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文|杨雪梅
2022年8月,乳业市场两大巨头蒙牛和伊利先后发布了2022年上半年财务数据,从两份年中报来看,两家头部乳企既有各自的优势和短板,也面临共同挑战。
其中,在营收规模上,伊利仍保持高于蒙牛,差距进一步拉大,在规模效益方面,伊利占据明显优势;伊利盈利能力强于蒙牛。在新业务探索上,蒙牛在奶酪赛道取得亮眼增长,与伊利来开差异化优势。
同时,两家也面临共同的挑战。一方面,在营收增速上,两家乳企较去年同期均出现了下滑,蒙牛甚至跌破两位数增长;主营业务也告别2018年以来保持的两位数增长,增长近乎停滞。
从大环境来看,2022年上半年,乳业行业整体面临较大冲击,一是,牧草等饲料价格上涨,我国生鲜乳价格处于高位水平,乳企面临较大的成本压力;二是,消费需求相对疲软,企业需要不断打折促销来刺激消费,导致行业毛利率降低;三是,市场竞争逐步加剧,随着中小乳企冲刺资本市场,区域品牌、新品牌崛起,同质化问题更加严重,各个乳企销量均有不同程度下滑。
不过,长期来看,牛奶作为民生品类受影响会小于其他品类。对于头部乳企而言,未来三到五年里,在新赛道上的较量和成果表现,可能将成为影响市场格局的重要因素。
成本上升,毛利率下降,营收减速
从今年上半年的业绩表现来看,在营收规模和盈利方面,蒙牛乳业实现营收477.22亿元,同比增长4%;净利润为37.51亿元,同比增长27.3%。伊利实现营收634.63亿元,同比增长12.31%,净利润61.39亿元,同比增长15.40%。伊利实现首次半年营收破600亿元,净利破60亿元。
营收规模上,伊利仍保持高于蒙牛,差距进一步拉升至157亿元,从去年的25%大幅拉开至33%。在营收增速上,两家乳企较去年同期均出现了下滑,蒙牛甚至跌破两位数增长。
对比净利率,伊利的盈利能力强于蒙牛,双方存在较大差距。2022年上半年,伊利的净利率为9.71%,同比增长2.75%,蒙牛净利率为7.63%,同比增长18.11%。数据显示,2015至2021年间,伊利的净利率一直稳定在7%~9%左右,蒙牛则在3%~5%之间波动。
对此,浦银国际证券指出,一是在经营利润率方面,相较伊利,蒙牛在经营利润率相对较高的品类(如奶粉与冰淇淋)实力有待提升,而经营利润率相对较低的品类(如低温产品)的收入占比却较高。二是蒙牛总体的运营效率低于伊利,尤其是渠道网络的深度与伊利仍有一定差距。主要体现在,蒙牛的销售体系在结构上依然较为集中,不够扁平化,在分销和配送上较为依赖大经销商,造成经销商总体议价能力偏高,令蒙牛的销售费用率远高于伊利。
蒙牛未来需要推进渠道的深耕,加强不同区域的覆盖,拓宽销售渠道,提升运营效率,以逐步提升经营利润率。
此外,2022年上半年,伊利与蒙牛的毛利率出现不同幅度的下降,毛利率分别为 33.75%和33.6%。毛利率下滑,原辅材料平均价格上涨是一个主要原因。
对于乳企来说,疫情给公司全年的经营计划的制定带来了一定的挑战和不确定性,对整体经营产生影响。但从长期来看,牛奶作为民生品类反而是受益的,疫情下家庭乳业消费需求上升。
当前市场环境下,乳企正面临三个核心挑战,一是克服成本压力,优化效益;二是发展增量盘,在主营业务之外寻找稳定可持续的新增长曲线;三是守住基本盘,不断创新应对竞争。
基本盘增长停滞,新秀涌入、双雄承压
从基本盘来看,蒙牛和伊利的主要营收来源都是液态奶,今年上半年,蒙牛液态奶业务营收396.65亿元,占总收入的83.1%;伊利液体乳业务营收428.92亿元,占总收入的68.7%。
与去年同期相比,两家的液态奶业务虽然仍保持增长,但增速远低于去年同期。其中,蒙牛液态奶业务同比微增0.55%,去年同期增速为21.1%;伊利液体乳业务同比增长1.14%,去年同期增速为19.65%。
值得注意的是,自2018年以来,伊利和蒙牛的主营业务增长幅度平均水平保持在两位数的增长。今年开始,核心业务增长停滞,是两家头部乳企共同面临的问题。
