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行业深度研究:车身域控空间广阔 国产替代正当时

汽车行业深度研究:车身域控空间广阔 国产替代正当时
2023年12月29日 00:00 华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汽车电子电气架构升级,车身域大有可为,国产企业有望突围在电动化和智能化大背景下,汽车电子重要性不断提升,汽车电子电气架构正在由分布式向集中式升级,而车身域也在不断升级迭代,功能集成愈加丰富。车身域控市场空间非常广阔,我们预测中国2025 年车身域控和区域控制器市场规模为302.97 亿元,23-25 年CAGR 101%。汽车电子电气架构升级叠加自主品牌崛起提供国产替代机遇,一批优秀的国产企业正打磨自身硬实力,提升市场份额,如科博达经纬恒润德赛西威、纳恩股份、和而泰欧菲光、芜湖埃泰克等。推荐科博达(603786CH),底盘/智驾/车身/中央域的布局完善;德赛西威(002920CH),智能驾驶和智能座舱双轮驱动&产品出海谋新增长的汽车电子头部企业,投资评级均买入,目标价分别为81.35 元和184.99 元。

车身域功能集成愈加丰富,难点在于硬件平台化与拓展性和软件协调开发与汽车电子电气架构升级相一致,车身域发展亦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功能集成愈加丰富:1.0为传统车身控制器BCM或车身控制器BCM与PEPS( 无钥匙进入/启动控制器)各自独立的分布式架构,2.0 为在BCM 基础上集成PEPS、TPMS 或智能配电盒、网关等其他功能的车身域控制器,3.0 为中央集中式架构下的区域控制器。国内主机厂布局3.0 区域控制器ZCU 的开发,进度差异较大,其中小鹏进度较快。从硬件角度,车身域硬件种类较少,功能集成度提升推动硬件平台化和拓展性升级。从软件角度,车身控制器的软件设计难点在于如何协调不同功能的组织间合作、资源分配、安全性提升和测试理念的更新。

车身域控市场空间广阔,国产企业打磨自身实力以期实现突围车身域电子系统领域尚处于成长初期,技术积累和广泛产品线布局使国际Tier 1 具有先发优势。根据高工智能汽车,2022 年中国市场乘用车BCM 前装市场集中度高,且大多被外资或合资企业占据,其中份额最大的大陆集团占据30.89%份额。我们预测中国2025 年车身域控和区域控制器市场规模为302.97 亿元,23-25 年CAGR 101%。而在电子电气架构升级的大背景下,国内供应商技术水平不断提升,自主品牌崛起提供国产替代机遇。我们认为新一代车身域Tier1 需要具备以下关键能力:(1)定制化服务能力;(2)多域融合能力;(3)大规模量产能力;(4)商业化能力;(5)软硬结合能力。

科博达、经纬恒润、德赛西威、纳恩股份等国内企业正在车身域崭露头角长期以来车身控制器(BCM)的关键技术主要由国际企业主导。在汽车电子电气架构升级的大背景下,车身域领域的国产厂商正在弯道超车,提升自身硬实力,抢占市场份额,相关公司包括:科博达、经纬恒润、德赛西威、纳恩股份、和而泰、欧菲光、芜湖埃泰克、联合汽车电子、铁将军等。其中科博达车身域控/底盘控制器配套理想、比亚迪贡献新增量,预计使车身域控营收增速较快;经纬恒润是国内车身域研发先行者,最新的车身域控产品是中央计算平台产品以及物理区域控制单元;德赛西威23 年1 月量产车身域控,可适配主机厂不同需求;纳恩股份实现了较完整的泛车身域产品覆盖,深度绑定国内高质量客户群体,并积极开发国际客户。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下行导致需求不足,汽车电子电气架构升级速度不及预期。

股市回暖,抄底炒股先开户!智能定投、条件单、个股雷达……送给你>>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1-09 腾达科技 001379 --
  • 01-03 云星宇 873806 4.63
  • 01-02 雪祺电气 001387 15.38
  • 01-02 西典新能 603312 29.02
  • 12-29 博隆技术 603325 72.46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