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 《财经》杂志 作者 | 孟琦 编辑 | 韩舒淋
为实现全球3倍可再生能源装机和《巴黎协定》的目标,世界各国加速行动,已经刻不容缓
第二十九届联合国气候大会(COP29)即将于11月11日-22日在巴库举行。主席国阿塞拜疆提出“增强雄心”和“促进行动”作为实现本次大会愿景两大支柱,其中行动包括资金、技术和能力建设等一切措施和手段的落实,以及充分动员相关方积极参与。
然而今年的气候大会面临比往年更艰难的全球环境。地缘冲突不减反增,能源危机的警钟尚未解除,全球经济仍在低谷徘徊,极端天气更加剧了对各国社会和经济的冲击。
气候雄心与行动距全球目标相距甚远
在多重危机背景下,对照在第二十八届联合国气候大会(COP28)上提出全球要逐渐脱离化石能源,并在2030年实现3倍可再生能源的目标,目前进展以及各国的国家自主贡献(NDCs)同上述目标相距甚远。
根据IRENA最新发布的《实现阿联酋共识》报告,为实现3倍可再生能源目标,全球应年均新增1044GW(吉瓦)可再生能源装机,但2023年的全球新增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只有473GW。
即使在可再生能源发展较为迅速的国家,可再生能源装机并网也遭遇各种挑战。例如,土地使用和项目建设审批行政流程冗杂、利率和通货膨胀导致户用光伏投资费用过高以及用户需求潜力未能有效开发等等,阻碍可再生能源的项目落地;又如电网基础设施和电力市场机制落后于可再生能源并网需求、储能等灵活性资源利用不足,造成并网困难。
不仅如此,全球层面的可再生能源投资缺口巨大。据IRENA估算,要实现3倍可再生能源,从现在到2030年,可再生能源每年投资需1.5万亿美元。但2023年的实际总投资只有5700亿美元,大致相当于应投资额的三分之一。这些投资还呈现出区域性差异,多集中在中国、欧洲和美国三大经济体中,其他的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EMDE)的缺口更加惊人,只占整体投资的16%左右。
进程缓慢的原因
从不同国家和地区内部来看,一方面能源转型面临着既有政策体制和市场机制的阻碍,短时间内难以完成全面调整;部分国家大选等国内政治的变动也为经济环境带来很多不确定性,造成可再生能源装机和并网缺乏良好的政策和市场环境;而区域冲突和地缘政治竞争也提高了各国对能源安全的顾虑,进一步拖慢了转型的步伐。
另一方面,近年全球经济减速,特别是发展中国家面临更严峻的债务危机,没有足够的收入投入到能源转型中,无法兼顾应对气候变化与消除贫困、维持经济发展等目标。
从国际层面看,一是地缘政治的不确定性影响了双多边层面的互信,特别是针对绿色产品、技术的国际贸易与供应链的限制和争端,对推动绿色技术和产品的流通与大规模部署产生极大的挑战,影响了气候合作和能源转型的进程。
二是就资金缺口而言,发达国家在地缘政治竞争、经济下行和能源危机压力下,难以提高对发展中国家气候投融资的支持力度;当前的国际金融架构也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发展中国家面临融资规模受限、融资成本过高的困境,增加了这些国家的债务负担,从而限制了它们获得包括气候投融资在内的可持续发展资金的机会。
机制创新和全球协作是关键
为实现全球3倍可再生能源装机和《巴黎协定》的目标,世界各国加速行动,已经刻不容缓。
各国需要推动各自政策、市场机制和技术创新,突破可再生能源部署的瓶颈。以中国为例,一方面需要解决大基地风光就地消纳和长输通道建设约束问题,另一方面应支持分布式可再生能源的可持续发展,包括配网、微网重塑:在分布式发电、电动汽车、新型储能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提升电网对电力资源的承载能力和配置能力。
通过税收优惠、土地使用权等激励措施,吸引私人投资进入分布式可再生能源领域。同时通过在农村地区推广屋顶光伏、储能和热泵等设备,推动农村建筑和农机电气化,促进电动车下乡,以此创造新的市场需求,扩大风电和光伏装备的市场空间,为可持续增长注入新动能。
此外,应完善市场机制,加强储能和虚拟电厂等灵活性资源的应用,替代有序用电和煤电厂调峰功能,提升电网中可再生能源的占比,有序停止新建煤电厂。未来,可将中国的这些实践经验供其他国家和地区参考,助力全球的能源转型。
在国际层面,主要经济体应在推动国家和全球气候目标方面发挥引领作用。各国应推动气候与贸易政策的协调,在促进绿色技术和设备的自由贸易与投资方面消除政策和制度壁垒,进一步降低成本、提升可再生能源在全球广泛部署的效率。
更具体地说,各国需要在应对气候危机的共识基础上构建交流平台,通过合作和标准协同,推动绿色低碳产品贸易便利化。通过多双边投资贸易保护协定谈判,鼓励在海外开展绿色投资和建厂,在进口低成本绿色产品以实现更快速减排和发展本国绿色制造业以增加绿色就业机会之间,以及在全球分工协作和供应链去风险之间达成平衡。
国际社会应进一步推动多边金融机构加大对气候融资的支持,鼓励银行、各类投资机构进一步增加对发展中国家气候变化与可再生能源发展等领域的支持,并将气候减缓和适应与减贫和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相结合。中国可以与欧美等国家共同推动对发展中国家的气候融资,合力探索更多元的融资和商业模式,为不同地区不同的能源转型情景和气候解决方案提供可落地、可持续的融资支持。
凝聚共识的契机:COP29
如何从国家和国际层面加速实际行动,以弥合气候目标和现实之间的差距,是当前气候治理领域的焦点议题,也是COP29到COP30需要着力推进的任务。只有以全力应对气候危机的共识为基础,从经济体内部和全球层面都有效推进具体行动,才有可能让“阿联酋共识”、NDCs(国家自主贡献)雄心和1.5度温控目标成为现实。
尽管当前气候目标与现实之间的缺口巨大,全球气候治理在包括经济、地缘政治等方面面临诸多不确定性,COP29都无疑是一次难得的契机,让各国再次审视现实、凝聚共识,为实现2030和2035年目标采取更有力度的行动,为成功召开COP30奠定坚实基础。
(孟琦为能源基金会的总裁办公室气候变化国际事务研究员,莫争春、彭丽楠、辛嘉楠对此文亦有贡献;编辑:韩舒淋)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