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证券市场红周刊
近期,工信部公布了第三批“专精特新”小巨人名单,于去年12月提交创业板招股书的华鸿科技成功入选。
公开资料显示,天津华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华鸿科技)成立于2010年,主要从事末梢采血耗材和相关医疗器械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有采血笔、一次性使用末梢采血针(与采血笔配套使用型)、一次性使用末梢采血针(独立使用型)、足跟采血器、一次性胰岛素笔配套用针等。
如果按产品类型划分,公司生产的末梢采血相关医疗器械应属于低值耗材一类。在资本市场上,已经有康德莱、阳普医疗、三鑫医疗等同业上市公司。公司虽然已经达到“专精特新”的标准,但与上述公司对比,无论是研发人员规模还是研发投入占比,仍还存在较大差距。
高营收贡献的海外收入或存不确定性
报告期内,公司研发投入分别为984万元、920万元和1014.48万元,分别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5.42%、4.63%和3.88%。虽然按“专精特新”的标准来看,公司的研发投入已经超过了3%的基本要求。但相较往年水平,公司的研发投入占比并未因为收入的增加而逐年递增,反而是在逐年下滑中。
如果参照同业可比公司,公司研发实力与储备不足的情况就更为明显。据招股书,公司目前的发明专利为11项,实用新型专利为32项,若与上市时注射穿刺类产品相关专利数量差距不大的三鑫医疗和济民制药相比,无论是研发投入的绝对金额和研发投入占比,均有一定差距(见表1)。
图1 华鸿科技同业上市公司研发情况对比
图源:公司招股书
在研发人员构成上,公司硕士以上者仅占8人,其余均为本科及以下。报告期初,公司核心技术人员为张立波、刘斌、田泰生、杨建涛、樊滔,到了2020年3月时,原优外医疗总经理、核心技术人员樊滔因个人原因离职,仅仅一个月之后,公司原副总经理、核心技术人员杨建涛也因个人原因离职。两个月内,原本就不多的核心技术团队五去其二。同时,除了这几位核心技术人员,其他研发人员学历几乎全为本科生,客观上也削弱了其研发成果的产出效率。
如果从衡量核心竞争力的关键研发数据对比,可以发现,与同业上市公司对比,公司目前拥有的产品注册证和质量认证情况也极为堪忧。抛开康德莱与三鑫医疗等行业龙头,就算与济民制药和苏州施莱等体量接近的公司对比,公司的产品注册数量差距也在两倍以上,同时在质量认证情况上,公司也是唯一一个产品没有经过美国FDA(食品和药物管理局)的公司。
FDA认证,是被世界卫生组织认定为最高安全规范的产品认证之一,确保美国本国生产或进口的食品、化妆品、药物、生物制剂、医疗设备和放射产品的安全。FDA也是最早以保护消费者为主要职能的联邦机构之一。
报告期各期,公司境外销售收入金额分别为 9963.80 万元、9840.18 万元和13858.10 万元,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 55.02%、49.68%和 53.42%,占比较高。公司境外销售的主要国家和地区包括美国、韩国、巴西和欧盟等。
其中,公司来自美国市场的销售收入分别为 4302.23 万元、4290.89 万元和 5834.24 万元,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 23.76%、21.67%和 22.49%。如果FDA认证未获通过,就相当于公司有两成以上的收入存在很大不确定性,而这个不确定性恰好是公司在研发投入不足所导致的。
报告期内,公司研发人员虽然增长接近翻倍,但研发投入占比不增反降,研发人员平均薪酬也在不断下滑,如果公司不能及时补足高技术研发人员与研发投入短板,则华鸿科技海外高比例营收贡献可能存在很大变数,届时对公司的整体发展会有一定负面影响。
