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泰:土地市场趋冷,哪些省份压力大?

华泰:土地市场趋冷,哪些省份压力大?
2021年12月17日 07:29 市场资讯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张继强     S0570518110002     研究员

肖乐鸣     S0570519110005     研究员

文晨昕     S0570520110003     研究员

朱沁宜     S0570121070127     联系人

报告发布时间:2021年12月16日

摘   要

核心观点

本期信用专题关注2021年云南等省份土地市场转冷,削弱本年度地方财力,并后置地影响2022年地方财力。城投偿债能力主要来自政府端回款和市场端再融资,需警惕土地市场跌幅较大区域两者共振。11月新增2家首次违约主体,信用债净融资额环比、同比均上行。信用债收益率环比多数下行,中长端收益率环比下行较多,信用利差环比走势分化,低等级信用债利差仍处于2015年来较高历史分位。策略上,关注城投短端、国企产业债、困境反转型房地产债等机会,银行次级债建议在等待中寻求机会,保持杠杆交易。

信用专题:土地市场趋冷,哪些省份压力大?

土地出让收入是地方综合财力的重要支柱,浙江、江苏、福建等省份综合财力对土地出让依赖度超过40%,出让收入下降将导致地方政府可支配财力下降。土地成交价款数据披露更为及时,常用于替代土地出让收入研究土地市场热度。但需要厘清两者之间区别,记账方式“实际缴库数”与“合同价款数”的差异、土地出让金分批缴纳、地方财政调控收入规模,因此土地出让收入的变化可能滞后。2015年以来的月度数据,验证了两者之间的高相关性和阶段性背离特征。2021年7-11月土地成交同比大幅下降,但同期土地成交收入同比降幅较小,预计2022年的土地出让收入将受到后置冲击。

分省来看,云南等省份2021年土地市场热度大幅转冷

2021年1-11月土地市场,分省数据来看,土地成交价款同比下降比例最大的省份是云南、海南、黑龙江、内蒙古、广西、山西、江西等,同比降幅超过30%;贵州、湖南、甘肃土地流拍率较高,超过30%;贵州、吉林、新疆溢价率较低;综合来看,云南、贵州、黑龙江、内蒙古、湖南、山西和甘肃等省份土地市场显著降温。从300城数据来看,东北和中西部等地区的二、三线城市土地成交热度下降。需警惕土地市场跌幅较大区域,地方财政实力下滑、市场信心弱化影响再融资,两者共振导致流动性压力。反过来说,天津、江苏等地土地成交价款不降反升,为投资者创造一定挖掘机会。

11月市场回顾:发行与净融资环比上行、收益率环比多数下行

11月新增违约债券3只,新增违约主体2家,民企违约率较年初下行。11月信用债一级市场净融资额环比、同比均上行较多,其中国企净融资额环比上行、民企净融资额负值收缩,中短票、公司债发行利率环比普遍下行。信用债收益率环比多数下行,且中长端收益率环比降幅较大。中短票、城投债信用利差环比走势分化,中短票中长端利差环比上行较多,而城投债中低等级、短端利差上行较多。整体来看,11月一级市场净融资额明显回暖,成交活跃度提升,中高等级信用债收益率处于历史低位,低等级信用债利差仍处于2015年以来较高历史分位,不同资质主体的估值分化持续。

信用策略:把握政策主风向,分化格局中挖掘机会

明年经济面临一定下行压力,信用层面分化格局依然存在,如何化解“三重压力”是今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主线。与以往刺激需求为主不同,本轮稳增长政策组合中,供给疏通、预期管理不遑多让。因此货币政策不会缺席但可能是配角,财政发力、地产纠偏、避免拉闸限电、凝聚社会共识多管齐下避免经济硬着陆,稳字当头。货币政策稳中偏松决定了杠杆交易确定性最高。稳字当头意味着城投短端风险有限,信贷条件宽松意味着国企产业债安全性较好,房地产政策底显现意味着困境反转型房地产债机会。此外,银行次级债建议在等待中寻求机会,私募债利差面临走阔压力。

风险提示:违约超预期风险、数据口径问题。

信用专题:土地市场趋冷,哪些省份压力大?

