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2日,由新浪财经举办的线上“中国碳中和峰会”重磅开幕。2021年可称为中国“碳中和元年”,2022年新浪财经再邀专家学者、业内大咖回首过往、展望未来,探讨全球低碳发展潮流,以期寻找绿色可持续发展之道,并期能令更多的个人和企业了解碳中和,融入碳中和。点击收看直播
在峰会上,广发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戴康表示,对于全年投资机会而言,给大家提供的是要去积极拥抱政策暖风下的中国优势资产,因为我们大体的一个判断是我们致力于恢复经济增长的活力趋势是明确的。所以,我们建议大家关注三条投资主线:1.疫后修复,包括制造业和消费的修复。2.受益于再加杠杆的领域,分别围绕着三个部门加杠杆:居民加杠杆、企业部门加杠杆、政府部门加杠杆受益的方向。3.通胀受益的一些局部的领域。
2022年A股中期策略展望《此消彼长,水到渠成》。
戴康:新浪财经的各位朋友们,大家好,我是广发证券戴康,很高兴能够参加新浪财经主办的碳中和的峰会。我在这里和大家一起分享、交流关于2022年A股中期策略展望《此消彼长,水到渠成》。
首先,顶层的大类资产。
去年年底我们的年度策略展望当中,我们判断今年全球会从去年的“通胀+宽松”转为“滞胀+收紧”的组合。所以,我们对大类资产的判断是美债利率上行,大宗商品上行,但是幅度会比2021年趋缓,而海外股市则下行压力比较大。基本上上半年大类资产的总体表现符合我们的预期。如果我们展望下半年,我们认为全球会受到紧缩和衰退共振的影响。
从长期维度而言,目前的通胀高企、经济增长放缓和金融条件收紧,和美国70年代的环境类似。从短期的维度来看,我们去寻找类似这样一个资产表现的组合,我们会发现类似区间之后的6个月的大类资产的表现是呈现美债利率上行、大宗商品震荡分化、美股的表现取决于它的盈利增长的变化。
大家普遍认为从中期来看,全球要么去交易衰退,要么去交易紧缩,但是我们认为是衰退、紧缩共振。所以,对于下半年中期,我们对大类资产的看法是美债利率会在高位运行,大宗商品震荡分化,其中原油相对有韧性,基本金属下行的压力比较大,而美股依然有下行的压力,但是盈利增长相对不错的纳指的表现会重新战胜道琼斯指数。
对中资股、A股我们用八个字“此消彼长,水到渠成”(来概括)。什么意思呢?我们对海外股市依然持有相对比较谨慎的看法,而对A股我们相对比较乐观。“水到渠成”有两个含义,第一个含义,由于海外经济放缓和金融条件收紧,而中国是经济复苏和金融条件合理、比较宽松。所以,它会使全球的权益的配置资金流向中资股、A股,第二个含义,中国的流动性相对还是比较宽裕,它会对A股、对于中资股有比较好的支撑。如果我们回顾看去年12月5号的年度策略报告《慎思笃行》,站在当时,我们看今年的A股非金融类企业的盈利增长,是从高点回落的中后期,也就是蓝色这根线。而分母端,当时我们指出海外是一个罕见的滞胀收紧的格局,而中国是高质量有底线的稳增长。所以,分母端比较难以对冲分子端的下行的压力。
经过去年12月到今年4月底的5个月的调整,我们来审视A股的估值、盈利和政策所处的位置,我们看这两张表,在4月底的时候,A股的部分的宽基指数相对是处于历史上吸引的状态,而A股的表观盈利底部是在今年的中报。从政策底的角度来讲,在4月底,中国国内的政策底已经被进一步地夯实,海外政策底,也就是美联储要转向相对鸽派,我们预计会到今年的年底。基于这样一个变化,我们在5月份,从“慎思笃行”转向“不卑不亢”,也就是说当时我们持续提示的中国政策、经济最悲观的时刻已过,市场会从之前5个月的泥沙俱下转向具备比较丰富的结构性的机会。
