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晓光:扎根产业深度研究的打法 一定是未来投资者最主流的方向

赵晓光:扎根产业深度研究的打法 一定是未来投资者最主流的方向
2021年08月23日 17:38 财经自媒体

  今日解读已更新,几个细节看宏观经济,仍现谨慎信号;财政发力利好什么?欢迎收听今日财经新闻解读。

      赵晓光最新对话:什么时候配老大,什么时候配老二?市场过去对制造业存在认知偏差

  来源:聪明投资者

  “我们认为是通过上游看下游,通过上游的供应商看下游的客户,通过下游的客户看上游。

  这个研究体系,对当年我们去紧密地跟踪苹果产业链非常有帮助。

  过去我们在这个行业关于什么时候应该配老大,什么时候配老二,大概是三个节奏:

  在行业第一阶段,往往是老大是带领行业,是老大的机会。

  在行业第二阶段,行业快速增长,老二会获得非常好的机会。在行业增长的平稳期,老大又会获得非常好的机会。”

  “我再举个例子,像造车新势力特别火。

  之前我也确实无法判断到底是蔚来汽车、小鹏汽车、还是理想汽车?谁是未来的赢家?

  过去可能我就凭借这我对这些企业财务报表的理解,商业模式的理解,或者企业家的理解去判断。

  但是我前段时间、花了很多精力去找他们这个行业上游的芯片供应商,做无人驾驶的供应商,下游的经销商,以及用户,做了一个多方面的交流验证。

  包括华为的造车势力。

  聊完之后我特别有获得感,对这个行业的认知就特别清晰了。”

  “所有公司的成就,不管是它自身的业绩的成长,它的股价的表现,都来自于行业性的机会、时代的机会。”

  “做研究从需求端是比较好讲清楚的,是比较容易的。

  研究的水平主要体现在什么?

  在供给端对竞争格局的理解,对企业的扩张模式,成长模式的理解。”

  “市场对制造业有很多认知偏差。

  过去大家觉得相对消费品,制造业(不太好),

  消费品有品牌,一旦形成了一定的品牌效应和规模,就有非常强的护城河。

  制造业从过去看,就是你投产,我也投产,大家都去投产,最后产能过剩,激烈的价格竞争。

  但这两年就发现,这样的趋势或者因素在逐步的在变弱。”

  “我研究电子行业,比如说面板,或者一些传统的电子制造业,有非常强的共鸣。

  一开始大家都去干,业绩大幅的波动,后面的波动趋于缓慢,但是还在波动中。

  但到目前为止,每个行业格局形成,龙头企业不仅有规模的优势,包括整个产业链的控制,

  整个生态从研发,品牌,采购,再到产品的复制能力,不断形成了一个比较清晰的、既有价值、又有护城河、又有成长能力的路径。

  “但是基于一个单个公司的研究,实际上性价比是非常低的。

  可能你投入了大量的研究,最后你获得的研究回报比较低。

  所以未来我们也是特别认同、把这个行业所围绕的一些产业链深度打通,

  把上下游从硬件到应用,从元器件到设备,交叉验证,交叉跟踪,这个研究方法应该是未来的。”

  以上,是天风证券副总裁、研究所所长赵晓光和广发基金基金经理刘格菘,8月20日在广发基金主办的线上对话中,分享的最新精彩观点。

  赵晓光主要分享了对于科技、制造业的看法,以及如何分析产业链的变化。

  聪明投资者整理了赵晓光对话精彩内容,分享给大家。

  公司的成就来自行业、时代的机会

  要在不同行业间进行比较

  赵晓光:所有投资大师,基本上他也是在不断总结反思提升,这就像武侠小说里,你要成为武艺最强的人,就是要不断的提升。

  所以彼得林奇也好,巴菲特也好,他也是在不断地说我以前做犯过哪些错误。

  我们一定要正视自己过去的经验、历程,不断提升,这一点非常重要。

  刚刚你也提到一点,最终发现,每个公司的成就都是来自于这个时代的背景和行业的趋势,所以你现在会特别重视行业的严选。

  我刚入行的时候读一本书,是说幸运比能干重要,这一点得到我高度的共鸣,确实要看行业趋势。

  所有公司的成就,不管是它自身的业绩的成长,它的股价的表现,都来自于行业性的机会、时代的机会,这一点非常重要。

  第三点,作为投资来说,确实要真正热爱投资,要正视自己各方面技能的提升。

  我以前做电子分析师,也遇到这种客户,说我特别爱这个行业,觉得这个行业特别好,但有段时间为什么别的涨,我都不涨?