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以下简称土地出让收入)是政府性基金收入的绝对主体,是地方综合财力的重要支柱,土地成交规模下降将导致地方政府可支配财力下降。由于土地出让收入与土地成交的记账方式不同、土地出让金分批缴纳、地方财政调控收入规模等因素,土地成交下行对地方财政收入的冲击将延迟出现,我们预计2021年地方政府性基金收入下行幅度小于土地成交下行幅度,2022年地方政府性基金收入将进一步下行。这将直接导致地方对城投回款和支持能力下降,同时影响对应区域的城投再融资能力。

分省份来看,部分省份土地成交价款下降明显,溢价率降低,流拍率较高;分区域来看,300城土地成交数据中,部分城市土地成交价款大幅下降,溢价率降低,流拍率较高。

土地出让收入是地方财力的重要支柱

土地出让收入是地方政府性基金收入的绝对主体。政府性基金是指各级人民政府根据相关规定,征收的具有专项用途的财政资金,其中土地出让收入是政府性基金的主体。以2020年为例,地方政府性基金本级收入合计89930亿元,其中土地出让收入*规模高达84139亿元,占比高达94%,这表明土地出让收入是地方政府性基金收入的绝对主体。从时间维度来看,2015年以来,土地出让收入占政府性基金收入的比例保持在85%以上。

*土地出让收入=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金收入+国有土地收益基金收入+农业土地开发资金收入。

以2020年数据为例,浙江、江苏、福建等省份土地依赖度(土地出让收入/综合财力*)较高,在40%及以上;土地依赖度高的省份,在土地市场遇冷时,综合财力受到较大影响。地方财力除了政府性基金,还包括一般预算收入和转移性收入等组成部分,因此我们从各省份综合财力的高度,看土地出让收入对地方财力的影响。我们用2020年土地出让收入/综合财力,计算土地依赖度,31个省份中浙江、江苏、福建3个省份土地依赖度在40%以上,其中浙江高达48%;除了上述三省,还有4个省份,山东、江西、广东、重庆土地依赖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7%)。土地依赖度高的省份,在土地市场遇冷时,地方政府可用财力受到更大影响。

* 综合财力=一般预算收入财力+政府性基金财力;其中:

一般预算收入财力=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上级补助收入+上年结余+调入预算稳定调节基金+调入资金-上解上级支出-调出资金;

政府性基金财力=基金预算收入+上级补助收入+上年结余+调入资金-上解上级支出-调出资金。

土地出让收入与土地成交价款相关,2022年可能受到延时冲击

土地成交价款可用于替代观察土地出让收入,但需注意两者之间存在显著区别

土地成交价款披露更为及时,常用于观察土地市场热度。土地出让收入由财政部门披露,各地披露时间节点和节奏不一,不利于跟踪和研究,如我们较难获取2021年至今各省市的土地出让收入数据。而土地成交价款数据与土地出让收入高度相关,且披露更为及时,因此我们常常通过土地成交价款来观察各地土地市场热度,判断土地出让收入的变化趋势。

需要注意,尽管土地出让收入与土地成交价款高度相关,但仍有不容小视的区别:

首先,从定义上看,土地出让收入的范畴包括且大于土地成交价款。土地成交价款是以招标、拍卖、挂牌和协议方式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所确定的总成交价款。土地出让收入除了包括土地成交价款外,还包括补缴土地价款、划拨用地补偿性收入、国有土地出租收入等。土地出让收入的范畴更大,导致土地出让收入多数时候大于土地成交价款。

另一个显著的差异是“实际缴库数”与“合同价款数”之间的差异,这导致土地成交价款需要一段时间才能实现为土地出让收入。土地出让收入是实际缴纳入库的金额,记账方式为“收付实现制”;而土地成交价款是交易合同金额,记账方式可以理解为“权责发生制”。根据国土资发〔2010〕34号文,土地出让成交后需在10个工作日内签订交易合同,签订合同1个月内需缴纳50%的首付款,余款按照合同缴纳,最迟不超过一年。根据各地的政策不同,招商引资的力度和土地市场优惠力度有别,缴款平均延迟的期限可能在3-9个月不等。

此外,地方政府的收入调节手段也可能影响土地出让收入的实现时点。一方面土地成交具有很大的波动性,地方政府有平抑波动的需求;另一方面,当土地成交规模大幅增长时,计提上缴省级和中央规模也会随之增长,地方政府可能担心上级政府随之减少转移支付。因此,有时地方政府通过延迟土地交易手续、与开发商协商分批缴纳土地出让金,主动平滑土地出让收入。

