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劳动者:同仁堂贡献奖获得者张冬梅

致敬劳动者:同仁堂贡献奖获得者张冬梅
2020年07月16日 16:51 新浪财经综合

  回调砸出“黄金坑” 大资金调仓换股正当时?牛市氛围仍在,你还在等什么?点击立即开户,3分钟极速响应,专属通道福利多多!助你“抄底牛市”!

  安宫牛黄丸是同仁堂股份集团的王牌产品之一,在机械化、自动化水平越来越高的今天,同仁堂股份集团依然保留着安宫牛黄丸的手工生产线(简称“安牛班”),向世人展示着对传统的坚守,对古训的传承。

  2016年5月10日,张冬梅带着自己的徒弟参加央视名嘴水均益主持的《我有传家宝》的录制,上演了一场手工制作安宫牛黄丸的“真人秀”。徒弟打条、师傅手工搓丸,二人默契配合,搓出来的药丸在电子天平上一称,各个3.00g。在场的嘉宾和观众无不称赞叫绝。

  张冬梅正是“安牛班”的第一任班长,经由她手搓出来的安宫牛黄丸,合格率达100%。初入同仁堂时,张冬梅只有17岁,从一个年轻学徒成长为班长,反复练习了多少次,经历了多少次失败,恐怕连张冬梅自己也记不清了。

  做学徒,不放过每一道工序

  1982年,年仅17岁的张冬梅第一个走进了同仁堂,自此以后,她的心从未离开过生产车间。张冬梅的母亲也是同仁堂职工,张冬梅从小是闻着母亲身上的药香味长大的,“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的古训在她很小的时候便在心中落地生根了。

  一颗小小的药丸看似简单,其实包含了十余道工序:研配、合坨、制丸、内包、蘸蜡、打戳、外包……张冬梅说:“别看有的工序简单,这里头每一道都有门道”。和所有进入同仁堂的人一样,张冬梅也是从学徒做起。学徒的第一年,制剂、研配、合坨、制丸,她对厂里各车间的工序都有了全面的了解。

  张冬梅是幸运的,她实习期间正赶上制剂车间“搓安牛”,因为当时安宫牛黄丸订单较少,这不是谁都能赶上的。但是,实习的结果并不如人意。搓“安牛”其实跟包饺子很像,张冬梅搓了一个月的“大条”,按重量分份儿,再把一份揉面团,打成条,把条放在“搓板”上压出丸。为了抓紧时间练习,张冬梅吃完午饭,就马上跑回车间。结果,三个月的制丸车间实习期过后,张冬梅还是没有做出合格的产品。张冬梅回忆说:“那会儿我打出来的条都不是很满意,后来就天天回家搓面去,那阵子我们家天天吃面条。”

  一年后,张冬梅被分配到包装车间,裹金、包玻璃纸、扣皮、蘸蜡、打戳、外包……一干就是8年,基本上手艺都学到手了。由于工作出色,被调配到制丸车间。这下子,张冬梅乐了,终于可以接触到制作“安牛”的机会了。

  搓丸,是制作安宫牛黄丸的关键环节。“一开始我还不敢,有点害怕,怕自己搓不好影响工作进度,后来别的师傅搓丸的时候,我就在旁边称重差,斜眼偷瞧,看人家怎么搓的。天天去搓,天天练,后来终于干了一段,让我上手了。最高的时候同时搓过八根。”张冬梅回忆。

  做班长,决心培养“全能操作手”

  2005年前后,同仁堂股份集团亦庄分厂成立,干活踏实、技术全面的张冬梅被任命为“安牛班”班长。当上班长后,张冬梅更多感到的是压力,是责任,要将老一辈同仁堂人传承下来的“初心”在自己手中继续延续下去。张冬梅常说:“咱做的是救命的药,你一个人差不多,十个人差不多,那就差远了,救命药还能救命么?来不得半点马虎。”

  为了保证质量,张冬梅要求班组职工自觉执行GMP管理规范和SOP(Standard Operating Procedure标准作业程序)岗位操作要求,以生产“百分百合格的高品质产品”为使命;以“尽善尽美、全力以赴”为工作准绳,号召大家树立“产品质量是生产出来的,不是检验出来的”思想,关注每一个操作细节,规范每一个生产动作。张冬梅还推出了班级抽查、组内巡查和个人自查相结合的“三级检查”质量把关法,每个人既是生产者又是质检员,确保了安宫牛黄丸每一个生产环节的质量都处在严密的管控中。

  随着安宫牛黄丸的市场需求不断增加,为了确保生产、质量等各项指标较好的完成,张冬梅在班组里实施了“轮岗制”,号召让大家在掌握各自操作强项的同时,逐步了解其他岗位的技术要领,并为大家创造换岗学习的条件和机会。班组职工都以争当“全能操作手”为荣,通过轮岗制全面提高了岗位操作技能,先后考取了中药固体制剂中高级工、技师和高级技师的职业资格证书。

  产品质量上,张冬梅严格把关,毫不徇私。但工作之外,张冬梅十分关心班组成员,把班里的80后、90后,当成是自己的孩子。她善于观察每一个员工的特点,并且将他们安排在最适合的岗位,并请经验丰富的老师傅给予指导,极大地激发了班组成员的潜能,传统工艺在潜移默化中被牢牢地把握住、延续下去。

  做师傅,教制药更教做人

  2015年,张冬梅首席技师工作室成立,她利用3年时间带出6名徒弟,2018年11月举行了出师考核报告会。“重来!重来!全部重来!”是张冬梅徒弟们听得最多的话,也正是师傅的严格要求,时刻警醒着他们。即使出徒后,依然牢记师傅的教诲,片刻不敢忘记。

  张娜是张冬梅的徒弟之一,“进入班组的第一天,我就接触了‘打条’这活儿。按照师傅说的,我们把已经称好分量的药坨用手给攥细,然后放在操作台上反复推搓。初学乍练,大家觉着跟做饺子似的,挺简单。”

  师傅好像会读心术,看出了几个人的小心思:“是不是觉着这打条跟做饺子似的,没什么可学的!传统中药的加工是跟做饭差不多,那叫‘药食同源’。但这里边可是有学问和讲究的,历朝历代的同仁堂人都遵守着一个标准——两个‘必不敢’——‘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拿这打条来说,整根药条都得粗细一致那才算达标。同仁堂风风雨雨三百多年,靠的是以质为命,看看你们打的这条!全部重来!”

  学徒、班长、师傅,每一次身份的转变,张冬梅肩上都多了一份责任。张冬梅的言传身教、严格要求,不仅影响着她的徒弟,更影响着众多同仁堂人。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责任编辑:石秀珍 SF183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07-21 国联证券 601456 --
  • 07-20 建霖家居 603408 --
  • 07-20 力鼎光电 605118 --
  • 07-20 爱博医疗 688050 --
  • 07-16 国光连锁 605188 4.65
  •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