  我后来就客观地去跟我的客户、或者这些行业的分析师聊完之后发现,确实因为那些涨的行业业绩增速阶段性地比我们的更高。

  要冷静客观地进行不同行业在不同阶段、不同趋势的比较。

  价值投资不代表低估值投资

  要看企业在什么阶段

  刘格菘:价值和成长都是反映企业价值的一种投资方法,无非是说我们去把握的阶段不同,只是企业成长过程中不同的方面。

  只是大家对成长性的认识把握有差别,很多人觉得这个东西可能就是一年的景气度,但是我们如果基于很强的产业调研,得到结论,这个行业可能未来三五年都会保持高景气状态,企业价值大概率是被低估的,晓光总对这方面应该有很深的认识。

  赵晓光:确实是非常好的话题。

  我的感悟,第一,价值投资不代表低估值投资,

  过去我们研究时候也发现,这公司估值好低,可能就十几倍的科技股。

  如果是单纯按照低估值进行投资,就完全可以通过量化的方式来定了,不需要做研究了。

  所以也不代表说低估值的公司里不会有机会,也有非常好的机会,是低估值的公司被市场认知偏差,获得的机会。

  第二点,价值投资和长期投资,并不完全是一回事,

  过去我们总是把价值投资和长期投资混淆,

  还是要看这个企业现在是什么阶段,三年后是什么状态,根据是什么来判断它到底是什么估值,或者我们应该是什么样的持有策略。

  特别对于成长性行业来说,它的成长和价值确实是相辅相成的,没有成长就体现不了价值,而价值也一定要以成长的方式来体现。

  大家看一下格菘总的基金的配置,虽然表面上看,觉得它是成长,其实它配的很多公司是极有价值,它有独特的行业竞争力。

  可能3年后、5年后,这个行业可能还是这些公司作为龙头,这就是它的价值所在,叫不可替代性。

  本身它有产品的可复制性,实现了它的成长,甚至说价值可能就是成长的保证,没有价值、没有护城河、没有独特的优势,也无法实现成长。

  制造业行业格局形成

  龙头企业不只是有规模的优势

  赵晓光:我在培训我们自己的分析师的时候也一直跟大家说,做研究从需求端是比较好讲清楚的,是比较容易的。

  研究的水平主要体现在什么?

  在供给端对竞争格局的理解,对企业的扩张模式,成长模式的理解。

  像我研究电子行业,比如说面板,或者一些传统的电子制造业,有非常强的共鸣。

  一开始大家都去干,业绩大幅的波动,后面的波动趋于缓慢,但是还在波动中。

  但到目前为止,每个行业格局形成,龙头企业不仅有规模的优势,包括整个产业链的控制,

  整个生态从研发,品牌,采购,再到产品的复制能力,不断形成了一个比较清晰的、既有价值、又有护城河、又有成长能力的路径。

  这也正是市场过去对制造业的很多认知偏差。

  过去大家觉得相对消费品,制造业(不太好),

  消费品有品牌,一旦形成了一定的品牌效应和规模,就有非常强的护城河。

  制造业从过去看,就是你投产了,我也投产,大家都去投产,最后产能过剩,激烈的价格竞争。

  但这两年就发现,这样的趋势或者因素在逐步的在变弱。

  随着我们国家综合实力的提升,我们国家从制造业大国也走向了制造业强国,制造业强国也离不开我们科技创新的力量和资本市场的支持。

  优秀的企业背后我们都会看到企业家精神,我也认识很多这个行业的董事长,

  有理想,有追求,有付出,出门打车,吃饭也都吃盒饭,全部的精力和发展使命都在这上面,

  这一点也确实是中国制造业能够持续崛起的信心所在。

  行业第一阶段,是老大的机会

  行业第二阶段,老二会获得非常好的机会

  行业增长的平稳期,老大又会获得非常好的机会

  刘格菘:可以跟我们介绍一下,如何从产业研究的视角去分析产业趋势的变化?

  赵晓光:为什么要强调产业链上下游的研究?