2015年以来土地成交价款与土地出让收入高度相关,但也存在多个背离阶段

我们统计了2015年以来的月度地方土地成交价款和土地出让收入数据,具有3个特点:

1、土地出让收入与土地成交价款大小、走势高度相关。因土地出让收入以土地成交价款为主,其他组成部分规模又较小,因此土地出让收入与土地成交价款的大小和走势高度相关。

2、分年来看土地出让收入显著大于土地成交价款;12月为土地出让收入的年度高点,土地出让收入与土地成交价款的差值也显著扩大,多为年内最大值。由于土地出让收入还包括补缴土地价款、划拨用地补偿性收入、国有土地出租收入等,导致从年度来看,土地出让收入规模一般大于土地成交价款规模。12月为土地出让收入的年度高点,土地出让收入与土地成交价款的差值显著扩大,如2020年12月两者差值接近6000亿元;这一现象,可能与年内土地成交价款的催缴、除土地成交价款外收入年底合并缴纳等因素有关。

3、年中,土地出让收入与土地成交价款常有阶段性的背离和扭转。如2019年上半年土地出让收入小于土地成交价款,而下半年土地出让收入大于土地成交价款;2021年3-6月土地出让收入小于土地成交价款,2021年7-11月土地出让收入大于土地成交价款。这可能是由于前一阶段土地市场火热,而土地出让金分期缴纳,导致当月实现的土地出让收入小于当月成交规模;而后一阶段土地市场转冷,但前一阶段土地出让金仍在持续缴纳中,导致当月实现的土地出让收入大于当月成交规模。

2021年下半年以来土地市场跌出深坑,将造成延时冲击

预计2021年7-11月较低的土地成交规模,将对2022年的土地出让收入造成延时冲击。2021年7-11月,受房地产基本面下行、监管政策趋严和大型房企风险事件等因素影响,月度土地成交规模同比大幅下降,同比增速分别为-45%、-42%、-12%、-27%、-22%。由于土地出让收入与土地成交规模存在“实际缴库数”与“合同价款数”的差异,同期土地成交收入同比下降幅度相对较小。因此,2021年下半年土地成交市场跌出深坑的影响未被完全消化,可能对2022年土地出让收入造成延时冲击。

分省来看,云南等省份2021年土地市场热度大幅转冷

从2021年1-11月土地市场数据来看,成交价款同比下降比例最大的省份主要是云南、海南、黑龙江、内蒙古、广西、山西、江西等。这些省份同比降幅超过30%,可能对2021年本年度及2022年土地出让收入,乃至地方政府综合财力造成较大负面影响。

2021年1-11月贵州、湖南、甘肃、新疆、云南土地市场流拍率较高,北京、贵州、湖南、云南、吉林流拍率增幅较大,这些省份土地市场热度较低,或者较上年同期有所下降。土地成交价款主要反映土地成交市场规模情况,我们用流拍率和溢价率来从其他角度判断土地市场热度,其中流拍率计算方法为未成功出让宗数/总出让宗数。2021年1-11月流拍率绝对值较高的地区为贵州(32%)、甘肃(28%)、新疆(27%)、湖南(26%)和云南(25%),同比变化较大的地区为北京(+16pct)、吉林(+4pct)、上海(+2pct)、云南(+1pct)和湖南(+1pct)。

2021年1-11月,贵州、吉林、新疆、黑龙江、上海等省份土地成交溢价率较低,北京、宁夏、四川、内蒙古、云南土地成交溢价率较去年同期降幅较大,土地市场降温趋势显著。2021年1-11月溢价率绝对值较低的地区为贵州(2%)、吉林(3%)、新疆(3%)、黑龙江(4%)和上海(4%),同比降幅较大的地区为北京(同比-9pct)、宁夏(同比-8pct)、四川(同比-8pct)、内蒙古(同比-6pct)和云南(同比-9pct),与2020年同期相比,其变化均超过5pct。溢价率为土地成交价格相较其初始出让价格的差异,溢价率较低和同比下降,一定程度上说明了这些地区土地交易热情下降,土地市场有降温趋势。

