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两会、财政部等重磅发声!房地产税有大消息!解读来了

一行两会、财政部等重磅发声!房地产税有大消息!解读来了
2022年03月16日 20:53 21世纪经济报道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原标题:刚刚,一行两会、财政部等重磅发声!房地产税有大消息!解读来了

  3月16日,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资本市场问题。

  刚刚,一行两会、财政部、外汇局重磅发声!

  今年市场极为关注的房地产税问题,也有重要进展。

  解读丨刘鹤主持召开金融委会议:切实振作一季度经济,积极出台对市场有利的政策

  3月16日,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资本市场问题。会议由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金融委主任刘鹤主持,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参加会议。

  会议提出,切实振作一季度经济,货币政策要主动应对,新增贷款要保持适度增长。

  会议还强调,有关部门要切实承担起自身职责,积极出台对市场有利的政策,慎重出台收缩性政策。对市场关注的热点问题要及时回应。凡是对资本市场产生重大影响的政策,应事先与金融管理部门协调,保持政策预期的稳定和一致性。

  新增贷款要保持适度增长

  关于宏观经济运行,会议提出,一定要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切实振作一季度经济。

  国家统计局3月15日公布的数据显示,1-2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4426亿元,同比增长6.7%,比2021年12月份加快5.0个百分点,比2021年两年平均增速加快2.8个百分点。1-2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50763亿元,同比增长12.2%,比2021年加快7.3个百分点,比2021年两年平均增速加快8.3个百分点。

  “综合来看,在宏观政策发力和市场主体努力的共同作用下,1-2月份我国经济恢复的势头向好,为今年一季度开好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付凌晖3月15日在国新办发布会上表示。

  不过付凌晖也表示,当前世界局势动荡不安,地缘政治冲突加剧,外部不稳定不确定性在加大,国内经济恢复仍不均衡,部分地区新增确诊病例增加的影响仍在持续,行业企业地区有所分化,企业成本上升的压力仍在加大,小微企业经营困难仍比较突出,经济持续恢复的基础尚不牢固,后期走势仍待观察。下阶段,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确保经济行稳致远。

  中泰证券首席固收分析师周岳表示,1-2月宏观数据不差,但要避免盲目乐观。一方面服务业表现可能明显拖累一季度经济增长,另一方面制造业和基建的对冲作用有待观察。全年5.5%的稳增长增速目标实现面临压力,货币政策仍有维持发力的必要性。

  会议提出,货币政策要主动应对,新增贷款要保持适度增长。

  央行数据显示,2月新增人民币贷款1.23万亿元,同比少增1258亿元。不过,累计看1-2月新增信贷5.1万亿,同比仍多增0.27万亿。此外,1-2月新增社融7.4万亿,同比多增0.45万亿;2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同比增长10.2%、人民币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1.4%,与名义GDP增速基本匹配,整体仍处于合理区间。

  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3月2日在国新办发布会上表示,我们需要采取一些有力的措施,这不是说简单地采取“大水漫灌”的办法,从而扩大货币政策的宽松度。从银行业和保险业的角度来说,我们希望能够更有针对性地支持扩大消费,扩大投资。

  郭树清表示,首先是要支持中小微企业生产经营,二是支持乡村振兴,三是做好对“新市民”的服务工作。

  银保监会近日表示,下一步,银保监会将推动银行保险机构加大对薄弱环节和重点领域金融支持,着力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全力支持稳定宏观经济大盘。合理增加融资供给,做好“十四五”规划重点领域和重大项目融资保障。支持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促进中小微企业融资增量、扩面、降价。

  央行在2月28日晚间发布的专栏文章《稳健的货币政策支持高质量发展》中表示,近年来,货币政策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坚持稳中求进,坚持系统观念,坚持跨周期设计,完善激励相容机制,适应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注重从供给侧发力提升总量增长的稳定性,以适度的货币增长支持高质量发展。一是保持总量适度,二是促进结构优化。

