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免赴港上市背后:免税市场烽烟四起 谁能笑到最后?

中免赴港上市背后:免税市场烽烟四起 谁能笑到最后?
2021年06月30日 23:01 新浪财经

  新浪财经 刘丽丽 

  全球最大的旅游零售运营商——中国旅游集团旗下“中国中免”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市场一片哗然,免税市场会否再次迎来新的变局?

  近年来,免税概念好像是资本市场的金手指,平平无奇一支股票,一沾上免税概念,马上就地封神,股价扶摇直上。这种戏码从去年以来就在股市不断上演,只是主角换了一个又一个。

  这次中国中免被寄予厚望,传说将募集70亿至100亿美元,成为阿里回归香港以来规模最大IPO,有预测称,中国中免H股上市后,总市值不排除冲高到8000亿、1万亿云云。

  得益于国内疫情形势稳定受控,国内免税品市场持续火爆,中国中免选择在这样的时候进军H股,应该也有其战略考虑。

  确实,在疫情双刃剑的背景下,中国中免业绩喜人,在全球旅游零售行业的排名不断提升,2020年市场份额跃居全球第一(占全球旅游零售市场的22.6%),而同期的全球市场暴跌了61.6%。但国内免税市场门槛降低虎视眈眈者众,也是有目共睹,中国中免能否进入万亿俱乐部,还很难说。以后的事情可能没有想象的那么好,但应该也没有想象的那么差。 

  群雄环伺

  全球最大的旅游零售运营商——中免集团是中国目前唯一一家覆盖全免税销售渠道的零售运营商,涵盖口岸店、离岛店、市内店、邮轮店、机上店和外轮供应店。目前经营194间店铺,包括在中国29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经营的188间店铺(覆盖超过90个城市),以及在香港、澳门和柬埔寨经营的6家境外免税店。

  行业普遍认为,中免有中国最完整的免税零售渠道和最优质的市场资源,以及较强大的供应链,这些是其主要的竞争壁垒所在。

  上市申请书显示,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中免集团零售销售额的全球排名在过去10年不断提升,从2010年排名的第19名提升到2015年第12名、并于2019年进一步升至第四,及于2020年位列全球第一。2020年,占全球旅游零售行业市场份额的22.6%。由2018年至2020年,中免的收入按复合年增长率23.3%增长,而净利润则按复合年增长率35.6%增长。

  申请资料也提示了多方面的市场风险,其中很大篇幅谈到了竞争对手带来的不确定性。

  比如,竞争对手进一步开发市内免税店可能加剧免税店间的竞争,尤其是邻近新开设市内免税店的口岸免税店。报告中坦言,“部分竞争对手近期已扩大或计划扩大其在中国免税行业的业务。该等竞争对手可能拥有强大的财务支持或与全球运输当局或设施拥有人或供应商有坚实的业务关系,从而使他们在竞争特许经营权时受惠。”这些竞争对手可能在特许经营协议报价方面与中免展开竞争,比如,接受较低的利润率或投入更多资本来取得或保留业务。

  免税品经营属于国家授权特定机构专营的业务,获得免税品经营资质须经财政部、国税总局、海关总署等三个部门的审核批准,牌照具有稀缺性,获取难度较大。

  中国免税业发展至今,拥有免税牌照的企业主要是:中国中免集团(包括日上免税、海南免税)、深圳免税集团、珠海免税集团、中国出国人员服务有限公司、中国港中旅资产经营有限公司(中侨免税店)以及王府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截至2020年12月31日,中免是10个具有中国免税品经营资质的主体之一,也是6个具有全国口岸免税店经营资质的主体之一。但中国免税行业的准入门槛近年来确实有所降低。

  有三个实体于2020年在中国获授免税执照(海南旅游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旗下全资子公司海南旅投免税品有限公司、海南省发展控股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全球消费精品海南发展贸易有限公司、百货店运营商王府井集团)。

  自从王府井集团时隔多年斩获一张免税牌照后,免税行业更加暗流涌动。商业百货、旅游、交通运输等多个行业的企业都对下一张牌照表示了浓厚兴趣。百联股份、鄂武商A、岭南控股、大商股份、欧亚集团、步步高、海印股份等11家企业明确表示已经申请免税品经营资质或者正在推进相关工作等,其中部分企业还与控股子公司双双提交了申请。其他全球旅游零售营运商日后也可能进入中国免税市场。

