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商报讯】(记者 邱清月)每年都有公司因为连续3年亏损而退市,特别是对多数*ST公司来说,12月是“保壳”的最后窗口期。截至13日,2023年已经有45家A股公司退市。对于ST公司在卖资产时是否存在“突击利润调节”,监管层也予以重点关注。
卖资产、闪电并购重组、突击增收、无偿赠送资产……历来退市风险类公司“自救”招数五花八门。值得注意的是,在这其中上市公司控股股东都扮演着“救世主”角色,为达成“保壳”目标,不少控股股东纷纷伸出援手,有的积极借款、豁免上市公司债务,有的无偿赠送优质资产,也有的甘心接手亏损资产。
如*ST佳沃为例,因2022年度经审计的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为负值,*ST佳沃的股票已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在关键时刻,*ST佳沃控股股东佳沃集团在原有已向公司提供不超过30亿元人民币及不超过1.45亿美元的基础上,向公司新增提供不超过5.45亿美元或等额人民币约40亿元的借款额度。*ST佳沃也引来监管关注。
还有 *ST同达控股股东赠与上市公司股权,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仅100.4万元,对应实现归属净利润亏损695.5万元。这种行为也被市场质疑公司突击保壳,之后该捐赠事项也遭到了监管层追问。上交所要求公司披露,公告所提事项是否构成一揽子交易、是否构成公司不能将朗绿科技纳入合并报表范围的重大负面情形、捐赠完成后能否实施控制以及对上市公司2023年度财报的影响等。
在*ST股中,有*ST同达、*ST左江、*ST美尚、*ST柏龙、*ST和科、*ST目药、*ST碳元等7股前三季度财务指标并不乐观,报告期内营业收入低于1亿元且净利润(扣非后孰低)为负值。
在全面注册制背景下,监管层加速完善退市制度体系。在退市新规之后,交易所还在营业收入扣除等具体事项方面作出细化规定。这使得多年前部分公司惯用的突击交易、突击“并表”等常见伎俩失效。不过从今年“保壳”的部分案例来看,债务豁免、获赠资产等一些新的保壳手段也在浮现。
年底突击保壳的行为终究不是长久之计。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研究院肖旭表示,在年底转卖资产早已是很多上市公司的常规性操作,除了美化年报、吸引投资者眼球外,还能够达到“保壳”的目的。转卖资产属于市场化行为,本身并没有不当之处,但投资者应保持警惕。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