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构重组、干部精简、零售转型、调低高风险产品占比……出任平安银行行长的这一年,冀光恒直言“很辛苦”。
8月16日上午,平安银行召开2024年上半年业绩发布会,冀光恒带领一众高管出席,回答了诸多市场关切的问题,而其上任以来的一系列“改革”更是逃不开的热点话题。
“本轮改革达到了当初的预期”,业绩会上,冀光恒评价道。“全行在坚持战略定力、优化业务结构、加强总分行及跨部门协同、推动组织文化建设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架构调整、高层变阵、做实分行自主经营,被视为冀光恒上任后的“三板斧”。业绩会上,冀光恒表示,已经解决掉了包括轮岗在内的历史遗留问题,实现了总行层面上的部门和干部数量的合理减少,职能的清晰划分,以及干部岗位的重新竞聘。
至于成果,冀光恒表示,有一些初步的效果,但还需要时间。
从二季度开始,平安银行领导班子的主要精力已从改革转向了经营。
2024年上半年,受持续让利实体经济、调整资产结构等因素影响,平安银行实现营业收入771.32亿元,同比下降13%;通过数字化转型驱动经营降本增效加强资产质量管控,加大不良资产清收处置力度,实现净利润258.79亿元,同比增长1.9%。
业绩会上,冀光恒表示,经营方面最大的压力在于零售,零售最主要的压力来自于风险,风险最主要问题来自于平安银行过去没有自营渠道。
截至2024年6月末,平安银行个人贷款余额1.82万亿元,较上年末下降7.9%、降幅达1564亿元。
冀光恒说道,1500余亿高风险信用类产品的减少对于营收的冲击非常大。但规模的下调是平安银行的主动调整。
“现在想起来后怕。如果去年再多做几千亿这种高风险的东西,今年有些情况就不可收拾了。但去年停下来非常痛苦”,冀光恒直言。
“零售这一年的转型压力是非常大的。但是我想说,零售目前基本上稳定住了。”
谈及改革成效的具体显现,冀光恒认为,最难的是今年和明年,今年尤其难。“我希望到明年,我们零售的问题基本能解决掉,其他板块能上来。我希望2026年我们重回正轨,重回一个比较像样的增长”。
冀光恒也补充道,改革不可能一蹴而就,期间会随着市场变化、随监管变化、随平安银行自身的因素修修补补,“但是大的东西我觉得已经基本定下来了”。
![](http://n.sinaimg.cn/finance/cece9e13/20240627/655959900_20240627.png)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http://n.sinaimg.cn/finance/72219a70/20180103/_thumb_23666.png)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