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金奎任华商基金董事长,如何破解产品结构失衡、明星基金经理依赖症两大难题?

苏金奎任华商基金董事长,如何破解产品结构失衡、明星基金经理依赖症两大难题?
2024年06月24日 17:25 市场投研资讯

6月22日华商基金发布关于董事长变更的公告,新任董事长苏金奎接替原董事长陈牧原,董事长更换的原因是董事会换届。

苏金奎,现任华龙证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董事,曾任华龙证券投资银行部项目经理、计划财务总部总经理、总会计师、副总经理。

陈牧原,华商基金党委书记、前董事长。2018年9月起任华商基金党委书记;2018年12月起任华商基金董事长;2018年9月起兼任甘肃金融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图中人物系华商基金原董事长 陈牧原

与大多数券商系基金类似,华商基金新任董事长苏金奎和前董事长陈牧原都是出自华龙证券。华龙证券为华商基金的第一大股东,华商基金目前共有三个股东分别是:华龙证券持股46%,深圳市五洲协和投资有限公司持股34%,济钢集团有限公司持股20%。

值得注意的是,苏金奎是作为华龙证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来兼任华商基金董事长,而前董事长陈牧原上任时是华龙证券党委书记、董事长。由母公司二把手来兼任券商系基金公司董事长,在行业内并不常见,苏金奎的此次上任是否带着某种使命?

陈牧原任内华商基金快速发展、已成为华龙证券的核心资产

华龙证券是在全国各地共设立了18家分公司和79家证券营业部,在资本市场下行期,在较为激烈的竞争环境下,华龙证券面临着较大的经营压力,以下是华龙证券近五年的营收和归母净利润情况:

数据来源:wind、机构之家数据来源:wind、机构之家

可以看到,华龙证券的营业收入已经连续四年下滑,截止2023年全年的营业收入仅为11.87亿元,较2019年20.92亿的营收几近腰斩;公司的归母净利润也经历了大幅下滑继22年归母净利润下滑41.48%至4.24亿元之后,23年归母净利润继续大幅下降24.2%至3.22亿元,23年归母净利润已经不及2021年高峰期7.24亿的一半。

与华龙证券相反,同样面对着资本市场下行期的压力,华商基金却能够实现营收和利润的突破,2021-2023年连续三年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创新高。以下是华商基金近五年的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情况:

数据来源:wind、机构之家数据来源:wind、机构之家

可以看到,华商基金近几年发展势头迅猛,实现了快速增长,截止23年营业收入11.63亿元已经是2020年低谷期3.53亿的三倍有余;营收快速增长的同时,归母净利润也同样实现跨越式增长,在行业整体下滑的2023年,归母净利润增速高达107.08%,归母净利润也创出新高达到2.34亿元。

华龙证券持续下滑与华商基金的快速增长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经过五年的发展,华商基金在营收和净利润规模上已经和母公司华龙证券处于同一量级。

首先,华商基金已成为华龙证券投资收益的主要来源,按权益法计算,2023年给华龙证券贡献的投资收益为2.34*47%=1.1亿元,已经占据华龙证券2023年归母净利润的34%。

不仅如此,华商基金逆势增长,发展势头迅猛,而华龙证券却面对大型券商显得竞争力不足,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华商基金贡献的利润将会占据华龙证券利润中越来越大的份额,可以不夸张地说华商基金是目前华龙证券旗下最核心的资产。

快速发展下产品结构失衡、股票型基金成为短板

华商基金近几年发展势头较好,公司的基金管理规模也实现了持续扩张,下图是公司资产管理规模的变化趋势图:

数据来源:wind、机构之家数据来源:wind、机构之家

可以看到公司自2018年管理规模触底以后,便实现了超过5年的持续增长,在24年一季度管理规模创出新高达到1304亿元,是2018年底186亿规模的七倍。公司资产管理规模排名也从18年底的74位上升至2024年一季度的46位,公司的发展速度超越了行业平均水平。

具体来看,华商基金近几年管理规模增长的主要贡献是债券型基金和货币型基金,债券型基金在2018年末的管理规模为13.06亿,到2024年一季度增长到592.92亿,增长45倍之多;货币型基金在2018年末为8.67亿,到2024年一季度位162.98亿,增长18.79倍。

