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十一别人剁手你赚钱,飞天茅台等你拿!更有七大投资工具限时低价优惠,不容错过,[点击进入活动页面]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前 言
受海晨总的委托,在研究所30年诞辰,让我回顾一下研究所国际化的进程。但是我想,研究所的每一名员工其实都经历了国际化的进程,并为此目标仍然在不断奋斗。比起研究所现在的各位领导,我并不见得会有多少深刻的见解,现在也远不是能总结的时候。但是,我确实经历了研究所国际化启航的历程。2008年,根据研究所的讨论,海外研究部、海外业务部成立,希望借助这艘小船帮助研究所加快国际化的过程。2009年,我们进行了一次真正意义上的环球路演,把我们研究所的宏观、策略、行业观点带向了全球。回到研究所,我发出了这次路演的总结,如同化石一般真实记录了当时对国际化的感受和感悟。现在来回顾,很多的观点让人觉得有些幼稚,很多也早已经成为常识,但那却是我们国际化梦开始的地方。当时这篇总结还有一个名字,叫“北半球绕行”。各位研究所的兄弟姐妹们,见笑了!
大家好,我终于回来了,算是结束了为时三周的“环球路演”。在此期间,我唯一的观光活动是在华盛顿去了一次航空博物馆,在馆内,再一次凝视着一句话:“他的一小步,人类的一大步”。想想这一次的路演,可能对研究所国际化的意义没有那么重大,但却也是非常难得的一次突破。
我的经历
先说一下我的行程。从上海出发,到达伦敦,然后飞苏黎世,然后回伦敦,然后飞爱丁堡,然后再回伦敦,算是结束了我英国和瑞士的一周。之后,王海涛和胡浩平仍有半周在伦敦会见客户,我出发开始了美国之行。先到达纽约与唐明君和李虹汇合,走访完客户后去波士顿,当天转往华盛顿,基本结束一周左右的东部行程。最后一周从华盛顿飞旧金山,之后飞洛杉矶,到达本次行程的最后一站,最后从洛杉矶飞回上海。正好绕北半球一周。
在回来的飞机上,我在想,是否能找一个飞机上的兼职职位呢?反正我也睡不着,倒不如找个工作做做,哪怕义工也可以。如果空姐的飞行密度都像我这三周的话,估计都提前退休了。
有一件事让我比较困惑,这一路上时差的问题怎么一点都没有,一下飞机就能迅速适应当地时间。如果真有这个能力的话,倒是今年一个意外的收获。
关于拜访的客户,我大体上算了一下,不多,六、七十家。当我把自己的PPT说到最后几遍的时候,已经对自己非常厌恶了,但又不太好意思问同行的人,估计他们连杀了我的心都有了。我不记得最后几次讲的内容了,因为我一直在边机械化地讲PPT,边欣赏洛杉矶阳光下的美丽风景。只有在对方提问时,才会把我的注意力重新吸引回来。
这是我遇到过的质量最高的客户群体,我都不曾梦想过能与他们聊天。在他们当中,有我们许多非常熟悉的名字,比如:Tiger Management, Fidelity, Credit Suisse, BlackRock, Henderson,施罗得等等,也包括了巴菲特旗下的基金。如果你需要的话,可以从我和海外部的同事那里拿到所有这些客户的联系方式。
我的一些感受
从整个拜访的客户级别来看,应该说这次非常成功。绝大部分出来跟我们聊的都是直接分管亚洲投资的基金经理,或甚至更高。在瑞信,一下子出来了三个MD,再加上其他的投研人员,共7-8个人与我们见面并交流。我想说的是,我们的香港销售团队正在发生一些可喜的变化,特别是DAN的加入,让我们真的看到了希望。
他和大部分的客户有着共同的背景和经历,比较经典的介绍是这样的“我长期从事买方的工作,曾经也在美林呆过,去年我加入了申万。因为我觉得在大部分的美国或欧洲的公司干,是连猴子都能干的工作,我喜欢中国,也喜欢中国的公司。申万是国内最好的研究机构,但研究在国内是尽人皆知的,但在国际上却没人知道,他们请我来就是要推进他们的国际影响力,我觉得即使没有我,他们也一定能成功,因为他们有那么好的研究,有那么聪明的团队,这就是我为什么把自己的职业赌在了中国,赌在了申万……”
从上面这段介绍文字中,大家看到了没有,SHARP&STRONG!比一本厚厚的说明文字要有说服力得多,他可以站在对方的立场来看中国、看申万的研究,让对方感到信服。一路上,我听到客户跟他约时间喝咖啡、开帐户的就有好几家。他的团队成立得很快,尽管近期有些人员的波动,但对国际化进程真的有很大的推进作用。PHILIP在他的刺激下,也有了很大的起色,这次的客户安排确实也远超我本人的预期。DAN的策略是很正确的,走高端路线,让一批著名的投资机构成为我们的客户,将起到很好的品牌效应。
