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松信托爆雷:200亿理财产品逾期未兑付…信托机构“风控”触动市场神经

雪松信托爆雷:200亿理财产品逾期未兑付…信托机构“风控”触动市场神经
2022年02月15日 19:11 金融界

虎年伊始,雪松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简称:雪松控股)200亿元理财产品爆雷消息引发市场关注。据多家媒体报道,雪松控股被投资者质疑信托产品逾期兑付。

金融投资报记者注意到,随着雪松控股被曝陷入理财兑付危机,其旗下上市公司齐翔腾达雪松发展双双收到交易所关注函。

《致歉信》引发市场关注

1月30日,一封盖有雪松控股印章并有雪松控股董事长、创始人张劲签字的《致歉信》引发市场关注。

致歉信显示,受资产特性、交易价格、交易流程等各种因素影响,资产处置及回款计划未能按照预期方案落实;并且因临近春节,公司外部协调资金的努力,也未能取得实质性效果,致使原定应于1月底完成的兑付无法完成。

致歉信表示,春节期间将继续推进落实资产处置工作,春节过后将进一步与投资人对话商议方案、取得共识,确保2月底之前完成兑付承诺的履行。

逾期信托产品规模方面,据媒体报道,雪松高管和投资者沟通时承认,雪松方面对外发行的理财产品存量规模大约在200亿元左右,涉及投资人约8000人。

这也是雪松信托2019年完成实控人变更后,再次因逾期兑付争议引发市场关注。

彼时,雪松控股收购中江国际信托,并于2019年6月正式更名为雪松信托。在更名公告中,雪松信托表示,“正在控股股东雪松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全力支持下,有序地推进历史遗留问题专项解决行动。

对于已逾期项目,将在监管部门的指引下负责到底,积极并有针对性地制定‘一案一策’措施,妥善、有序地化解风险。”

金融投资报记者注意到,目前在雪松信托官网“热销产品”栏目中,仍有多款信托产品可预约,包括长旺、长泰、长惠等系列,业绩比较基准在4.1%-8.1%。

据公司官网

旗下公司称“无影响”

随着雪松控股被曝陷入理财兑付危机,2月11日,其旗下上市公司齐翔腾达、雪松发展双双收到交易所关注函。

关注函指出,近期,媒体报道显示,雪松发展间接控股股东雪松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简称:雪松控股)旗下雪松国际信托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雪松信托)的多款信托产品未能如期在原定的2022年1月底完成兑付,涉及金额近200亿元。

雪松信托信托产品逾期未兑付事项,对雪松发展生产经营的影响如何?雪松发展控股股东是否存在股票质押平仓风险?雪松发展控制权是否存在不稳定的风险?就上述问题,深交所在下发的关注函中,对雪松发展进行了一一询问。

同时,深交所要求齐翔腾达说明实际控制人雪松控股创始人张劲及其旗下公司为公司提供担保的情况,并说明此次信托产品兑付逾期是否影响担保人履行担保义务的能力,公司债务续期是否因此受到不利影响。

2月14日晚间,两家公司回复了交易所的问询。在回复函中,齐翔腾达透露,雪松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及公司实际控制人正就逾期产品的兑付采取积极解决措施,并就兑付时间安排做出了承诺。齐翔腾达表示,目前该事件未对公司的生产经营、新项目建设造成影响,公司日常生产经营活动一切正常。

雪松发展则未提及逾期理财产品的详细情况,仅表示公司与雪松信托虽为同一实际控制人控制下的法人,但公司与雪松信托均为独立法人,在业务、人员、资产、机构、财务等方面完全分开。因此,雪松信托经营状况不会对公司生产经营产生影响。目前公司经营情况正常。

值得留意的是,目前,雪松发展、齐翔腾达均处于证监会立案调查过程中,其中雪松发展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而齐翔腾达的控股股东齐翔集团涉嫌内幕交易,调查结果暂未公布。

