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下行周期,谁能让市场多看一眼?
“埃及将有七个丰年,随后迎来七个荒年。”在圣经故事“创世纪”里,约瑟为法老解梦,如此说道。
在现代金融学理论也有一个约瑟效应(Joseph Effect)。它描述了股票价格的周期趋势:某个趋势会连续,然后反转,接着再持续一段时间。
周期如潮涨潮落。
2022年国际局势可谓瞬息万变,新冠疫情继续肆虐。一季度以来,国内多个经济重镇因疫情阶段性停摆,各行业受到不同程度影响。
4月,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下降11.1%,创下2020年疫情爆发以来有统计的增速新低。
根据通信院发布数据,2022年一季度,国内市场手机出货量同比下滑29.2%,单3月份的出货量就同比骤降40.5%。宏观因素,叠加核心零部件持续供应紧张,智能手机行业遭遇前所未有的困境。
下行周期里,投资者更希望找到抗风险能力强的公司。这样的公司长什么样?
小米值得多看一眼
以手机行业为例,小米的抗风险能力以及估值的安全边际,都要显著优于其它手机厂商。
5月19日,小米集团(01810.HK)发布2022年一季度财报:报告期内,小米实现收入733.5亿元,经调整净利润28.6亿元。
尽管收入利润双降,但从数据来看,小米的智能手机出货量降幅小于可比友商和行业平均值。
此外,根据Canalys的统计,2022年一季度,小米继续保持全球智能手机销量的第三名,仅次于国际巨头三星和苹果,市占率达到13%,也是唯一市占率超过10%的国产品牌手机厂商。
在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ToP5国产手机厂商中,小米的市场份额同比也是降幅最小的。
来源:Canalys
从用户端看,截至2022年3月,全球MIUI月活用户达5.29亿,同比增长1.04亿,增幅达24%。
庞大且不断增长的“米粉”,是多年口碑累积出的品牌价值体现,可谓基础型安全垫。在此之上,借助小米生态链中的众多明星产品,用户价值可被进一步挖掘。
2月8日,小米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雷军发布内部信,宣布小米正式组建高端化战略工作组,确立“三年手机销量全球第一”的品牌战略,产品质量和体验要全面对标业界标杆iPhone。
虽然终端业务销量阶段性承压,2022年第一季度,小米全球智能手机的ASP(平均售价)却同比增长14.1%,达到1189元。
来源:小米财报,阿尔法工场研究院整理
ASP逐年提升,也从另一个角度说明了小米高端化正稳步推进。根据第三方数据,2022年第一季度,在国内4000-6000元价格段的安卓智能手机阵营,小米位列第一。
小米12 Pro,来源:小米官网
针对市场普遍担忧的上游关键部件产能不足导致的交付量问题,基于全球各大晶圆厂的扩产保供计划,在不久的将来,大概率会得到缓解,甚至完全解决。
业绩说明会上,小米合伙人、总裁王翔判断,2022年半导体芯片的供应不会有问题,预计第二季度后期供应会逐步改善,“这对我们(小米)的业绩将起到正面效应”。
“三年手机销量全球第一”的目标,目前仍未改变。
除了基本盘确保稳健之外,企业抗风险能力的另一个评价标准,就是它的“第二曲线”——既能够对核心业务形成助推和呼应,也能够自主长大的一条业务线。
对于小米而言,就是看AIoT(智能物联网)的表现。从2014年,小米开始布局IoT设备以来,手机和AIoT始终保持着共生共荣的关系。
2022年一季度,在手机业务承压之时,小米的AIoT与生活消费品业务令人意外的逆势增长,收入195亿元,同比增长6.8%,而且毛利率达到15.6%,创下单季历史新高,独立走出了一波反周期的行情。
财报显示,小米的若干AIoT单品都有不俗的表现,其中,智能电视的数据尤其亮眼。在全球智能电视出货量同比下滑的大环境下,小米智能电视却逆势增长超过15%,达到300万台。
根据奥维云网的统计,小米连续13个季度蝉联国内电视出货量第一名,稳居全球前五。其余品类,大到冰箱、洗衣机等白电,小到TWS耳机,小米均有不错的成绩。
截至2022年3月底,小米AIoT平台连接的IoT设备(不包括手机、平板和笔电)数量超过4.78亿,同比增长36.2%。配合上面提到的庞大智能手机用户,AIoT业务已进入增长惯性之中。
来源:小米官网
另外,未来全新的小米汽车业务也有很大的想象空间,2022年一季度,包含汽车业务在内的创新业务费用就达到了4.25亿元。
作为下一代的核心智能终端,小米汽车与小米手机和AIoT在不同场景下的互相协同,1+1+1>3的化学反应值得期待。
未来的汽车业务,将为小米提供新的安全边际,从而不受消费电子单一赛道的影响。
截至5月24日,小米TTM市盈率只有20X,估值重新回到具有吸引力的区间。
随着小米的高安全边际逐渐被资本市场认可,短期利空出尽,公司的市值还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
