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银行近期频“拒赎”二级资本债,资本补充效应将逐年递减

中小银行近期频“拒赎”二级资本债,资本补充效应将逐年递减
2023年03月21日 21:04 市场资讯

  华夏时报记者 卢梦雪 冉学东 北京报道

  自九江银行二级资本债不赎回公告“一日游”后,近期又有多家中小银行宣布“拒赎”二级资本债。

  据《华夏时报》记者不完全统计,近年来银行选择不赎回二级资本债的案例数量呈增多趋势,2023年3月10日至今,就有烟台农商行、安徽太和农商行等3家商业银行公告不赎回二级资本债。

  受访人士认为,二级资本债存在资本补充递减效应,部分中小银行选择不赎回其二级资本债,会引发市场对银行资本充足率吃紧的担忧和猜测,对其后续债务融资产生一定影响。对投资者而言,银行不赎回二级资本债并不意味着其会蒙受损失,但具体影响需取决于投资者持有的具体债券和银行的情况。

  多家银行选择“拒赎”

  3月10日至3月15日期间,烟台农商行、安徽太和农商行和营口银行3家银行先后发布公告不赎回二级资本债,引起市场热议。

  具体来看,安徽太和农商行不行使赎回权的债券发行总额为1亿元,未赎回部分债券利率为5.80%;营口银行不行使赎回权的债券发行总额5亿元,未赎回票息5%;烟台农商行不行使赎回权的债券发行总额3亿元,未赎回票息5.80%。

  发行可转债、永续债、二级资本债、专项债等外源性渠道均是中小银行资本补充的重要方式,但受限于盈利能力及银行规模,中小银行往往使用永续债和二级资本债来补充资本。

  对于投资者而言,二级资本债具有一定的投资价值,与债券等其他固定收益工具相比,二级资本债通常具有更高的收益率,因此也是广受欢迎的金融产品之一。

  而“拒赎”是指银行在到期日不按约定赎回二级资本债,而是将其继续作为资本工具使用。

  “作为一种具有固定收益的金融工具,二级资本债在一定程度上存在风险。”一业内人士3月17日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指出,对于投资者而言,银行不赎回二级资本债意味着投资者不能在到期日按约定收回本金,而是要继续持有债券。

  “这可能会影响其收益和投资风险,但具体影响取决于投资者持有的具体债券和银行的情况。”他表示。

  二级资本债“拒赎”事件在今年首次引起关注源于1月5日。彼时,九江银行曾公告表示,对其2018年发行的二级资本债券不行使赎回选择权,该笔债券存量规模15亿元,占该行债券总规模的4.2%。

  作为2022年以来首家“拒赎”二级资本债的在港上市银行,九江银行公告一出即引起市场广泛讨论。但仅一天后,九江银行态度大反转,“改口”决定对该笔债券行使赎回选择权。

  值得注意的是,银行拒赎二级资本债并不是一种常见情况。尽管近期出现了一些银行拒赎的现象,但是在大多数情况下,银行还是会按照约定进行赎回,不过,近期选择不赎回二级资本债的银行正逐渐增多。

  据国金证券统计,2022 年未行使赎回权的银行二级资本债共 52 只,涉及 44 家银行。但都为各地中小银行,且大多资产规模较小,资本充足率水平较低。

  融资成本上升

  银行发行的二级资本债主要用于补充其资本金,以增强其资本实力,提高风险承受能力,并支持其业务发展。

  近年来,随着数字化的发展,银行业务模式迎来深刻变革,为适应这种新趋势,众多银行增大了其数字化建设的投入,对资本金的需求也进一步增加。

  此外,随着银行监管政策的调整,银行的资本充足率越来越得到重视,这也使得银行需要更加注重资本管理。

  《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下称《管理办法》)中规定,银行赎回二级资本工具的条件主要包括:使用同等或更高质量的资本工具替换被赎回的工具,并且只有在收入能力具备可持续性的条件下才能实施资本工具的替换;或者行使赎回权后的资本水平仍明显高于银保监会规定的监管资本要求。

  同时,《管理办法》指出,银行二级资本债主流发行期限为“5+5”,二级资本工具在第一个5年后“可计入二级资本的金额应按100%、80%、60%、40%、20%的比例逐年减计”。

  也就是说,若商业银行未行使赎回权,其二级资本债的资本补充效率将逐年递减,所以很多银行会选择提前赎回再增发的方式来维持资本充足率。

  但记者注意到,近年来银行发债成本正逐步上升。

  一方面,去年四季度债市盘整,收益率走高,加之受到银行理财市场“赎回潮”带来的负反馈效应影响,许多二级资本债和永续债被迫抛售,二级资本债利率大幅抬升。

  另一方面,《管理办法》将银行二级资本债风险权重由100%上调至150%,使得部分互持多、资本充足率低的中小银行受到影响,其资本补充压力进一步增加,或将倒逼其通过更高票息发债。

  “一般来说,二级资本债发行成本较高,部分银行在合适经营与市场环境下,有动力发行成本较低新券进行赎回、置换。但近期部分银行选择不赎回,可能是出于其资本充足率方面压力及发债成本上升的影响。”一不具名人士在3月21日受访时向《华夏时报》记者指出。

  他认为,这也反映出部分银行可能近年来经营和不良资产处置压力较大,导致其融资资本补充存在约束。

  “不同银行的情况需具体进行分析,不可一概而论。”他表示,但不行使赎回权的举动极可能引发市场对银行资本充足率吃紧的担忧和猜测。

  以烟台农商行为例,截至2022年9月末,其一级资本充足率、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资本充足率分别为9.15%、9.15%、10.87%,分别高于监管要求0.37、0.65和1.65个百分点,不一定满足监管要求的赎回条件。

  从投资者角度来讲,上述业内人士指出,即使银行出现了拒赎的情况,也不意味着投资者会蒙受损失。根据债券协议的规定,即使银行拒绝赎回债券,仍然需要按照债券利息的约定向投资者支付利息。

  “但该行为可能会对银行后续的债务融资成本和难度产生一定的影响。”他指出,如果银行的资本充足性较低,需要保留更多的资本来应对风险,那么其债务融资成本可能会上升,融资难度也会增加。但如果银行的资本充足性较高,选择不赎回只是一种策略性的选择,并不会对其后续的债务融资产生明显影响。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责任编辑:宋源珺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03-24 科源制药 301281 --
  • 03-24 南芯科技 688484 --
  • 03-23 中科磁业 301141 --
  • 03-22 日联科技 688531 152.38
  • 03-21 花溪科技 872895 6.6
  •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