  口岸免税店渠道及离岛免税店渠道是中国最大的免税渠道,于2016年及2020年分别占93.6%及96.4%。海南市场是免税行业必争之地,也是中免的重中之重。

  中免在海南的两大重镇是三亚国际免税城,以及在建的预计2022年开业的海口旅游零售综合体。尤其是三亚国际免税城堪称“摇钱树”,2020年,三亚国际免税城的收入规模达人民币21,353.5百万元,销售规模于中国国内购物中心排行第一名。

  但目前海南免税市场格局也处于变动期。海南省宣布将按照经营品牌、品种、价格和国际三同步原则,采用招标等市场化竞争方式选择并确定新增加的海南离岛免税购物经营主体。传说已久的外资企业也将进入海南免税市场。有接近海南省政府人士透露,海南政府此举是有意在本地新增免税公司,参与市场竞争,放“水”养鱼。 

  深挖护城河

  新入局者不管是哪家,都会对中免的市场份额产生一定的分流。除了各方面政策变动的影响之外,竞争者增加应该是中免面临的最大挑战。

  为巩固和加强市场地位,中免集团已经在挖护城河。

  其内部人士曾经表示,公司目前已经占据龙头地位,接下来除了冲销售额以外,可能更加重视的是顾客体验是不是更好,上游供应链的谈判能力是不是更强,供应链的合作伙伴关系是不是更密切,市场渠道拓展的是不是更宽,后端的仓储物流信息系统建设、电商平台的优化升级是不是更有竞争力。

  上述人士举了韩国市场的例子做对比,表示“现在有些供应商已经对韩国市场有一些态度变化,有一些货他们要自己买回来,因为他们不希望自己的产品像大白菜一样,或者卖给某一些特定受益人群,大批量供给他们,他们更希望面向真实的消费者,面向真正认同自己品牌理念的消费者。”

  他表示,中免更希望跟上游供应商保持长期合作关系,通过终端运营能力帮助品牌把产品用更好的方式、更好的体验、更好的服务展现给消费者,同时消费者在这个过程中也能有不一样的购物体验。“这样跟上游供应商,跟下游顾客之间的信任感会越来越强,实现良性发展。所有大牌供应商都在强调这个,更希望有品牌忠诚度。”

  疫情以后,情况有了一些新变化。比如,有些傲娇的国际大品牌,之前不支持在线上售卖,现在理念也有所改变。

  之前也有内部人士曾透露,中免会考虑采取体验店方式完善实体店布局,以及在电商渠道的优化升级。“比较标准化的产品可能会逐步在线上更多展现,还会增加一些品类。” 

  价格优势不在?

  近年来免税行业市场的竞争其实在悄然加剧。免税店的价格优势,似乎也不如以前明显。比如在促销期,一些电商平台自营跨境免税店的商品,价格也并不比免税店里的贵。消费者为什么还要去免税店呢?

  一般认为,免税店最大的优势是品牌直发,供应商授权,而且全程海关监管。“顾客完全不用担心在免税店买到令他疑虑的商品。”中免集团内部人士曾经坦言,免税店确实很难保证每一个单品都比其他商家便宜,但能保证整体的价格优势,“销售额越来越大,在上游供应链也能拿到更好的商务条件。”

  实际上,中免旗下的免税店搞起各种促销活动也毫不手软。

  而且,电商平台的跨境商品其实有较大不确定性。免税业内人士表示,“首先这些平台的商品价格和数量不是很稳定,比如会限时抢或者限量购,而根源问题就在于供应链极不稳定,因为它们是集成商,很多货品都是通过一些二级代理商去收集和采购的,实际上不具备和供应商直接对话、直采直发的能力。因此,这些平台的免税品在货品的可塑性、保真和整体管控能力上,是有比较大差距的。”

  中免在全产业链布局方面已取得先发优势,整个集团采用集中采购模式,直接从全球各品牌获取并采购多样化商品,前端供应链有直接跟品牌商对话的采购团队,有自己的物流配送、终端运营和电商系统。

  行业人士表示,在这些环节中,有很多都是知易行难。“比如,免税品仓库其实也是一种战略资源。现在新入局企业再去找条件好的具备免税监管仓资格的仓库,而且还要具备理货、堆放、分解、卸货平台,需要漫长的申请,并不好找。”

  上述人士认为,目前,从全世界来看,像中免这样整个全产业链都自己控制的企业是比较少的,虽然这样的模式可能投入和难度较大,但可以在未来竞争中少受制约和掣肘。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责任编辑:张熠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07-01 中科通达 688038 8.6
  • 07-01 华纳药厂 688799 30.82
  • 06-30 科德数控 688305 11.03
  • 06-30 永和股份 605020 6.93
  • 06-30 世茂能源 605028 14.18
  •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