存克扣社保“借利润”嫌疑
虽然华鸿科技研发实力客观上存在不足,但也必须看到,这是公司主要以“代工”(OEM)和“贴牌”(ODM)为主的生产模式所导致的。
从商业模式来看,公司主要通过OEM/ODM模式与客户进行合作。在ODM模式下,公司自行开展产品研发设计或根据客户需求进行产品研发设计及改进,经客户审核认可后贴客户指定的商标、品牌等实现销售;在OEM模式下,客户提供产品的具体技术参数,公司根据客户提供方案代工生产,并贴以客户指定的商标、品牌等实现销售。
招商银行研究院在研报中指出,虽然低值耗材院内外用量都非常大,尤其是近两年新冠疫情延续,防护服、口罩、采血用品等耗材产品销量大增,但低值耗材产品技术壁垒相对较低且竞争格局较为分散,集中度也相对较低,显然公司所经营的采血医疗器械也是未能免俗的。
报告期各期,公司实现营收分别为1.82亿元、1.99亿元和2.61亿元,其中ODM/OEM业务模式收入分别为13666.16万元、14854.42万元和19844.35万元,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75.46%、75.00%和76.50%。
无论是代工还是贴牌,其利润率若相较于自产自销的品种而言仍然是不足的,其赚取也只是加工的手续费。报告期内,公司毛利率维持在39%左右,分别实现净利润2805.01万、3296.97万和5113.24万,实现的净利率为17%、21%和20%。如此情况下,意味着公司只有进行大幅扩展产能才能做大营收和利润规模。虽然公司在近两年因疫情影响而带来一定产品销量增长,但不可忽视的是,若疫情一旦出现好转,则公司研发投入依然不足下,所生产出来的产品还能否满足ODM/OEM客户需求是存在不确定性的,一旦真的出现订单量下滑甚至客户流失,则对公司的生产经营显然会产生不利影响。
此外,在公司首轮问询函中,公司提到了社保与公积金的缴纳问题。根据公司OEM和ODM业务为主的实际情况,可以推测其基础员工的用工模式与富士康的用工模式应较为接近,其在问询函回复中亦提到,报告期内未缴纳社会保险的员工主要系自愿放弃缴纳,该等员工多数为农村外出务工的一线生产人员,流动性较强,为保证当期绝对收入,主动要求公司不为其缴纳社会保险。
这部分人数,占公司整体员工比例大致在多少呢?据其问询函回复,截至2020年末,公司618名在职员工里,有575人缴纳社保,因各种非公司主观因素而未缴纳社保的员工仅为3人,占员工总数比例仅为0.48%。从问询函回复上看,公司几乎已经没有非正常原因未缴纳社保的人员了。
但事实真的如此吗?《红周刊》记者查询工商信息发现,华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目前的参保人数仅为373人,与公司问询函回复中的575人相差甚远,就算加上其他各大子公司的参保人数,其参保人数也未超过500人。
此外,公司在用人方式上采用劳务派遣的人数,相较2021年的11人,已经增至2020年的56人。这部分人是不需要公司缴纳社保的。但如果加上575已经缴纳社保的人数,公司总员工数量超过公司在招股书中披露的618名在职员工数量,人数达13人。由此观之,公司很可能在缴纳社保的问题上,还存在信披失真的可能。
图2 华鸿科技社保缴纳情况(单位:人)
图源:公司招股书
那么,公司在社保缴纳上做文章的动机又是什么?之前《红周刊》记者已经提到,公司主营的医疗器械,多数为贴牌或者代工,附加值在总体产业链上处于较低的位置,那么利润率必然是不够高的,为让自己上市的基本面变得好看,在社保与公积金上的数据进行调节是可以挤出很大一笔费用的。
2020年,公司一线生产人员达到366人,占据公司全部在职员工一半以上,假使这部分人有一半社保未按时缴纳,仅仅在利润上产生的差异就已经很大了,若被查实出现补缴情况,则显然会对当期利润带来重大负面影响。
(文中提及个股仅为举例分析,不做买卖建议。)
责任编辑:张书瑗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