结合土地成交价款、流拍率、溢价率等数据来看,云南、贵州、黑龙江、内蒙古、湖南、山西和甘肃等省份,2021年1-11月土地市场显著降温,市场热度处于较低水平。

300城土地成交数据来看,部分东北、中西部城市土地成交转弱

中指300城土地成交数据,为我们观测土地市场热度提供了更多的细节,帮助我们进一步高频跟踪,主要地级行政区和经济体量较大的区县级行政区的土地市场热度。

2021年1-10月东北、中西部等地区的二、三线城市土地成交热度有所下降。从2021年1-10月土地市场数据来看,土地成交价款同比下降幅度最大的城市是鹤岗、铁岭、大庆、乌兰察布、普宁,降幅排名前30的城市多位于东北、中西部等地区。这些城市2021年成交价款数额总体下行,且较2020年同期降幅超过70%。土地出让积极性降低可能对2021年本年度及2022年土地出让收入,乃至地方政府综合财力造成较大负面影响。

拉萨、曲靖、铁岭等城市2021年1-10月土地流拍率同比大幅提高,土地市场较去年更加低迷。土地流拍率是反映土地成交市场活跃度的重要指标,由于数据可得性,我们用流拍面积/(流拍面积+成交面积)计算流拍率。2021年1-10月300城中约60%城市土地流拍率同比上升,同比上升幅度最大的城市,主要为拉萨、曲靖、铁岭等三线城市,多位于东北或者中西部。

承德市、乌兰察布市、丹东市等城市2021年1-11月溢价率大幅下降。受房企融资困难、政策调控、楼市降温等因素影响,300城中过半城市土地成交溢价率下降。2021年1-11月,土地成交溢价率同比降幅最大的30个城市几乎全部为三线城市,但地理分布较为均匀,华中、西北、东北、西南、华东均有分布。

土地市场跌幅较大、且到期偿付压力大的区域需警惕

土地市场显著转冷的区域,土地成交价款的下滑将延时反映在政府性基金收入中,地方政府财力可能受损,压缩地方可用财力。受房地产景气度下行影响,2021年1-11月,云南、海南、黑龙江、内蒙古、广西、山西、江西等省份土地市场显著转冷,成交价款同比降幅超过30%。受到土地出让流程中缴款时滞等因素的影响,土地成交价款将延时反映在政府性基金中,对2021年及2022年土地出让收入,乃至地方财力造成较大负面影响,压缩地方政府可用财力。土地出让收入转由税务部门征收,也限制了地方使用资金的自由度。

城投的偿债能力主要来自政府端的回款和再融资,需警惕土地市场跌幅较大区域,地方财政实力下滑,市场信心弱化影响再融资,两者共振的区域平台出现流动性压力。城投的偿债能力一方面来自前期土地整理、基建项目的回款,这部分资金政府多从政府性基金中拨付,因此土地市场遇冷直接影响政府回款能力;另一方面,交易所红橙黄绿、交易商协会一二三四类企业、15号文等城投严监管政策下,城投本身的再融资环境呈现分化格局,地方财政实力的下滑可能导致区域再融资难度增加。两者共振之下,部分区域平台流动性压力值得关注。

2022年部分地区面临城投债到期高峰,短期偿还压力较大,融资结构不合理的城投尤甚。甘肃、内蒙古、天津等省份未来一年城投债券到期规模占比超过50%,对当地政府协调能力、区域金融资源丰富度提出重大考验。城投平台融资结构中,以非标、PPN、私募债等为主的融资主体,债务接续难度较高。

反过来说,天津、江苏等地2021年1-11月土地成交价款不降反升,对于区域内城投回款、投资者信心提振起到积极作用,有助于增加城投偿债能力,为投资者创造一定挖掘机会。

11月信用债市场:新增2个首次违约主体

信用事件跟踪:11月新增2个首次违约主体

2021年11月新增2家首次违约主体,为民营企业。11月合计新增违约债券3只,共涉及本金规模22.98亿元、3家违约主体,其中山东岚桥集团有限公司(未上市)和国广环球传媒控股有限公司(未上市)为首次债券违约的主体。

2021年11月6日,山东岚桥集团有限公司因未按时兑付“18岚桥MTN001”本息,构成实质性违约。山东岚桥业务主要为石油化工、港口物流、贸易与深加工等,其中石油化工近三年营收占比均在85%以上,为核心业务板块。受新冠疫情及原油价格冲击影响,2020年公司营收锐减至261.47亿元,同比下滑27%,2020年经营性净现金流转负,而投资性现金流保持大额流出,对外部筹资依赖度高。据评级报告披露,截至2020年底,公司有息债务为204.57亿元,其中短期债务占比66.93%,大部分于2021年集中到期,短期偿债压力较大。2020年以来,公司已发生未偿还借款、银行垫款、银行承兑汇票垫款等多项不良记录。尽管公司尝试通过处置岚桥港等相关资产回流资金,但处置进度不及预期,加上内生现金流不足、融资渠道有限,流动性压力持续增加。2021年7-11月,联合资信连续下调公司主体评级,进一步削弱其再融资能力,最终公司因流动性枯竭而违约。

