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房企爆雷!预亏高达15亿,董事长被列入失信名单

又一房企爆雷!预亏高达15亿,董事长被列入失信名单
2022年03月02日 16:49 市场资讯

  深圳的商业市场,一度是“潮汕帮”的天下,曾经王健林砸900亿,都打不入的深圳,今天却成为了潮商的“痛点”。

  以主营商业连锁和地产开发为主要业务的皇庭国际,曾经的潮商代表企业,近年来的发展并不尽如人意;

  其近段时间以来不断爆出经营亏损、债务暴雷、控股股东持股被冻结、核心资产遭查封等负面消息。

  在遭遇2021年业绩大幅预亏、巨额债务压顶后,皇庭国际选择继续剥离核心资产,并跨界转型半导体产业......

  这就让人有点看不懂了,溺水中的人奋力抓向救命稻草不假,可也得首先保证有那个力气游到其附近不是吗!

  壹

  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

  3月2日,深交所向深圳市皇庭国际(000056.SZ)企业股份有限公司发出关注函。

  消息层面,皇庭国际昨日披露《关于签署的公告》称,拟以投前5亿人民币的估值向元禾(广州)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标的公司)投资5000万元人民币,持有其9.09%的股权。2022年2月17日,标的公司成立。

  截至目前,标的公司尚未开展实质性经营业务、无资产及业务、注册资本尚未实缴。

  深交所对此表示关注,并提出包括“请结合标的公司主营业务范围、产品结构,详细说明其生产经营及投资是否符合国家相关产业政策,已取得相应行业主管部门审批或备案程序(如适用),以及实施本次交易需履行的行业主管部门审批或备案程序及目前进展(如适用),是否可能构成本次交易的实质性障碍,同时作出充分的风险提示。”等要求。

  看似一笔正常的投资为什么会引起如此关注呢?

  实在是皇庭国际“泥菩萨过江”,在业绩困境和巨额负债的压力下,皇庭国际一直在剥离旗下核心资产自救,资不抵债的情况下投资回报周期极长的半导体行业,其目的不言而喻!

  据悉,元禾半导体为华夏芯设立的控股子公司,目前无资产及业务,其未来主要业务为:AR、VR等应用领域的核心芯片的设计研发和销售,不涉及生产制造。

  业务模式为:将设计好用于AR引擎的光学芯片委外流片加工后,销售给生产AR、VR眼镜的公司。

  贰

  大家都知道,半导体行业的特点在于投资周期长,头部效应明显!

  然而值得关注的是,在此之前,皇庭国际在半导体领域的投资意图就很明显,这也是皇庭国际继收购意发功率半导体股权后,对芯片产业链一体化布局的再度加码。

  2021年8月4日,皇庭国际发布公告称拟以6097万元收购意发产投基金实缴总金额的20%。公司表示,收购目的是战略布局半导体行业。

  10月28日,皇庭国际再次发布公告称拟对交易方案进行优化调整,调整为由公司全资子公司皇庭基金向意发功率增资人民币5000万元。本次增资完成后公司将通过皇庭基金间接持有意发功率 13.3774%的股权。

  企业跨界转型,通常以收购优质标的为标准动作。但皇庭国际这一出却着实让人看不懂,俨然上演了一出截然相反的戏路。

  因为,无论是从行业竞争力还是财务数据来看,皇庭国际增发对象意发功率都算不上优质标的:

  资料显示,意发功率成立于2018年10月,是江西省第一家芯片制造公司,主要从事功率半导体器件及智能功率控制器件的设计、制造及销售,产品应用于工控通信、工业感应加热、光伏发电、风力发电、充电桩和新能源车等领域。

  查询财务数据可以发现,意发产投基金实、意发功率处于连年亏损状态。

  2020年、2021年1-4月意发产投基金分别亏损1319万元、2355 万元;2020年,2021年1-4月意发功率分别亏损1200.60 万元、2329.17万元。

  叁

  彼时,皇庭国际自身的多元化业务问题更多,2021年第三季报判定亏损,监管部门下发了多封函件询问收购细节,跨界转型并不顺利;

  另一方面,当时皇庭国际已经出现了高达32.57亿元的逾期未偿还债务,生死存亡之际收购半导体公司,徒增负担是否合适?

