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十一别人剁手你赚钱,飞天茅台等你拿!更有七大投资工具限时低价优惠,不容错过,[点击进入活动页面]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印象中的庄老师
高清
2022年7月10日
“抽烟吗?”一支“三五”递了过来。虽然那时我已有五年烟龄,虽然我因为早到,已经在南京东路99号申银万国证券人事部的小会议室了干坐了近半小时而非常想过过瘾。但是,一进门就给我递烟的毕竟是今天面试我的关键人物——申万研发中心总经理庄东辰博士,我只能暗自咽了咽口水,假意表示不会抽烟。不过,庄老师看似不经意之举,却瞬间让我紧张的心情一下子轻松了不少,也使得接下来的面试过程中双方交流得非常顺畅。随和——这是面试结束后庄老师给我的最初印象。
1997年6月,博士毕业后我正式进入申银万国证券研究发展中心基础研究部(公司行业研究部的前身)从事汽车,机械等行业的研究工作。在研发中心内部,除了庄老师因为年龄大些,有一定的工作经验以外,员工大多是参加工作不久和刚毕业的,所以基本上是庄老师带着一群娃娃兵在干活。估计庄老师也知道我们这群人不缺工作能力,不缺工作激情,缺的是工作经验。所以最初每次开会讨论工作计划时,他都是首先直截了当提出下一阶段的工作目标和任务。每当这个时候,我都会努力地思考这些工作该如何去做。不过还没等我想清楚,庄老师接下来就会把下一步工作开展的具体步骤侃侃道来。我想到的,他都想到了,我没想到的,他也想到了,而且他的想法更加现实和可行。胸有成竹——这是庄老师在工作中给我的第一个印象。
当时的证券行业还处于粗放发展阶段,证券公司的经纪,投资和投行业务基本都是卖方市场,赚钱也比较容易。所谓的研究工作绝大部分还停留在写点股评这些为营业部散户服务上,而这些工作,营业部一些经验丰富的员工,可能比研发中心这些科班出身的“秀才”们更有优势。因此,研发中心在公司内部的地位不高,工资奖金也是按照公司后台管理部门的平均水平来发。
如何改变这一局面呢?“墙内开花墙外香”,这是我后来才体会出来的庄老师当时采取的策略。首先是提升研究工作质量,研发中心内部研究工作转型,大力发展公司行业研究,开展宏观和数量研究。新成立宏观研究部,基础研究部更名为公司行业研究部。从此,公司行业研究成为研发中心日常研究工作的重点,人员数量长期占整个研发中心总人数的一半。
在公司行业部内部,大家一起收集、整理、学习国内外券商的相关资料,制定规范我们自己的研究工作流程、研究报告规范等工作制度,大力提升研究报告质量。在等待花开的同时,庄老师对我们部门又提出了两个新的任务:召开行业经济研讨会和研究开展资产重组工作。
与中国证券报合办的“首届中国行业经济研讨会”于1997年11月在北京举行,申万研发中心开了证券行业举办全国性行业研讨会的先河。由于是第一次开这种大会,我们都没有经验,整个研讨会的组织、策划基本都是庄老师自己亲力亲为。当时研发中心的条件还很简陋,所有研究报告都是研究员自己撰写,输入,排版,然后再用研发中心仅有的一台胶印机自己打印出来。可能是看我年纪稍大点,博士毕业前也有几年工作经验,当时庄老师安排我提前坐火车押运研讨会资料到北京。等到了北京,中证报社负责会务安排的人还打趣说,你们研发中心太牛了,送资料的都是博士。
研讨会开始以后,领导们讲完话,我是第一个上去做报告的。那时我才开始做行业研究几个月,看着台下黑压压的几百人,我像背课文一样自顾自地说着。“慢一点,慢一点”,这时,有人在我身后轻声地提醒着我。是庄老师,他看我太紧张,丝毫没有顾及台下的听众,我才意识到说得太快了,听众可能跟不上节奏。随后,后面的同事们也及时进行了调整,研讨会取得了圆满成功。这次行业研讨会,是申万研发中心,也是申万证券首次举办的全国性会议,对于提升申万证券的形象和研发中心的影响力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随后,我们又在其它一些地区陆续开了几场类似的研讨会,借此机会加强和密切了和申万地方总部的联系,为后续的资产重组工作创造了条件。
1998年初开始,庄老师安排行业研究部的几位同事开展上市公司资产重组工作的研究。当时,我们对这项工作都很陌生,也想不到,资产重组会成为接下来二十年里中国资本市场独特的风景线。庄老师却敏锐地发现了资本市场的这一重大趋势,并且认为,要想做好资产重组的研究工作,实践是最有效的方法。
