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信证券控制权出售:盲目扩张致两年亏损4.5亿、估值蒸发5.2亿

瑞信证券控制权出售:盲目扩张致两年亏损4.5亿、估值蒸发5.2亿
2024年06月26日 12:00 金融界网站

转自:金融界

本文源自:机构之家

近日,方正证券和瑞银集团同时宣布出让瑞信证券股权的消息,引发市场广泛关注。方正证券将以8.85亿元的价格向北京国资公司转让所持瑞信证券49%的股权,而瑞银集团则以6.505亿元的对价出让36.01%的股权。

交易完成后,北京国资公司将以85.01%的绝对控股地位主导瑞信证券,瑞士银行仅保留14.99%的股份。这一巨大转变,标志着瑞信证券将从外资主导转为国资控股,其经营理念、业务策略乃至公司文化都可能面临颠覆性的改变。

回顾瑞信证券的发展历程,可谓是一部充满起伏的资本市场故事。2008年,方正证券与瑞信合作共同投资设立了瑞信证券。初创之时,瑞信持有33.3%的股份,而方正证券则是该公司的控股股东,持股比例达到66.7%。这一举措被视为中国金融市场国际化的重要里程碑。然而,这家寄托了诸多期望的外资背景券商,却在后续发展中屡屡受挫,难以发挥其预期优势。

从财务数据来看,瑞信证券的业绩表现可谓差强人意。2011年至2019年间,公司营收长期在2亿元附近徘徊,净利润更是在盈亏平衡线上艰难挣扎。

这一时期,瑞信证券未能完全发挥其作为国际性投资银行的专业优势,同时也因业务范围受牌照限制相对单一,导致整体业务发展陷入瓶颈。

2015年,瑞信证券获得了证券经纪业务资格(限广东省深圳市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这本应是公司业务多元化的重要契机。然而,这一业务拓展并未给公司业绩带来明显改善。

直到2018年,外资投资证券公司的持股限制放宽至51%,瑞信证券的发展似乎迎来转机。2020年6月,瑞信集团抓住这一契机,通过增资将持股比例提升至51%,使瑞信证券正式成为外资控股券商。然而,这一举措并未如预期那般带来质的飞跃。

瑞信证券在人才引进和业务拓展方面做出了积极努力。一方面,员工数量从2020年底的150人增至2021年底的237人。另一方面,公司在以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和前海地区公募基金为主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发了前海地区私募机构客户,并顺利开展了私募基金产品通过瑞信证券进行证券交易,从而推动了经纪业务收入大幅增长。营业收入也从2019年的1.53亿元大幅攀升至2021年的4.97亿元。

但高速增长的背后却隐藏着高昂的代价。伴随收入快速增长,公司的成本支出呈现急剧上升趋势。管理费用从2019年的2.03亿元攀升至2021年的4.27亿元,增幅高达110%。

更令人担忧的是,在2022年营收下滑至2.89亿元的情况下,管理费用不降反升,进一步攀升至5.38亿元的高位。

这种收入与成本增长严重失衡的状况,最终导致公司陷入亏损困境。2022年,瑞信证券遭遇2.55亿元的巨额亏损,2023年情况未见好转,继续亏损1.99亿元。

细究此次股权交易的金额,更令人唏嘘。方正证券本次转让49%股权的对价为8.85亿元,而在2022年9月,方正证券曾公告拟以11.40亿元的价格,向瑞信转让所持瑞信证券49%的股权。

当时,这笔交易对瑞信证券的估值约为23.26亿元。短短不到两年时间,瑞信证券的估值竟缩水了5.2亿元,跌幅达22.4%。这一估值变动,正是反映了瑞信证券近年来经营状况的恶化,以及瑞信证券这家外资控股券商在中国市场面临的诸多挑战。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尽管瑞信证券估值大幅下滑,但北京国资公司此次接盘依然支付了一定的相对溢价。截至2024年3月末,瑞信证券的净资产为10.28亿元,此次交易估值约为18.06亿元,对应的市净率为1.76倍,高于方正证券自身1.42倍的市净率,高于上市券商1.36倍的平均水平,也高于2022年9月方正拟向瑞信转让时约1.53倍的市净率。

这一溢价或许说明北京国资公司十分看好此次扩大金融业务版图的机遇。

瑞信证券虽然近年业绩不尽如人意,但其所拥有的核心资源和优质资产状况,对北京国资公司或有不小的吸引力。

首先是瑞信证券的QFII/RQFII客户资源。作为外资背景券商,瑞信证券在境外机构投资者中积累了相当的声誉和客户基础。这些高净值的国际机构客户,不仅为公司带来了稳定的收入来源,更是连接中国资本市场与国际投资者的重要桥梁。在中国金融市场持续开放的大背景下,这一客户群的战略价值不言而喻。

其次是良好的资产质量状况,截至2023年末,瑞信证券优质流动性资产97,795.52万元,流动性覆盖率7602.16%,净稳定资金率617.96%,流动性充足,在国资的主导下有非常大的提杠杆空间。

对于今年5月合并了瑞信的瑞银集团而言,选择出售瑞信证券部分股权,主要基于监管合规和业务聚焦的考虑。一方面,需要遵守"一参一控"的监管要求,避免同时控股两家券商;另一方面,相较于一直在盈亏线上挣扎的瑞信证券,瑞银证券2020年至2023年的净利润分别为0.64亿元、1.47亿元、2.24亿元和0.19亿元,整体表现优于瑞信证券。瑞银集团选择保留表现更优的瑞银证券,集中资源发展核心优势业务,自然更加合理。

方正证券选择退出瑞信证券,则主要出于资产盘活和战略聚焦的需求。面对连续两年营收下滑的压力,方正证券需要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金使用效率。2023年,方正证券实现营业总收入71.19亿元,同比下降8.46%;归母净利润21.52亿元,仅增长0.21%。在具体业务方面,除自营业务增长25%之外,经纪业务、投行业务、资管业务全面下滑,其中投行业务更是同比下跌60%。在这种情况下,出售亏损资产成为改善财务状况的一种重要选择。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证券 瑞信 方正证券 瑞银集团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7-01 乔锋智能 301603 --
  • 06-26 键邦股份 603285 18.65
  • 06-24 安乃达 603350 20.56
  • 06-17 爱迪特 301580 44.95
  • 06-17 永臻股份 603381 23.35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