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开伟:银行保险机构如何将金融资源向绿色低碳领域倾斜?

2022年06月08日19:29    作者:莫开伟  

  意见领袖 | 莫开伟

  最近,银保监会发布了《银行业保险业绿色金融指引》(简称《指引》),自6月1日起执行,以引导银行业保险业发展绿色金融,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指引》共36条,要求银行保险机构从战略高度推进绿色金融,加大对绿色、低碳、循环经济的支持,防范环境、社会和治理风险,提升自身的环境、社会和治理表现,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银保监会此时发布《指引》,目的很明确,意在于大力推进我国碳达峰和碳中和的历史进程,为中国政府承诺的力争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之目标提供金融推力,全面提高中国政府治理社会与环境共融互利的能力以及在国际环保中的话语权。同时,也要看到,银保监会此时发布《指引》也表明了中国政府向世界作出的庄重承诺所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需要银行保险机构在推进碳达峰、碳中和金融服务工作中树立高度的政治责任感、紧迫感和危机感。因为目前不少银行保险机构围绕低碳发展目标开展了卓有成效的绿色金融创新,丰富了产品和业务模式,进一步强化了金融对绿色、低碳、循环经济的支持;但也要看到,目前不同的银行与保险机构之间在绿色金融领域存在一些差异和差距,特别是不少中小金融机构还缺乏发展绿色金融的有效思路和办法;银行保险机构环境责任意识尚显淡薄,银行保险机构与相关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机制尚未有效建立,银行保险机构绿色金融科技创新机制及绿色金融制度体系建设尚需完善和强化,绿色金融发展宣传推广有待加强等,尤其在绿色低碳金融产品和服务开发创新方面,银行保险机构根据不同的行业、企业开发有针对性的产品仍旧存在欠缺,还不能满足企业在低碳转型过程中面临的多元化资金需求,在贷款期限的掌握上,还不能够完全适应绿色项目投入大、周期长的特点,期限错配风险较为突出,很多绿色产业项目得不到有效合理的信贷保险支持。这一切都严重制约了有限金融资源向碳达峰、碳中和产业领域倾斜,也会影响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如期实现。显然,《指引》发布具有很强的引领性和指导性,有助于引导银行保险机构进一步加大对绿色发展的支持;尤其《指引》出台,吸收借鉴了一些银行保险机构的先进经验,在业务流程、组织管理、风险控制、信息披露等多方面建立了统一的规范,有助于进一步提升银行业与保险业服务绿色发展的能力。

  显然,银保监会此时发布《指引》,为银行保险机构将更多金融资源投入绿色低碳领域指明了方向,成了推动银行保险机构向绿色产业领域进军、顺利推进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如期实现的“加速器”和“指南针”;只要银行保险机构按照《指引》的具体要求抓好落实,将更多金融资源投入到绿色低碳产业领域的金融发展格局一定能够形成。

  那么,银行保险机构如何才能把更多金融资源投入到绿色低碳领域,从当前看应重点围绕四方面夯实基础,做好工作:

  夯实思想基础,做好宣传动员工作,让更多金融资源投入绿色低碳领域深入每位银行保险员工之心。

  思想是一切行动的指南,只有思想认识统一了,才能克服一切困难,排除一切阻力,消除一切不良心绪,凝聚支持低碳绿色产业发展的金融合力,把更多金融资源投入到绿色低碳领域才有可能。

  对此,银行保险系统自上而下、从高管到普通员工,都应对银保监会发布的《指引》引起高度重视,组织系统员工进行认真学习,全面、深刻领会《指引》的具体内容和要求,让所有员熟谙于心,并针对《指引》内容开展讨论,集思广益,找出落实《指引》的方法和思路,消除一切模棱两可的行为;尤其要克服绿色低碳产业信贷保险支持周期长、效率低、风险大的畏难情绪,增强金融支持绿色低碳产业发展的信心,消除一切思想障碍,为将更多金融资源投入绿色低碳领域营造有利金融氛围。与此同时,银行保险机构应当重视自身的环境、社会和治理表现,建立相关制度,加强绿色金融理念宣传教育,规范经营行为,实行绿色办公、绿色运营、绿色采购、绿色出行、“光盘”行动等,积极发展金融科技,提高信息化、集约化管理和服务水平,渐进有序减少碳足迹,最终实现运营的碳中和,为将更多金融资源向绿色低碳领域倾斜奠定扎实基础。

  夯实组织基础,架构好各层级机构,让更多金融资源投入绿色低碳领域能够拥有强大的领导力。

  过硬而科学的领导组织机构体系是一切政策制度落实的有效推力和保障,落实银保会《指引》同样需要银行保险机构建立有效的组织保障。

  对此,各级银行保险机构应按照《指引》要求,董事会或理事会应承担绿色金融主体责任,树立并推行节约、低碳、环保、可持续发展等绿色发展理念,负责确定绿色金融发展战略;高级管理层负责制定绿色金融目标,指定专门委员会负责绿色金融工作,监督、评估本机构绿色金融发展战略执行情况;建立机制和流程,明确职责和权限,各级银行保险机构指定一名高级管理人员牵头负责绿色金融工作,根据需要建立跨部门的绿色金融工作领导和协调机制,统筹推进相关工作。此外,给予绿色金融工作负责人和相关部门充分授权,配备相应资源,充分发挥各级银行保险机构落实《指引》的积极性、主动性和灵活性。此外,银行保险机构应当加强绿色金融能力建设,建立健全相关业务标准和统计制度,强化对绿色金融数据的治理,完善相关管理系统,加强绿色金融培训,培养和引进相关专业人才, 并建立有效的绿色金融考核评价体系和奖惩机制,落实激励约束措施,完善尽职免责机制,确保绿色金融持续有效开展。