在前期收集、整理和研究的基础上,我们初步形成了一套如何利用证券市场进行资产重组,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报告。通过申万证券地方总部和营业部的牵线搭桥,庄老师带领我们到各地拜会当地政府,向相关主管部门介绍我们的研究成果和建议。最终我们兵分两路,分别在江苏南通和辽宁沈阳开始和相关上市公司进行接触,准备开展资产重组工作。我和廖舒天负责南通的项目,董樑和王轶负责沈阳的项目。
南通项目的争取,在我们已经和当地体改委接触一段时间了,双方都有意签订合同开展具体工作时,突然得知国内另一家大券商的总裁为了这个项目,第二天准备拜访市领导。当时,庄老师和我正好在南通,担心市领导不了解我们前期做的大量工作,明天直接答应对方,使我们前面的工作成果付之东流。所以必须尽快让领导知道目前的情况,不至于明天直接拍板。在当地营业部刘总的帮助下,连夜联系,最终确定第二天早上八点,庄老师先去和市领导汇报情况,这才确保了我们拿下这个项目。
董樑和王轶已经在沈阳待了一个多月了,由于重组方的业务受当时的政策限制无法直接装入上市公司,而当地证管办上市处的领导又想安排自己熟悉的券商介入,庄老师又调我去参与了一段时间沈阳的项目。当时我们比较年轻,又偏学术,其实并没有多少社会资源可用,因此证管办的一句话就像圣旨一样,丝毫无法违背。这段时间,除了大家绞尽脑汁考虑各种方案以外,我最大的收获是认识到了和监管部门沟通的重要性。以至于多年以后我和当时任证监会上市部负责资产重组工作的相关领导提起这事,还被她嘲笑了一番。
通过这些实践,使我们深刻认识到在当时的市场环境下,资产重组的复杂性和多变性,要想获得成功,仅靠一些理论和方法的研究是远远不够的。而在后来重组股的研究和推荐上,我们也是抱着积极的态度,推荐的重点在于重组的必要性和迫切性上,而对于重组的结果却要持谨慎的观点。这也成为我自己后来从事证券投资工作中的一条准则。
通过和申万各地总部、营业部举办各种活动,使大家逐渐认识到了研发中心的作用和重要性,研发中心在公司内部的地位也逐渐提高,墙内的花开始香了。策略——是庄老师在工作中给我的第二个印象。
在公募基金出现以前,国内证券市场的机构投资者大多以所谓的集中持股为主,广大个人投资者最多看看股评,范化证券研究可以说是无用武之地。随着1998年公募基金公司的设立,庄老师敏锐地意识到证券研究的发展机遇到了,因此,从1999年开始,我们公司行业部的工作重点就转向为以公募基金为代表的机构投资者服务上。在庄老师的直接带领下,我们到基金公司一家一家拜访,介绍,推介研究产品,了解基金公司对研究工作的需求,并及时调整我们自己的研究工作安排。这也使我们成为国内最早开展基金服务的研究机构。
随着基金服务工作的开展,研发中心作为公司内部非业务部门的局限性越发突出,已经成为我们进一步发展壮大的最大阻碍。转型成为相对独立的证券研究所摆上了庄老师的议事日程。经过庄老师,秦曦等所领导的艰苦工作,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有限公司于2000年正式成立,我们也搬到南京东路99号——当初我面试的地方开始办公。
此前所有审核后的研究报告都是由我通过OA系统发给公司内部各部门和营业部,以至于我去营业部时,营业部老总都说知道我,因为我的报告最多。说这话的,估计都没看过报告,只看了邮件发件人。此时,公司行业部已经有20多人,我们设了几个小组,董樑、黄燕铭、陈敏、廖舒天都是小组长,他们在完成自己研究工作的同时还要承担大量的管理工作,却又没有相应的职务和级别,工资待遇也很难提高。我和时任行业研究部的经理严爱娥老师商量后,一起找庄老师提出把行业研究部一拆三,这样既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又能调动骨干的工作积极性。庄老师很快同意了我们的建议,同时提议设立一个新的部门—投资策划部,也就是现在策略研究部的前身。让我去负责这个新部门,整合研究所的研究资源直接为公司自营部门和机构投资者提供整体的投资建议。
2001年我调到申万资产管理总部,至此,我在申万研究短短四年,却又是紧张充实,繁忙的四年,为我后面的投资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四年中,庄老师给我的印象,除了最初的随和、胸有成竹和运用策略以外,最重要的是创新,大力发展规范化证券研究,国内第一次行业经济研讨会,开展资产重组研究和实践,最早开展基金服务等等,都是开国内证券研究行业之先河。也正是这一系列的创新,使得申万证券研究成为国内证券研究的领头羊和黄埔军校。
值此申万研究成立三十周年之日,以此寄托对庄老师的怀念,并祝福申万宏源研究继续辉煌!