  当然也跟我本人的经历有关,

  因为当年研究苹果产业链,就是怎么能够更好的知道这个行业的逻辑,能更好的紧跟行业的变化。

  我们认为是通过上游看下游,通过上游的供应商看下游的客户,通过下游的客户看上游。

  这个研究体系,对当年我们去紧密地跟踪苹果产业链非常有帮助。

  过去我们在这个行业关于什么时候应该配老大,什么时候配老二,大概是三个节奏:

  在行业第一阶段,往往是老大是带领行业,是老大的机会。

  在行业第二阶段,行业快速增长,老二会获得非常好的机会。

  在行业增长的平稳期,老大又会获得非常好的机会。

  所有的这些信息不是我们自己判断想出来的,

  就是广泛地跟产业上游的芯片供应商,元器件的供应商,下游的系统集成商,终端的客户,交叉验证,反复验证。

  我们投资,特别是在不断面临新的行业(的时候),它也相当于我们在摸一个大象,你只摸它的一条腿,两条腿,是不能够完全了解大象的。

  在这个情况下,我们目前看到的像电动车在崛起,像信息化技术,科技技术跟各个行业深度的耦合,像机器人,物联网等等。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会发现,未来对于很多行业的研究,需要更加深入产业,扎根产业,把产业深入,吃透,一些机会自然就会流出来。

  扎根产业,深度研究的打法

  一定是未来投资者最主流的方向

  过去看一个公司,这个公司是做什么行业的?

  我马上去看一些数据,再去找公司调研,再找一些行业专家交流一下,都是一个判断。

  但是基于一个单个公司的研究,实际上性价比是非常低的。

  可能你投入了大量的研究,最后你获得的研究回报比较低。

  所以未来我们也是特别认同、把这个行业所围绕的一些产业链深度打通,

  把上下游从硬件到应用,从元器件到设备,交叉验证,交叉跟踪,这个研究方法应该是未来的。

  过去几年整个行业的投资也经历了几个过程。

  像2015年那时候重组并购的过程,过去几年大家都是讲买头部资产,买了放这里就行了,但我们会发现,在某些阶段也会遇到一些挫折。

  所以扎根产业,深度研究的打法,一定是未来投资者最主流的方向。

  如何把研究变成一个科学化,专业化,深度化的工作?

  这样的工作确实只有这些头部的,够规模的基金公司,像我们分析产业一样(去深入研究,深入跟踪,才能做到。)

  因为基金管理也是有规模效应的,

  你有足够大的规模,可以调动更好的研究资源,投资资源,分析师资源,进行更加深入的跟踪。

  所以这个趋势应该在未来几年,特别是在以To B行业为主的行业中,会成为一个非常重要,决定投资胜负的一个胜负手。

  我再举个例子,像造车新势力特别火。

  之前我也确实无法判断到底是蔚来汽车、小鹏汽车、还是理想汽车?谁是未来的赢家?

  过去可能我就凭借这我对这些企业财务报表的理解,商业模式的理解,或者企业家的理解去判断。

  但是我前段时间、花了很多精力去找他们这个行业上游的芯片供应商,做无人驾驶的供应商,下游的经销商,以及用户,做了一个多方面的交流验证。

  包括华为的造车势力。

  聊完之后我特别有获得感,对这个行业的认知就特别清晰了。

  所以,这样的研究,不仅是买方,还是卖方,包括产业,都是非常认同的研究风格。

  优秀资产管理人的特点

  赵晓光:优秀的资产管理人员有哪些共同的属性,我们是能够看到的?

  第一就是真心热爱这个行业,热爱资产管理,热爱为我们的客户在投资上获取收益,热爱研究,热爱交流。

  所以我觉得,好奇心应该是驱动这个行业成长最核心的因素,

  你不能对很多东西都没兴趣,每个行业都抱着非常好奇一定要把它搞明白,研究明白的态度。

  第二要客观,不能以主观的偏见来替代客观的认知,

  要有自己的框架,用这个框架不断的审慎分析,不断的回顾展望,不断的总结提高,不断去挖掘这个行业的机会。

  就是大胆的假设与小心的求证,紧密的结合。

  第三点非常重要的是要有独立的认知,

  要有独立深度思考的能力,要有判断的能力。

  投资这个行业,每天都要判断,这个公司到底能不能继续持有?

  要不要进行配置?这个公司是不是短期被高估了?

  这个能力还是需要我们基于多研究,多思考,多交流,所逐步形成的客观认知上的判断能力。

  你不能有偏见,不能过于自负,要有自己的判断能力,也要进行实践中不断的修正,不断的提升,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

  只有把每个东西都看完了,你才知道哪个东西是最好的。

  我们现在讲大数据,实际上是因为你看得足够多了,你自然就知道哪个是最好的。

三大炒股神器免费领取!数量有限,先到先得>>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责任编辑:陈志杰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08-26 时代电气 688187 --
  • 08-25 森赫股份 301056 --
  • 08-24 张小泉 301055 6.9
  • 08-23 宏微科技 688711 27.51
  • 08-23 远信工业 301053 11.87
  •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