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国际金融报
一天前,印花税消息让香港本地地产股坐了趟过山车。
8月10日,在市场面并无确切消息的情况下,内房股遭遇惊魂。
午后,内房股全线下挫,其中龙湖集团盘中跌超18%,临近收盘略有回升,最终报收20.9港元,跌幅16.4%。其他个股方面,大发地产下跌15.15%、弘阳地产下跌14.84%,碧桂园、时代中国、宝龙地产、富力地产、美的置业、合景泰富等跌幅也在5%以上。与此同时,物业管理板块也遭遇下挫,旭辉永生服务、佳兆业美好、新城悦服务、碧桂园服务、世茂服务等跌幅均超5%。
作为行业稳健房企代表,龙湖股价的突然跳水引发市场高度关注。
16.4%的跌幅,让龙湖集团市值单日蒸发超270亿港元,股价创2019年8月以来新低。
有声音认为龙湖的股价波动或与瑞银的一则报告有关。
瑞银近日发表报告,根据闲置现金来衡量4家房企(碧桂园、万科、龙湖和旭辉)的现金消耗率,指出上述四家房企均在2022年上半年现金流产生负数,相当于截至2021年底闲置现金余额的11%-14%,投资者担心这种现金消耗的可持续性。瑞银估计,房企每月合同销售额须从今年上半年水平上升11%-16%,以此使得现金流恢复收支平衡。
针对龙湖,瑞银估计上半年其自由现金流出为62亿元,截至2021年底,567亿元的闲置资金消耗率为11%。基于合同销售疲软(预计今年同比下降30%)和潜在降价导致的利润率下降,该机构下调龙湖2022年-2024年的核心净利润8%-25%。
基于合同销售疲软(预计今年同比下降30%)和潜在降价导致的利润率下降,瑞银下调龙湖2022年-2024年的核心净利润8%-25%,并将其评级调至中性,目标价25.7港元。
8月9日晚间,龙湖公布了7月销售数据。根据公告,7月龙湖实现权益销售额118.5亿元,环比减少26%,对应合同销售面积418.9万平方米。具体来看,长三角区域以42.3亿的权益销售额内部领先,西部区域、环渤海区域、华南区域分别对应26.8亿元、25.4亿元和15.4亿元,华中区域以8.6亿元的权益销售额内部垫底。
截至7月底,龙湖累计实现权益销售683.6亿元,在克而瑞的销售排行榜中,龙湖的权益销售额位列第10,领先身后的绿城中国超100亿元。按照此前业绩会上管理层透露的全口径销售目标为3000亿元,截至7月底龙湖的业绩完成率为34.7%,下半年去化压力不小。
投资端,7月龙湖在南京和成都共计新增3幅地块,权益地价26.69亿元,今年前7个月龙湖合计获取17个项目,总权益地价114.19亿元。3月业绩会上,新任CEO陈序平表示量入为出,围绕毛利润等指标,理性获取土地。
也有传言称龙湖股价波动源于境外投行的大量减持,据新浪港股消息,实时数据显示外资在持续卖出龙湖股票,大和、高盛、花旗等外资卖出居首。实际上,昨天摩根大通等已在大量卖出龙湖,当日摩根大通卖出176.5万股龙湖股票,瑞士信贷卖出25.65万股,二者合计卖出超202万股,占当天合计净卖出量的85%。
此前市场传闻龙湖商票存在逾期的情况,引发行业高度关注,毕竟此前多家房企的资金困境都始于商票逾期。对此有接近龙湖的知情人士辟谣称,“龙湖去年就不开商票了,没有商票逾期,(传闻)纯属造谣。”记者登陆上海票据交易所查询,确无发现龙湖商票逾期的信息。
股价跳水后,龙湖集团管理层晚间火速召开了电话会议,会上董事会主席吴亚军表示,“商票违约系谣言。”吴亚军直言,公司没有太在意,是市场惊慌造成的,企业根本没出什么状况。
吴亚军说,企业还是在正常运作。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龙湖预见这些问题是比较早的,“依靠我们的原则和纪律才走到今天。内外债结构,债务结构都很好,龙湖大跌在静默期,股东也不能直接出手增持”。
今日股价大跌的并非龙湖一家,多家内房企股价的波动也让市场认为或受地产行业下行的影响。
此轮地产危机自去年三季度以来不断发酵,危机蔓延至多家房企。
近日,旭辉控股董事局主席林中谈及“债务危机与解决之路”时表示,“企业在应对债务积极自救的同时,希望政府能给行业或者给民营房企注入一点流动性。”
林中认为,对不同的企业需要分类对待。对已经出现债务违约的企业要进行风险隔离,让地方政府、地方监管部门以及AMC去进入。对现在还没出现债务违约的企业,其实可以扶一把,只要给他们注入一些流动性,他们就能挺过这一关。
原阳光城集团执行董事长兼总裁朱荣斌近期也表示,目前其实还有很多潜藏的可能爆雷的企业,他认为这场风暴会来得很猛烈,肯定是一场大变局,我们要意识到这个问题的足够性。朱荣斌呼吁度过这场危机需要清晰且有力的政策措施。
责任编辑:张海营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