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办医10年之后:资本大量抛售医院,“买买买”弊端初现

社会办医10年之后:资本大量抛售医院,“买买买”弊端初现
2020年12月24日 19:19 健识局

新浪财经年度巨献,推出年度策略会,邀请200+金麒麟分析师、50+优秀基金经理专场直播,为投资者打造“全明星阵容”,全面透析2021年A股机会和风险,立刻观看

原标题:社会办医10年之后:资本大量抛售医院,“买买买”弊端初现 来源:健识局

  2020年,各方都在看好医疗健康行业。但是很少有人看到,那些入场抢跑医疗赛道的选手,一大批已经被拍在了沙滩上。

  进入12月,多家上市公司开始转让医院资产。12月初,“民营医院第一股”恒康医疗决定,转让旗下大连辽渔医院100%的出资人权益及与之相关的全部权益,转让价格为9000万元。

  大连辽渔医院成立于1972年,是一家二甲医院,年门诊量有16万人次,妇产科、骨科还是大连市重点专科。如今,这样一家有着40多年历史的医院要被转卖。

  恒康医疗已经连续两年亏损,如果今年还不能扭亏,公司将面临退市。临时转让医院对保壳没什么大用,但卖掉或许可以减少账面亏损。

  这件事好像点燃了导火索。此后,济民制药爱尔眼科通化金马新华医疗等纷纷曝出消息,要出售、转让旗下医院。在新冠疫情中苦熬了一年,这些上市公司再也熬不过年关,迫不及待想卖出医院资产。

  曾几何时,医院是资本市场上的香饽饽,各路资本都想争抢。可还不到10年,当初高价买来的医院就像穿旧的衣服一样,被抛之不及。

  而在另一面,医院也不欢迎资本的到来。

  12月23日,财新网报道称,广州新海医院的职工身穿白大褂,一起来到广州海运大厦门前。广州新海医院原名海员医院,隶属于广州海运集团。2017年被要求从国企中剥离出来后,一直未有动作。近期,医院518名职工听说可能医院将要交给某央企管理,引发集体不满。

 广州新海医院医护员工的诉求很简单:希望交给地方管理,不要再归入任何企业。

  顶层设计这10年来对“社会办医”给予了多种鼓励措施。但实际的效果,可能并没有想像的那么好。

 资本热捧

  医院未能快速成长

  2013年,A股上市公司突然对买医院这件事趋之若鹜。

  有业内人士统计,最火热的2015年至2016年初,A股上市公司收购医院的案例就有30左右,总金额超过50亿元。很多企业甚至不惜举债入局。

  在这一时期,恒康医疗花费了至少43亿元,买下了19家医院。华润集团在“十二五”之初提出“5年30家医院、2万床”的规划,计划投入200亿到300亿元。其他诸如复星医药、北大医疗等在医疗领域也都有不同程度的涉足。绿叶集团甚至同那个时期很多“出海”的民营企业一样,将收购医院的触手伸到了澳大利亚。

  这一时期,中国的国企医院改制也在急速推进。按照国务院国资委早年要求,近4000家此类医院需要在2018年底从所属的国企剥离出来。对于急于改制的国企医院,资本的大举进军,无论馅饼还是陷阱,都有人义无反顾投入其中。

  企业收购医院的逻辑各有不同。有的认为可以和医药业务建立协同,在医院里多卖自家的药;有的认为医院经营额可以装饰企业现金流;还有的希望建立药品销售公司,在医院卖药之中获取收益……

  凡此种种,什么想法都有,就是没有想过好好办医。因此各路资本的加盟,并没有使这些医院展翅高飞,相反在盛宴过后的几年,出现一地鸡毛。

  12月10日、11日,济民制药发公告宣布转让新友谊医院、白水济民医院全部股权。医院连年未能完成承诺的预期业绩是主要原因。

  这两家医院买来还不到3年。2018年4月,济民制药以1.1475亿元,收购了新友谊医院51%的股权。当时新友谊净资产5000多万元,2018年1-3月净利润只有约14万元,是家徘徊在盈亏线边缘的医院。

  新资金的注入,并没有医院迅速起死回生。按照承诺,新友谊医院2018年至2020年净利润须分别达到1300万元、2250万元和2585万元。从结果看,这些承诺都没能实现。今年,根据相关协议,原控股人邵品需以1.3163亿元的价格回购济民制药手里全部的新友谊股份。

