局相对稳定。2023年以来,根据艺恩,重点档期对票房提振作用明显,其中2023年春节档和暑期档票房分别达到2019年的114.6%和116.0%,我们判断大档期内影片供给充足且题材多元,头部影片支撑作用较强,而2023年非档期票房较为平淡,如2023年四季度非档期票房仅为2019年的54.9%。2024年以来,档期效应仍有延续,档期如春节档票房恢复至2019年的116.3%,元旦档和清明档票房亦分别恢复至2019年的153.1%和120.7%;而2024年一季度非档期恢复至2019年的68.1%,观影需求待影片供给释放而复苏。渠道侧,2024年5月万达电影横店影视位列前两名,竞争格局维持稳定。

图表1:2023年至今票房恢复程度有所分化,档期效应仍较为明显

注:票房含服务费;数据标签标粉为档期,2023年中秋档和国庆档合并显示,2023年暑期档和端午档分列显示,全文图表下同

资料来源:艺恩,中金公司研究部

图表2:2023年至今观影人次恢复情况,档期观影习惯延续

资料来源:艺恩,中金公司研究部

资料来源:艺恩,中金公司研究部

图表3:2023年至今平均票价基本稳定,较2019年同期表现有所分化

注:含服务费资料来源:艺恩,中金公司研究部   

注:含服务费

资料来源:艺恩,中金公司研究部   

图表4:2023年至今Top 5影投公司市占率稳定

资料来源:艺恩,中金公司研究部

资料来源:艺恩,中金公司研究部

影片票房头部效应延续,进口影片对非档期票房有所提振。2023年以来春节档、暑期档和国庆档三大档期内头部影片居多,20亿元以上票房占比均超50%;非档期内影片结构相对均衡,票房水平仍在较低水位线。而各档期内国产/进口片票房占比有所分化,大档期以国产片为主,自2024年以来非档期进口片引进加速,对淡季票房形成支撑。

内容供给层面,根据国家电影局,2019年月均备案/上映影片数分别为276/46部;2020~2022年间月均备案/上映数量分别下降至208/30部;2024年分别恢复至月均244/35部。我们认为,短期而言重点影片供给或仍集中在大档期,即将到来的暑期档对全年票房落地具有重要意义;中长期而言,随着国产和进口内容供给丰富化和多元化,非档期和小档期活力有待释放,促进电影票房结构更为健康。

图表5:2023年以来分档期票房结构

注:票房含服务费资料来源:艺恩,国家电影局,中金公司研究部

注:票房含服务费

资料来源:艺恩,国家电影局,中金公司研究部

图表6:2023年以来国产及进口片分档期票房占比

注:票房含服务费,部分档期内无进口片上映,故票房占比为零资料来源:艺恩,国家电影局,中金公司研究部    

注:票房含服务费,部分档期内无进口片上映,故票房占比为零

资料来源:艺恩,国家电影局,中金公司研究部

图表7:2018年以来电影备案数量基本稳定,影片储备充足

资料来源:艺恩,国家电影局,中金公司研究部    

资料来源:艺恩,国家电影局,中金公司研究部 

图表8:2018年以来影片上映数量受疫情影响有所分化,整体节奏趋稳

注:2020年2月~6月数据因疫情缺失,2023年2月~6月同比增速亦未展示资料来源:艺恩,国家电影局,中金公司研究部

注:2020年2月~6月数据因疫情缺失,2023年2月~6月同比增速亦未展示资料来源:艺恩,国家电影局,中金公司研究部

暑期档前瞻:高基数影响下关注重点影片弹性

档期总览:暑期档持续时间长、票房弹性高,重要性凸显

暑期档作为全年时间最长、承上启下的重点档期,对全年票房贡献较高。暑期档与学生群体暑假时间基本重合,我们的统计周期为6月1日~8月31日。作为全年时间跨度最长的档期,暑期档可承载数量较多、类型多元的影片,同时学生群体观影需求得到释放,供需双端均具备较高弹性,作为春节档和国庆档两个重点黄金周档期之间的过渡档期,对于全年票房总额亦具有指引意义。

2020年后,暑期档票房与大盘整体表现呈现基本一致的复苏趋势,根据艺恩,2023年暑期档(含端午档)共实现含服务费票房206.3亿元,为近五年同期票房最佳,相较2019增长14.1%。2024年1~5月,全年已累计实现含服务费票房216.5亿元,同比2023年同期下降2.3%,较2019年同期恢复率79.8%,我们认为,暑期档的表现对于预测全年电影行业恢复情况和票房最终落点具有参考意义。