2021年11月17日,国广环球传媒控股有限公司未能按期偿付“H5国广债”本金及其利息,构成实质性违约。国广控股业务主要分布于广播、电视、出版等领域,旗下主要经营实体为华闻集团(000793 CH)。公司债券违约主要是由于传统纸媒业务盈利亏损,并受2018年“阜兴系”百亿私募基金集资诈骗案的牵连,导致再融资能力严重受损,最终流动性枯竭。受到传统广播、电视广告行业下行影响,2014-2016年公司传统媒体广告收入、毛利率持续下滑,经营获现能力弱。公司对华闻集团持股比例低、控制力弱,2018年“阜兴系”债务危机爆发后,由于公司与“阜兴系”关联方兴顺文化(未上市)为华闻集团的共同实控人,公司亦受到“阜兴系”负面舆情的波及,所持华闻集团股份被司法冻结、再融资渠道收缩。截至2021年6月末,公司资产负债率高达92.4%。2020年11月,国广控股将“H5国广债”剩余3亿元本金展期一年。2021年6月,联合资信将公司主体评级由AA下调至BBB+。公司自身造血能力不足、债务问题发酵已久,最终导致债券实质性违约。

截至2021年12月13日,2021年内信用债违约达到1041亿元,总违约率0.92%;其中国企、民企分别违约441、600亿元,违约率分别为0.44%、4.90%,民企债券违约率仍显著高于国企,但较年初有所回落。

一级市场:11月整体发行规模上行、净融资额上行

11月国企净融资额上行、民企净融资额负值收缩。11月信用债发行量环比、同比均上行。2021年11月信用债总发行量为11,817.53亿元,同比上行26.8%,环比上行41.4%,其中国企债券发行11,412.43亿元,较去年同期上行31.5%,民企债券发行405.1亿元,较去年同期下行36.9%。11月信用债净融资额总计为2,954.68亿元,同比、环比均大幅增加,其中同比上行1087%,环比上行76365%;国企净融资额为3,231.65亿元,同比上行1030.2%,环比上行688.2%;民企净融资额为-276.96亿元,同比上行52.7%,环比上行31.8%,负值收窄。

2021年11月城投债、产业债发行总量分别为5,602.23亿元、6,215.3亿元,净融资额分别为2,541.73亿元、412.95亿元。11月城投债发行环比上升76.9%,净融资额环比上升597.0%。产业债发行环比上升19.8%,净融资额环比上升214.4%。

城投信用债发行热度上升,休闲服务、传媒、非银金融等行业发行量环比上行较多。11月信用债发行量前五的行业分别为城投、电力、综合、交通运输、建筑工程,其中城投债发行始终高居第一,发行量环比上行177%。11月多数行业发行量环比上行,其中电子、家用电器、食品饮料、非银金融、传媒等发行量环比上行较多。

产业债高等级、短久期发行规模较大,而城投债以中高等级、中短久期为主。分主体评级和剩余期限看,AAA级产业债发行量占其总发行量的90.11%,其中1年以内、1-3年发行量分别为2,810.1亿元和2,090.5亿元,分别占产业债发行总量的45.21%和33.63%,体现出11月产业债发行以高等级、短久期为主。城投债发行期限分布较为均匀,1年以内、1-3年、3-5年分别占11月城投债总发行量的31.20%、31.00%、32.24%,AAA级、AA+级、AA级的发行量分别为1,673.7亿元、2,437.08亿元、1,416.6亿元,分别占城投债发行总量的29.88%、43.50%、25.29%,体现出11月城投债发行以中高等级、中短久期为主。

11月中短期票据发行利率、公司债发行利率环比普遍下行。AAA级9个月期中短票在11月平均发行利率为2.74%,AAA级3年期为3.66%,AA+级9个月期为3.35%,AA+级3年期为4.17%,平均发行利率相比去年同期分别变化-62BP、-68BP、-44BP和-70BP,11月中短票平均发行利率环比普遍下行。公司债方面,AAA级5年期平均发行利率为3.55%,AA+级5年期为4.58%,AA级5年期为5.59%,相比去年同期分别变化-58BP、-44BP、-69BP,11月公司债平均发行利率环比普遍下行。

