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商甄选||“三年一倍股”第5弹:平安银行

浙商甄选||“三年一倍股”第5弹:平安银行
2022年07月20日 23:55 市场资讯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甄选标的

银行行业——平安银行(000001.SZ)

推荐首席

邱冠华

浙商证券首席战略官

研究所所长

首位银行业新财富白金分析师、南京大学金融校友会(紫金会)会长。

S1230520010003    

梁凤洁

浙商证券银行首席

连续两年新财富第一名。2021年金麒麟证券分析师未来之星。

S1230520100001

推荐理由

平安银行是基本面反转的成长性零售银行,估值修复、盈利提升驱动股价三年一倍。核心投资逻辑来自于不确定性下降:

1、地产主动亮明底牌,资产质量不确定性下降;

2、零售第二增长曲线形成,盈利增长不确定性下降。

中期视角

平安银行致力于打造中国最卓越、全球领先的智能化零售银行。清晰的商业模式、明确的成长路径、灵活的管理机制为其带来高成长性。

1、商业模式清晰:零售银行代表,综合金融服务。

 平安银行2016年启动零售转型战略,转型卓有成效,2021年平安银行零售板块贷款、总资产占比分别为62%、38%,股份行第一;利润贡献占比59%,股份行前二。综合金融模式清晰,平安银行在集团当中扮演账户体系和资产发动机的角色,从存款、中收、资产三方面受益。

2、成长路径明确:挖掘集团“金矿”,自身能力提升。

1)挖金矿的逻辑:平安银行做零售业务就好比优秀的管理层利用“先进的矿机”(先进的平安科技),指挥一批“廉价的矿工”(仅需支付变动成本的“廉价矿工”),挖掘一座储量“丰富的矿山”(集团2亿优质客户)。

①“丰富的矿山”:集团庞大且优质的零售客群对于平安银行而言好比一座矿山。

A.零售客户截至2021年末,平安银行零售客户(含信用卡)1.2亿户,而平安集团零售客户达2.3亿户,除重后,仍有约1.4亿客户待转化(集团客户-未重合的银行零售客户)。

B.集团私行级客户22万,潜在私行级客户达100万。而银行只有约7万私行客户。

②“廉价的矿工”:平安集团庞大的寿险代理人队伍,对于平安银行而言好比是协同廉价的矿工。

A.渠道强:平安集团2021年月均寿险代理人规模60万人,虽人数较20A的102万人有较大缩减,但推测产能高的核心代理人队伍仍保持稳定,集团综拓渠道对零售业务的贡献度仍保持高位;

B.成本低:代理人的基本工资由集团支付,银行仅需承担变动成本。

C.激励好:银行产品符合需求代理人对较低门槛、高频次的产品和服务的需求,因此寿险代理人有动力推荐银行产品。

③“先进的矿机”:平安银行拥有其他银行难以具备的集团科技优势。

平安集团2020-2025年计划的金融科技投入达1000亿,投入力度是普通商业银行难以企及的(比如招行2021年投入为133亿元)。

2)自身能力提升:零售和对公客户经营能力提升、打法升级。

①零售:

A.底层数据打通。即“四通一平”(账户通、数据通、产品通、权益通+一个营销平台),打通场景、权益。

B.服务模式升级。ATO服务模式(AI银行+T远程银行+Offline线下银行),基于客户全生命周期提供陪伴式服务。

C.专业能力提升。以私行财富为例:团队体系来看,平安银行已打造3000 余人的财富管理前线队伍、900 余人的私人银行家队伍、超100 人的投顾专家队伍。平安银行未来重点打造懂保险的“三高”(高质量、高产能、高收入)财富团队,到2023年底有望达4000人,远期有望扩充至1-2万人,三高财富团队的扩张将驱动平安银行追赶头部财富银行。

D.打造开放银行。主动融入开放场景和生态,打造全新增长极。2021年零售开放银行实现互联网获客341万户,占零售总体获客量约30%。

②对公:

A.客户经营升级。平安银行提出要将对公“用户转客户”,即通过“星云平台、开放银行、数字口袋”等渠道批量触达客户,并通过匹配产品、权益和客户转介实现用户转化,夯实客群基础。

B.获客空间广阔。平安银行拥有600+万对公用户,且受益于生态扩张仍在快速增长。目前平安银行对公客户数量约50万户,未来从用户到客户的转化空间巨大。

3、管理机制灵活。

1)优秀管理层:平安集团的优势历史上一直存在,而以谢永林董事长为代表的高管团队使得零售业务做强成为可能。

A.业务懂:董事长是寿险代理人出身,懂得如何撬动代理人积极性;分管零售的行长特别助理蔡新发先生曾在硅谷工作13年,任eBay美国总部首席工程师,是全国性银行管理团队中,最具科技背景的高管;

B.基础牢:董事长拥有集团保险银行证券多元经历,业务协作基础雄厚;

C.干劲足:核心团队年轻化,正值当打之年;

D.市场化:拥有市场化的激励机制,管理团队干劲足、效率高。

2)市场化机制:平安银行激励机制高度市场化,赋能业务快速发展。2019-2021平安银行平均人均薪酬55万,为上市股份行首位。

市场预期

当前市场对平安银行主要有两大担忧点:

1、地产债务违约和停贷风波,引发了市场对平安系公司,包括平安银行的地产敞口风险压力的担忧。

2、市场担心在平安集团经营承压,尤其是寿险代理人持续脱落的背景下,平安集团对平安银行的赋能效果会减弱,银行成长性不足。

独到前瞻

1、平安银行地产亮底牌,风险不确定性显著下降。

1)地产政策底已出现。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因城施策”和“探索地产新发展模式”。今年以来多地“四限”放松,同时首套房按揭贷款利率下限下调20bp、5年期LPR累计下行20bp,托底地产。从成效来看,6月以来,30大中城市商品房成交面积同比增速,较5月大幅修复。