  文章还表示,下一步,要根据形势变化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灵活适度调节货币政策的力度、节奏和重点,引导金融机构有力扩大信贷投放,增强信贷总量增长的稳定性,引导信贷结构稳步优化,促进降低企业综合融资成本。

  央行数据显示,2021年全年人民币贷款增加19.95万亿元。在“新增贷款要保持适度增长”的要求下,2022年新增贷款预计将超过20万亿。

  货币政策操作方面,此前的1月17日,央行公告称,为维护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1月17日开展7000亿元1年期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和1000亿元7天期公开市场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分别为2.85%、2.10%,中标利率均下降10个基点。2月、3月MLF利率则保持稳定。

  不过市场预计未来仍有降准降息的可能。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表示,当前国内经济面临下行压力,政策重心仍是稳增长,货币政策要保持一定灵活性,预计降准、降息等工具仍在工具箱。

  积极出台对市场有利的政策

  去年以来,房地产债务风险有所上升。

  此次会议提出,关于房地产企业,要及时研究和提出有力有效的防范化解风险应对方案,提出向新发展模式转型的配套措施。市场预计,房企债务风险将有所改善。

  此前央行、银保监会已出台多项政策稳定房地产市场。

  去年12月,央行和银保监会联合印发的《关于做好重点房地产企业风险处置项目并购金融服务的通知》明确,银行业金融机构要按照依法合规、风险可控、商业可持续的原则,稳妥有序开展房地产项目并购贷款业务。

  在金融市场,预期尤为重要。早在2018年7月31日的中央政治局会议上,“稳预期”就与“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一起并列为“六稳”。在而在2020年4月的金融委会议上,会议确定“稳预期、扩总量、分类抓、重展期、创工具”的工作方针。

  其中,“稳预期”置于十五字方针之首,显示其重要性。究其原因,预期变化和摇摆易引发市场波动,特别是引发股市波动。因此,进行合理预期引导,释放积极信号,不仅具有积极意义,更有可能直接扭转市场风向。

  此次会议强调,有关部门要切实承担起自身职责,积极出台对市场有利的政策,慎重出台收缩性政策。对市场关注的热点问题要及时回应。凡是对资本市场产生重大影响的政策,应事先与金融管理部门协调,保持政策预期的稳定和一致性。

  会议还表示,关于中概股,目前中美双方监管机构保持了良好沟通,已取得积极进展,正在致力于形成具体合作方案。中国政府继续支持各类企业到境外上市。关于平台经济治理,有关部门要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方针完善既定方案,坚持稳中求进,通过规范、透明、可预期的监管,稳妥推进并尽快完成大型平台公司整改工作,红灯、绿灯都要设置好,促进平台经济平稳健康发展,提高国际竞争力。

  财政部:今年内不具备扩大房地产税改革试点城市的条件

  据新华社报道,近日,记者就房地产税改革试点问题采访了财政部有关负责人。有关负责人表示,房地产税改革试点依照全国人大常委会的授权进行,一些城市开展了调查摸底和初步研究,但综合考虑各方面的情况,今年内不具备扩大房地产税改革试点城市的条件。

  关于货币政策,央行最新表态!

  释放了哪些积极信号?

  3月16日中午,央行行长、金融委办公室主任易纲在央行主持召开会议,传达国务院金融委此次专题会议精神,研究部署人民银行系统贯彻落实工作。

  央行会议指出,人民银行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决提高政治站位,坚决落实金融委的工作要求,积极担当作为,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全国“两会”部署落到实处。

  央行会议要求,货币政策要主动应对,新增贷款要保持适度增长,大力支持中小微企业,坚定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坚持稳中求进,防范化解房地产市场风险,稳妥推进并尽快完成大型平台公司整改工作,促进平台经济健康平稳发展,提高国际竞争力。