二级市场:11月成交量环比上行

2021年11月信用债成交量环比上行,企业债环比上行较多。11月二级成交总量为35,306.87亿元,环比2021年10月上升46%,其中中期票据成交量占比最高为11,983.2亿元,环比上升50.2%%,短期融资券、公司债、企业债和定向工具的成交量分别为10,062.62、8,113.78、2,034.64、3,112.63亿元,环比分别上升45.6%、35.6%、66.0%、44.6%。

11月二级市场成交规模上行。11月成交量最大的前五个行业分别为城投债、电力、综合、交通运输、房地产,成交量分别为16,668.2、4,027.0、2,958.2、1,842.4、1,758.8亿元。成交量环比分别变动+43.3%、+58.9%、+55.6%、+36.6%、+52.1%。

产业债AAA级成交量、城投债AAA级成交量环比上行较多。11月产业债AAA、AA+、AA、AA-及以下成交量分别为16,931.0、1,263.3、385.0、61.4亿元,等级以AAA级为主;AAA、AA+、AA、AA-及以下成交量环比分别变动+48.2%、+52.4%、+48.5%、-39.7%。11月城投债AAA、AA+、AA、AA-及以下成交量分别为5,377.9、6,434.1、4,563.7、290.3亿元,AAA、AA+、AA、AA-及以下成交量环比分别变动+50.5%、+36.9%、+43.0%、+75.1%。

信用趋势:信用债收益率环比多数下行,利差环比走势分化

估值水平:中长端收益率环比下行较多,利差环比走势分化

信用债收益率环比多数下行,中短票、城投债信用利差环比走势分化。截至2021年12月13日,中短票和城投债各等级收益率环比多数下行,中长端收益率环比下行较多。中短票各等级收益率普遍下行,其中3年期各等级中短票收益率环比降幅较大。中债中短票AAA级1、3、5年期曲线收益率分别为2.74%、3.03%、3.37%,相比2021年11月12日1Y、3Y和5Y分别下行4.43BP、10.62BP、6.45BP,AA+级1、3、5年期曲线收益率分别为2.85%、3.22%、3.58%,相比2021年11月12日1Y、3Y和5Y分别下行3.39BP、7.61BP、3.43BP。城投债收益率方面,AAA级1、3、5年期收益率分别为2.77%、3.02%、3.38%,相比2021年11月12日1Y、3Y和5Y分别下行3.02BP、11.72BP、5.75BP。3YAA+级城投债收益率环比降幅最大,达17.72BP。相比2021年11月12日,信用利差环比走势分化。中短票中长端利差环比增幅较大,其中5YAA级中短票利差环比增幅达到6.61BP。城投债中低等级、短端信用利差上行较多,1YAA-级城投债利差上行幅度最大为11.05BP,而城投债中长端利差部分下行,其中3YAA+级城投债利差下行幅度最大为4.83BP。

低等级信用债收益率历史分位水平有所回落,低等级信用债利差仍处于历史高位。相较于2021年10月,低等级中短票、城投债收益率所处历史分位数水平环比下行,低等级信用债信用利差仍处于历史高位。截至12月13日,AA级及以上的中短票、城投债收益率均压缩至历史20%分位数水平以内,AA-级中短票收益率在历史45%分位数水平以内,除1YAA-级以外,AA-级城投债收益率在历史60%分位数水平以内。近一个月信用利差环比走势分化,低等级利差仍处于历史高位。AA级及以上1年期中短票利差在历史10%分位数以内,其中1YAA级中短票利差接近历史最低水平,但中长端、低等级中短票利差所处历史分位有所上升,AA-级中短票3年期、5年期信用利差超过历史95%分位数水平。AA-级城投债信用利差仍处于历史80%分位数水平以上,不同等级间信用利差分化仍较大。

分行业看,行业利差中位数多数下行,计算机行业利差绝对水平较高。截至12月10日,各行业利差中位数较2021年11月12日多数下行,以AAA评级为例,31个行业中24个行业利差下行,其中休闲服务行业利差下行幅度最大,达到7BP,计算机行业利差上行幅度最大,达到188BP。从AAA评级最新绝对水平看,31个行业中新能源、石油和机械设备等27个行业,行业利差中位数在100BP以下;计算机行业利差中位数在900BP以上。