到了6月份,我们进一步提出了“此消彼长”的独立行情。原因在于:首先,中国的防疫政策和稳增长之间取得了协同。也就是说大家对于未来经济增长的信心在增强。第二,政策的暖风频出,无论是4月底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的我们要去朝着今年的经济增长的目标去努力,以及接下来的防控政策的变化,以及国务院出台的一系列的稳增长的经济措施,都会使得包括外资在内的对于中国的政策信息的信心进一步地在增强。第三,由于海外是一个经济放缓和金融条件的收紧,而中国是一个经济复苏和金融条件比较宽松的组合,它就会形成此消彼长,会驱动全球权益的资金流向中资股。
(图)怎么去理解这个“此消彼长”?今年美国的经济形态会从上半年的滞胀转向下半年的衰退,而中国的经济形态会从疫情期间的衰退转向中期的复苏。所以,这是我们所说的此消彼长。同时我们看到在5月下旬,中国信用风险溢价下行并且伴随着北向资金的流入A股,而一些风险偏好比较敏感的板块,比如说一些科技股或者是券商股表现比较好。
所以,我们展望下半年,中国决策层致力于恢复经济活力的态度是明确的,而海外依然是衰退预期和货币紧缩。如果我们从中期来看,在工业4.0时代,中国已经取得了新能源链和5G场景革命的先机,而海外的紧缩节奏的放缓要到今年9月份之后,而美国制造业的空心化会使得它中期的经济增长的动力不足,这是我们所说的此消彼长的大的背景。
如果展望中期的市场,我建议大家可以用美国衰退和中国复苏的相对速率,把它作为四个象限的框架去展望,最佳的组合当然是美国衰退的快、中国复苏的也快,这对于A股来讲估值的压力减轻,而盈利增长恢复得相对比较快,这个时候A股会是一个普涨,是一个最佳的组合。而左上方我认为这个象限是美国衰退得快,中国复苏得相对比较慢,在这个过程中,估值是有支撑的,而国内的基本面的确认有坎坷,而A股市场由总量、贴现率下行来驱动它的震荡上行。所以,A股的成长股会表现得更好,尤其是大盘成长股。
在今年5月份以来,主要是演绎这样一个逻辑,我们认为概率也是比较大的。
第三种组合就是左下方(图),美国衰退得慢,中国复苏得相对也比较慢,这个对A股市场来讲是有一定的压力,因为估值和盈利都有不利的因素。所以,A股有调整压力,大盘价值股会占优。
第四个象限是右下方这个可能性,美国衰退得慢,中国复苏得快。估值会有压力,但是基本面的复苏相对比较快,这样的话A股是一个偏震荡的走势,而估值合理,盈利受益于经济复苏的品种会比较好,比如说一些小盘价值股或者是上游的一些股票。
我们认为这四种情景概率比较大的是第二种情景,今年的1—4月份,我们相对看好价值先行;在5月份,我们逐步转向成长,包括战略看多小盘成长股以及6月份我们进一步地从不卑不亢战略看好小盘成长股,进一步地转向此消彼长的独立行情,并且建议关注受益于北向资金流入的大盘成长股。
对于基本面来讲,首先我们认为美国经济会更快地去陷入衰退,而美国的高通胀依然有粘性。对国内经济来讲,上半年整体会有一定的压力,下半年是复苏,这个复苏的力度是不是会超预期,主要取决于地产政策未来放松的幅度。
A股非金融的盈利增长,我们认为在中报已经见底,大概是负的增长,三季报-3%的增长,全年是4%的增长。
对于全年投资机会而言,我们给大家提供的是要去积极拥抱政策暖风下的中国优势资产,因为我们大体的一个判断是我们致力于恢复经济增长的活力趋势是明确的。所以,我们建议大家关注三条投资主线:1.疫后修复,包括制造业和消费的修复。2.受益于再加杠杆的领域,分别围绕着三个部门加杠杆:居民加杠杆、企业部门加杠杆、政府部门加杠杆受益的方向。3.通胀受益的一些局部的领域。