  大手笔收购,看到不好再大笔卖出。上市公司收购医院,仿佛小散户选股一般,不明所以,完全没有章法。

 盈利难题

  政策方向压缩利润空间

  医院并不挣钱,这一点似乎这些上市公司在收购之前并没有注意到。

  尤其是2016年国家开始一系列医保制度改革以来,药品和医疗器械的价格被死死摁住,大批药企的处境越来越难。两票制、零差率、带量采购、重点监控……一系列政策让市场已经发生了巨变。

  终端的医院是这些改革成果直观体现的地方。医疗成本被大幅压缩,患者得到了确切的实惠,企业能从销量增幅上弥补一些利益损失,而医院和医生明里暗里的损失,却很少得到回补。

  尤其2020年,是对企业、对医疗机构都异常艰难的一年。除了疫情导致的停诊、门诊量下滑,造成的医院“流水”下降之外,药品、特别是高值耗材领域的带量采购,彻底改变了医疗领域的生态。

  有大医院院长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冠脉支架从均价1.3万元降到700元之后,医院的流动资金就要大幅减少,部分医院甚至只能维持3个月,对于民营医院就更难了。这些被资本抛弃的医疗机构如何度过寒冬更是难题。

  医院不再香,这是当下资方的一致观点。

  早在2018年末、2019年初,大举抛售医院就拉开了序幕。景峰医药益佰制药华润三九仙琚制药、新华医疗等都在转让旗下医院全部股权。出售不盈利的医院资产,聚焦主营业务,成为企业保命的关键。

  以恒康医疗为例,2020年三季度报显示,1-9月,该公司营业收入20.08亿元,同比下降26.70%,亏损4902.64万元。今年5月份,恒康医疗因连续两年亏损被实行“*ST”风险警告,面临退市风险。为了缓解压力,公司这两年处置了十多家子公司的股权。

  同样,连续卖出医院的济民制药也面临经营压力。2020年1-9月,该公司营收约为6亿元,同比仍有4.65%的增长,净利润却下滑了15.6%。这其中,几家医院未达预期,对公司业绩的影响比较大。

  资本市场的反应比较强烈,自12月16日以来,济民制药已经连续7个跌停,杀伤力堪比引发监管层关注的仁东控股

  早期大举买入的医疗机构,不但没能给企业业绩添彩,反而成了商誉减值的“雷区”,尽快脱手就成了上策。

  近几年资本进入医疗领域鲜有成功案例。中国医院协会副秘书长庄一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更是直言:上市药企这种企图整合全产业链的野心,在医疗投资复杂现实面前常常不堪一击。

 闹剧未停

  医生和资本矛盾不止

  资本没在医院身上赚到钱,医院也不希望资本的干预。在很多收购医院的案例中,医疗机构负责人、医务人员与资本方的矛盾经常有激化的表现。

  今年5月份,为了抵制三胞集团收购,彻底实现医院私有化,徐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医务人员曾在病房大楼门前集合抗议,甚至拉出条幅,强烈要求纪检部门进驻医院。

  2019年8月,湖北江汉油田总医院收购案中,副院长雷正秀发公开信抵制,直指收购方海王生物财务状况堪忧、收购操作不透明等问题。

  即便资本成功入驻,医院的发展也很难与设想一致。恒康医药出售的辽渔医院就是其中典型。

  辽渔医院原本是隶属于辽渔集团的二甲医院,2013年收入达到 7246.08万元,结余149.41万元。2014年被恒康医疗收购时,辽渔医院希望借助资本的力量,进一步扩大医院规模,升级到三级医院。

  可惜事与愿违。收购不到1年,收购方就将医院原院长、董事长任元和调离岗位,辽渔医院建楼、扩大规模的计划也被搁置。医院发展受到重挫。

  医院引入资本后,逐利性让资本对医院有过多的期许,这将对医院的发展带来严重影响。这也正是很多医院在被收购时,爆发“拉横幅”等现象的本质原因。

  大批案例证明,企业贸然踏足医疗产业的困难重重,尤其是对现有公立医院、国企医院“摘桃子”似的收购,往往事与愿违。

  不过资本市场上还是少不了医院的影子。今年10月,莎普爱思宣布以5.02亿元的价格收购“莆田系”的泰州市妇女儿童医院。“莆田系医院”纷纷寻求“转正”,倒也为资本市场带来另一个角度的思考。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12-30 征和工业 003033 --
  • 12-28 惠泰医疗 688617 --
  • 12-25 博俊科技 300926 10.76
  • 12-25 江天化学 300927 13.39
  • 12-24 华安鑫创 300928 38.05
  •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