另外想说的是,宏观真的很重要。不论是LONG ONLY还是HEDGE FUNDS,他们最希望从我们(LOCAL BROKER)这里听到是我们对政策的解读、预判和结合政策的主题投资。这个是真正能给我们带来大钱的。在这方面,我远不如宏观部和策略部的任何一位兄弟姐妹,但这次我们的年会主题“再平衡”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再平衡”是一个很好的解读和预判政策的逻辑,绝大部分投资者都很感兴趣,他们提出的很多问题我都会写在路演反馈报告中,尽快发出,在这里就不详细说了。但一路下来,“再平衡”确实给了我很大的帮助,站在申万这个平台上也确实让我感觉踏实和自豪。当然,如果下次能有宏观部的几位老师出席,我相信效果会更好。
我们对公司方面的理解,包括信息方面的一些渠道也确实是对方想获得的,可以看到,有不少的客户已经开始和我们的研究员开始沟通和联系了。最让我感到自豪的是,FIDELITY的基金经理(还不是跟我们见面的那个)在我们结束路演的当天晚上就发邮件给唐明君交流相关的公司和看法了。
在观点方面,我觉得大部分投资者依然看好中国,依然对中国的股市抱有很高的兴趣,当然提的问题也会很多。对美元的看法,在英国几乎没人看贬美元,因为觉得英镑应该最弱。而美国的投资者基本认为,美元还有一定的下跌空间。对新兴市场的看法却出奇一致,泡沫已经开始,明年的某一时点将会有较大的风险。当前美元的低利率效应累计,大量的CARRY TRADE在追逐“高风险”资产,一旦美元出现持续反弹,将对新兴市场产生很大的影响。
在TIGER和FIDELITY等大公司,我们看到了大批的券商甚至是上市公司在那里等待,有一种被“召见”的感觉。其中,我看到了不少中国人的脸。我不清楚他们是哪家券商的,不太好意思问。可以说,国内的很多券商已经加入到真正的竞争当中了,我们并不算早,连英国人都这么说。目前中金、中银和招商都在美国有了分公司或办事处,我们在这方面已经落后了。我不太惧怕跟老外竞争,因为我们总能寻找到差异化竞争的策略。让我感到忧虑的是跟国内同行在美国的竞争,凭什么让老外相信我们的研究要比其他人更好?对他们来说,面和饭是有区别的,但面和面之间有区别吗?尽管我们知道其中的差异巨大。难度很大,但我相信我们的研究还是会让部分的投资者感到信服,毕竟之前束缚我们的还不是研究。
当然,关于整个路演的信息不可能一一点到,大家有什么问题或感兴趣的东西欢迎随时垂询。
一些希望做的调整
语言仍是中资团队的一大障碍,英美等投资者只愿意读他们觉得好的报告,他不会管是否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写的英语。我们写的英语,可以读,但还没够得上好。一个强大的翻译团队确实很重要,要有能够中翻英的人,把我们更多的重要的宏观、策略、A股报告翻译成英文,也要有英语母语的人,做语言方面的调整,让我们的声音真正能在欧美发出来。这次的路演之所以重要,是因为我们搭起了一座桥,从此以后,西方很多主流的机构真的愿意来读我们的报告了,那就要看我们能提供多少真正与众不同的东西了。当然细节方面还要与所领导汇报。
覆盖的范围必须要调整。凡是中国股票都应该是我们要卖的,而不应该固定在港股。我们应该转向MSCI CHINA,否则很容易让人感觉我们非主流。我觉得,从2010年开始,香港、新加坡、美国等市场上市的中资股都应该要覆盖,人员的安排方面应该也作一定的调整。这点需要一点时间,但客户不会等我们太久。
营销的力度要大大加强。仅仅靠研究员的路演远远不够。我们抽机会偷看了一下一些客户的来访记录,发觉我们的竞争对手频繁地带着上市公司走访客户。对客户而言,除非有重大的主题性的机会需要深度沟通,或者首次见面,一般只要电话或电邮沟通就可以了,不需要大量的路演。对所有的境外客户而言,最能体现我们价值的只有两个方面,政策解读以及公司高管会见。第一次路演如果能开立部分账户,第二次如果能带他们感兴趣的公司或专家去,那产生佣金的可能就很大了。
真正的国际化到来之时,我仍然看到在很多方面没有完全做好准备。但是,理想真的很重要,“人类没有理想,世界将会怎样?”原话可能是“联想”。当我们“环球”得越多,越会发现自身的问题和困难,但如果你放弃,有更多的人会去争取。
虽然很疲惫,但我想自豪得告诉大家,有可能此时一些行业的“巨人”正在读您的报告。当您得到任何电话或反馈时,请给我一个笑脸。还有,希望不要在我面前提到麦当劳、汉堡王或相关的东西……
责任编辑:卫晓丹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