债券到期:2022年3月到期量较大

截至2021年12月10日,按行权期限计算预计2022年1月、2月、3月信用债到期量分别为7,559亿元、3,570亿元和9,904亿元,其中21年1月城投债、产业债到期量分别为4,388亿元、3,171亿元。2022年3月为近期偿债高峰期,当前地产行业信用风险尚未完全释放,关注2022年一季度到期量较大的地产民企债务接续难度加大的风险。

信用策略:把握政策主风向,分化格局中挖掘机会

2021年12月8日-10日召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如何化解“三重压力”是此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主线。与以往刺激需求为主不同,本轮稳增长政策组合中,供给疏通、预期管理不遑多让。因此,货币政策不会缺席但可能是配角,财政发力、地产纠偏、避免拉闸限电、凝聚社会共识多管齐下避免经济硬着陆,稳字当头。曲线存在陡峭倾向,关注降准落地后的资金面,中期博弈稳增长效果和降息可能。货币政策稳中偏松决定了杠杆交易确定性最高。稳字当头意味着城投短端风险有限,房地产政策底显现意味着困境反转型房地产债机会,信贷条件宽松意味着国企产业债安全性较好。信用债方面可关注城投短端、国企产业债、困境反转型房地产债等机会,银行次级债建议在等待中寻求机会,保持杠杆交易。

在过去近一个月里,信用债收益率普遍下降,特别是3年期;但除部分期限高等级利差小幅压缩外,中低等级利差整体走阔。从绝对收益来看,1年期AA收益率3.01%,处在历史6.8%分位数水平,1年期AA+收益率2.85%,处在历史8.0%分位数水平。从相对收益来看,1年期AA信用利差为60bp,处在历史2.5%分位数水平,1年期AA+信用利差为44bp,处在历史3.5%分位数水平。近一个月受降准预期等扰动,国债收益率波动下降,信用债收益率也普遍下降,其中3年期降幅较大,3-1年期限利差收窄、5-1年期限利差微降;但扣减国开的信用利差大多上行,久期越长、等级越低,走阔幅度越大。当前AAA信用债5年期较1年期利差为62.65bp,处于15年以来历史53.17%分位数,3年期较1年期利差为28.69bp,处于历史39.29%分位数。

货币政策稳中偏松决定了杠杆交易确定性最高。2021年12月6日,央行决定于今年12月15日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此次降准为全面降准,将释放长期资金大约1.2万亿元。我们认为降准情绪出尽,但效果还未出尽,12月中-明年初,降准落地之后可能带来一段时间的资金面宽松,至少对中短端有牵制作用。另外,稳增长效果和政策博弈带来预期差。时间在明年2-3月,经济运行到潜在增速之下+地产投资超预期下行+两会目标公布,央行可能打开降息空间。整体来看,在化解三重压力、稳增长的背景下,仍需要稳中偏松的货币政策配合,资金面或较为平稳,建议继续保持杠杆交易。

融资条件改善,产业债国企将率先受益,高景气行业、主体可关注骑乘机会。从经营基本面来看,今年周期性行业的生产经营大幅好转,企业内生现金流明显改善,偿债压力缓解,叠加城投担忧情绪增强,产业债相对价值显现。市场情绪方面也随着企业经营明显好转而逐步修复,5月以来钢煤等行业利差持续下降,一级融资恢复。展望明年,经营层面来看,稳增长政策发力、需求预计较为平稳;上游周期品供给受政策影响较大,阶段性保供、长期碳中和背景下压缩调节同时存在,上游产品供需关系或在波动中不断平衡,煤炭价格中枢预计维持高位,盈利向好;钢价重点关注地产投资变化情况和供给约束,成本端变化对钢企盈利影响也较大;水泥行业竞争格局一直较好,稳定性较高;上游大多周期行业仍有望维持正向现金流入。而随着保供政策加强,中下游成本压力较今年将有所缓解。流动性层面来看,货币政策稳中偏松,产业债国企将率先受益。产业债可适当挖掘,关注国企债投资机会,对于钢煤有色化工等高景气行业短期内可下沉资质,现金流覆盖短债倍数较高的主体可关注骑乘机会。