  进一步加强部门间政策协调,及时回应市场关注的热点问题,稳定预期,提振信心,保持中国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共同维护资本市场的稳定发展。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唐建伟分析,会议强调货币政策“主动应对”,且强调一季度时间窗口,意味着3月进行货币政策操作的概率增加,3月或二季度可能还有降息降准的可能。同时强调新增贷款“适度增长”,意味着将要求商业银行加大对实体经济的信贷投放力度,预计宽信用的效果将进一步显现,助力带动市场主体恢复信心。

  货币信贷实施力度仍有可能加大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GDP增长5.5%左右的目标,同时指出,“完成今年发展目标任务,宏观政策要稳健有效,微观政策要持续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结构政策要着力畅通国民经济循环,科技政策要扎实落地,改革开放政策要激活发展动力,区域政策要增强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社会政策要兜住兜牢民生底线。各方面要围绕贯彻这些重大政策和要求,细化实化具体举措,形成推动发展的合力。”

  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认为,一季度我国经济恢复情况对今年全年的经济发展至关重要,尤其是普遍关注的经济能够触底回升。当前我国经济面临更趋复杂严峻和不确定的外部环境以及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面对复杂的形势和高基数上的中高速增长目标,金融做好对实体经济的服务和支持十分重要。

  3月16日,金融委专题会议表示,“关于宏观经济运行,一定要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切实振作一季度经济,货币政策要主动应对,新增贷款要保持适度增长。”

  此,唐建伟认为,总体基调上再次强调稳字当头,传达了对宏观经济运行的关切,特别强调切实振作一季度经济,这表示货币信贷仍有可能加大实施力度。

  唐建伟表示,从开年前两个月的情况来看,尽管1月在政策利率下调的引导下,信贷迎来“开门红”,货币供应快速增长,但2月新增信贷弱于预期。3月以来,地缘冲突、大宗商品价格异动等外部冲击因素放大,国内疫情反复也增添了不确定性,使国内经济对货币信贷宽松的渴求增加;政府工作报告增加“加大稳健的货币政策实施力度”“扩大新增贷款规模”的表述,则显示后续货币政策总量放松空间还可能进一步扩大。

  在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看来,“这里除了明确货币政策稳增长取向不变外,还有很强的针对性。”他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解释道,这主要指向2月金融数据中新增贷款规模为1.23万亿,同比少增1258亿,导致当月末各项贷款余额增速降至11.4%,续创近20年来新低。这表明近期货币政策加大实施力度尚未充分传达到贷款端。回顾2008年以来的三轮稳增长过程(2008-09年、2012年、2015-16年),都伴随着贷款增速阶段性不同程度上行。

  温彬分析,由于今年前两个月信贷投放力度较大,加上全球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引起输入性通胀压力增加、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即将实质收紧等影响,未来新增贷款增长强调了要“保持适度”。与此同时,有效需求不足、成本上涨等问题依然给中小微企业带来一定冲击,这些市场主体的复苏基础尚不够牢固,实现全年经济增长目标压力不小,内外部风险挑战明显增多,这需要货币政策继续“主动应对”。

  温彬进一步指出,去年以来,货币政策发挥了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去年全年新增人民币贷款近20万亿元,超过前年水平,今年前两个月,新增贷款5.2万亿元,比去年同期多增2700亿元,这些举措对经济的企稳回升起到了积极作用。未来,预计我国货币政策将坚持“以我为主”,同时要高度关注环境和政策的变化,兼顾好稳增长、防风险、控通胀,主动作为促进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后续降息、降准概率进一步提升

  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加大跨周期调节力度,发挥好货币政策工具的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注重充分发力、精准发力、靠前发力,既不搞“大水漫灌”,又满足实体经济合理有效融资需求,着力加大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金融支持,实现总量稳、结构优的较好组合。

  2021年以来,货币政策保持了前瞻性、连续性、稳定性,加大跨周期调节力度,继续为经济稳步恢复保驾护航。比如,2021年7月前瞻性全面降准0.5个百分点,释放长期资金约1万亿元,为下半年经济持续稳定恢复做好铺垫。12月再次全面降准0.5个百分点,释放长期资金约1.2万亿元,有效增加金融机构的长期稳定资金来源,更好支持实体经济。2022年新年伊始,通过中期借贷便利和公开市场操作加大流动性投放力度,为保持货币信贷合理增长,稳住宏观经济大盘营造良好的流动性环境。

