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机四伏”下的苹果供应链企业如何自救?

“危机四伏”下的苹果供应链企业如何自救?
2021年09月12日 21:06 证券日报

每天仅需6.6元,掌握万亿聪明钱最新动向!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原创 证券日报网 证券日报之声 

  近日,苹果宣布将于北京时间9月15日凌晨1点召开秋季新品发布会,推出iPhone13系列手机,引发业界关注。而华为也同期宣布将早于苹果两天,在9月13日推出新品,届时或将带来一款对标苹果的大屏手机。两者颇有隔空打擂台的意味。

  而在这一热闹的背后,苹果供应链危机逐渐凸显。

  中国厂商占半数 供应链“神坛”背后危机四伏

  中国厂商在苹果供应链的地位正在与日俱增,甚至一度走向“神坛”。

  近期苹果公司发布的2021年度《供应商责任进展报告》及2020年主要供应商名单显示,在前200名供应商里,中国大陆厂商共有96家,占比48%,主要聚集在精密组件及材料供应模块上。而这些供应商名单中提及的公司占其98%的材料和生产采购成本。

  苹果在中国的供应链丰繁复杂且枝节众多,A股苹果概念股包括安洁科技环旭电子长盈精密德赛电池等,它们参与苹果材料、无线充电、电池等相关产品的研发和销售,是苹果在国内重要供应商。中信证券数据显示,A股中苹果概念股数量为103家。

  去年,有11家上市企业被新纳入苹果产业链,包括胜利精密深天马A精研科技得润电子兆易创新、长盈精密、新纶科技等。不过,每年也有多家企业会被苹果踢出局。从苹果公布的供应商名单来看,从2017年开始,每年几乎有二三十家企业会出局,而中国企业成为替补的第一梯队,占据了“替补”的较大比重。

  经过多年的发展,让苹果对中国产业链形成较高的关联度。据了解,苹果70%零部件的生产、封装及组装均在中国完成。不过,部分厂商正在牺牲利润来换取更多订单,加之对苹果的强依赖,隐现危机正在凸显。

  从苹果产业链上市公司德赛电池发布的年报来看,其去年营收为193.98亿元,其中45.47%的营收是由苹果贡献的。而对于欧菲光而言,苹果曾是其第一大客户。在去年营收中,苹果的业务就占据了30%。就在今年初,苹果与欧菲光终止合作。公司上半年的营收同比下降49.96%,净利润下滑了93.25%。

  据统计,2021年上半年,37%的苹果概念股公司净利润出现同比下滑。

  “苹果供应链中国企业利润下滑,其原因主要是受疫情影响,相关原材料的成本急剧上升;中国大陆市场劳工成本、物流成本等诸多成本的提高,变相地降低了自身的利润;中国供应链企业研发投入的增加。”中国本土企业软权力研究中心研究员周锡冰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认为。

  他表示:“与德赛电池类似情况对苹果供应链依赖较大的公司不在少数。如果苹果供应链出现问题,这些公司很难全身而退,尽快发展新的业务和利润支撑,是其当务之急。而苹果对供应链企业的利润压榨也是由来已久,时间长企业竞争惨烈、矛盾还会进一步激化。”

  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江翰认为:“苹果的新品发售通常会带动部分上市公司业绩和股价出现一个浪潮,但近年来苹果的创新缺失实际上已成为一个趋势,苹果的创新不足的问题还需正视。同时,苹果供应链企业也应该思考如何寻找更多元化的增长点,来避免苹果单一主体对自身的影响。”

  手机硬件利润下滑60% 苹果供应链话语权遭挑战

  一改往日的高涨行情,周五,苹果概念股却表现平平,截至9月10日收盘,57只相关概念股下跌,最大跌幅超4.78%。

  “苹果新品的功能都在预期之内,缺少新的富有想象力的元素,可见其市场目标主要还是存量用户为主,难以吸引的新的用户。由此带来两个负面因素,一是降低了用户对苹果创新的期望,二是短期内难以引领行业发展浪潮。”深度科技研究院院长张孝荣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

  不过他认为:“由于目前还没有足够强劲的竞争对手,苹果在中国还是会得到不错的发展。苹果订单没有因创新力不足而大幅缩水,产业链配套公司的业绩也在预期之内,A股相关公司依然活跃,中国企业依旧将是苹果供应链的主力,话语权也在逐渐提升。”

  而意识到成本等危机的苹果,曾一度试图转移生产线。为了减少生产成本,苹果联合多家代工厂商向生产成本更低的印度、越南转移,如2017年,富士康就在印度为苹果生产更低成本的iPhoneSE,这也有利于苹果在印度打开市场,苹果也在近几年陆续说服部分代工厂商向这些地区转移生产线。

  不过,一场疫情打乱了苹果的节奏。

  巨丰投资首席投资顾问张翠霞告诉《证券日报》记者,苹果作为行业龙头也难抵成本持续增加,利润不断被压缩情况,根据苹果财报显示,其iPhone硬件毛利率从2009年最高峰时的74%,已经一路下滑至60%左右。中国的房租、人力、零部件成本上涨给苹果带来更大的成本压力,此外,国内的手机厂商推动中国供应链本土化,也导致苹果对国内供应链的话语权遭遇挑战。

  虽然苹果产业链向东南亚转移一再受阻,如文化抵触、疫情延伸等,但中国的苹果供应链企业也需进一步突破技术瓶颈,不再仅是基础代工,并逐渐提升话语权,否则不论其业绩还是市场估值,都难以获得投资者的认可。

三大炒股神器免费领取!数量有限,先到先得>>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责任编辑:杨红卜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09-16 中捷精工 301072 --
  • 09-16 华尔泰 001217 --
  • 09-16 君亭酒店 301073 --
  • 09-14 大地海洋 301068 13.98
  • 09-14 凯盛新材 301069 5.17
  •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