图表9:暑期档票房保持恢复节奏,2023年不含服务费票房187.7亿元

注:暑期档指6月1日~8月31日,全文如无特殊说明均为该口径;票房数据为不含服务费票房资料来源:艺恩,中金公司研究部   

注:暑期档指6月1日~8月31日,全文如无特殊说明均为该口径;票房数据为不含服务费票房

资料来源:艺恩,中金公司研究部   

图表10:暑期档单月票房情况:7、8月票房贡献较高

注:票房不含服务费;2024年月度票房数据截至6月1日资料来源:艺恩,中金公司研究部   

注:票房不含服务费;2024年月度票房数据截至6月1日

资料来源:艺恩,中金公司研究部

图表11:暑期档观影人次具备较高弹性

资料来源:艺恩,中金公司研究部   

资料来源:艺恩,中金公司研究部   

图表12:暑期档票价伴随高制式影片占比提升而增长

资料来源:艺恩,中金公司研究部   

资料来源:艺恩,中金公司研究部

渠道端:地域分布持续下沉,用户群体有所扩大

地域分布保持下沉趋势,用户群体有所扩大。从地域分布看,伴随下沉市场观影需求持续释放,近年来暑期档整体延续渠道下沉趋势,2023年三线及以下城市观影人次占比较2019年同期提升3.0ppt至47.0%。从用户画像看,2024年一季度观众年龄主要为25~29岁,而2019年一季度观众主力为20~24岁,体现95后观众的持续引领。此外,2024年一季度30岁以上观众占比首次过半,中年以上用户群体同样呈扩大趋势。我们认为随着暑期档内容的不断丰富,档期正逐步调动更多观众观影行为,观影人均有所扩大。

竞争格局整体稳定,万达电影2023年暑期档市占率保持行业领先。从影投公司表现看,头部公司格局仍然相对稳定,2023年暑期档票房CR3/CR5/CR10分别为21.2%/25.9%/34.9%,相较2022年总体保持稳定,其中万达电影市占率从同比下降1.54ppt至14.8%,市占率有所降低但仍保持行业领先地位,我们认为公司经营效率和品牌优势持续凸显。

图表13:2014~2023年暑期档分线城市观影人次占比

资料来源:艺恩,中金公司研究部   

资料来源:艺恩,中金公司研究部   

图表14:2024年一季度观影年龄结构变化:95后观众持续引领

资料来源:灯塔研究院,中金公司研究部   

资料来源:灯塔研究院,中金公司研究部

图表15:2023年暑期档院线公司市场份额Top10

注:票房不含服务费资料来源:艺恩,中金公司研究部  

注:票房不含服务费资料来源:艺恩,中金公司研究部

图表16:2023年暑期档影投公司市场份额Top10

注:票房不含服务费资料来源:艺恩,中金公司研究部    

注:票房不含服务费资料来源:艺恩,中金公司研究部

内容端:票房具备弹性,类型化探索加快

进口片票房迅速恢复,类型化、头部化趋势加强。

国别方面,在2020年之前暑期档往往是进口影片上映的重点窗口期之一,进口片票房一般在40~50亿元、票房占比可达到25~35%,每年暑期档Top5影片中进口片基本可占据两部;而2020~2022年由于好莱坞本身内容产出受限,加之国内进口片引进节奏亦尚未恢复,进口片票房降低至10亿元左右,头部贡献度也有所降低。2023年,伴随国外影片产出恢复加之国内进口片加速引进,进口片数量达19部,接近2019年水平,但整体票房较2019年仍有所差距。

题材方面,暑期档因为档期容量较为丰富,内容呈现多元特征,且近年来头部影片类型化特征加强,如2020年历史战争片《八佰》、2021年主旋律影片《中国医生》、2022年喜剧科幻片《独行月球》、2023年剧情片《孤注一掷》年均摘得档期票房冠军。

集中度方面,由于内容供给常态化,档期内影片类型多元、题材丰富,2023年暑期档票房集中度同比有所降低,CR3/5/10分别为46.2%/65.6%/81.6%,但较2019年有所提升,分别提升2.4/8.1/3.5ppt。

图表17:2023年暑期档上映影片数量恢复

注:不含重映影片资料来源:艺恩,中金公司研究部    

注:不含重映影片

资料来源:艺恩,中金公司研究部

图表18:暑期档国产影片票房占比近三年维持高位

注:不含重映影片,票房含服务费资料来源:艺恩,中金公司研究部   

注:不含重映影片,票房含服务费

资料来源:艺恩,中金公司研究部

图表19:2018~2023年暑期档Top5影片信息

注:票房含服务费资料来源:艺恩,豆瓣电影,中金公司研究部

注:票房含服务费

资料来源:艺恩,豆瓣电影,中金公司研究部

我们预计2024年暑期档票房较2023年下降15%~增长5%,关注头部影片的票房弹性。截至6月17日,2024年暑期档已定档影片合计77部(不含重映),对比2019/2021/2022/2023年分别为109/98/85/134部,我们预计后续仍将有部分影片陆续定档。就票房而言,我们认为对比2023年暑期档10亿元以上头部影片居多,支撑票房大盘表现较好,我们判断,2024年暑期档含服务费票房或介于去年档期票房的85%(175亿元)~105%(217亿元)之间,头部影片表现或将对票房最终落点具有重要影响。