借此文章发布的契机,让我们在一同回顾下,那些镌刻在我们记忆深处的那些人与那些事……
引言
庄东辰博士作为研究所初创时期的核心建设者,带领研究所开创了一段传奇。他同时也是一名登山爱好者,但令人悲痛和遗憾的是在2005年5月参加一次进藏攀登的活动中,庄东辰博士高山反应严重,把自己的生命连同征服高峰的决心,永远留在了雪域高地。庄博士过世后,同为研究所初创成员的张磊总著文《你那高高飘扬的灵魂——回忆庄东辰》以悼念,回忆与庄博士共同奋斗的岁月。今天就让我们随着张磊总的文字再次感悟庄东辰博士“勇于探索、踏实实践”的精神力量,传承开拓进取的拼搏基因。
你那高高飘扬的灵魂
——回忆庄东辰
张磊
2005年5月18日凉夜
这是5月的头几天,温柔如风,微凉若水,繁花似锦,绿树成荫。我正惬意地享受着五一长假,忘情于楠溪江的山山水水之间时,突忽之间,来了这么一个消息:东辰兄走了。远在西藏那个我不知名的雪山深处,他,悄悄地走了。
我错愕,震惊,旋即给上海的朋友打了一大通电话,只是为了证明这个消息的错误,因为仅仅在前天晚上,我刚疲惫地抵达泽雅的密林之中时,还收到东辰兄的短消息:“我在拉萨向你致以节日的问候!东辰”。我这才知道他二度进藏攀登去了。然而不久就证明指望消息的错误只是我善良的愿望,不同的渠道传来的都是使我绝望的结果。这突如其来的噩耗几乎把我击倒,令我不能自持地悲从中来,心如刀绞。几天以来,挥之不去的是东辰兄那和蔼的面容和真诚的微笑,历历在目的是我们所共同经历过的艰辛和辉煌,时时浮现的是我们把酒临风促膝长谈的场景。面对这个残酷的现实,我陷入无尽的追忆之中。
屈指算来,我和东辰兄的友情已经整整11个年头了。
那是1994年的夏天,东辰兄从华东师大数学系拿到统计学博士学位,意气风发地加盟万国证券公司,公司指定他进行工作实习的部门就是我当时所在的万国黄浦营业部。万国有一个不成文的规矩,凡是给老板相中的人才,进公司第一关就是到黄浦营业部实习,所以,那时的黄浦非但在业界声名远扬,而且被戏称为万国的“黄浦军校”。万国的许多重量级干部都有过在黄浦实习的经历,东辰兄到公司就进入黄浦,可见公司对他的器重和培养,我那时在黄浦已经工作了近两年,主要任市场研究咨询和客户管理服务等工作,还做着好几个媒体的证券咨询节目,所以终日忙得不亦乐乎。东辰兄的到来起初是让我喜出望外,心中窃想终于有个阶段性的帮手了,当我了解到他的博士头衔时我这个活跃分子却又忐忑拘谨起来,因为那时证券公司博士很少,就这样,我们开始了初始的交往。当时我绝没有想到,他会是我生命中一个分量如此之重如此难以割舍的挚友。
在黄浦的短短两个多月中,我和东辰兄很快便稔熟起来,一则我和他同为华东师大校友,天然地就拉近了距离,二则他的儒雅谦逊随和也很快打消了我最初的拘谨,三则他从不摆博士的谱,对于他相对还不熟悉的证券市场,表现了极大的兴趣和热诚,常常“不耻下问”地向我了解市场状况。而且,他常常不停留在问题的表面,而是深入地进行思考。记得有一次,我向他叹苦经,上市公司越来越多,我的脑子记不下这么多的数据,也没有时间去进行深入的经营分析和财务分析。当时他并没有发表什么意见。过了一两天,他就和我深入探讨了这个问题,提出通过建立数据库和数理分析模型来解决问题是根本。这虽是件小事,但是给我的印象特别深刻,一是他对人对事的认真态度。我只不过是随意地感慨,却引出了他的深入思考;二是当时的市场是一个非常初级和粗放的市场,几乎没有人会如此超前地考虑问题,我当时就很感慨:不愧是数理博士,尽管接触这个市场不久,但是看问题就一下子看到了关键和根本。