一直以来,在液态奶领域,蒙牛和伊利长期双雄盘踞。根据欧睿国际数据,2021 年,伊利和蒙牛的市占率分别为 25.8%、22.0%,行业 CR5 为 57.7%,乳业市场呈现双巨头占据半壁江山的局面。
但近年来,一些区域、小众乳企崛起,如认养一头牛、简爱、麦趣尔,通过概念营销、社交媒体推广、直播带货等方式试图打破液态奶领域的双强局面。此外,受消费低迷、原料涨价成本增加、业绩增速放缓、股价低迷、营收压力大等多种因素影响,多家中小乳企加快了上市节奏,通过IPO上市融资成为他们解决企业经营困境的方式之一。
有数据统计,2022年以来,有超过10家乳企向资本市场发起了冲击。认养一头牛今年7月披露招股书,拟在沪市主板挂牌上市,君乐宝、宜品、温氏乳业等也相继启动IPO方案。
过去几年,伊利和蒙牛都在推进高端化产品,比如在金典和特仑苏上大力投入,以图通过单价更高的产品拉动营收增长。但在消费低迷的大环境下,高端化的增长空间也在缩小。
新品牌虎口夺食、产品同质化严重,在行业竞争不断加剧的压力之下,蒙牛和伊利开拓新业务、发掘新增长曲线的任务迫在眉睫。
增量盘竞争胶着,守雪糕、拼奶酪
两家乳企上半年盈利优于预期,销售表现尚可,主要受雪糕和其他乳制品增长的推动。
首先在冷饮/冰淇淋板块,在两家乳企的业绩中均扮演了新增长的角色。该板块,伊利整体营收规模大于蒙牛,两者上半年营收分别为72.95亿元、39.04亿元;同比增长分别为31.71%、29.9%,增速均高于去年同期,且高于上半年整体业绩增速;占总营收比重分别为11.7%、8.2%,占比高于去年同期。
今年上半年雪糕类产品增势良好,或许与各地气温攀升、居家消费增长等有关。不过冷饮/冰淇淋类产品受季节影响较大,进入下半年,随着天气转冷,冷饮和鲜奶也将进入淡季,对乳企业绩的贡献将有所减少。
其次在奶粉和乳酪业务上,蒙牛与伊利各有优势。
在奶粉业务上,无论是规模还是增速,蒙牛相比伊利都要逊色一些。蒙牛奶粉业务上半年收入18.94亿元,同比下降25.64%,而伊利奶粉及奶制品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20.71亿元,同比增长58.28%。
目前蒙牛的奶粉业务收入主要来源于雅士利与贝拉米,前者贡献占比99.6%,蒙牛奶粉业务的增长下滑,主要受雅士利拖累——今年上半年,雅士利实现收入18.87亿元,同比下滑12.53%,净利润亏损1.59亿元。不过,奶粉仍是蒙牛押注新增量的重要标的,也是其在与伊利的竞争中,比较关键的影响要素。
但另一方面,蒙牛在奶酪赛道找到了新的切入点,在新业务拓展上,与伊利打出差异化。数据显示,蒙牛上半年以奶酪为主的其他产品业务营收同比增长149.38%,营收贡献由去年年底的2.8%增加到4.7%。
实际上,伊利在奶酪市场也有动作,但投入力度远不如蒙牛。伊利的奶酪业务归属于奶粉及奶制品板块,并未披露具体增长情况。不过,在业绩说明会上,伊利股份也透露了对奶酪业务的布局计划,公司管理层表示,随着行业集中度的进一步提升,伊利在奶酪领域将获取更大部分的份额,目标是成为奶酪第一品牌。
深圳中金华创基金董事长龚涛表示,奶酪在中国市场从消费者食用习惯、普及度等方面看并不高,但从蒙牛来看,奶酪业务的复合增长率方面远超液态乳,也就是说,在这个领域里,奶酪的市场空间和想象力较高。而有“奶酪第一股”妙可蓝多的加持下(妙可蓝多2022年上半年主营收入25.94亿元,同比上升25.48%),可能抢先于伊利占领一个新品高地。
龚涛认为,这也是为什么蒙牛这份年中报成绩并不是十分亮眼,但却引来其股价开盘大涨的主要原因之一。
不过,整体来看,在多元化布局上,伊利第二三增长曲线已成气候,营收体量及占比相较于蒙牛而言,表现得更加健康和平衡。
龚涛表示,未来三到五年里,两家头部乳企在新赛道上的较量和成果表现,将成为决定两家在未来乳业市场中市场格局的重要因素。
责任编辑:王涵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