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广昌的8000亿复星帝国,巨债压顶

郭广昌的8000亿复星帝国,巨债压顶
2022年06月20日 18:51 易简财经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6月20日,复星国际宣布对旗下于2023年8月17日到期的票息5.5%的美元债,以及于2022年10月9日到期的票息3.3%的欧元债进行要约回购。今日盘中,复星国际各期美元债整体提升。

  而就在上周,6月15日,复星国际被穆迪列入负面观察名单。受此影响,复星国际美元债迎来三个月内最大跌幅。

  这个总资产超8000亿的资本帝国,负担沉重的国际债务也因此被撕开一道口子。受疫情影响,复星国际的消费和旅文板块首当其冲,而在现金流紧张之下,其信用风险也开始蔓延。

  美元债坐过山车

  对于此次下调的原因,穆迪认为:公开债券市场投资者避险情绪的升温,将令复星国际本已紧张的流动性承压,且未来6-12个月其境内外债务到期规模较大。

  另外,国内房地产行业低迷亦将加大信用蔓延风险,并增加复星国际核心房地产子公司的流动性压力。

  评级出来后,复星美元债持续下跌。

  6月17日,由复星国际发行的“FOSUNI 5.95 10/19/25”报74.86,下跌4.94%,“FOSUNI 5 05/18/26”则更低,报69.36,下跌4.46%。

  据DM查债通,目前复星国际共存续10只离岸债券,存续规模53.98亿美元,其中一年内到期规模有14.4亿美元。

来源:DM查债通来源:DM查债通

  截至2022年3月,复星国际一年内到期债务占比45%,而其即将到期的短期债务中约有一半为境内外公开债券。但复星国际的现金流动性却很紧张,能否覆盖债务仍需打上问号。

  除了穆迪,最近两个月,摩根士丹利、花旗和美银证券等也都下调了复星国际的目标价。

  超3000亿流动负债

  截至2021年末,复星国际营收1612.9亿元,同比增长18%;归母净利100.9亿元,同比增长26%,总资产超过8000亿元。

  但翻看历史数据我们可以看到,由于2020年复星国际净利润腰斩,才使得2021年数据较为好看。其业绩仍未恢复至疫情前水平。

来源:同花顺来源:同花顺

  复星国际的业务庞大而繁复,创始人郭广昌将业务划分为四大板块:健康、快乐、富足和智造。

来源:复星国际2021年年报来源:复星国际2021年年报

  但其中主打品牌消费和旅游文化的快乐板块,如今却成为拖累业绩的主力军。2019年,该板块净利22.33亿元,2020年转为亏损2.8亿元,2021年亏损则继续扩大为5.9亿元。

  整体来看,在去年营收净利润双增的背后,复星国际仍面临着现金流紧张及债务压力。

  2019-2021年,复星国际的经营性现金流分别为78.34亿元、88.85亿元和-32.86亿元。

  截至2021年年末,复星国际有流动负债3377.74亿元,其中一年内到期的有息负债达1052.27亿元。同时,从2016年到2021年,复星国际的财务杠杆水平就一直在74%以上高位徘徊。

  相较于短债压力,复星国际流动性紧张,其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962.78亿元,不足以覆盖短期债务。

  总的来看,复星国际债务负担沉重,尤其是短债规模较大,流动性持续紧张。

  复星帝国的形成

  复星集团的前身是广信科技,成立于1992年。

  那一年,在邓老南巡讲话的鼓舞下,毕业于复旦哲学系的郭广昌拉上同学梁信军,辞职下海。郭广昌曾表示,“广”是我,“信”就是梁信军,公司名便是从二人的名字中各取一个字组成的。

  郭广昌与梁信军

  次年,因给台湾元祖食品成功输出市场调研报告,郭广昌收获了第一桶金30万元。很快,郭广昌叫上另外几名同学,开始转战房地产销售和生物医药领域,公司也改名为复星。这被外界解读为“复旦之星”。

  “复星五剑客”中,郭广昌毕业于哲学系,谈剑毕业于计算机科学系,而其余三人梁信军、汪群斌、范伟都毕业于遗传工程系。这也奠定了复星很早就将医药领域作为主攻方向。

  在复星发展的过程中,梁信军一直担任“投资大脑”的角色。在商学两界,梁信军以博闻强记、身经百战著称,可以说没有梁信军,就没有后来发展壮大的复星。

  1998年,复星医药的前身复星实业在A股上市,募集资金3.5亿元。2007年,集复星系众多产业于一身的复星国际在港股上市,成为当时港交所的第三大IPO。至此,郭广昌成为新任上海首富。