若干年后,东辰兄把在黄浦的这种思考在申万研究所成功地化为了实践,结出了累累硕果。
1994年8月,我受命协助总裁助理朱敏杰一起创建万国的研究发展中心(申万研究所前身),东辰兄就成为我们当时6个筹建人之一,而且一跃成为骨干,担任了市场研究部的经理,这时离黄浦的实习才两个月。我在研发中心仅待了半年左右,可是那却是我们同甘共苦奋力拼搏的一段难忘的时光,光办公地点就够折腾的,我们从一开始的百乐门搬到万航渡路,最终确定在了浦三路,个中的颠簸艰辛难以一言道尽。但也就是短短半年,我们就完成了研发中心的筹建任务,进入正常运作并且很快就赢得了公司的肯定,这里面,东辰兄出了很多好主意,他出众的才华,缜密的思考和从容的行事风格对研发中心的建设和运行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也让我对他更加刮目相看。这段时间里,有两件事我印象特别深刻。
一是公司要求研发中心制定五年发展战略,东辰兄自告奋勇担纲主笔。从后来的情况看,那时他就对证券行业的咨询业务形成了他的观点,之所以在以后的岁月中引导申万研究所执行业之牛耳,创造出如此的成就,其基础性的想法和框架早在1994年那个秋天就已经播下种子,他不断地思考和观察,不地完善自已的思考和现点,终于在他执掌研发中心以及后来的申万研究所后厚积薄发,创出了行业内的第一咨询品牌。
二是有一次公司来了一个紧急任务,要求在第二天上午以前完成一篇“关于中国民族证券业的现状与趋势”的专题研究报告。我接到指令已经是下午了,又是东辰兄主动请缨,拉上几个人紧急分工,通宵达旦地完成了任务。而就是这么一篇被“逼”出来的匆忙之作,居然成为一场高级研讨会上被争相传阅,而且若干年后被证明其预言之准确,建议之精当的重头报告,可见东辰兄功力之深厚。
在和他共事的那段日子里,我印象尤深刻的是他还有一个幸福的三口之家,有一颗极其细腻温柔的慈父之心。那时他的掌上明珠才10来岁,极其聪明伶俐又可爱淘气,由于加班成为家常便饭,就有了他女儿经常和我们厮混在一起的机会,她女儿对他“管教”甚严,坚决反对他抽烟,总是一次又一次地把他点燃的香烟给抢走,但是东辰兄的眼神里丝毫也没有责备和不悦,相反,我从他看着女儿的眼神里就知道了他的快乐和幸福的源泉,他对女儿的那份关爱和疼惜真是令我感动,这么多年过去了,他看看女儿的那种慈祥温柔满足的眼神我始终无法忘怀,始终在拨动我的心弦。若干年以后,我又熟识了他的夫人—一个温婉贤淑,默默奉献的女子。
1995年的5月,我离开了研发中心,从此再也没有和东辰兄直接共事过,但是我们之间在心灵上、境界上却越走越近,成为了彼此生命中同声共气、难以割舍的朋友。
1995年以后,我和东辰兄在各自的舞台上挥酒,我们都是属于那种“工作狂”,都忙得不亦乐乎。那段时间,我们平时很少有机会见面,但是,却一直保持着那份友情和默契。从交往疏密看,我和他不能称之为密友,但是我们却一直是知友和挚友:相互理解默契,彼此真诚以待。尤其是这几年,我们都多了些闲暇时间,经常有机会相约老友在一起把酒临风,随兴而谈,我们之间心灵上的距离越靠越近。我们有过多次的促膝长谈和酒后真言,梳理人生问题,探讨人生真谛。我非常了解他的追求和向往。有一次我们谈到功名利禄的问题,他只是简短的几句话,就让我一下子领略了他的境界。他说:如果你非常看重这些,老是在心里放不下,那么这些东西一定会成为你人生中的包袱,只有看轻它,放下它,或许还能得到一些享受。那时正是他桂冠如云,如日中天之时,有这么透彻的感悟,才维持了他一贯的不卑不亢,处变不惊。
