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瓴出手,投了一家CGT:估值85亿!系康龙化成子公司康龙生物,成立两年半0营收,让外界充满遐想

高瓴出手,投了一家CGT:估值85亿!系康龙化成子公司康龙生物,成立两年半0营收,让外界充满遐想
2023年04月08日 12:00 市场资讯

  来源:E药经理人

  遭遇减持风波的康龙化成,终于迎来一则好消息。

  3月31日,康龙化成发布公告称,子公司康龙生物完成新一轮9.5亿元人民币(下同)融资,投资方阵容豪华,包括康君资本(关联方)、高瓴、惠每资本等投资方。若按该轮融资情况计算,康龙生物估值约85亿元。这意味着,CGT江湖又跑出一只独角兽。

  图片来源:康龙化成公告

  虽然这两年高瓴减少了对CXO企业的布局,但头部CXO上市公司孵化的CGT业务,高瓴都没有缺席,比如博腾生物、蓬勃生物、凯莱英生物,足见高瓴对CGT CDMO企业的偏爱。

  进入2023年,葛兰素史克(GSK)明确宣布终止在细胞与基因疗法方向的研发投入、药明康德(维权)子公司药明生基临港基地关闭,都让CGT CDMO赛道备受外界关注。

  终止研发投入、裁员都属于正常的商业行为,但头部知名CGT CDMO企业的动荡,似乎也暗示着CGT CDMO赛道进入新的调整周期。2023年,CGT的机会在哪?

  背靠CRO龙头,成立两年半0营收

  公开资料显示,2020年10月,康龙生物(前身:宁波大分子公司)成立于宁波市前湾新区,是康龙化成在生物药和细胞与基因治疗药物领域CRO+CDMO服务的重要业务板块,整合了从药物发现到商业化生产的端到端、全流程、一体化的生物药和细胞与基因治疗平台。

  据悉,目前康龙生物的业务主要包括四大平台:大分子药物发现服务、大分子药物开发和生产服务、细胞与基因治疗实验室服务、基因治疗药物开发与生产服务。

  简单来说,康龙生物成立的原因是为整合康龙化成内部的CGT资产。为保证公司正常运营,康龙化成向宁波大分子公司增资24亿元。

  翻阅公告,成立以来,母公司康龙化成也给康龙生物提供不少支持。去年11月30日,康龙化成称宁波大分子公司正在筹划以增资扩股方式进行股权融资,预计融资金额不超过 3 亿美元;今年3月31日,康龙化成又为康龙生物引入知名外部投资者包括康君资本(关联方)、高瓴、惠每资本等,最新一轮融资高达9.5亿元。这让康龙生物估值水涨船高成为新晋独角兽,估值约85亿元。

  另外,从康龙生物披露的财务数据看,这两年,康龙生物并无任何营收,也让外界充满遐想与好奇。

  再把目光聚焦到高瓴,这两年其实已经减少对CXO企业的投资,但几乎所有头部CXO上市公司孵化的CGT业务身后都有高瓴的身影。

  2021年4月,高瓴参与投了博腾股份(维权)旗下博腾生物A轮融资;同年5月和8月,高瓴分别投了金斯瑞生物旗下的蓬勃生物A轮和C轮。值得注意的是,C轮融资完成后,蓬勃生物的估值高达1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03亿元)。去年3月,高瓴又投资了凯莱英孵化的凯莱英生物。

  高瓴为何偏爱CXO企业?业内资深投资人李阳向E药经理人表达了自己的见解:

  首先,紧跟全球化步伐。一些欧美大型药企都在布局CGT CDMO企业,国内CXO企业也在抓住机会,且我国政府也很重视创新;

  其次,提前抢占赛道,全面下注。博腾生物、蓬勃生物、凯莱英生物以及康龙生物虽然都属于CGT赛道,但具体还有较大不同;

  第三,CGT还有较大发展潜力。现在Biotech公司数量较稳定,CGT企业的整体需求也较稳定,康龙生物在国内有多家分厂,中美英三地协作运转,全球化程度高,有较大发展潜力。

  头部CGT都在缩减开支,

  2023,CGT的机会在哪?

  业内似乎达成一个共识:21世纪是细胞治疗的时代。

  2017年以来,CGT赛道陆续取得突破性进展。2021年,随着中国第一批基因细胞治疗企业的研究成果逐渐落地。CGT赛道被按下了“加速键”,迎来爆发式的发展。这一年,也被称为“基因细胞治疗”元年。

  具体来看,6月,复星凯特的FKC876(阿基仑赛注射液)获批上市,中国迎来首款CAR-T产品;7月底,药明巨诺CD19 CAR-T瑞基奥仑赛(JWCAR029)向NMPA递交的上市申请已完成审评进入待审批状态……

  与此同时,大批CGT研发企业纷纷出现,CGT CDMO也开始摩拳擦掌想要躬身入局。

  这是一个千亿市场。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显示,从2016年至2020年,全球CGT市场从0.5亿美元增长到20.8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为153%,预计到2025年将达到305.4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为71%,而中国CGT市场规模将在2025年达到25.9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高达276%。

  一组数据显示,目前,全球范围内已有超40款CGT药物获批上市,并在肿瘤和罕见病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治疗成果,且已经有数十款药物进入了关键性临床。

  但事物发展的过程是曲折的,从科学成果到成功商业化,最终形成规模经济,商业化过程中大规模的生产问题是所有CGT必须面对的课题,而CGT在商业化的路上并没有那么顺遂,一系列挑战接踵而至。

  去年,获批的几款CGT药物,传奇生物的Carvkyti、Bluebird的Skysoma和Zynteglo等也都各自面临商业化问题。

  进入2023年,这段时间以来,关于CGT CDMO赛道的发展情况备受争议。2月,葛兰素史克(GSK)明确宣布终止在细胞与基因疗法方向的研发投入;

  3月底,药明康德CGT领域子公司药明生基临港基地关闭,传闻涉及裁员数百人,这也显示出,CGT CDMO面临着利用率低的问题。

  更为外界所震惊的是,外媒报道武田最近在通知员工,公司将终止AAV基因治疗和血液学罕见病的临床前开发工作。要知道,去年2月,武田与一家专注于开发非病毒靶向递送基因药物的Biotech公司Code Bio签订了最高可达20亿美元的合作协议,首付款为数百万美元,以资助Code Bio进行早期开发。如今,黯然关停,令人唏嘘。

  现在CGT的发展情况和此前如火如荼的景象形成鲜明对比,CGT的发展周期好像有些停滞甚至回撤。不过,李阳认为,“CGT要想迎来蓬勃且健康的发展业态,不能一蹴而就要有耐心”。

炒股开户享福利,送投顾服务60天体验权,一对一指导服务!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责任编辑:常福强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04-12 民士达 833394 6.55
  • 04-12 美利信 301307 --
  • 04-11 晶升股份 688478 --
  • 04-11 中船特气 688146 --
  • 04-11 中裕科技 871694 12.33
  •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