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瓴背后的资本被证监会盯上了

高瓴背后的资本被证监会盯上了
2023年11月13日 16:27 市场资讯

专题:高瓴涉嫌违规减持隆基绿能被立案:“绕道式减持”恐非市场首例?

  来源 金角财经

  11月8日晚,隆基绿能发公告称,公司股东HHLR因涉嫌“违规减持”被中国证监会立案调查。

  HHLR是亚洲最大的私募机构高瓴资本在美国设立的二级市场投资主体,其通过QFII渠道投资中国A股市场。

  2020年,HHLR斥资158.41亿元受让2.26亿股隆基绿能,并在两次转股后持股达到4.44亿股,持股比例为5.85%。

  不过,作为持股5%以上的股东,HHLR在参与转融通证券出借业务期间(出借证券后持股比例降至5%以下),发生了未作信息披露的减持。

  在证监会不断强调要“规范股份减持行为”,且在第三季度明显加大处罚力度的监管环境下,高瓴的举动无疑是“顶风作案”。

  “绕道减持”

  根据HHLR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报送的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末,它的资管规模为458.71亿美元。

  其中,411.46亿美元资产由14名投资者通过集合投资工具(如基金、投资组合管理等)持有,养老金客户持有资产37.82亿美元,主权财富基金类投资者持有的资产规模5.46亿美元。

  2020年12月20日,HHLR斥资158.41亿元,以70元/股的价格受让2.26亿股隆基绿能。经过2021年6月和2022年6月的两次转股后,HHLR对隆基绿能的持股在2022年末达到4.44亿股,持股比例为5.85%。

  前述公告中,导致HHLR被立案的“违反限制性规定转让股票”行为,主要指它作为隆基绿能持股5%以上的股东,在参与转融通证券出借业务期间(出借证券后持股比例降至5%以下)发生的未作信息披露的减持。

  此外,有知情人士对媒体表示,HHLR背后是美元基金,投资人今年确实提出了赎回要求,HHLR面对赎回也只能卖出股票。

  时间回到今年3月20日晚,隆基绿能发公告称,HHLR参与转融通证券出借业务,出借其持有的隆基绿能股份数量6448.46万股,占后者总股本的0.85%;HHLR在未来90日内继续将其持有的不超过公司总股本0.15%的股份用于参与转融通证券出借业务。

  这意味着,HHLR参与转融通证券出借业务合计借出1%股份,其持股比例将降至4.85%。

  同时,公告提示称,HHLR此次参与转融通证券出借业务,不属于股份减持,不会触及要约收购,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不会发生变化,所涉及的股份将在出借期满后收回。

  值得注意的是,当时公告显示,HHLR转融通出借期限为182天,意味着这部分出借了的股票将在今年9月20日左右收回。

  根据隆基绿能的三季报显示,截至9月底,HHLR持股比例只有4.98%,持股数量为3.78亿股,显著低于参与转融通前的持股数量;同时,三季报明确指出,“截至报告期末,HHLR通过转融通方式出借的股份已全部到期归还”。

  这意味着,HHLR在参与转融通期间,减持了约6600万股隆基绿能股票,而在此期间,隆基绿能没有发布任何关于HHLR减持的公告。

  根据《上市公司股东、董监高减持股份的若干规定》,上市公司持股5%以上股东计划通过证券交易所集中竞价交易减持股份,应当在首次卖出的15个交易日前向证券交易所报告并预先披露减持计划。

  有证券律师表示,即便因参与转融通出借业务使得持股比例暂时低于5%,这些股票是要归还的,其5%以上股东身份本质上没有改变,不能因此逃避减持的信息披露义务,HHLR此种行为涉嫌“绕道减持”“这可能也是转融通业务规则的一个漏洞”

  顶风作案

  在监管层多次强调、加大处罚力度的背景下,高瓴依然“顶风作案”违规减持。

  就在8月27日,证监会就明确要进一步规范股份减持行为:

  上市公司存在破发、破净情形,或者最近三年未进行现金分红、累计现金分红金额低于最近三年年均净利润30%的,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不得通过二级市场减持本公司股份;