对于生命的态度,我尤其感受深刻的是东辰兄在1998年那次大手术之后,他与死神擦肩而过,我去医院看他,总是免不了一番劝慰,他对我说:这场病某种程度上是好事,对于生命、生活,我想我以后会以一种更为开放、包容的方式去对待。那时他还很虚弱,但是我却完全感受到了他那种十分平和宁静的乐观,一年半以后,不知是不是命运的安排,我也躺在了他躺过的那个病房那张床上等待手术,他来看我,我们相视一笑,戏言我们怎么这么要好,生病都生在一个部位!我对他说,老兄别劝我了,该劝的话我都对你说过啦!东辰兄莞尔一笑说,我可没劝你啊!我只是建议你每天多看看窗外的这些浓得化不开的绿荫。那时正是繁花似锦、绿树成荫的四月。我内心猛然一震:只有经过生死考验的人才会有这么细膩的生命感受。
我极有感触的是,自从迷上登山运动以后,东辰兄的人生境界又得到了极大的飞升。
其实,他迷上登山运动,一开始是出于无奈。2000年中,他的病情出现反复,我们几个好友都为他捏一把汗,心情十分沉重。他开始接受中医调养。病情虽有控制但总是不能逆转。在一位道中好友的建议下,他开始了登山运动,初始的目的真的很单纯,就是为了锻炼身体,扭转病情。但是自此一发而不可收,在一次又一次自我挑战的过程中,他真正体会到了生命的意义,感悟到了人与自然永恒的对应关系。这些体会和感悟,在他的两篇文章《生命在于运动》和《五十而立—乞力马扎罗登山散记》中已有表述。
2005年3月,他来我家小聚时又谈到登山的话题,他说:“常人以为我登山是想去挑战和征服自然,是去故作深沉,是去赶时髦。其实很简单,一开始只是为了身体的原因,到后来乐此不疲,完全是给这种运动深深吸引住了。我在登山的过程中,只是越来越感受到大自然的伟大和魅力,哪里有什么挑战啊征服啊的想法,我只是去亲近自然,景仰自然,在那种过程中我真正感受到心灵的空阔和安宁。每次登顶眺望四周,你才真正体会到生命的意义,体会到只有自然永恒,体会到短促的人生应该以何为重。回眸人世间的功名利禄纷争嘈扰,你真的会感到何其可笑,退一步海阔天空!登山,保你了无烦恼,内心安宁,对于净化心灵,提升境界大有好处。”那天他又建议我要多运动,他领我去爬一些小山。我们几个还商定过一段时间由他率队带领我们去杭州走九溪十八涧……如今,这已经成为一个永远的期盼和等待!
2004年9月,我的父亲因脑溢血意外去世,我陷于不可自拔的悲痛之中。东辰兄听说后在第一时间里打电话给我,说他正在去开会途中,立刻调头赶来我家。那天他劝慰良久,努力地化解我心中的悲痛。没有想到,短短几个月后他竟然也这样不作告别地走了,真是让人情何以堪!让我最为遗憾的是,去年春节我重拾书法,东辰兄戏言求我墨宝一幅,以免将来我身价倍增他买不起,我当时就脱口而出说给他题八个字:“温柔敦厚,博大精深”。他露出他的招牌式笑容,讪笑着说只要前一句足矣!后面那句折煞山人也!我那时涂鸦了几幅都不满意,心想时间多多,让我练好身手再献不晚,没想到此情此景还历历在目,受墨人却已在天国,留下永远的遗憾!
