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调切入预制菜赛道,并牵头申报《预制菜产品规范》团体标准,国联水产正在不断加码预制菜。
6月7日,国联水产牵头发起申报的《预制菜产品规范》团体标准正式获批。同日,国联水产发布公告,公司于2022年6月7日收到深圳证券交易所(简称“深交所”)上市审核中心出具的《关于湛江国联水产开发股份有限公司申请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的第二轮审核问询函》(审核函〔2022〕020115号)(简称“第二轮审核问询函”)。深交所发行上市审核中心对公司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的申请文件进行了审核,并形成了审核问询问题。
值得一提的是,仅在2022年5月一个月内,国联水产接连收到问询函、监管函,其是否具有持续经营能力、亏损是否会持续等遭到监管层质疑,信息披露违规等问题被要求整改。
01
连年亏损、财务内控频现“错误”
“从国联水产的业绩报告来看,切入预制菜寻求新生机,或是其主业发展遭遇瓶颈期”,业内人士表示。
数据显示,2019年至2021年,国联水产营收分别为46.28亿元、44.94亿元、44.74亿元,分别下降2.15%、2.89%、0.44%;净利润分别为-4.64亿元、-2.69亿元、-1383.79万元,同比分别为-300.52%、42.06%、94.85%;扣非净利润分别为-4.63亿元、-3.18亿元、-3216万元。对于下滑的原因,国联水产称,与疫情影响境内及公司出口业务有关。
同期同行业7家上市公司(好当家、安井食品、中水渔业(维权)、佳沃食品、大湖股份(维权)、味知香、百洋股份)2019年至2021年的营收增长率平均值分别为19.41%、14.73%、18.73%。
在公司遭遇连年亏损的背景下,国联水产诸多问题亦被暴露出来。
据深交所监管函显示,国联水产在以往编制年报的过程中,曾多次出现诸如跨期确认收入、信息披露不准确等“低级错误”,此外,据透露,国联水产控股股东屡屡违规“伸手”,单日资金占用超6000万。
具体来看,国联水产在编报2017年年报时,将以往对超过保质期的存货全额计提减值准备,调整为对临近保质期3个月以内的存货全额计提减值准备;而在编报2019年年报时,又进一步变更为对临近保质期6个月以内的存货全额计提减值准备。且国联水产在相关变更的过程中并未对相关事项及时披露,也未在对应年度报告中予以说明,直接触及信披违规。
另据监管查明及公司披露,国联水产的控股股东国通投资,曾在2020年3月13日至11月26日,通过拆出资金的方式非经营性占用国联水产大量资金,单日最高占用额为6298.93万元。
02
靠预制菜纾困?
在疫情常态化现状以及快餐经济的叠加因素影响的当下,预制菜成为风口,吸引无数企业驻足。在资本市场上,预制菜相关股票亦成为市场关注的热点股。
国联水产亦在积极布局预制菜版块。资料显示,2020年,国联水产公司的产品结构逐步向以预制菜品为主的餐饮食材和海洋食品转型,全年预制菜营收规模达到7亿元,2021年,国联水产预制菜版块营收达到8.41亿元,占总营收的18.8%。
值得一提的是,国联水产存货账面余额较大情况是否会面临产能过剩也受到业内关注。对此,国联水产提示称,如果国内市场开拓不及预期,产能消化也将成为风险因素。国联水产曾预计公司2021年的预制菜规模将达到10亿以上,目前来看目标并未实现,其靠预制菜救业绩的设想或受到阻碍。
事实上,看好预制菜市场前景的不止国联水产。同庆楼、松鹤楼、太二酸菜鱼、海底捞等新老餐饮企业品牌,海天味业、恒顺醋业等调味品龙头,叮咚和每日优鲜等零售企业目前均已释放出布局预制菜信号。得利斯亦曾表示,“公司十万吨预制菜产能随着销售市场的开拓正逐步释放”。
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表示,疫情下,预制菜行业加速发展,中国预制菜行业进入一个相对高速发展以及产销两旺的历史节点。但整体来说目前预制菜行业仍存在些许不规范,比方说一些企业的“瞬间速冻”的硬件和技术较为有限。
目前,国联水产积极牵头制定《预制菜产品规范》,或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国联水产对于该产业未来发展的信心。但回归到市场,国联水产想要在与一众竞争者角逐中脱颖而出,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