但是,我们同时也注意到公司这几年股票型基金的发展几乎停滞,以下是公司股票型基金管理规模的变化趋势图:

公司的股票型基金自2019年以来产品数量为7只,连续多年没有增长,同时股票型基金管理规模还较2019年下降,2019年四季度公司股票型基金规模为29.58亿,是近几年的规模高峰,此后便持续下滑,到24年一季度规模仅剩16.8亿元,占公司总管理规模的1.28%。

对比行业的平均水平,公司的股票型基金占比明显偏低。根据choice数据,2024年一季度公募基金全行业总的资产管理规模为29.13万亿,其中股票型基金2.86万亿占比9.8%。此外,机构之家也统计了发展较快、总规模领先的几家基金公司的股票型基金规模:易方达基金股票型基金规模3933亿,华夏基金股票型基金规模4453亿,南方基金股票型基金1640亿,嘉实基金的股票型基金规模1898亿,而公募基金全行业股票型基金的平均管理规模为142.32亿元。

可见,股票型基金是华商基金的短板,如果公司想要进一步发展,就需要向行业领先的头部基金公司学习,补齐产品结构上的短板。

公司业绩依赖少数员工、基金经理去明星化成为挑战

华商基金除了产品结构失衡以外,公司的少数基金经理创造了大部分收入,对少数员工的依赖是公司的另一大隐患。以下是公司的基金经理基本情况统计:

数据来源:wind、机构之家数据来源:wind、机构之家

可以看到,公司目前的基金经理人数为24人,高于行业平均22.8人,在其他各项指标如基金经理的从业年限、人均管理规模等指标都好于行业平均水平。但是,统计的平均水平掩盖了实际的问题。

公司目前的资产管理总规模为1304亿元,但是公司单个基金经理管理规模超过100亿的有4人,分别是杜磊340.77亿、周海栋336.17 亿、胡中原254.77 亿、孙蔚133.15亿,四人合计管理规模1064.87亿,占公司总资产管理规模的80%以上。以上任何一个人尤其是前两位管理规模超300亿的基金经理,如果出现工作变动都会对公司产生重大影响。

在以上四位百亿基金经理中,周海栋、孙蔚主要管理偏股混合型基金,基金的管理报酬偏高;而杜磊、胡中原主要管理固定收益类产品,基金的管理报酬偏低。因此,机构之家统计了周海栋和孙蔚两位基金经理在华商基金所管理的基金产品21-23年所收取的管理人报酬如下表所示:

数据来源:基金年报、机构之家数据来源:基金年报、机构之家

从以上统计可以看出,两人所管理基金的管理人报酬在23年都出现了超过一倍的大幅增长,两人所管理基金的管理人报酬22年合计为2.71亿元,23年为6.67亿元。而2023年华商基金的总收入为11.63亿元,仅此二人创收便占公司总收入比例为57.35%;如果以收入增量来看,两人23年创收相对22年增长3.95亿元,而华商基金23年总营收增长仅3.85亿元,我们发现周海栋、孙蔚贡献了华商基金23年全部的收入增量。可见,华商基金公司整体的业绩严重依赖周海栋、孙蔚二人,在公募基金纷纷选择去明星化来稳定公司发展的当下,对于华商基金来说想要淡化周海栋、孙蔚两位明星基金经理对公司的影响显得极为困难。

华商基金在上一任董事长陈牧原的任内取得了不俗的成绩,无论是公司的资产管理总规模,还是公司的收入、利润情况,都创出了多年来的新高。然而,公司高速发展伴随的问题就是基础不牢,华商基金依然存在着产品结构失衡和依赖少数员工的隐患。当下,华商基金对华龙证券的重要性与日俱增,苏金奎作为华商基金大股东华龙证券推荐的董事长,势必带着继续带领华商基金再创辉煌的使命,苏金奎董事长能否接下这个挑战,让我们拭目以待。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7-01 乔锋智能 301603 --
  • 06-26 键邦股份 603285 --
  • 06-24 安乃达 603350 20.56
  • 06-17 爱迪特 301580 44.95
  • 06-17 永臻股份 603381 23.35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