进口预热、国产接档、错峰上映,预计影片间票房分布较2023年更为均匀。国别:就目前已定档影片而言,我们预计6月进口片上映较为密集,《加菲猫家族》《疯狂的麦克斯:狂暴女神》《排球少年!!垃圾场决战》《头脑特工队2》《神偷奶爸4》等影片具备较强IP影响力,或为暑期档形成有效预热;我们预计7、8月国产片或将成为票房主力,对档期票房贡献仍可能保持较高比例。类型:已定档影片中动作、动画、剧情、家庭等类型占比较高,均为受众覆盖较广、相对适合暑期的题材类型。集中度:我们判断部分重点影片具备冲击较高票房潜力,亦不排除制作精良、口碑领先的作品成为票房黑马的可能。

 喜剧:《接班人计划》。沈腾、马丽等主演的喜剧电影,参考2022年暑期档开心麻花电影《独行月球》超30亿元的票房表现以及主创团队此前影片《西虹市首富》超25亿元的表现,我们判断,喜剧作为近年来普遍受到观众喜爱的电影类型契合暑期档观影氛围、具备一定题材优势,影片宣发期亦较长、热度持续发酵,有望助推其取得较好票房表现。

剧情/故事:《云边有个小卖部》《异人之下》《逆行人生》《解密》等。《云边有个小卖部》为张嘉佳执导,其同名小说改编,彭昱畅、周也等主演。基于原著的粉丝基础及前期的有效宣发,截至2024年6月17日,猫眼想看人数达50.5万人,居暑期档第一,具备一定票房潜力。《异人之下》为乌尔善导演新作,胡先煦、李宛妲等主演,2023年暑期档乌尔善作品《封神第一部:朝歌风云》以24.8亿元票房居暑期档第三,我们认为观众对此部新作期待值仍较高。《逆行人生》为徐峥执导并出演,辛芷蕾、王骁等主演,儒意影业、阿里影业等出品的现实主义影片,聚焦外卖员群体,讲述普通人的笑泪人生。《解密》改编自麦家同名小说,陈思诚执导,刘昊然主演,华人影业、猫眼娱乐等出品,该影片为继《唐人街探案》系列后陈思诚与刘昊然的再度合作,具备一定粉丝基础,存在一定票房潜力。

► 动作/港片:《海关战线》等。《海关战线》为邱礼涛导演作品,张学友、谢霆锋等主演,参考邱礼涛此前导演的《扫毒2》在2019年获13.1亿元票房,《拆弹专家2》在2020年获13.1亿元票房,我们认为优质港片对观众仍具备吸引力。

► 动画电影:《白蛇:浮生》《哪吒之魔童闹海》等。《白蛇:浮生》为追光动画继《白蛇:缘起》《白蛇2:青蛇劫起》系列后新作,是白蛇故事的正传和终篇。光线传媒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为此前创下国产动画电影票房纪录的《哪吒之魔童降世》(超50亿元票房)续作,截至2024年6月17日,猫眼想看人数约12.0万人,同样具备一定粉丝基础。我们认为动画电影有望在暑期持续受到青少年群体的欢迎,同时亦具备凭借优质制作水平实现圈层突破的潜力。

图表20:2024年6~8月已定档待映及部分储备国产影片片单

注:统计时间截至2024年6月17日;标红项为我们判断重点项目,加粗项为重点上市公司相关公司

资料来源:猫眼专业版,中金公司研究部

图表21:2024年6~8月已定档及部分储备进口影片片单

注:统计时间截至2024年6月17日资料来源:猫眼专业版,中金公司研究部

注:统计时间截至2024年6月17日资料来源:猫眼专业版,中金公司研究部

短期而言,我们认为暑期档档期容量和对全年票房贡献度较高,建议关注单片票房超预期带来的交易性机会。中长期而言,我们判断行业内容为王、品牌为王趋势不改,加快向工业化迈进,产业链各环节效率持续提升,带动观影需求的持续挖掘,中长期票房仍有广阔成长空间。

在公司层面,我们判断在内容端,精品化升级或将加速,而AI等新技术的运用亦需要基于现有的内容创作经验、产业链合作关系和领先的决策和资源配置速度,我们判断具有工业化、体系化内容开发能力,以及拥有自主IP的精品制作/发行公司仍将保持领先优势。

风险提示

内容供给质量和数量不及预期。我们认为,影片内容质量是决定票房水平的关键因素,如果后续影片定档上映数量较少,或上映影片内容品质不及预期,行业票房可能会受到影响。

竞争加剧。影视剧制作发行和院线行业呈现出较为激烈的竞争态势,重要档期上映或集中播出的影视作品较多,部分公司或面临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

盗版传播。如果上映影片盗版片源大规模传播,或对影片在院线端上映的票房收入产生一定挤压作用。

监管收紧。如果电影院线行业监管收紧,可能对影片内容供给和影院的经营产生一定影响。

本文摘自:2024年6月18日已经发布的《2024年暑期档前瞻:多元类型齐聚,关注影片票房弹性》

张雪(金麒麟分析师)晴 CFA  分析员 SAC 执证编号:S0080517090001 SFC CE Ref:BNC281

焦杉 分析员 SAC 执证编号:S0080521070012 SFC CE Ref:BRQ187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6-26 键邦股份 603285 --
  • 06-24 安乃达 603350 --
  • 06-17 永臻股份 603381 23.35
  • 06-17 爱迪特 301580 44.95
  • 06-11 中仑新材 301565 11.88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