2)地产底牌彻底清晰。

①敞口规模小:截至2022Q1末,平安银行表内承担风险的敞口3455亿,占总资产7%。其中,房地产贷款2928亿,占总贷款9%(房地产开发贷款仅1162亿,占总贷款仅3.7%;其他主要是物业贷款);表外代销涉房敞口610亿,仅占AUM 1.8%。同时平安银行披露涉及网传“停贷事件” 楼盘的逾期按揭贷款余额 0.318 亿,占全行按揭贷款余额的 0.011%,涉及烂尾风险的按揭贷款总体规模小,受停贷风波影响很小。

②区域分布好:96%的开发贷项目分布在一二线城市城区、大湾区、长三角。

③抵押物充足:优选项目且全部落实有效抵押,开发贷平均抵押率达45.9%。

3)个案影响有望消退。据业绩发布会披露,平安银行目前主要涉险地产客户为宝能和华夏幸福,其他市场关注的涉险房企推测敞口很少或者没有。

①宝能:贷款推测基本下迁不良、充分计提、核销大半。目前宝能城项目已达成司法和解,2022年相关敞口将形成大额压降。同时表外代销产品各管理人采取司法措施、推进资产转让和产品兑付。

②华夏幸福:已经出台了债务重组方案。

2、集团导流远未结束,零售第二增长曲线形成。

1)平安集团内客户可挖掘空间巨大。

①平安集团整体客户数量仍在持续增长当中,截至2021年末个人客户数达2.3亿,互联网用户数达6.5亿。

②推测银行与集团交叉客户约9000万,集团内客户仍有约1.4亿有待挖掘。同时,集团内私行级客户达22万人,可挖掘的私人银行客户约100 万人,而平安银行体内私行客户仅7万人,“金矿”潜力还很大。

③核心代理人还在活跃,脱落的主要是低产能的代理人。真实为平安银行做贡献的这部分代理人,在中国平安的职级会更高,服务客户能力更强,对应的薪酬会更高,这部分核心代理人不会轻易脱落,稳定在中国平安和平安银行体内,持续进行客户迁徙工作。平安集团的数据来看,2021年平安寿险代理人渠道人均首年保费同比增超22%,人均产能有效提升;集团综合金融模式持续对平安银行进行赋能,MGM模式新增AUM贡献占比、新获客数贡献占比均维持在50%左右的水平,零售三大产品的贡献占比也至少在20%以上。

2)银保财富团队扩张驱动AUM增长。

①AUM增长路径:平安银行未来将从人力、产能两个方面去追赶头部财富管理银行:

A.人力方面,私财团队人数有望在两年内翻倍。平安银行目前私财团队人数约3000人。未来重点打造懂保险的“三高”(高质量、高产能、高收入)财富团队,有望在2023年底达到4000人、远期达到1-2万人。

B.产能方面,人均产能有望进一步提升。一方面懂保险的新银保团队产能有保证,推测高于现有财富管理团队,根据平安票号,目前成员中约45%曾有高素质、高产能团队的管理经验,约36%的个人业绩达MDRT 标准及以上;另一方面,随着经验积累、能力提升,现有团队产能有望追赶头部银行。

②AUM潜力测算:

A.考虑产能培育时间,预计银保财富团队扩张成效将在2023年快速释放。假设银保团队和私财团队产能一致(人均非存款AUM不变),2021年存量私财团队3000人,2023年银保团队扩充至4000人,则有望带动非存款AUM增长2.1万亿,对应年化增速36%;假设财富收入/非存款AUM不变,对应增量收入71亿,占2021年营收约4.2%;假设人均成本50万/年,25%所得税率,则对应增量财富管理净利润41亿,占2021年净利润11.4%。

B.如财富管理团队远期提升至1.3万人,产能不变下,非存款AUM规模达10万亿,对应财富管理收入356亿,占2021年营收的21.0%,财富管理净利润229亿,占净利润的63.2%。

盈利预测

估值提升、盈利增长有望驱动股价三年翻倍。目标价33.03元/股,对应2024年PB 1.38x,现价空间146%。

1、估值提升:从分部估值角度,对于传统业务和新型业务分别估值,合理PB估值为1.4x。综合考虑平安银行零售财富的轻资本效应,我们最终采用1.4x的目标估值。

2、盈利高增:展望未来,平安银行盈利能力有望提升。归因财富管理战略推进、对公风险压力改善。以2021年数据静态测算,平安银行ROE有望提升5.7pc至16.5%,其中零售非息收入能力提升带动ROE提升1.8pc、对公减值压力改善带动ROE提升3.9pc。预计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增速为29.4%/15.6%/15.4%,对应BPS为18.82/21.18/23.92元,三年增厚43%,为股价上涨打牢“地基”。

风险提示

1、疫情反复等因素导致宏观经济失速。

2、地产风险爆发,导致不良大幅暴露。

3、集团与银行管理层出现重大的调整。

股民福利来了!十大金股送给你,带你掘金“黄金坑”!点击查看>>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人气榜
跟牛人买牛股 入群讨论
今日热度
问股榜
立即问股
今日诊股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07-22 菲沃泰 688371 18.54
  • 07-22 诺思格 301333 78.88
  • 07-21 北路智控 301195 71.17
  • 07-20 常润股份 603201 30.56
  • 07-20 晶华微 688130 62.98
  •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