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内超220只基金遭大额赎回,债市拐点是否已现?

年内超220只基金遭大额赎回,债市拐点是否已现?
2024年05月27日 19:20 第一财经

债市调整下,机构先撤?

近日,债券市场出现调整,引发不少资金撤离,多只基金再度出现大额赎回的情况,这也导致基金公司采取提高份额净值精度来应对的现象频频上演。

据第一财经不完全统计,截至5月26日,本月已有24只产品发布调整基金份额净值估值精度的相关公告,年内数量则超过220只,其中七成是债券型基金。据记者观察,上述产品大多存在机构持有人高度集中的情况。

业内人士受访表示,持有债券基金的以机构客户居多,引发机构资金撤离的因素有很多,不过赎回压力需要继续关注。目前来看,总体上债券收益率是适中的,即便债牛进程中会出现干扰,但每次债市调整也可能带来债券配置机会,长期来看,债市尚未迎来由牛转熊的拐点。

多只基金遭大额赎回

5月24日,国寿安保基金公告称,国寿安保安裕纯债半年于23日发生大额赎回,为确保基金持有人利益不因份额净值的小数点保留精度受到不利影响,23日份额净值精度保留至小数点后第八位,为小数点后第九位四舍五入。

Wind数据显示,截至一季度末,国寿安保安裕纯债半年的基金合计份额为29.48亿份,资产净值为30.2亿元。另据基金年报,该基金是一只100%由机构投资者持有的产品,共有201户产品份额持有人。

根据《开放式证券投资基金试点办法》的规定,大额赎回指的是开放式证券投资基金单个赎回日,基金份额净赎回数额申请超过基金份额总额的10%的情形。粗略估算可知,国寿安保安裕纯债半年此次遭遇的赎回份额最少要超过2.948亿份,结合23日1.0347元的单位净值,合计赎回规模超过3亿元。

同日发布相同公告的还有鹏华丰实D类基金份额、摩根瑞欣利率债等产品。其中,摩根瑞欣利率债是一只成立于5月10日的新基金,募集24天后共吸引了309户有效认购,成立规模为62.3亿元,平均每户超过2000万元。

16日,摩根瑞欣利率债开放申赎;且合同规定,7天以上无赎回费。而在提高基金净值精度的公告中可以看到,该基金于22日发生大额赎回,这也意味着,该基金仅运营12天,至少被赎回6亿元以上。

事实上,债基大额赎回不是个例。近来,已有多家公募机构发布了提高旗下债基产品份额净值精度的公告,原因皆为产品发生大额赎回。截至5月26日,本月已有24只产品发布了此类公告。

一位头部基金公司产品部人士对记者表示,目前,基金净值普遍精确到小数点后四位,如果面对大额赎回仍四舍五入计算,就会导致实际上多赎回或少赎回的情况而影响剩余份额的净值。因此为了更好地规避机构资金撤出时可能出现的净值异动,基金公司就采取提高精度的方式尽可能确保净值不会出现异常异动。

开年以来,类似情形频频出现。据第一财经不完全统计,年内共有230份调整基金份额净值估值精度的相关公告,涉及的基金产品超过220只(不同份额分开计算),其中债券型基金占比超过七成。

上述产品大多存在机构持有人高度集中的情况。Wind数据显示,在已有去年年报数据的116只基金产品(不同份额合并计算,且仅列举初始基金)中,机构投资者持有比例超过九成的占比达68%。

有23只产品的机构投资者持有份额占比达100%。例如在4月发生大额赎回的兴银汇泓一年定开,该基金所有份额都集中在两户机构投资者手中。而这样被单一机构投资者持有且出现大额赎回的案例最少有7例。

在前述基金产品部人士看来,持有债券基金的以机构客户居多,单一持有人比例集中是常见的现象。“导致基金遭遇大额赎回的因素有很多,可能是基金业绩回撤较大,也可能是(机构)有流动性资金的需求,亦或者是资金用途重新规划等。”他说。

债牛或仍将延续

那么,债券基金为何在近期频现大额赎回?在业内看来,这或许与债市近期的震荡有关。Wind数据显示,截至5月24日,近一个月来有超过700只债券型基金净值下跌,华夏鼎富A、鹏扬中债-30年期国债ETF、博时上证30年期国债ETF等产品跌幅均超2%。

“‘五一’节前后多空交织,债市情绪起伏较大,收益率先下后上,利率债曲线再转陡。”一位固收类基金经理告诉记者,短期来看,利率水平已经接近配置机构负债成本,负债成本的约束在强化,利率已由快速下行转向震荡阶段。

“本轮地产政策将缓和尾部风险担忧、提升市场风险偏好,这种市场格局下利率下行空间相对有限的短期波动还会加大。等待悲观情绪充分演绎之后,将再度迎来配置机会。”他称。

金鹰基金固定收益研究部总经理邹卫对记者表示,近期利率曲线基本延续了上月趋势,持续陡峭化。长端利率上行,主要受部分传闻和超长期特别国债供给冲击影响。“从目前公布的超长期国债的发行节奏来看,分了20多期,每期就几百亿元,每期的量较小,预计对市场冲击并不大。”

邹卫认为,5月是信用债发行的季节性低谷,从上半月来看,信用债的发行量低于历史同期,各期限信用债供给不足,投资者广泛欠配。从更长的视角来看,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方针下,新旧动能转换之际,债牛或仍将延续。

“当然,未来市场可能也会有回调,涨得多时大家会畏高,这时候利空因素往往会被放大,毕竟没有只涨不跌的资产,债券市场会在波折中不断走强。”邹卫说。

“二季度有望是经济增长和政策发力的主要窗口,近期密集出台的政策也印证了这一点。”长城基金固定收益研究部副总经理吴冰燕对记者表示,在当前低利率环境下,稳经济政策频频发力,债市难免出现短期波动,近期波动率也可能会上升。

在她看来,今年以来债券市场的主线为供给压力和配置力量的博弈,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备受市场关注,但安排的发行节奏略低于市场预期,对债券市场的供给压力有限,造成的冲击相对较小,利空有所缓解。同时,债市波动也可能带来波段交易机会,有利于新产品抓住窗口期建仓。

聚焦到债券投资上,吴冰燕表示较为看好信用债品种,她认为,“当前信用债供给较少,但市场需求却在增加,这种供需错配的形势比两年前更加严峻,因此信用债面临的阶段性调整压力不大,从全年来看,信用债格局都难以发生较大变化”。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债市 基金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5-31 达梦数据 688692 --
  • 05-28 利安科技 300784 28.3
  • 05-24 汇成真空 301392 12.2
  • 05-21 万达轴承 920002 20.74
  • 04-29 瑞迪智驱 301596 25.92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