  从严控制其他上市公司股东减持总量,引导其根据市场形势合理安排减持节奏,鼓励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及其他股东承诺不减持股份或者延长股份锁定期。

  9月15日,证监会通报于范易及其一致行动人违规减持我乐家居股票案调查进展。拟依法没收于范易及其一致行动人违法所得1653.49万元,并处罚款3295万元;同日,东方时尚实控人徐雄因涉嫌操纵证券市场罪被捕。

  根据2023年公司中报,于范易为我乐家居第三大股东,持股1197.13万股,比例3.79%。经查,2021年,于范易及其一致行动人通过二级市场买入“我乐家居”股票达到5%时,未按规定履行信息披露义务,被证监会出具警示函。本次违规减持发生前,于范易及其一致行动人合计持有“我乐家居”股票2244万余股,占公司总股本的7.11%。

  作为A股装修赛道的上市公司,我乐家居股价自8月28日至9月6日连续十个交易日内日收盘价格涨幅偏离值累计超过100%,区间内累计上涨幅度为114.21%,同期上证指数累计上涨幅度为3.07%。

  而在2023年9月5日至9月6日,于范易及其一致行动人将上述股票全部减持,未在减持比例到达5%时依法停止交易,后续违规成交金额1.07亿元,违法所得1653万元。证监会拟依法没收于范易及其一致行动人前述违法所得,并从严处以3295万元罚款。

  9月15日晚间,驾校龙头东方时尚发布公告称,收到公司实际控制人、董事长徐雄先生家属的通知,徐雄先生因涉嫌操纵证券市场罪,经上海市人民检察院第一分院批准逮捕。

  东方时尚称,已针对相关事项做了妥善安排,目前公司生产经营不受影响,各项工作有序开展。东方时尚董事会及管理层将加强经营管理,确保公司经营活动的正常进行。

  在同一时间,东方时尚还披露关于控股股东购回减持股份结果的公告。公告显示,截至9月15日,公司控股股东东方时尚投资有限公司(下称“投资公司”)已经通过自筹资金以二级市场集中竞价交易方式购回340万股份。此次购回股份产生收益全部归上市公司所有。

  此前,东方时尚控股股东因违规减持被上交所予以监管警示。

  公告显示,截至2023年8月25日,投资公司及其一致行动人徐雄合计持有上市公司股份2亿股,占东方时尚总股本的27.70%,均为IPO前取得。8月28日,投资公司通过大宗交易减持公司股份340万股,占公司总股本比例0.47%,成交价均为6.48元/股,成交金额合计2203.20万元。

  隆基绿能股价已“腰斩”

  让高瓴冒着如此大争议都要减持的隆基绿能,是中国光伏行业巨头。据其财报显示,该公司已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集研发、生产、销售、服务于一体的单晶光伏制造企业,单晶硅片和组件出货量均位列全球第一。

  但隆基绿能近期的业绩备受考验。

  三季报显示,该公司当季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44%至25.15亿元;前三季度,它的归母净利润为116.94亿元,同比增长6.54%,同比数据较2021-2022年同期的18.87%和44.96%已大幅放缓。

  业绩受冲击,其实一个原因是存货跌价损失增加。今年前三季度,隆基绿能的资产减值损失达30.92亿元,同比增长277%。

  据管理层此前解释,这部分损失一大原因是去年底到今年初发往美国的产品不能进入当地市场,不得不拉回国内,再发售到全国各地。而在此之间,光伏产品价格大幅下跌,导致出现大额亏损。目前,隆基尚未对明年美国的出货目标进行规划,仍有待政策进一步明朗。

  2022年4月,美国商务部对原产自东南亚四国的电池与组件发布“反规避”调查,意在打击转口产能,同时扶持本土产能。

  随着“反规避”调查推进,美方发现中国企业在东南亚确实生产组件、电池片,但认为硅片、硅料来源或有问题,这又引出供应链溯源问题,要求供应商提供原产地证明,尤其需要证明产业链中的材料并非源自新疆。自此以来,中国头部光伏企业运往美国港口的组件,大多遭遇过扣留在港的经历。

