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8日,“2024搜狐财经年度论坛”在北京举办。
搜狐财经年度论坛,已成长为搜狐年度品牌活动。多年来,论坛始终秉持前瞻视野,汇聚智慧力量,记录并推动着中国经济的每一次飞跃。
本届论坛集结了二十余位商界精英和学术领袖。他们倾诚把脉经济形势,探讨世界秩序;剖析房地产市场格局,展望资本市场投资机遇;聚焦全球视野下的产业革新与市场拓展,并为企业可持续发展献计献策。
在11月28日上午的论坛中,博时基金宏观策略部投资经理刘思甸带来了题为“解决内需下行关键在地产领域,未来一年市场或整体震荡”的主题分享。
刘思甸认为,这次化债的措施等同于阻断地产下行对其他领域压力的蔓延。地产相关领域相对可期待的是消费端盈利的改善,投资端还需要等待更长的时间。考虑到地产的周期相对比较慢,很难期待房价跌幅缩窄或者止跌能够很快传导到土地市场。
他还提到,消费行业过度投资的问题比较普遍,从行业层面的反馈来看,供过于求的状态恐怕很难在2025年的上半年结束,下半年是否能看到一些先行指标的积极变化,也还需要观察。
股市方面,刘思甸称,对中期的修复可以抱有希望。站在当前的位置,未来一年的市场整体出现震荡,期间有些时候出现一定的回撤,这样的概率不低。
以下为演讲全文:
搜狐财经的朋友大家好,我是博时基金宏观策略部投资经理刘思甸。又到了展望新的一年市场的时候了,有句老话说的好,预测是困难的。这么多年看下来,也许用于预测的一些逻辑或者引用的事实可能相对会更有价值。我本人的研究与权益市场挨得比较近,这里主要谈国内的股票市场。
股票市场是看盈利的,因此也就离不开需求和供给的讨论。我的分析也是从这儿开始,有一部分需求是与宏观密切相关的。这块主要就是房地产,主要看期房现房增速差异,以及房价何时止跌。当前的政策是比较对路的,只是时间上还没办法做很明确的预测,什么时候能够出现确定性的改善,应该说在2021年及其之前的几年,地产的需求有相当程度的透支,与预售制相关的一些问题导致其后的交付问题的确有这样的可能,就是消费者对期房的信心还是比较脆弱的,对新房的需求在这方面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抑制,在这个意义上,保交楼的情况对新房市场的恢复有非常大的意义。
政府推动稳定需求的措施见效,一二手房合计成交面积2023年同比是上升的,今年也可能只是小幅的下降。但是成交更多集中在二手房,一手房也更多集中在现房。因此我认为交房信心的提升,应有助于将一部分需求重新吸引到新房市场。因此,期房现房的成交面积增速的差异是比较重要的观察点。
地产相关领域相对可期待的是消费端盈利的改善,投资端还需要等待更长的时间。考虑到地产的周期相对比较慢,很难期待房价跌幅缩窄或者止跌能够很快传导到土地市场。地产开发投资的企稳,考虑到开发投资需求下行比较多,尽管这些领域的供给普遍扩张力度较低,甚至是处于收缩状态,盈利的亮点恐怕还是比较有限。相对可以期待的还是在消费端,一部分和地产相关的消费需求,企业利润是有机会企稳或者改善的,比如说家居家电等等,有一些需求其实与上述宏观周期持有比较弱的关系,这两年这些领域的一大问题就是供过于求的问题比较突出。
2020到2021年,全球产业链较为依赖中国,部分行业因为产品渗透率到了拐点,导致需求快速攀升,盈利大幅增长,这些都催生了大规模高强度的产能扩张。中国的消费品行业在2017年到2021年也陆续走向了繁荣,过度投资的问题在消费品行业可能还是比较普遍。
从历史经验看,这些行业的好转相当多的只能靠弱势企业的退出,靠产品性价比持续提升带来的需求范围的拓宽、需求量的提升。从一些行业层面的反馈来看,供过于求的状态恐怕很难在2025年的上半年结束,下半年是否能看到一些先行指标的积极变化,也还的确需要观察。
对于A股整体的盈利情况,这里其实也可以去比较上一轮盈利产能周期的情况,做一个大概的推演。2011年的四月是上一轮盈利的高点,其后制造业投资增速在2013年年初到了高点,利润一路下行,投资增速到了2018年才转为向上,这里说的是制造业的投资增速。期间国内有两次提振需求的努力,2012年的努力带动了地产的上行和房价上升,但企业利润仅是止住了下跌,2016年前后的努力再次带动了地产上行和房价上升。同时利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环保整改等一系列手段推动产能控制,最后使得企业利润出现了回升。
比照这段历史,本轮盈利从2021年二季度开始下行,产能投放强度直到2023年年中才开始减弱,至今只有一年半的时间。期间提振需求的努力尚未实现,地产需求上行,房价止跌,那么总的来看似乎很难预期25年的盈利就能实现显著的回升。
从宏观的角度可能还需要额外说明一下对化债政策和出口的看法。这次化债的措施等同于阻断地产下行对其他领域压力的蔓延。历年来大量政府性负债的产生均基于一个假设,就是土地市场会持续繁荣。但在土地市场冷却后,一方面未来政府新增的负债与土地收益关系是减弱的,这个行为是要调整的。另一方面在形式清晰之后,也需要逐步解决历史遗留问题,避免对新的经济增量形成过多的拖累。总的来看,这不改变我认为解决内需下行的关键点在地产领域这一看法。
出口和中国相当多制造业的后续需求情况密切相关,这方面的变数主要是美国政府换届之后的政策。坦白的说,相关的政策动向对中美贸易的影响可能相对较大。从共和党2024年年中公布的竞选纲领看,贸易政策和与中国进行经济竞争的政策,其相对重要程度可能有所下降,但在具体论述上仍然有较为激烈的地方,比如说给所有进口都征收10%的关税,并取消中国的最惠国待遇等等。尽管特朗普上任后未必就着手去加关税、取消最惠国待遇,但从一些行业上的反馈看,中国的出口商、美国的进口商也都是认为相关的不确定性或者风险是非常明显的。
上面我们讨论的都是基本面的情况,盈利情况总的来讲整体不佳,但的确对中期的修复可以抱有希望。一般看市场还会考虑贴现率交易等的情况,尤其是数字处于极端值的时候,需要多加重视。在贴现率方面上,我认为至少在周期的意义上,它是内生于经济景气和企业盈利的,因此这里没做单独的考虑。在交易和市场情绪上则需要多加小心,当前市场对政策期待较多,对需求期待较多。以前可能只关注半年之内会发生的好消息,现在可能会关注两年、三年之后可能会发生的好消息。从换手的情况看,市场成交的活跃程度在2015年以来,应该都是处于比较高的水平。从这些情况上来看,站在当前的位置,未来一年的市场整体出现震荡,期间有些时候出现一定的回撤,这样的概率还是不低的。
刚才我没有讨论结构,从结构上看,恒生科技的情况是相对比较好的。恒生科技虽然带了两个科技两个字,但它大多数都是消费股。与A股的很多消费行业不同,恒生科技相关的消费行业,它的行业格局相当多是好转的,在过去的一段时间,其实主要成分股的盈利预测总体是趋于上调的。因此有理由认为这种好转是有相当大几率在25年延续的,以上就是我的观点,仅供大家参考。
顶端新闻:
https://static.dingxinwen.com/dd-sharepage/detail/index.html?id=8453261#/?categoryId=-100&trace=eyJ1X2lkIjoiMjAyMDY1MyJ9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