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新浪财经 杨雪梅 杨舒
编辑|韩大鹏
8月18日,博纳影业在深交所主板上市,影视行业吹进又一丝暖风。
“梦幻、孤独、成长。”
历时五年多终于回归A股,博纳影业创始人于冬感触良多,简单的三个关键词概括了博纳影业12年来的变化,却又道不尽个中曲直。
从2010年以“中国影视文化第一股”的身份风光登陆纳斯达克,到2016年私有化退市、2017年首次提交A股上市申请,再到如今成功进入中国资本市场的大门,一路走来,博纳的“回家”之路并不平坦。
但过去的历练也让博纳积累了经验和教训,私有化后的6年间,博纳在内容制作发行能力、行业影响力等方面都飞速增长,跻身行业头部梯队,成长为一个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规范、管理和治理的公司。
于冬认为,博纳走到今天,是因为选择了一条“最笨”、最难,也是最漫长的路——回避了盲目并购,不跨界文旅地产,也回避了盲目收购高价明星工作室、资本对赌等方式,而是全力聚焦主业、专心拍电影,老老实实排队上市。
接下来,上市后的博纳要做什么?于冬提到几个关键词:快车道、国际化、影院建设,继续拍好电影。
人生的一次失败
博纳上市的前几天,中国石油等五大央企发布了要从美股主动退市的公告,于冬看到新闻后,不由回想起2016年4月,博纳从美股退市时的情景。
当时,中国电影行业市场化改革刚刚走过了9年,作为中国影视公司敲响美股市场的大门,这是于冬乃至许多同行都未曾预想到的事情。
当然,上市之路并不顺利。回想起美国上市前的路演,那18天对于冬来说,如梦似幻。
首先,在博纳影业之前,美国资本市场对于中国电影行业近乎一无所知。路演期间,于冬在全美各地辗转,向超200家投资机构及旗下分析师介绍讲述中国电影的故事和梦想。
当时美国投资者们问到最多的一个问题是:中国电影在美国市场无迹可寻,博纳要如何成为世界级的企业?面对质疑,于冬表示中国人口基数庞大,需求有极大的挖掘潜力,即使每年每人看一次电影,单一市场的票房也至少达到300亿元。
但当时的情况,显然难以说服美国投资者们——2010年中国全年票房首次突破100亿元,是电影市场历史上的一次里程碑式飞跃,但与动辄百亿美元的北美市场相比,仍难望其项背。
在一众不确定声音中,博纳在纳斯达克敲钟上市,首日便遭遇破发近22%。这对于冬而言是重大的打击,甚至被他视为人生中的一次失败。美国机构投资者不理解中国电影产业和文化,散户投资者又缺乏教育引导,博纳的股价在美股市场上长期低迷。
虽然后来的事实也证明,彼时于冬对于中国电影市场发展方向预测是准确的——到了2019年,中国电影已经达到642.66亿元票房,折合约93亿美元,同期美国和加拿大两个国家总票房共计110亿美元,二者之间的差距由原来的85亿美元减少至不到20亿美元。中国已然成为第二大电影市场,远超第三名日本市场的27亿美元和第四名印度的19亿美元。但这一成绩,对当时的博纳来说,来得还是有些晚了。
2012年,传媒大亨默多克掌舵的新闻集团战略投资博纳影业,获得19.9%股权,其旗下的二十世纪福克斯电影公司成为博纳的间接股东和合作伙伴。
于冬本以为这是一次绝佳的机会,可以让中国电影在国际金融资本的助力下发展壮大,扬帆出海。却不曾想仅过两年,新闻集团就决意退出股东之列,要在公开市场上抛售近20%的股票。幸得复星国际出手,博纳才安稳度过此次危机,但这一事件令于冬看到了中美两地短期内难以弥合的市场差距和文化差异,也为博纳后期的私有化退市埋下重要伏笔。
孤悬海外6年
在美国资本市场闯荡的6年,于冬最大的感受是孤独。