  总体来看,货币政策对实体经济的支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保持总量适度;二是促进结构优化;三是引导贷款利率下调。2018年以来,人民银行共12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释放长期资金10.3万亿元,支持金融机构加大对实体经济信贷支持力度。完善中央银行调节货币供应流动性、资本和利率约束的长效机制,实现了M2和社融增速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稳住了“货币锚”,既保持了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力度稳固,又避免了“大水漫灌”,有效防范了宏观金融风险。

  2月28日,央行在“关注两会共话金融”专栏指出,下一步,稳健的货币政策灵活适度,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根据形势变化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灵活适度调节货币政策的力度、节奏和重点,引导金融机构有力扩大信贷投放,增强信贷总量增长的稳定性,引导信贷结构稳步优化,促进降低企业综合融资成本。

  对于央行会议中提到“新增贷款保持适度增长”的要求,王青认为主要可从三个方面入手:

  一是推动楼市回暖,缓解居民贷款偏弱问题,同时通过并购贷、开发贷等渠道,加大银行驰援房企力度;

  其次,要适度放松城投平台贷款,支持基建投资提速;

  最后要发挥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在稳定金融总量方面的功能,通过加大对小微企业、绿色发展和科技创新的信贷支持力度,提升整体信贷规模。

  王青表示,考虑到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并未根本缓解,宽信用过程还需进一步发力,我们判断尽管3月MLF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都未做下调,但二季度降息降准都在央行的政策工具箱内。届时能否落地有两个观察点:一是二季度房地产市场是否仍在延续“房价下跌、投资下滑、销量负增”的过程;二是二季度GDP增速是否存在“破5”可能。我们判断,在宏观政策“以我为主”的基调下,即将宣布的美联储加息,以及接下来国内通胀的走势,都不会掣肘央行边际宽松的政策方向。

  中国民生银行研究院宏观研究中心主任王静文表示,下调政策利率,一方面可以刺激实体经济融资需求,另一方面可以扩大金融机构的息差空间,推动金融机构进一步向实体让利,最终达到自主宽信用的目的。此次金融委会议要求“货币政策要主动应对,新增贷款要保持适度增长”,预计后续降息的概率会进一步上升。

  证监会:资本市场平稳运行具有坚实基础,市场短期波动没有也不会改变长期健康发展趋势

  3月16日国务院金融委专题会议召开后,证监会党委迅速召开扩大会议传达学习会议精神,就抓好贯彻落实进行研究部署。

  证监会深刻认识到,在当前复杂形势下,国务院金融委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资本市场问题,十分及时、十分重要,体现了对资本市场工作的高度重视,充分回应了市场关切,作出的部署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和针对性。

  今年以来,我国国民经济延续恢复态势,主要宏观经济指标运行在合理区间,各方面稳增长政策持续发力,上市公司业绩表现稳中向好,资本市场平稳运行具有坚实基础,市场短期波动没有也不会改变长期健康发展趋势。

  证监会将在国务院金融委统一指挥协调下,认真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全国“两会”部署,坚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原则,主动加强与宏观经济管理部门、行业主管部门等方面的沟通协调,保持政策预期的稳定和一致性,助力稳定宏观经济大盘和金融运行。

  落实政府工作报告各项任务,扎实推进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完善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机制,促进创业投资发展。

  发挥市场内生稳定机制作用,大力推动上市公司提高质量,鼓励上市公司加大增持回购力度,引导基金公司自购份额。

  完善有利于长期机构投资者参与资本市场的制度机制,加大对公募基金等各类机构投资者的培育,鼓励长期投资、价值投资。

  进一步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强内地与香港资本市场的务实合作,共同维护香港市场健康稳定发展。