在证券咨询业辛勤耕耘这么多年,东辰兄以他的智慧和努力赢得了业内的称道和无数荣誉的桂冠,但是,他内心并不看重这些,无论是在他选择登山以前还是以后,这一点其实他并没有改变。我看了不少悼念他的文章,觉得最为精准地捕捉住他内心世界和处世特征的是王巍先生在《老庄之道,风骨依然》中的描述:“老庄是一个低调行事的学者,不是什么证券奇才。兢兢业业的研究,尽心尽力的工作,成为老庄十几年来伴随中国资本市场发展不变的生活方式。他从来不是什么大款,也没有成为被传媒追捧的企业家明星。登山是个人爱好,是天地宽广的人生选择,也是精神自由的象征。他从恬静的学院到喧器的市场,从安逸的国有证券公司到艰难起步的民间投资银行,从久负盛名的业界权威到初出茅庐的登山驴友,从充满爱怜的慈父到特立独行的游子,每一种身份,每一种环境,老庄都是认真却随缘,激情复镇静,永远有朋友相随,永远有魅力挥洒。虽则文声静气,才华内敛,却见古道热肠,豪情横溢。”
我心中的东辰兄,就是这么一个人。所以在他取得了这么多荣誉、声望日隆之时依然和往常一样,做事认真,对人真诚,依然是那样谦恭和儒雅。在我和他的交往过程中,我就几乎看不到他的成功和荣誉以及社会地位的变迁在他身上有什么痕迹和折射,总是那样本我。他就是这么一个不管身处何时何地,对待身外之物如此恬淡而对于朋友永远给予温暖和真情的人。
这样的一个朋友,忽然之间就天人永隔,我除了心酸悲痛,满腔的是不忍和不舍。我看重东辰兄的,并不是他的种种辉煌和成就,而是他那种毫不造作、发乎内心的恬淡和真诚,我和他十一年为友,相互之间没有任何利益驱动,我们之间也丝毫不受各自境遇变迁的影响而或疏或密。这样的一个朋友,我总觉得是一份不可多得的收藏,要把他珍藏起来留待退休赋闲之时,月白风清之夜细斟慢饮慢慢享受品味这份难得的君子之交。我想,上天要把这样一个朋友收了去,一定是有他的原因的。东辰兄以十年奋斗作出了人生一辈子的成就,以四年攀登穿透和洞悉了人生真谛,上天就召唤他去天国放射他的光芒,而且以他如此钟爱、如此洁净的方式画上他生命的句号,实在也是一种最为圣洁的仪式了。
而今,在这宁静的夜晚,我静静地坐在我的书房里,轻轻摩挲着东辰兄以前专为送我而多方寻觅来的一方精致的“三百砚斋”,不禁泪眼婆娑,恍惚间,我看见东辰兄那穿着厚重的身躯在雪山之巅缓缓倒下;分明地,我看见东辰兄的灵魂在圣洁白雪的映衬下,在耀眼阳光的折射下高高地扬起,升入天国,在西藏,在拉萨,在启孜峰。
东辰兄,你曾经无数次地打来电话,话筒那边是你那笑眯眯的熟悉声音:“嘿嘿,嘴馋了,什么时候到你家来喝个小酒?”那就让我们再做个约定,今生今世,让我们穿越阴阳的阻隔再来一次把酒临风;来生来世,让我们透过时光的隧道再做一次君子之交!
高清,1997年加入研究所,历任行业分析师、行业研究部副经理、投资策划部经理,2001年转调申银万国证券资管总部任研究部经理,后曾担任中金公司资管部高级经理、东吴证券总裁助理、东吴基金管理公司副总经理等职。
张磊,1992年进入万国证券公司工作,历任万国证券公司黄浦营业部行情研究室主任、研究发展中心负责人、经纪总部副总经理、申银万国证券公司经纪管理总部副总经理、总经理、电子商务总部总经理,现任申万宏源研究副总经理兼合规风控负责人。
责任编辑:卫晓丹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