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绩下滑、产能掉队,泰德医药“减肥神药”生意难做?

业绩下滑、产能掉队,泰德医药“减肥神药”生意难做?
2024年06月11日 15:15 金融界网站

转自:金融界

本文源自:智通财经

“减肥神药”GLP-1大火之际,一家专注GLP-1的CRDMO企业低调启动上市进程。

近日,泰德医药(浙江)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泰德医药)递表港交所主板,联席保荐人为摩根士丹利、中信证券。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泰德医药是全球专注于多肽的最全面的CRDMO之一,提供从早期发现、临床前研究及临床开发以至商业化生产的全周期服务,且已成为“全球第三大多肽CDMO”(按2023年销售收入计)。

趁着多肽CRDMO概念火热、国内药企争相布局GLP-1领域的风口,泰德医药此时上市可谓“天时地利”,但若细究公司基本面,似乎仍有不可忽视的隐忧。

业绩连年下滑,盈利指标“掉队”?

据智通财经APP了解,泰德医药主要提供合约研究机构(“CRO”)服务,即多肽新化学分子实体(“NCE”)发现合成;合约开发及生产机构(“CDMO”)服务,即多肽化学、制造及控制(“CMC”)开发;及合约生产机构(“CMO”)服务,即多肽NCE及仿制药商业化生产。

据了解,近年来泰德医药营收、利润双双呈现下滑趋势。2021年-2023年,泰德医药分别实现营业收入2.82亿元、3.51亿元、3.37亿元,年内利润分别为8027.8万元、5398万元和4890.5万元。

据了解,泰德医药主要提供合约研究机构(CRO)服务,即多肽新化学分子实体(NCE)发现合成;合约开发及生产机构(CDMO)服务,即多肽化学、制造及控制(CMC)开发;合约生产机构(CMO)服务,即多肽NCE及仿制造商业化生产。

报告期内,公司海外收入占比较高,公司2023年国内市场收入为7412.4万元,占比为22%,收入额与营收占比再次下降。欧美市场收入占比近年来基本保持在50%以上,日本市场收入占比由2021年的7.8%增至2023年的21.8%。

截至目前,泰德医药已建立全球业务,项目覆盖超过50个国家,其中包括中国、美国、日本、欧洲、韩国及澳大利亚等主要市场。公司为客户提供符合全球主要市场监管规定的多肽类药物开发、生产、CMC申报支持服务。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报告期内泰德医药盈利能力持续下滑,且相比同行处于低位。2021-2023年间,公司毛利率分别为57.1%、57.3%、53.5%,净利率分别为28.5%、15.4%、14.5%,而2023年同处多肽赛道的诺泰生物(688076.SH)毛利率、净利率分别为60.7与16.12,圣诺生物(688117.SH)毛利率、净利率分别为63.42和16.32,均高于泰德医药。

此外,在产能规模方面,泰德医药相比同行也已经落后。根据招股书披露,2023年泰德医药钱塘园区的多肽API年产能为500千克,每批产能为20千克,利用率为49%。相比之下,诺泰生物已达吨级规模,圣诺生物2024年多肽产能亦预计提升至1.2吨以上,均与泰德医药有着显著差距。

不过,展望未来,泰德医药继续继续扩张产能,在美国加利福尼亚的生产园区计划于2025年上半年完成建设工作,中国医药港小镇园区也预期将于2025年上半年开始运作。未来两至三年内公司计划将年产能提高约1000至2000千克,以应对接近临床及商业化后期的对GLP-1产品的潜在需求。

GLP-1千亿美元黄金赛道,能否提升增长预期?

据智通财经APP了解,多肽药物是指通过化学合成、基因重组或从动植物中提取的具有特定治疗作用的多肽,通常由10-50个氨基酸组成。相较于小分子药物,多肽具有更高的活性和更强的选择性,在治疗复杂疾病方面优势明显,且其代谢产物对人体副作用小;较于蛋白质药物,多肽药物具有稳定性较好、纯度高、生产成本低、免疫原性较低或无免疫原性等优势。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按销售收入计,全球多肽类药物市场从2018年的607亿美元增长至2023年的895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为8.1%,且预计将于2032年进一步增长至2612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为12.6%。其中,中国多肽类药物市场规模按销售收入计由2018年的人民币482亿元增长至2023年的597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4.4%,并预计将进一步增长至2032年的2512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17.3%。

目前泰德医药已建立广泛的项目管线,截至2023年1月1日,公司的多肽项目管线包括249个CDMO项目及6个CMO项目,2023年公司共获得72个CDMO项目及7个CMO项目;于2023年全年,泰德医药已完成8728个CRO项目。

从具体领域来看,泰德医药战略性地专注于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领域的管线建设。截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公司与7名开发口服及╱或注射GLP-1产品的客户有9个GLP-1药物开发项目。除多肽及寡核苷酸外,公司的全周期服务能力亦涵盖其他多类TIDES药物,如POC、PDC及RDC。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已通过PeptiConjuX™及PeptiNuclide LinkTechTM平台成功合成了约1800种多肽前体分子。

GLP-1是肠道细胞分泌的一种多肽类激素,它通过与GLP-1受体相结合,刺激胰岛素的分泌,并且抑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从而促进葡萄糖的代谢。近年来,由于GLP-1类药物出色的降糖效果,该赛道热度持续上涨,颇有成为下一个PD-1的势头。据药融云数据库统计,目前全球临床在研GLP-1药物超百款,其中47%的药物来自国内药企,市场竞争日益激烈。

据智通财经APP了解,截至2023年5月,尽管GLP-1类药物处方量渗透率仅5.5%(注射剂5%、口服0.5%),但糖尿病药物市占率已达39%(注射剂36%、口服3%),超过胰岛素成为全球第一大糖尿病治疗药物类型。在国内,GLP-1仅占糖尿病市场的2.6%,渗透率还有广阔的潜在提升空间。

从全球竞争格局来看,诺和诺德的利拉鲁肽和司美格鲁肽两款药物是GLP-1市场中的两大巨头,礼来则自度拉糖肽后又推出双靶点GLP-1/GIP受体激动剂替尔泊肽,两者同样处于增长期。2022年,这四款主流GLP-1RA药物共达成218.82亿美元的销售额,同比增长37%,其中减肥药适应症的销售额占比11%,表明GLP-1药物在减重领域也具有不小的潜力。

经历过数年的低谷,如今的CXO行业需求正逐步复苏,而小核酸、多肽、ADC等热门领域正成为新的风口。扎根于GLP-1这个千亿美元黄金赛道,泰德医药后续仍有较高的增长预期,但同样不可忽视的是,在多肽赛道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下,公司无论业绩抑或产能都已出现落后同业的迹象。商海竞争,不进则退,泰德医药能否在吃完GLP-1“红利”之前迎头赶上,将成为左右公司长期发展前景的关键。

股市回暖,抄底炒股先开户!智能定投、条件单、个股雷达……送给你>>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泰德 CDMO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6-17 爱迪特 301580 --
  • 06-17 永臻股份 603381 --
  • 06-11 中仑新材 301565 11.88
  • 05-31 达梦数据 688692 86.96
  • 05-28 利安科技 300784 28.3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