  继续加强与美方监管机构的沟通,争取尽快就中美审计监管合作达成协议。

  抓紧推动企业境外上市监管新规落地,支持各类符合条件的企业到境外上市,保持境外上市渠道畅通。

  继续支持实体经济合理融资,积极配合相关部门有力有效化解房地产企业风险,促进平台经济规范健康发展、提高国际竞争力。

  下一步,证监会将按照国务院金融委部署要求,切实提高政治站位,紧扣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主题,进一步深化、细化各项工作举措,务求落地见效,全力维护资本市场平稳运行。

  银保监会:新增贷款保持适度增长,支持理财公司提高权益类产品比重

  银保监会消息显示,3月16日,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主持召开专题会议,传达学习贯彻国务院金融委会议精神,并就做好下一步银行业保险业监管工作作出安排部署。

  会议提出:

  要指导银行等机构从大局出发,坚定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满足市场主体合理融资需求,加大融资供给,新增贷款要保持适度增长,促进中小微企业融资增量、扩面、降价;

  鼓励机构稳妥有序开展并购贷款,重点支持优质房企兼并收购困难房企优质项目,促进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

  引导理财公司等机构树立长期投资理念,开展真正的专业投资、价值投资,支持理财公司提高权益类产品比重。

  当日早前召开的国务院金融委专题会议提出了新增贷款要保持适度增长,要及时研究和提出有力有效的防范化解房地产企业风险应对方案,欢迎长期机构投资者增加持股比例等内容。

  新增贷款要保持适度增长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近日从银保监会获悉,2021年银保监会扎实做好“六稳”“六保”工作,采取一系列措施,增加资金有效供给,优化信贷投向结构,降低企业融资成本,不断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

  数据显示,2021年全年人民币贷款新增近20万亿元,其中制造业贷款新增2.8万亿元、21家主要银行绿色信贷余额超过15万亿元、涉农贷款余额43.2万亿元、民营企业贷款余额52.7万亿元、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近50万亿元。

  与宏观经济密切相关的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支持方面,银保监会推动降低小微企业融资成本,加强对服务价格和融资收费的监督检查,2021年全国新发放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利率5.69%,较2020年下降近0.2个百分点;努力降低民营企业贷款周转成本,2021年民营企业贷款年化利率为5.26%,较上年末下降0.09个百分点。

  对于2022年的贷款增长,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预测将新增人民币贷款规模约21万亿元左右,相比2021年略有扩大,余额同比增速约11%,房地产信贷偏紧局面将有所改观,普惠和绿色贷款将成为信用支持实体经济的重要抓手。

  对于今年的贷款主要投向上,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银保监会将推动银行等机构加大对薄弱环节和重点领域金融支持,着力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全力支持稳定宏观经济大盘,包括做好“十四五”规划重点领域和重大项目融资保障,支持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促进中小微企业融资增量、扩面、降价,创新支持国家重大科技任务,更好服务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创新绿色金融产品服务,支持能源稳产保供,提升金融服务乡村振兴质效,助力“新市民”在城镇安居创业等。

  鼓励机构稳妥有序开展并购贷款

  央行数据显示,今年2月住户部门中长期贷款减少459亿元,为多年来罕见负增长,表明当前居民对于房地产形势仍偏谨慎,这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相关房企的资金流状况。

  为推动房企风险化解处置,早在去年12月,央行、银保监会曾联合出台了《关于做好重点房地产企业风险处置项目并购金融服务的通知》,鼓励银行稳妥有序开展并购贷款业务,重点支持优质的房地产企业兼并收购出险和困难的大型房地产企业的优质项目;日前,金融管理部门又召集几家全国性资产管理公司开会,研究资产管理公司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参与风险房地产企业的资产处置、项目并购及相关金融中介服务。

  据统计,截至目前,包括浦发银行兴业银行、广发银行、招商银行平安银行上海银行等银行先后宣布房地产项目并购融资支持计划,包括金融债、并购基金等多种融资方式,合计融资规模将超千亿;AMC方面,东方资产和长城资产也于近日宣布获批发行100亿金融债,用于房企优质项目化险等。

