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从“茅指数”到“宁组合”,股市没有“永远的神”(少数派投资)
来源:少数派投资
似乎从去年因为受到疫情影响,大家都开始在家炒股之后,股市变得特别热闹。
先是去年,以“茅指数”为代表的“核心资产”,成为大多数投资者心中的“小甜甜”。2020年初至2021年春节前,“茅指数”累计上涨147.07%。然而,春节后至3月底,接近22%的一轮急跌,让“茅指数”跌落神坛,风光不再。
坐在三一的挖机里,吹着格力空调,辛苦劳作一天。
下班后回到万科用海螺水泥造的房子,用美的燃气灶煮一碗克明面条,加了海天酱油拌一拌。
这时候收到顺丰送来的平安保单,上面还写着恒瑞医药的产品,看着隔壁老王喜提比亚迪,同事新买的车里还装着宁德牌的电池,瞬间感觉生活无力,泪流满面,看着碗里的面,默默地关上了灯!
段子背后,正是将这种切换展现的淋漓尽致。随着“茅指数”的光芒暗淡,“宁组合”立即接棒,成为了A股新的主线。
今年以来,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半导体、CRO(医药研发外包)和医美,被誉为A股“黄金赛道”。
与此相反的是传统大盘价值股,特别是7月份,大盘价值指数单月就下跌了11%。过去大家都说炒垃圾股亏钱是愿赌服输,但让人万万没想到的是万科、平安等这种绩优股竟然股价叠创新低。
例如万科今年的走势,任何人都不怀疑是一只大熊股。
可当你拉长时间就会发现,如果在2008年熊市买入,虽然比不上这些“黄金赛道”,但也是一只不折不扣的十倍股。更值得关注的是,万科目前的估值比2008年熊市的时候还低,说明过去十倍的上涨不是依赖于估值提升和市场偏好,而是依靠企业自身的利润。
万科不是个案,今年很多大蓝筹都出现了类似的走势。市场先生是荒谬的,今年随着对成长风格的极度偏好,价值股越来越被冷落,但它们都是基本面很扎实的优秀企业,是各行各业的龙头,是中国经济的主力担当。
从“茅指数”到“宁组合”,从“核心资产”到“黄金赛道”,我们看到的是,股市永远在变化,从不缺少热点,风口也从不永恒,风吹向何方,谁都无法精确的把握。
八月的A股,迎来了开门红(8月2日),白酒、工程机械等板块纷纷强势反弹,两市3490只个股上涨,119只个股涨停,仅815只个股下跌。但并不是一个皆大欢喜的局面,之前市场高唱的“芯若在,梦就在”的半导体板块,惨遭回撤。
还是熟悉的剧情和熟悉的味道,对于热点,可以有一万个看多的理由,但股市中没有YYDS(永远的神),预期不断增加的背后,是风险的积累,超预期的涨幅必会迎来下跌。
每一波的行情都不是一蹴而就的,普通股票型基金指数2019年以来的数据,可以看到,每隔一段时间都会有一波幅度不小的调整。
比如今年春节后的暴跌,2021年2月19日-2021年3月10日,回撤13.48%;随后反弹至2021年7月22日,累计涨幅18.29%。
每一次调整时,周围充斥着悲观的声音。如果因为在短期回撤中选择下车,那后续的上涨也会擦肩而过。
投资界有个著名的72法则,即用72除以你的年化复合收益率得到的结果就是你的资产翻倍所需要的时间。如果年化复合收益率为12%,资产翻倍的时间约需要6年。
然而投资的收益率受当年市场的影响,因此很难控制每年都是正收益,遑论维持每年特定的收益率。能够承诺每年维持特定收益的产品不仅无人能够做到,更是违法违规。
部分投资者可能会陷入收益率的怪圈:
他们可能被开始的高收益所吸引,却没想到背后隐藏的高风险;又或者是看到某些产品的过往表现心动不已,却因为可能的波动性超出承受范围无法长期持有。投资好像一场马拉松,与其回望错过的的累累硕果而兴叹,不如坚持到最后,细嗅时间的玫瑰带来的芬芳。
责任编辑:张书瑗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