  通过资本的运作,复星的版图快速扩张,郭广昌的资本帝国触角延伸至医药、地产、钢铁、零售、证券、保险、矿产、黄金珠宝、餐饮、信息、物流等多个领域。

  2010年后,复星重心转向国际化,收购保险、旅游、奢侈品等海外资产,至2016年底复星资产规模已近5000亿元,参控股上市公司超过20家。

  2017年,梁信军以“身体原因”辞任在复星的职位,当时媒体广泛讨论与猜测,包括梁信军是“裸退”“兄弟情绝”或“战略转型的牺牲品”。随后他便淡出了公众视野,外界对于其辞任原因的讨论也不了了之。

  直到《联合早报》最新一则报道显示,曾是复星集团二号人物梁信军早已移民新加坡,并且也在当地开展着十分顺利的投资。根据美国《福布斯》杂志估计,梁信军财富净值达22亿美元,2022年全球富豪排行榜位列第1397名。

  但郭广昌以及他的复星,日子可就没这么好过了。

  疫情冲击下的“抛售保身”

  此前,郭广昌旗下“复星系”A股、港股上市公司合计达11家。但在新冠疫情爆发前后,复星国际的矛盾变得尖锐。文旅、消费、地产等板块受重挫,这也是导致复星的多项业绩指标下滑的重要因素,从而给公司经营带来巨大压力。

  比如复星国际旗下的豫园股份,主营黄金珠宝、地产和酒业(舍得酒业金徽酒),去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流出68.77亿元,今年一季度净利下滑四成,其中房地产营收占已三年连降,毛利率跌至低谷。

  作为承载复星系地产业务的主要上市平台,截至今年一季度,豫园股份流动负债高达593.9亿元。

  另外,作为受疫情影响的重灾区文旅领域,复星也栽了跟头。2020年和2021年,整个复星旅文均分别亏损27亿元左右。

来源:复星旅文2021年年报来源:复星旅文2021年年报

  大象难转身,疫情冲击下,复星国际也加快了抛售资产的动作。

  2019年,复星悄然把广州华南总部的南塔卖了,接盘方是新加坡的丰树集团,作价43亿元。有知情人士透露:当时复星开价60亿左右,但最终成交价并不如愿。近期,复星北塔也传出想要转售的消息。

  同样在2019年,复星医药卖掉了其持有的私立医疗服务机构和睦家股份。此前和睦家长期不盈利,比如2018年就亏了1.8个亿。股权出售时作价5.23亿美元,与复星医药此前购买所花的4.6亿美元相比也无太多增值,更像是覆盖了这些年的利息成本。

  另外,自2020年起,复星国际便开始频繁减持青岛啤酒最近一次是5月31日,套现41亿港元,出售事项完成后,复星国际将不再持有青岛啤酒股份。从2017年入股青岛啤酒至今,5年时间里,复星国际已累计套现套现150亿港元。

  遭“复星系”减持的并非青岛啤酒一家。6月16日,复星公告称拟再次减持中山公用不超过6%股份。战投8年,复星集团已通过减持中山公用股份累计套现约2.47亿元。

  可以看到,早在2019年,郭广昌和他的复星国际便早早意识到了风险,且一路都在抛售资产。但现在回过头看甩卖的速度还是不够快。其一次卖一点的操作,好比战场上的兵家大忌“添油战术”:逐次攻击就像给油灯添油,一次不够,再加点还不够,再加。然而结局就是次次不够,无谓地损失兵力。

  同样布局文旅的万达,从2017年开始,王健林在2年内集中抛售了1700亿的资产,现在便是“一身轻”的状态。如果郭广昌像王健林一样,从意识到风险开始,便一鼓作气火速出清,或许还能在疫情冲击下避免不少亏损,现在的债务包袱也就能轻一点了。

股民福利来了!十大金股送给你,带你掘金“黄金坑”!点击查看>>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责任编辑:彭佳兵

人气榜
跟牛人买牛股 入群讨论
今日热度
问股榜
立即问股
今日诊股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06-22 恒进感应 838670 20
  • 06-22 德明利 001309 26.54
  • 06-22 盛帮股份 301233 41.52
  • 06-21 福元医药 601089 14.62
  • 06-21 联合精密 001268 19.25
  •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