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苏州工业园区将成为中新两国联合探索脱碳解决方案的前沿基地。相信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已经清晰的发展蓝图还将造福多边经贸合作。
新加坡国务资政李显龙日前访华,最引人注目的活动就是他在中新苏州工业园区30周年庆典上发表了积极演讲并再访上海。笔者参加三十多年前的国家课题论证时,长三角概念刚刚出炉,之前叫上海经济协作区,汪道涵先生和当时的全国人大代表、上海社会科学院院长张仲礼教授联合提议为长三角经济一体化,苏州工业园区成立时正式使用这一新概念。
国际合作的成功范例
巨变的苏州工业园区,被誉为中国改革开放的重要窗口和国际合作的成功范例,其价值和意义早已超越项目本身。在笔者看来,这座而立之城直接拉近了苏州和上海的距离,被国家高端智库称为“同城效应”,而至2018年进博会开启之际直接赋能国家战略。三十而立,昔日的水塘洼地已变为现代化新城。这片不到300平方公里的土地,如今日均创造GDP超10亿元。统计数据显示:30年来,苏州工业园区交出超出预期的三个万亿元成绩单,即累计实现税收收入1.09万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1万亿元、进出口总额1.54万亿美元。
1994年破土启动的苏州工业园区,是中国和新加坡两国政府间的首个合作项目。李显龙的评价是:“苏州工业园区的成功不仅反映出两国的成长,更让人看到新中合作如何随着彼此的发展开枝散叶。一方面,中国学习到经济发展、促进投资和城市规划的经验。另一方面,随着中国逐渐走向世界,新加坡有机会更深入地了解中国的产业、市场等元素,深度参与中国的改革开放进程。”苏州工业园区成为跨国公司观察中国市场的窗口,并被视为投资宝地。
李显龙指出:“中国的发展是一项百年大计。中国已经证明,它可以采取战略视角,长期保持一致的政策和方向,度过发展历程中的短暂起伏。”他还特别提到中国在技术方面的优势,并表示中国企业已经成为电动汽车、电池和光伏等行业的市场领导者。他强调:“我们决不能低估中国人民渴望国家成功、屹立于世界的决心。这是一种远大的志向,其影响无法通过经济数据来衡量,但它将带来决定性的变化。”同时,“作为两国的首个政府间合作项目,苏州工业园区将继续成为新中合作的重要支柱,新中已经为其制定了未来10年的发展蓝图,涉及绿色发展、数字经济和生物医药等新兴领域,预计将吸引更多海内外的优质投资”。
生活、学习和工作在长三角区域的人们,对中新苏州工业园区的成就无不欢欣鼓舞。而这个如今闻名国际经济舞台的园区,恰恰是李显龙的父亲李光耀三十年前和中国领导人共同缔造的中新双边合作龙头项目。苏州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自1994年到2023年底,园区的生产总值从11.32亿元增长到3686亿元,增长了325倍。对此,有新加坡智库经济学家分析指出,这个数据就相当于去年苏州全市生产总值的15%。
笔者认为:苏州工业园区之所以如此成功,是因为开发建设30年来,始终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如今实地考察,感觉一幅开放、宜居、创新的现代化城市新蓝图徐徐展开。如果行走在金鸡湖畔,不难发现30年前由新加坡规划专家主导设计的苏州工业园区手绘规划图,与今天实景高度契合,成为“一张蓝图绘到底”的生动写照。同时,苏州和进博会无缝对接。
有参加园区三十周年庆典的当地智库专家,兴致勃勃地告知笔者:“苏州工业园区的成功证明了中国体制发展经济的优越性。正如李显龙在华时所说,轻视中国短视且不明智。苏州工业园区就是中国经济崛起的缩影,园区几乎是从一张白纸上起步的,园区的脚下在三十年前就是一片池塘洼地,没有什么像样的工业,也没有多少企业,最早园区引入的企业不过150多家,现在这个数字是11万家。园区证明了有为政府一旦和有效市场结合,就能爆发出巨大的能量。三十年来,园区在借鉴学习新加坡经验的基础上,在起步落后国内开发区十年的前提下,实现了超越发展,实现了弯道超车,从零开始实现了全面的工业化和城市化。”
1990年10月3日,中国与新加坡正式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为了深刻理解新加坡的经验和方法,苏州工业园区在成立后派出了庞大的代表团向新加坡直接取经。着重从历史背景、社会环境、公共行政管理的基本逻辑、理念和模式,以及具体的管理规制、流程和方法多个层次和角度去分析、贯通和理解新加坡经验的精髓和原则,并有所选择地用于园区自身发展。上海社科院曾经在国家课题报告中评价:苏州工业园区发挥了长三角融入国际经济体系的带头作用。经济学家厉无畏曾经这样评议:“中国近代以来一大关键问题,就是如何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发展为工业国,如何从封闭走向世界。要想融入世界,首先要学习先进国家的经验,并将其与中国的实际结合。这不仅是革命的经验也是建设的实践,而苏州是典范。”
进博会是重要催化剂
三十年来,苏州工业园区的成功证明了中国融入世界的可行性。同时,由于上海国际经济中心和国际贸易中心以及世界级会展中心地位的不断攀升,苏州和上海成为强强联合并互相促进高质量发展的国家范例。今年前三季度,苏州市进出口总额19115.8亿元,同比增长7.9%,其中出口额11792.6亿元,增长9.0%;进口额7323.2亿元,增长6.1%。从贸易方式看,全市一般贸易进出口额8161.8亿元,占进出口总额比重42.7%,高于加工贸易0.7个百分点。从贸易主体看,全市民营企业进出口额7396.4亿元,同比增长10.3%,高于进出口总额增速2.4个百分点。从主要商品看,全市机电产品进出口额14362.4亿元,同比增长11.3%,占进出口总额比重75.1%。其中集成电路进出口额同比增长28.4%,拉动全市进出口总额增长4.7个百分点。换言之苏州国际贸易成绩为长三角城市榜首,进博会是重要催化剂。