首先,疫后的修复。我们要兼顾内外需的确定性,从外需的角度来讲,我们要去聚焦于中国供给的全球优势。光伏产业链是最鲜明的这样一个特征。在内需修复方面,供给、需求双向修复最具确定性的是汽车,供给端的复工复产,而需求端的汽车购置税的减免以及汽车下乡。除了传统的乘用车之外,我们还建议关注新能源汽车和汽车电子。目前我们对于新能源汽车销量的预期已经超过了去年年底市场所预期。所以,新能源汽车今年的景气度依然比较高,而汽车电子具备渗透率比较低的特点,它未来的渗透率突破的空间还比较大。
疫后修复除了制造业之外是消费,消费主要分为居民的补偿性消费和政策刺激消费。从居民补偿性消费而言,我们建议大家关注像化妆品、黄金珠宝、体育用品还有旅游酒店未来的恢复。而在政策刺激领域发力最明显的应该就在汽车和家电。疫后修复是第一条主线。
第二条主线是再加杠杆。首先,居民加杠杆,地产包括地产销售端的行业会有受益。下半年我们会关注因城施侧下的地产政策进一步的松动,我们也会关注整个目前的房地产融资条件还没有明显地改善,而地产的销量正在开始复苏,整个地产的数据是弱复苏,代表着地产股的行情也没有结束。
我们认为今年下半年整个房地产销售的恢复应该会恢复到负的个位数的增长,它会收敛,随着地产政策的因城施策的松动以及消费场景的恢复。所以,像消费、建材、家具也是可以关注的。
一些行业的压制性的政策边际缓和,比如说像互联网、传媒、创新药。再加杠杆的企业部门的投资机会,我们看两个线索,第一是传统的央企、国企,一些传统行业的杠杆率收缩之后,它有意愿也有能力去再加杠杆,去做低碳转型。比如说像装配式建筑、公用事业(绿电)、钢铁(特钢)、化工(煤化工)、有色小金属。
我们比较看好景气预期高位改善的能够做扩产的一些新兴产业,如果它们的自由现金流比较充沛,杠杆率在低位,如果它们的需求也比较旺盛,它也有能力和意愿去再加杠杆。比如说像光伏产业链中的光伏设备,包括电子组件、医疗器械以及新能源汽车上游的锂矿,包括一些专用设备。
政府部门再加杠杆主要是在新基建的领域,比如说风光基地。
第三条主线是通胀受益链条。今年上半年我们是重点看好通胀受益链条。如果展望中期,由于我们对大宗商品的看法转变为震荡分化,所以我们更相对会看好一些局部的通胀受益,比如说供给收缩的,像煤炭、钾肥,还有母猪存栏量回落区间,支撑猪价震荡上行带动利润率改善的畜禽养殖。
主题投资,我们主要看好能源安全和国企改革。
碳中和也并非是一味地压降传统的能源资源的产能,而今年的俄乌局势也使得加快了欧洲光伏的转型,而国内煤油气的保供也带来中期的投资机会。比如说像煤化工、油气设备、光伏组件这些领域。
国企改革今年是三年行动的收官年,我们比较看好绿色与科技转型,包括引导下的一些同业竞争资产的整合,相对我们比较看好像军工里面的航空航天和绿电领域。
最后,我总结一下我们对于A股的中期策略展望,八个字,叫“此消彼长,水到渠成”。我们认为中期来看海外的股市依然有调整的压力,而中资股尤其是A股我们会持有相对比较乐观的看法。原因在于海外是走向经济放缓和金融条件紧缩的组合,而国内中国是走向复苏和金融条件比较宽裕的组合。所以,我们延续6月份以来我们的判断,是此消彼长的独立行情。我们更看好成长股尤其是大盘成长股,我们认为全球的权益资金包括北向资金会延续6月份的态势流入中资股,我们看好经济活力恢复中,在政策暖风下的中国优势资产的三条主线,分别是疫后修复、制造业、消费以及再加杠杆,比如说居民部门、企业部门和政府部门再加杠杆的方向,以及局部的通胀受益链条。主题投资我们看好国企改革和能源安全的主题。
最后,再次感谢新浪财经的邀请,很高兴能参加我们碳中和的峰会,也祝愿我们新浪财经的朋友们、观众们在下半年投资顺利,净值长红。
我的分享到这儿,谢谢。
—结束—
责任编辑:常靖蕾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