总结起来,手机业务抗外部风险强、AIoT继续增长、海外市场势头不错、汽车业务值得期待、估值进入合理区间,都是下行周期里,小米值得投资者高看一眼的逻辑所在。
新零售带来新护城河
任何一家企业的价值,都要通过销售来实现。抗风险能力,亦是如此。
小米对多使用场景的认知迭代、技术开发、互联网营销思维和销售渠道,均跑在了科技赛道的前面。
线上销售一直是小米的亮点。根据第三方数据,2022年第一季度,小米在线上渠道的中国大陆智能手机出货量排名第一,市占率为32.3%。
而线上线下联动是新零售的核心要义。截至2022年3月底,小米在大陆的线下零售店已经超过10500家。
小米之家,来源:小米官网
线下店为小米带来新的机遇,更完美匹配其高端化战略。
比如,对于价格较高的单品,现场体验非常重要,是其价值的集中体现。
根据第三方数据,小米高端智能手机有超过一半的比例是在线下店场景实现的。可以预见,未来将有更多的高端智能手机成交于线下体验店。
线下市场不仅有利于高端智能手机的销售,更是新增用户的重要来源,同时可以拉动体验型智能家居的销量。
“步入式”消费场景,提供“沉浸式”体验,令消费者“欲罢不能”——这一闭环是线下AIoT产品销售的逻辑,因为逛街本身,就是一种“精神享受刚需”。
类似宜家和无印良品的开放型集合店模式,逛一逛小米之家,除了原本想买的,还能有新发现。
新零售还能融合跨行业优势,为消费者提供更精细化的服务,以及打造品牌辨识度。2021年10月,小米和美团合作,将线上零售和跑腿外卖相结合。
“最快30分钟送到家”的即时购,缩短配送时长,无论是“充电线突然坏了”、“无线蓝牙耳机丢一只”的燃眉之急,还是“不想等快递,我今天就要,但不想动”的Z世代消费风格,都能精确满足。
更稳的供应链——“有米下锅”
新冠疫情以来,全球格局进入“大重置“时代。供应链不稳,成为所有制造业企业的心头大患。谁能率先在乱局中稳住自己的供应链,谁就能在风暴中掌握主动。
换句话说,这也是考验企业安全垫厚度的尺。
王翔在一季度财报说明会上坦陈:“第一季度我们(小米)150美金以下产品所需的低端芯片因为有超过1000万台的供货缺口,这给我们造成比较大的困扰。”
1000万台,恰好是小米2022年一季度智能手机出货量与去年的差值。供应链对企业业绩安全的威力可见一斑。
小米的办法是参与供应商的智能化改造,强化互动和粘性,从终端需求出发,协同上游进行先进技术共研。
例如,蓝思科技(300433.SZ)通过与小米打造联合研发中心的方式,学习小米亦庄智能工厂的新材料、新工艺、先进制造技术,打造出全球领先的消费电子智能工厂。
根据公开资料,蓝思科技是小米高端旗舰机小米12的主要零部件供应商之一,并获得小米颁发的“优秀交付奖”。
此外,小米已布局众多关键核心技术和零部件,维护供应的安全性与先进性,力保下一代核心技术不被“卡脖子”。
小米长江产业投资基金于2017年成立,目前已经投资超过100家国内企业,覆盖5G射频、AI、第三代半导体化合物等行业领先技术。
在电子产业界,小米长江产业投资基金与华为哈勃投资成为“双子星”,双方涉投领域,几乎都可见到未来的重点科技发展方向。
业界甚至流传有“长江出品,必属精品”的评价。
即便有多年深厚的布局,全行业系统性的供应短缺仍然让小米过去相当长一段时间,都要面对销路广阔、生产上却无米下锅。
所幸,随着从去年初开始上马的半导体芯片产能逐步释放,小米手机整体销量恢复到去年水平,应该不会需要等太久。
企业终极抵抗力——技术创新
正如布莱恩·阿瑟在《技术的本质》里说的:技术有自己的进化方向,它不受人类社会高潮低谷的影响。经济可以是周期性的,技术则需要累进式投入方能瓜熟蒂落。
只有持续投入产出过硬的技术,才能提高消费者的用户体验——在这个信念下,小米喊出了“5年1000亿”的研发投入计划。
2021年,小米研发支出达人民币132亿元,同比增长42.3%。2022年第一季度,研发支出人民币35亿元,同比增长16%。
3月24日,雷军表示,继去年招募5000名工程师后,今年将继续维持这一招聘规模,再招募5000名优秀的工程师。
并且,小米宣布了上市以来针对员工的最大一次激励计划(向4391位员工授予1.749亿股小米股票)。
以两位数的幅度持续增长的研发投入为企业筑牢了技术高墙。小米的夜枭算法在被誉为“影像算法奥林匹克”的CVPR NTIRE2022 夜景渲染赛道中,以巨大优势获得大众评审和摄影师评审两项世界冠军。
在充电领域小米也一直领跑行业。有线充电功率已经做到200W,充满仅需8分钟,引领手机充电进入分钟时代。
2021年,小米首次突破手机无线充电的百瓦大关,推出120W无线充电,15分钟充满一部手机。
稳定持久安全的充电能力背后,需要芯片作为支撑,2021年小米还推出了自研的充电芯片澎湃P1,填补行业空白。
小米的智能化生产也在推进中。将技术研发与生产环节有机结合在一起,更有利于先进技术的落地,从而转化为更高端的产品。
计划产能1000万台高端智能手机的小米智能工厂二期,预计2023年建成投产。高度自动化的生产线更有利于品控,也可弹性应对未知的停产停工风险。
责任编辑:陈悠然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