一方面,博纳始终无法在美国资本市场获得认同,中美之间的文化差异是巨大鸿沟。比如博纳在2014年新年档期推出上映的作品《智取威虎山》,是当年贺岁档的票房冠军,但美国的分析师难以理解电影内容,认可作品和公司价值更是无从谈起。
另一方面,随着国内资本市场的日益完善,众多传媒影视公司开始受到关注和追捧。华谊兄弟市值曾一度站在800亿元高点,而博纳影业当时只有5-6亿美元的市值。与此同时,因为博纳是美股上市企业,也没有得到国内机构投资者和分析师的覆盖。虽然公司在中国市场的票房占有率快速发展,但国内影视公司的各类排名、年度榜单上都不见博纳的身影。
常年被低估的股价、两边市场的双重煎熬,对于孤悬在海外的博纳长期发展而言极其不利。
为了获得国内更多理解博纳的投资人支持,于冬决心回归。在阿里、腾讯、红杉资本、复星国际和“国家队”中信证券等知名投资方组成的豪华私有化财团帮助下,2015年下半年博纳启动私有化退市进程。
回归过程充满挑战,当然有收获,也成就了今天的博纳影业。
一方面,在相对成熟的美国资本市场洗礼历练一番的博纳影业,学会了遵守监管规则的重要性,海外的经历也让博纳成长为一个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规范、管理和治理的公司,6年间博纳在内容制作发行能力、行业影响力等方面都飞速增长,跻身行业头部梯队。
另一方面,那几年通过与美国投资者、美国影视行业频繁打交道,于冬学习了不少思路和经验。
美股上市这几年,也让于冬更加清楚地认识到国内环境更适合博纳发展,以及如何基于国内文化、借鉴国外电影技术,拍出真正优质的中国电影,最终向国际化方向迈进。
拍好电影没有捷径
回国后,博纳遇到了很多资本机会。
比如借壳上市。“很多30-40亿的‘壳’公司来找我,我很动心。但私有化时借了那么多钱,借壳剥离等一系列资本操作的代价太大了。我们是一个成熟、经过资本市场历练的行业头部公司,因此我们决定老老实实排队,递交申请。”
于冬表示,博纳最终选择了一个最笨的办法:从头来过。凭的就是出国走这一趟,回来已是兵强马壮的底气。
只是,于冬没有想到这个过程会如此漫长。
从2017年10月递交申请材料,到2020年11月5日过会,博纳等待了超1800天。如果从私有化开始计算,就是整整7年。在此期间,资本市场经历了2015年的股灾、电影行业经历了2018年的税收风波和文娱监管收紧,以及2020年猝不及防的疫情。疫情对于影视行业,尤其是线下电影院业务更是冲击巨大,加上新媒体和互联网在线视频的崛起挤压,外部环境局势难言乐观。
而也正是因为博纳没有任何退路和融资捷径,在市场和行业动荡之际,专注主业反而成为其唯一的救命稻草。
于冬透露,期间,公司回避了盲目并购,不跨界文旅地产,也回避了盲目收购高价明星工作室、资本对赌等方式,而是全力聚焦主业、在电影制作、发行、院线、影院四个业务板块发力,布局全产业链上下游。
“由于我们在资本市场上的路并不平坦,反而逼得我们只能好好拍电影。”于冬很清楚什么事博纳可以做,什么不要做,不浪费时间和资金在拍电影主业之外的事情上。“这也是为什么博纳这些年拍了这么多好电影,且都是大制作。《湄公河行动》、《红海行动》、《中国机长》和《长津湖》,都实现了电影类型突破、美学突破和商业突破。”
数据显示,从2018年至今,博纳累计取得220亿元票房,回笼资金在70-80亿元之间。2019年全国票房640亿元,包括300亿元的海外电影票房,其中博纳贡献了83亿元。2020年,全国420亿票房中,博纳贡献比例超26%。
这也给行业带来了启示:把电影拍好才是王道。