  皇庭国际2021年三季报显示,公司营业收入为5.53亿元,净利润-0.25亿元,扣非后归母净利润-0.33亿元,为亏损状态。

  三季报还显示,皇庭国际货币资金期末余额 9,070万元,剔除受限的货币资金后,皇庭国际可以自由支配的现金约5400万元,而公司的一年到期短期负债为32.69亿元,短期借款为6.65亿元,合计近40亿元,公司的在手现金远远无法覆盖短期债务。

  本就亏损的皇庭国际,跨界收购一家亏损的芯片制造企业,对于短期内改善公司的财务状况显然影响有限,这笔收购的真实意图不免令市场深思。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皇庭国际公告收购意发产投基金前两天,即8月2日和8月3日,皇庭国际股价连收两个涨停板。

  一次偶然的股价异常,似乎并不能说明关键问题。但皇庭国际自身支付及偿债能力较差,要不然也不至于债务压顶、甩卖核心资产了。

  2018年至2020年,皇庭国际营业收入分别为9.5亿元、9.5亿元、6.86亿元,净利润为9065万元、5060万元、-2.92亿元。

  这个亏损有多大呢?皇庭国际前三年即2019年、2018年、2017年的净利润总和为2.61亿元。换言之,皇庭国际在2020年造成的大额亏损“窟窿”,其前三年的总盈利都填不满。

  肆

  一年亏光三四年的利润,这还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21年亏出了天际......

  在皇庭国际预披露2021年业绩时,其表示:预计2021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亏损11亿元-15亿元。

  前年亏3亿,去年亏15亿,亏损一年翻五倍,今年是不是还要亏个30亿。如此亏下去只怕是把过去十几年的老本全都吐了出来。

  资料显示,皇庭国际成立于1983年,开始时是一家零售商业类企业。1996登陆深交所主板A股,是一家资格非常老牌的上市企业。

  随后,皇庭国际进军地产开发经营领域,先后开发出国企大厦、港逸豪庭等楼盘。

  自从2010年以来,十余年,为完成皇庭广场装修、开业、偿还前期债务,融发投资至少向近十家金融机构,先后累计融资超过130亿元。

  潮水退去,才知道谁在裸泳!走上多元化的皇庭国际毫无意外地陷入了泥潭,亏损不断......

  为了偿还债务,皇庭国际开始甩卖核心资产:

  1月27日,皇庭国际公告宣布转让成都皇庭商业100%股权给关联方华银公司,交易价格为5000万元。同时,华银公司将承担目标公司8.21亿元负债的连带责任。

  2月8日,皇庭国际再次发布公告称,公司拟在深圳联合产权交易所预挂牌转让持有的融发投资、重庆皇庭各不少于51%股权,同时要求摘牌方清偿融发投资、重庆皇庭对皇庭国际及相关方的全部债务。

  不得不说,在卖项目与流动性风险的平衡术中,皇庭国际终究是把“钢丝”踩断了。

  在2021年预亏最高达15亿元的现状下,皇庭国际的资金困局仍然没有解决:

  一方面是大肆甩卖,但面临着市场环境不佳,连甩卖都不一定有好价格;另一方面监管层持续关注到公司的流动性风险。

  而在卖项目与流动性风险的平衡术中,皇庭国际最终能踩好钢丝吗?然而,从屡屡遭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来看,皇庭国际显然已经难具优势。

  1月19日,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将皇庭国际列入被执行人名单,原因是未按时履行法律义务被法院强制执行被牵连其中的还有皇庭国际实控人、董事长郑康豪。

  郑康豪是个潮汕“房二代”,郑康豪之父郑世进,祖籍广东潮阳,在潮汕圈子里地位较高,是世界郑氏宗亲联谊会主席,而郑氏是潮汕大姓之一。

  统计显示,郑康豪至少2次被列为失信被执行人,4次被限制高消费,6次被强制执行,成了资深“老赖。”

  值得注意的是,困境丛生之下,皇庭国际的股价反倒接连上涨。

  基本面难言乐观的情况下,皇庭国际寄望于半导体的转型路径,真的能成功吗?答案恐怕是难上加难。

股民福利来了!送您十大金股!点击查看>>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人气榜
跟牛人买牛股 入群讨论
今日热度
问股榜
立即问股
今日诊股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03-04 高凌信息 688175 --
  • 03-03 立航科技 603261 19.7
  • 03-03 思林杰 688115 65.65
  • 03-02 青木股份 301110 63.1
  • 03-02 聚赛龙 301131 30
  •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