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特瑞:负极材料产品存在技术壁垒 有走向标准化趋势

贝特瑞:负极材料产品存在技术壁垒 有走向标准化趋势
2024年06月07日 14:02 中证网

转自: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中证网讯(王珞)贝特瑞(835185)6月6日开展投资者交流活动,针对负极材料同质化问题,公司表示,负极行业存在一定技术门槛,公司更倾向于将产品同质化理解为标准化,随着新能源产业蓬勃发展,负极产业更趋向于工业化大规模生产的概念,产品有走向标准化的趋势。

  据介绍,负极材料行业近几年随新能源行业发展迎来高速发展。EVTank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负极材料出货量为30.8万吨,2023年已跃升至171.1万吨。2021年新能源汽车需求量高速增长,高额利润吸引大量企业跨界入局,其中不乏一些小企业,较多公司在短时间内具备投产落地能力,这不禁引起投资者对于负极材料行业进入壁垒以及产品差异化的思考。

  近期行业政策也在不断提高技术标准要求,规范行业发展。日前工信部出台《锂电池行业规范条件(2024年本)》《锂电池行业规范公告管理办法(2024年本)》(征求意见稿),明确提出负极材料的能量密度需要大于340mAh/g。该征求意见稿为在2021年版本上修订,相较2021年对碳(石墨)的比容量要求增加5mAh/g。

  贝特瑞介绍,在行业走向标准化的背景下,公司依靠在研发方面长期保持高投入,具有全品类优势,具备给客户提供定制化和差异化产品与服务的能力。据了解,公司已前瞻性布局新材料。在硅基负极领域,硅碳负极材料已经开发第五代产品,比容量达到2000mAh/g以上,硅氧负极材料已完成多款氧化亚硅产品的技术开发和量产工作,比容量达到1500mAh/g以上。在钠电池领域,发布了比容量可达350mAh/g和首次充放电效率达90%的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探钠350”、比容量可达145mAh/g和压实密度大于3.4g/cc的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贝钠-O3B”。在氢燃料电池领域,公司研发的燃料电池催化层碳材料“探氢BMC”和新型扩散层碳材料“探氢BGD”等新型材料,已经实现了多级介孔碳载体产业化突破。在固态电池领域,公司开发出半固态和全固态电解质技术,采用氧化物固态电解质、聚合物固态电解质及硫化物固态电解质三条技术路线,极致减少电解液用量,助力提升固态电池的安全、倍率性能与能量密度。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负极材料 贝特瑞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6-17 爱迪特 301580 --
  • 06-17 永臻股份 603381 --
  • 06-11 中仑新材 301565 11.88
  • 05-31 达梦数据 688692 86.96
  • 05-28 利安科技 300784 28.3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