违约事件仍时有发生

随着刚性兑付的打破,近年来,信托产品违约和延期兑付事件引起投资者关注,并引发了对信托产品是否依然安全的争议。

对于不幸“踩雷”的投资者而言,因为长期得不到兑付,往往面临资金压力。业内人士指出,对于违约信托项目的投资者,一般有等待项目清算兑付或接受受益权转让两种方案。

以安信信托为例,2021年12月,在历时两年多的等待后,其自然人投资者等来了兑付方案。

在《关于上海维安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受让安信信托自然人投资者信托受益权的通知》中,安信信托称,“2019年公司风险暴露以来,虽然采取了多种综合清收手段,但效果并不显著。目前大部分信托计划底层资产已严重逾期,预计损失较大,且清收回款耗时漫长。”

安信信托表示,将于2021年12月28日起至2022年1月28日止,受让自然人持有的安信信托合格信托受益权。受让方案综合考虑投资者存续项目规模和过往收益情况,适当向中小投资者倾斜。根据安信信托消息,截至1月23日,“目前尚有不足8%的投资者未转让受益权。”

截至目前,信托产品违约事件仍时有发生。

据用益金融信托研究院数据,1月共发生信托产品违约事件13起,涉及金额72.06亿元。其中,房地产信托产品的违约涉及金额达到55.79亿元,占比超过七成,工商企业和房地产仍是信托项目违约的高发领域。

百瑞信托研发中心报告显示,据用益金融信托研究院数据,截至12月21日,2021年共计披露违约风险项目272款,涉及金额1398.19亿元。“部分信托公司前期房地产信托业务过快过猛的增长,导致2021年房地产类信托的违约集中爆发。在经济增长下行和监管收紧的驱动之下,存量资产的风险加速暴露,但风险项目的处置仍是一大难点。”

“房地产类项目依旧是风险事件的主要来源,目前房地产市场的信用危机仍在持续发酵。房市销售不畅、房企资金链紧绷,加上融资渠道被收紧,未来部分存量房地产信托项目或仍需要面临违约风险。”用益金融信托研究院指出。

风险项目处置待推进

为帮助信托公司化解风险资产,监管部门亦出台新政策。

2021年5月,银保监会下发通知称,为推进信托业风险资产化解,促进信托行业转型发展,同意信托公司与中国信托业保障基金有限责任公司、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和地方资产管理公司等专业机构合作处置信托公司固有不良资产和信托风险资产。

“风险防控仍是监管的主要任务”,百瑞信托研发中心报告指出,预计将通过推动信托公司和AMC等机构的合作大力推进风险项目的市场化处置模式。

“从近几年集合资金信托发行指数以及信托业务实际来看,信托业务的拓展与集合资金信托产品的发行不能是盲目的,部分信托公司在过去大量发行产品,分指数进入到行业中上游,但由于管理水平、风控实力、资本质量未能同步跟上,导致几年后风险事件爆发,给企业带来了较大的负面影响。”普益标准《中国信托公司综合竞争力指数研究报告(2021)》指出,集合资金信托发行的潜在核心基础是风险管理,只有在完善风险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风控要求的前提下,信托产品的发行才会更有保证,信托产品投资者的权益才能得到保障。盲目追求信托业务的扩展速度、高强度发行信托产品可能会在经营层面积累较大的风险。

从信托公司来看,在监管政策收紧及行业风险加剧暴露的形势下,普遍选择了夯实资本实力。2021年以来,信托公司资本实力继续增强。五矿信托、陕国投、陆家嘴信托、建信信托、江苏信托、国元信托等多家信托公司宣布增资。

此外,信托赔偿准备呈现缓慢增长的趋势。据中国信托业协会数据,截至2021年三季度末,信托赔偿准备为329.66亿元,同比增长11.28%,与上季度持平;信托赔偿准备占比为4.71%,同比小幅增长0.2个百分点,环比小幅下降0.06个百分点。

“在部分信托公司集中暴露消化前期信托项目风险积累的背景下,信托赔偿准备的增加有助于提高信托公司的风险应对能力。 ”西南财经大学信托与理财研究所所长翟立宏指出。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人气榜
跟牛人买牛股 入群讨论
今日热度
问股榜
立即问股
今日诊股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02-22 兴通股份 603209 --
  • 02-17 宏英智能 001266 --
  • 02-16 大族数控 301200 76.56
  • 02-15 泓禧科技 871857 12
  • 02-14 西点药业 301130 22.55
  •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