  今年超30亿元的减值中,相当一部分来自于发往美国的产品回运之后的减值。过去几年美国市场中,我们遭受了很严重的损失。”隆基绿能总经理李振国称。

  除了存货减值,隆基绿能的业绩还受到产能过剩挑战。

  今年以来,光伏价格回落刺激需求,中国作为全球最大光伏市场新增装机保持高速增长。国家能源局9月19日发布数据,今年1-8月,中国光伏新增装机113.2GW,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154.5%。

  在光伏新增装机需求旺盛的同时,随着产能膨胀和竞争加剧,行业产能过剩已成必然。

  在上游硅料环节,据硅业分会数据,到2023年末中国硅料产能将达220万吨,较2022年底接近翻番。到2023年三季度末,国内硅料预计就有170万吨在产,如按1万吨硅料生产3.85GW组件计算,对应可供约655GW组件产能。

  同时,市场预计,硅片、电池片、组件各部分产能都将超过800GW,在去年基础上至少增超五成;如果当前各家企业规划均落地,各环节产能甚至超过1050GW。

  但在需求端方面,综合多家机构测算,2023年,全球新增装机量预计在350-400Gw;考虑流通环节因素,乐观估计最大终端组件消耗量也就在400-500GW。这意味着,中国光伏产能两倍于全球总需求

  产能过剩压力下,随着企业间竞争加剧,产品价格也加速下跌。

  其中,上游硅料价格已从最高24万元/吨最低跌至约6万元/吨,跌去超七成;组件招标报价从约2元/瓦跌至现在的约1元/瓦。

  据光伏资讯机构InfoLink数据,今年10月底,组件厂家预期11月价格将出现进一步下探,一线厂家交单1.05-1.07元/瓦正在增多,价格已逼近成本线。

  近期光伏组件环节出现接近成本线1元/瓦的非理性价格,现阶段这一价格水平上,全产业链都难以盈利,大家基本都在勉强生存。李振国在隆基绿能第三季度业绩会上表示。

  不过,产能过剩的压力并没有阻止隆基绿能扩产。

  9月20日,隆基绿能发布一则投资建设的公告,拟投资39.151亿元用于生产BC单晶电池。该项目预计2024年11月开始逐步投产,2025年11月达产。

  在此之前,隆基绿能已多次发布投资建设相关公告。根据面包财经统计,今年以来,隆基绿能推进的5个光伏产品项目,合计投资超700亿元。

  对于在产能过剩的形势下扩产,隆基绿能解释为押注新技术。

  隆基绿能认为,行业产能扩张较快,需要有更新技术的产品不断推出,推动行业发电成本持续降低。当前,随着N型TOPCon产能快速扩充,P型PERC会逐步退出;而TOPCon的扩产到明年就会告一段落,接下来BC类电池会陆续推出,并将会逐步取代TOPCon技术。

  在9月5日召开的2023年半年度业绩说明会,隆基绿能董事长钟宝申表示:“在接下来的5-6年,BC电池会是晶硅电池的绝对主流。”钟宝申称,BC电池会逐步走向市场,未来隆基大量产品都会走向BC技术路线。

  但市场似乎对隆基绿能的“新技术概念”似乎不感兴趣,截至今年11月9日,隆基绿能股价报24.24元,较两年前的高位72.55元(前复权),已经跌去了66.6%,市值蒸发了近3600亿元

  至于高瓴不惜被“顶风作案”也要“绕道减持”,更是对隆基绿能的“新技术概念”乃至中国光伏行业,用脚投下了反对票。

现在送您60元福利红包,直接提现不套路~~~快来参与活动吧!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责任编辑:王其霖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11-21 中机认检 301508 --
  • 11-20 京仪装备 688652 --
  • 11-17 思泰克 301568 --
  • 11-08 康希通信 688653 10.5
  • 11-07 夏厦精密 001306 53.63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