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腾”了1年,阿里巴巴这份成绩单究竟好不好?

“折腾”了1年,阿里巴巴这份成绩单究竟好不好?
2024年05月19日 12:41 市场资讯

  来源 翠鸟资本

  经过一年的主动变革,备受关注的阿里巴巴集团财报出炉。

  虽然整体的业绩增长了,但净利润却表现不佳。随着低价策略的持续实施,未来阿里的利润会面临更大压力,同时,市场的残酷竞争也愈演愈烈,淘天想要维持增长只会变得更难。

  01

  喜忧参半

  5月14日,阿里巴巴(BABA.N)公布了2024财年Q4(即2024年1月至3月)及全年业绩。

  财报显示,阿里巴巴在2024财年第四季度调整后净利润同比下降11%,为244亿元人民币,未达预期,尽管收入增长7%至2219亿元人民币,略高于预期;阿里巴巴2024财年收入为9411.68亿元,同比增长8%;净利润为713.32亿元,同比增长9%。

  这是蔡崇信,吴泳铭上任以后交出来的第一份成绩单,乏善可陈。

  虽然营收增长了,但是净利润同比2023年的16.92%的增速,实际上是放缓的。

  在财报出炉后,5月14日,阿里巴巴股价低开低走,最大跌幅达6.55%,全日跌6.02%,收报79.51美元/股。

  阿里巴巴再次强调回购信息。截至2024年3月31日止季度,根据股份回购计划,阿里巴巴以总额48亿美元回购了5.24亿股普通股(相当于6500万股美国存托股),回购力度较此前季度加大。

  在财报发布的同时,阿里巴巴还宣布派息来对冲市场。

  阿里巴巴宣布,其已批准派发2024财年股息,包括年度定期现金股息和一次性特别现金股息,派息总额约为40亿美元。

  02

  低价策略的困境

  2023年3月28日,阿里前CEO张勇启动“1+6+N”组织变革,在集团下设淘宝天猫商业、阿里云智能、本地生活、菜鸟、国际数字商业、大文娱等六大业务集团以及多家业务公司。

  启动变革后,两个季度过去,阿里的组织变革成效却尚未显现,财报数据显示,2024财年三季度的营收增速仅5%,较此前两个季度有所放缓,同时经营利润与净利润大幅下滑。

  2023年9月,蔡崇信接任阿里巴巴集团董事会主席一职,吴泳铭正式接任阿里巴巴集团CEO(首席执行官)一职,承担起阿里“改革”的“重任”。

  蔡崇信、吴泳铭接任后确立“用户为先、AI(人工智能)驱动”两大战略重心,并围绕这两大重心进行业务梳理,重塑业务战略优先级,同时进行管理团队年轻化改革。

  对于净利润下滑的原因,阿里巴巴给出三个解释理由:

  一是加大了对电商业务的投入,主要系三大领域的投入:淘宝天猫核心用户体验、核心公共云产品和AI基础设施、海外电商三大领域;

  二是授予菜鸟员工的留任激励;

  三是投资的上市公司市值下降,投资损益的净利润有所下降。

  其中,淘天集团作为阿里最核心的业务,也是阿里巴巴的现金牛,过去数个季度以来,淘天的收入增速一直徘徊在个位数。

  阿里巴巴围绕淘天的低价策略,可谓付出了大量成本投入。

  从2023年下半年以来,阿里为推动核心电商主业的持续增长,频频出招,从陆续推进新疆包邮、加码百亿补贴、实行仅退款政策、取消预售等,一系列的用户服务升级,几乎是每隔数月便有一次大调整,企图让淘天已经明显放缓的营收增速,不再徘徊在个位数。

  所谓的低价策略,本质上是以放弃利润保增长的方式,在激烈的价格战中争夺更多流量和销售额。

  从大方向而言,主动牺牲整体利润表现,以稳固电商基本盘、换取市场份额,这已逐渐成为阿里内部的共识。

  虽然在低价策略下,淘天的交易买家数、订单量增幅较大,但由于平均订单金额下跌,又抵消了部分GMV的增长。

  财报显示,阿里本财季淘天集团营收为932.2亿元,仅同比增长4%,在上一季度淘天的收入增速仅为2%,仍处在微增的“低迷水平”。

  从中不难看出,低价策略对淘天集团收入以及对阿里而言,总体的拉动作用并没有实现太大的突破。

  今年2月,阿里集团CEO、淘天集团董事长吴泳铭提及,阿里希望淘天可以“支持淘天重拾增长和稳固市场领导地位”。但显然,淘天的进步没有吴泳铭想象当中那么快,目前淘天仍然需要通过牺牲毛利率来为未来可能的增长进行铺垫。

  另外,与加大核心业务投入对应的是,阿里巴巴整体人员还在加速裁员的状态,作为自然年旧年过,新年进的一季度,阿里巴巴猛砍接近1.5万人。而上次的裁员高峰是2022年三月季的9500人,裁员力度和速度几乎肉眼可见地加速。但即使这样,目前阿里的员工数依然很高,达到了20.5万人。

  03

  软银走了

  自2020年10月底以来,阿里股价持续低迷。在启动“1+6+n”变革时,其美股股价徘徊在100美金左右,此后股价继续一路向下。这背后一定程度上也有来自软银、高瓴等一众资本清仓式减持所造成的市场冲击,

  2024年5月14日,据媒体报道,软银集团表示已将手中持有的阿里巴巴集团股份近乎全部出售,这也表明,软银投资策略已从昔日的电商巨头阿里巴巴转向人工智能(AI)和半导体领域。

  在大股东减持的同时,尽管阿里已经连续多年进行股份回购,马云、蔡崇信等高管也接连增持股票,但这似乎也并没有换来市场对阿里未来发展的更多信心。截至5月17日,阿里股价为88.54美元/股,总市值为2255亿美元。

  财报发布同一时间,本季度阿里宣布大规模组织架构调整,多项业务启动上市计划,云智能集团将完全分拆独立上市,二次创业“打造世界级科技公司”。

  淘天重回增长轨道是阿里当前主线任务之一。不过,现在关键要看阿里巴巴用什么来说服资本市场证明自身的价值从而获得市场的肯定。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责任编辑:江钰涵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5-24 汇成真空 301392 --
  • 05-21 万达轴承 920002 20.74
  • 04-29 瑞迪智驱 301596 25.92
  • 04-25 欧莱新材 688530 9.6
  • 04-01 宏鑫科技 301539 10.64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