进博会在上海国家会展中心横空出世之后,自然成为新加坡企业和留学生的新大陆。刚刚实地参加第七届进博会的复旦大学新加坡留学生关嘉琪告知笔者:“作为全球最具影响力的展会中国进博会,不仅为全球各国企业提供了展示最新产品和技术的平台,也为中国市场的开放与合作提供了重要契机,尤其是我的国家新加坡。虽近几年全球经济增长放缓,但新加坡企业对投资中国市场仍然保持着浓厚的兴趣,在中国市场的海外业务也仍保持较为稳定。新加坡企业更是在此次进博会上积极参与,不仅仅是进博会的重点参展国之一,同时其展示的内容和参展成果也引人注目,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我想,其中之一的原因是中国持续的经济改革和吸引外资的举措,进一步鼓励和激发了新加坡企业参与进博会的热情。”
笔者调研发现,新加坡展团参加进博会的主题是“新中协力,高质同行”,再次彰显中新两国在加强合作和双边贸易方面的共同承诺。本届进博会,新加坡展馆的总面积近912平方米,横跨了“消费品”“食品及农产品”“服务贸易”三大展区。此外,新加坡工商联合总会携44家新加坡企业参加了此次进博会。而在本届的新加坡展团中,高达70%的企业拥有多次参展经验。不难看出,新加坡的各大企业非常重视进博会所提供的平台,也相信这一难得的平台能给予新加坡企业一个展示创新成果、促进经济合作的机会,尤其是在科技创新和绿色可持续发展的领域里。随着全球对绿色发展和低碳经济的高度关注,新加坡在进博会展示了多项先进的绿色技术与解决方案,尤其是在智能城市建设和绿色建筑领域的最新成就。比如全球领先的绿色建筑解决方案商展示了高效能的建筑材料和节能技术,旨在帮助全球实现碳中和目标。与此同时,新加坡的智慧交通、清洁能源以及废物管理技术也吸引了大量参观者的关注。
本届进博会,新加坡展馆的智能制造和高端设备制造也引人注目。新加坡作为制造业的重要一环,其参展企业展示了许多智能化、自动化的先进制造技术。新加坡企业的智能制造解决方案,尤其在机器人技术、自动化生产线和精密机械方面的展示,不仅满足了中国市场对高端制造的需求,也推动了中国制造业的升级。比如,新加坡科技研究局展示了在工业领域雅科贝思(Akribis)的最新科技成果和创新产品。在此次进博会上,雅科贝思展示了运动控制和驱动、病理切片中空平台和磁弹簧Z轴模组的三大技术。故关嘉琪深信:通过这些新加坡智能和高端设备制造的企业与中国的高科技企业和制造业巨头进行的技术对接和合作洽谈,不仅可提升两国在该领域的技术互补性,还可为两国在未来的合作奠定坚实基础。
未来发展蓝图已明确
而关于苏州工业园区,新加坡企业、留学生、智库和媒体备感振奋的是:就在11月25日,中国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在苏州会见李显龙,并且共同出席中新苏州工业园区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双方全面总结园区30年建设成果,规划下阶段发展合作方向和重点。中新双方一致同意:要更好地发挥园区中新合作先行者和排头兵作用,不断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继续扩大国际合作,努力打造开放创新的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
何立峰和李显龙共同见证签署推动苏州工业园区高质量发展合作愿景、开展数字贸易合作等文件,还共同参观了园区三十周年成果展,种植中新友谊树。同日,中新双向投资洽谈会暨苏州工业园区中新合作项目签约活动举行,3批26个中新双向投资项目签约落地,涉及生物医药及联合创新、专业服务、数字经济、绿色发展等领域,为园区加快建设“开放创新的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注入新动能。值得指出的是:苏州工业园区作为中新两国政府间首个合作项目,经过30年发展,已集聚新加坡企业超过400家,累计实际使用新加坡资本超过49亿美元。苏州工业园区的头部企业还依托中新“国际化走廊”等双向平台主动“走出去”,加快国际化发展布局。由此可见,未来十年双边合作已描绘出清晰蓝图。
笔者所在的智库研读规划蓝图后认为:中新双方的重点将转向绿色发展、数字经济与生物医药等新兴领域。特别是中新两国明确了两个重点项目:中新生命科学园和中新绿色数码港。其中,中新生命科学园旨在构筑生命健康创新高地,由新加坡淡马锡控股与苏州工业园区联手打造,定位为新药研发、医疗器械创新及数字医疗应用的集成平台。园区将聚焦AI驱动的医疗健康解决方案,预计于2026年开园,目标是成为生物医药产业链的领头羊。而中新绿色数码港力图打造零碳工业的试验田,即由苏州工业园区新建元集团与新加坡吉宝集团、盛裕集团合作开发的绿色数码港,目标是在零碳工业领域实现技术突破。项目总占地17万平方米,分四期开发。未来,这里将成为中新两国联合探索脱碳解决方案的前沿基地。笔者相信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已经清晰的发展蓝图还将造福多边经贸合作。
(作者系上海社会科学院上海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研究员)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