2021年博纳主投的电影《长津湖》创下57.71亿元票房,成为中国电影史上票房冠军及2021年全球电影票房冠军。招股书披露,博纳投资《长津湖》的毛利润高达2.84亿元,占公司总毛利的65.42%。
这几年在主旋律电影上的大获全胜,也让博纳影业贴上了“主旋律”的标签。
未来是否只拍主旋律影片?于冬给了否定答案。博纳拍电影的逻辑是寻求现代电影技术的突破,对标好莱坞大片,而非只是套一个主旋律的外壳。
9月9号,博纳投资的由尔冬升导演的《海的尽头是草原》将上映,这是疫情期间,《长津湖》拍摄期间,于冬决定投资的一部文艺片。
“我觉得疫情之下我们更需要温情、温暖,除了鼓舞士气、硬马硬枪的动作片战争片,其实博纳也有能力去拍这样情感动人、像一首隽永的散文诗般的艺术电影。”
于冬认为,如果该片票房能实现盈利,则进一步能证明博纳的商业运作能力和发行能力。
从泥泞小路驶入“快车道”
此次A股上市,博纳影业再迎里程碑。
于冬感慨,博纳“从泥泞坎坷驶入了快车道”,上市是新的机会。相比较上一次进入资本市场,这一次的博纳更加有定力,更加专注,也更加有信心。
从招股书来看,除了拟投入募集资金10.34亿元在电影项目上,影院建设也是其未来重点发展的核心之一——拟投入募集资金2.1亿元,主要用于装修、银幕、座椅、还音设备、放映设备、集成系统、办公设备及辅助设施等。
但这不免引来外界质疑,近年来线下院线受疫情重创,在市场相对冷淡的当下,博纳仍然加码影院业务,是否是冒险之举?
于冬表示,这是源于博纳对电影市场的绝对信心。在影院建设上进行了资源集中和成本优化,关闭一些租金等成本较高的影院,投入更多租金较低、效益较好的影院。
这样一来,市场一旦恢复,将爆发观影回流。而从大的战略来看,则进一步专注主业,不断夯实产业链上下游。
上市之后的另一个重要方向,就是国际化。
博纳的影片这些年一直在从对标同类型的好莱坞一流之作中寻求成长,“比如《中国机长》要超越7年前的《萨利机长》;从现代电影技术的角度,《智取威虎山》里打虎上山的镜头,对标《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中的老虎。”于冬表示。
美国电影为什么能够在全世界发行?在2010年上市路演期间,于冬频繁进入纽约的电影院看电影、研究当地电影市场。最终得出一个结论:一部影片能在纽约卖座,那全世界都能卖座。因为纽约是全球票房最高的城市,同时也是移民城市,有全世界不同肤色、不同种族、宗教、文化的观影人群。“我当时的理想就是让中国电影能在纽约卖座。”
于冬表示,国产电影的国际化过程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去海外卖片,背着片子去戛纳、威尼斯等美国电影市场找同行买家卖片,这也是过去几年行业都在做的事情;
第二阶段是国际合拍。2017年,博纳以8000万美金投拍《决战中途岛》,成为影片最大出品方,就成为其从中国市场向世界市场跳跃的一个踏板;
第三阶段,要请全球电影人才来拍中国电影,包括参与后期制作、拍中国故事等。
目前,博纳已经进入了第三阶段探索。虽然疫情影响了国际合作的节奏,但于冬坚信未来国际合作的机会和空间很大。
“中国电影公司未来一定是跟好莱坞等大公司比肩的世界级电影企业,当然我们还有很多路要走,比如IP衍生、周边产业赋能等,都是未来的蓝海。”
他坚信,中国的电影企业应该有这样的信心,在国际舞台上能与好莱坞并驾齐驱,既要有合作也要有竞争。
在好莱坞的八大影业公司中,迪士尼、环球等都已走过了一百年的历史。
“百年老店,也是博纳的一个梦想。”于冬说到。
责任编辑:陈悠然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