  此次银保监会表示,将鼓励机构稳妥有序开展并购贷款,重点支持优质房企兼并收购困难房企优质项目,促进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

  “当前房地产行业的危机警报并未解除,观望情绪仍比较浓厚,需要政策层面有特别考量,预计后续融资端的支持力度可能会进一步加大。”分析人士称。

  此外,对于金融委提出的房地产新发展模式配套措施,此前银保监会曾发布《关于银行保险机构支持保障性租赁住房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商业银行要优化整合金融资源,积极对接保障性租赁住房开发建设、购买、装修改造、运营管理、交易结算等服务需求,提供专业化、多元化金融服务等要求。

  “房地产市场的政策底已经显现,预计市场底也将在未来几个月内到来。”民生银行研究院宏观研究中心主任王静文认为。

  支持理财公司提高权益类产品比重

  就金融委会议“欢迎长期机构投资者增加持股比例”的提法,银保监会提出了引导信托、理财和保险公司等机构树立长期投资理念,开展真正的专业投资、价值投资,成为促进资本市场发展、维护资本市场稳定的中坚力量;要加大权益类资管产品发行力度,支持理财公司提高权益类产品比重等措施。

  事实上,自理财公司成立以来,相关机构就积极提升投研能力、发行权益类产品等,不断提升权益类资产配置比例,并引导投资者树立长期投资理念。

  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末,银行理财产品余额达29万亿元,存续规模连续三年位居各类资管产品首位;理财产品资产投向债券类、非标准化债权类资产、权益类资产余额分别为21.33 万亿元、2.62万亿元、1.02万亿元,分别占总投资资产的68.39%、8.40%、3.27%;权益类理财产品存续余额为809亿元,同比增长1.09%,占全部理财产品存续余额的0.28%。

  “权益类资产是理财重要的资产配置品种,在条件成熟后,银行理财可逐步开展股票直投,尝试发行股票直投的权益类产品。”一位国有大行理财子公司人士表示。

  一家股份行理财子公司人士表示,权益类资产比较适合追求高收益的进取型投资者,但做好“投前研究”很有必要,同时权益市场短期风险较高,因此最好还是长期持有,以此来降低风险。

  而近期扩大试点的养老理财产品,具有投资长期性和一定比例的权益资产配置两大特点。在监管部门批复10家机构在10城发行养老理财产品后,相关机构正积极发行产品,投资者也在踊跃购买。

  外汇局传达学习国务院金融委专题会议精神

  3月16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召开专题会议,传达学习国务院金融委专题会议精神,研究部署贯彻落实工作。

  会议强调,外汇局要深刻认识“两个确立”的重大意义,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认真落实国务院金融委的工作要求,统筹发展和安全,继续做好“六稳”“六保”工作,切实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全国“两会”部署落到实处。

  会议要求,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高质量发展,坚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原则,坚持保护产权和“两个毫不动摇”。稳妥有序推进资本项目高水平开放,进一步推进跨境贸易投资便利化,以中小企业为重点优化外汇服务,坚定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助力宏观经济稳定。维护外汇市场稳健运行,加强外汇市场监测研判和宏观审慎管理,引导市场主体更广泛使用汇率避险工具,积极防范化解外部冲击风险。配合有关部门促进房地产市场、平台经济健康稳定发展。及时回应市场关注的热点问题,稳定市场预期,共同维护资本市场平稳运行。

福利来了!低位布局良机,月度十大金股!点击查看>>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责任编辑:张熠

人气榜
跟牛人买牛股 入群讨论
今日热度
问股榜
立即问股
今日诊股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03-21 仁度生物 688193 --
  • 03-18 泰恩康 301263 19.93
  • 03-17 万凯新材 301216 35.68
  • 03-17 富士莱 301258 48.3
  • 03-16 鹿山新材 603051 25.79
  •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