  夯实创新基础,开发出各类绿色金融服务产品,让更多金融资源投入绿色低碳领域能够落地生根。

  金融服务低碳绿色产业是银行保险业的经营战略转型,业务模式、金融产品等方面的创新则是这种金融服务战略转型的灵魂;没有金融创新的及时推进和不断提高金融服务的适配性,服务低碳绿色产业就是一句空话,只多只是一场作秀。

  由此,让更多金融资源投入绿色低碳领域,无疑需要更多的、更大胆的绿色金融产品创新。目前看来,绿色金融的产品形态主要包括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发展基金、绿色保险、碳金融产品等。对此,银行保险机构应根据《指引》要求,及时加快绿色金融创新,积极构建整体协同、分工明晰的多层次绿色金融服务体系,推出更多服务绿色发展的产品和服务。主要是在有效控制风险和商业可持续的前提下,推动绿色金融流程、产品和服务创新:一是及时开发有针对性的产品,满足企业在低碳转型过程中面临的多元化资金需求,切实解决中小型节能环保企业抵押担保物价值相对不足,以及部分项目建设期限长、投资额度大、风险不确定等突出问题;二是在产品创新方面,可创新开办碳汇质押贷款和生态贷等信贷新产品,也可通过发行绿色债券,开展绿色并购、绿色银团、绿色资产证券化、绿色保险等业务,为绿色产品的价值实现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

  夯实风险识别基础,建立健全各种内控监督机制,让更多金融资源投入绿色低碳领域能够产生实效。

  银行保险机构支持低碳绿色产业领域是一场深刻的金融革命,其中涉及到的各种利益群体、利益环节较多,只有不断加强金融内控、防范各种金融风险尤其是道德风险,才能确保银行保险机构支持低碳绿色产业发展的长久性和可持续性,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才有可能真正实现。

  对此,银行保险机构应建立并不断完善环境、社会和治理风险管理的政策、制度和流程,明确绿色金融的支持方向和重点领域,对国家重点调控的限制类以及有重大风险的行业制定授信指引,实行有差别、动态的授信或投资政策,实施风险敞口管理制度。同时,防止“一刀切”和运动式减碳,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项目盲目发展,加强对高碳资产的风险识别、评估和管理,在保障能源安全、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的同时,渐进有序降低资产组合的碳强度,最终实现资产组合的碳中和;积极推动保险客户提高环境、社会和治理风险管理意识,根据合同约定开展事故预防和风险隐患排查。此外,应当制定针对客户的环境、社会和治理风险评估标准,对客户风险进行分类管理与动态评估;并将风险评估结果作为客户评级、信贷准入、管理和退出的重要依据,并在贷款“三查”、贷款定价和经济资本分配等方面采取差别化的风险管理措施;加大科技监管力度,充分运用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科技手段提升绿色金融管理水平,不断完善产品开发、经营销售、投融资管理等业务流程,优化对小微企业融资、线上融资等业务的环境、社会和治理风险管理,结合业务特点在风险评估、尽职调查、合规审查、信贷管理、投后管理等方面采取差异化、便捷化的管理措施,提高风险管理的覆盖面和有效性;对在环境、社会和治理方面存在严重违法违规和重大风险的客户,应当严格限制对其进行授信和投资,有效净化银行保险机构支持低碳绿色产业发展的环境。

  (本文作者介绍:知名财经评论人、独立经济学者)

责任编辑:宋源珺

  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文章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财经的立场和观点。

  欢迎关注官方微信“意见领袖”,阅读更多精彩文章。点击微信界面右上角的+号,选择“添加朋友”,输入意见领袖的微信号“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关注。意见领袖将为您提供财经专业领域的专业分析。

意见领袖官方微信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网络文学盗版一年损失近60亿 侵权模式“花样百出” 香港诊所被曝给内地客人打水货疫苗 给香港人用正品 铁路部门下发买短补长临时办法:执意越站加收50%票款 优速快递董事长夫妻双双身亡 生前疑似曾发生争执 澳大利亚房价暴跌:比金融危机时还惨 炒房团遭赶走 五一旅游前10大客源城市:上海北京成都广州重庆靠前 五一假期国内旅游接待1.95亿人次 旅游收入1176.7亿 华为正与高通谈判专利和解 或将每年付5亿美元专利费 游客在同程艺龙订酒店因客满无法入住 平台:承担全责 花650万美元进斯坦福当事人母亲发声:被录取后捐的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