城投债的主线是,地方财政紧平衡,腾挪能力下降叠加政策驱使融资更为规范化,融资环境边际收紧等诸多压力,与2022年换届之年维稳预期充足、地方党政一把手负责制压实责任带来的偿债意愿充足之间的矛盾,短期限城投债、好区域偏弱城投平台有配置价值和挖掘空间。地方财政长期处于紧平衡状态,部分区域债务负担已经很重,还本付息和债务滚续为地方财政带来巨大压力;2021年多数省份土地成交市场遇冷,预计将对2022年地方财力造成负面冲击;隐债化解的大框架下,专项债和贷款用途更加明确化,城投融资环境持续收紧,2021年债券、非标、贷款等领域出台了诸多监管政策,至今仍未显著放松。但与此同时,2022年为地方换届之年,政府维稳预期强烈;2021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稳字当头,重提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城投作为地方实施基建的主要抓手,角色重要性提高,地方偿债意愿充足。因此,我们认为短期限城投债风险较低,地方政府协调能力和意愿强、金融资源较为丰富、再融资通畅的好区域,可挖掘下沉偏弱城投。

地产政策底已现、行业底仍需等待,关注困境反转地产债机会。地产债市场经历了10月的大跌后,11月上旬外资进场、地产融资松动等新闻一定程度上提振了市场情绪,但情绪整体仍较为脆弱。12月3日恒大发布了无法履行担保责任的公告,央行、银保监会、证监会等发文称恒大事件属于个案现象、外溢风险可控,提出现阶段要重点满足首套房、改善住房按揭需求等;当晚总理提及降准,12月6日央行决定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地产房住不炒大原则不变,但地产政策底我们认为已经出现。第一步是金融体系、融资端放松。9月房地产金融座谈会是标志,近期涉房融资初步企稳;下一步重点是预售资金监管放松。松房贷仅改善房企账面现金,限制用途仍加剧房企现金流周转压力,近期有城市开始局部调整;第三步,需求端在因城施策框架内提振、维护房价稳定与经营预期,中央经济会议提出“支持合理的住房需求、因城施策促进”,后续房价下跌压力城市的限购限贷调整、放宽落户等政策有望出现。地产政策底隐现,行业底仍需等待,地产债可以关注“剩者为王”、困境反转和秃鹫策略。

永续债、二级资本债等利差较低,可以在持有中等待波段机会;私募利差或面临走阔压力。今年受信用风险事件扰动、市场风险偏好下降及流动性较宽松影响,市场大力挖掘品种机会,今年银行二级资本债与普通银行债利差、国股行永续债与银行二级资本债利差中枢均明显下降。虽然经历了8-10月银行理财新规收紧的调整影响,但优质资产荒依然存在,10月中旬开始次级债利差再次明显压缩,中高等级、国股行次级债利差再次压降至历史低位。展望明年,信用分化格局依然存在,机构下沉意愿不强,银行次级债仍是重要的配置品种,利差或进一步压缩;二级资本债没有股债认定风险,相对来说优于永续债。今年银行次级债流动性大幅改善,波段操作成为可能。短期来看,目前银行次级债利差大多处于历史低位,建议在持有中等待波段机会;后续关注可能带来估值调整的因素,如永续债政策调整、次级债超预期放量、货币偏紧等。参考今年利差中枢,1、3年AAA-二级资本债与普通银行债利差在10、20BP可介入。长久期配置机构更关注绝对收益,如新发国股行二级资本债、永续债分别在3.75%、4%以上可关注投资机会。私募债方面,今年上半年流动性充裕的背景下利差也明显压缩,但展望明年,银行理财全面净值化,理财资金对于估值波动的忍受度较低,更偏好高等级、短久期的品种,私募债利差面临走阔压力。

1、违约超预期风险。信用事件频发冲击投资者信心及债券市场融资,融资环境恶化进一步加重违约事件的发生。

2、数据口径问题。本文中土地成交价款数据主要来自国信房地产信息网和中指数据库,可能由于数据口径不准确、发布机构更新数据导致偏差。本文中土地成交数据,分省数据选择2021年1-11月时间段、300城数据选择2021年1-10月数据段,也是由于数据可得性问题。

年终理财爆款福利!领取8%+理财券,每日限额2000份,先到先得!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政府性基金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12-21 天源环保 301127 --
  • 12-21 品高股份 688227 --
  • 12-17 南模生物 688265 84.62
  • 12-17 奥尼电子 301189 66.18
  • 12-17 优宁维 301166 86.06
  •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