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内18家企业退市创历史新高,广东有4家实现平稳退市,还有哪些个股濒临生死线?

年内18家企业退市创历史新高,广东有4家实现平稳退市,还有哪些个股濒临生死线?
2021年07月22日 20:42 21世纪经济报道

原标题:年内18家企业退市创历史新高,广东有4家实现平稳退市,还有哪些个股濒临生死线?

7月22日,北讯退(002359.SZ)正式进入退市整理期最后一个交易日,据其公告,次日深交所将对公司股票予以摘牌。同日,还有斯太退(000760.SZ)也正处于最后交易日。

据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梳理发现,今年以来已有18家A股公司被沪深交易所作出终止上市决定,创下A股公司退市数量历年新高,较之于2018年、2019年、2020年分别退市5家、10家、16家,今年仅前7个月就已超过去年全年的数量,退市新规下增幅明显。

除了主动终止上市的*ST航通、换股吸收合并的营口港,年报难产的北讯退,其余15家公司中,2家为重大违法强制退市,8家为财务类退市,5家为市值退市。

多位分析人士向记者指出,交易类强制退市和财务类强制退市增多的现象充分说明,A股市场优胜劣汰的良性局面加速形成。这也符合健全市场化法治化退市机制,畅通多元化退市渠道的监管要求。

年内18家企业退市 创下历年新高

7月22日,北讯退表示因2018年、2019年连续两个会计年度财务会计报告被出具了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根据深交所相关规定,公司股票将于7月23日被终止上市和摘牌。

仅在前一日,斯太退同样发布公告,由于连续四年亏损,公司股票被深圳证券交易所决定终止上市。

根据Wind数据,今年以来,沪深两市已经有营口港、退市刚泰、退市金钰、*ST航通、*ST宜生、*ST成城、天夏退、退市工新、长城退、退市秋林等18家公司陆续退市。具体退市原因包括吸收合并、股价低于面值、连续三年亏损等。

在已过去的2020年,中国A股市场共有16家上市公司退市,同时这一数据也超过了2006年的13家,使得2020年成为中国股市历年退市公司数量最多的年份。

琢磨金融研究院姚杨表示,“今年前7个月,A股已经有18家企业退市,创下历年新高。可见退市新规已经日趋发挥重要影响,无论是在政策力度,还是在效用速度上都有所体现。退市制度改革后,市场对于部分问题上市企业的出清力度有望加强。”

记者梳理发现,今年退市数量同比往年增加,背后是2020年末退市新规下的威慑力量逐渐加强,A股市场加快新陈代谢,除了以往的重大违法强制退市以外,更多的企业主要是触及财务类退市和交易类退市指标。

退市新规中在交易类指标新增“1元股价退市”、“3亿市值退市”,其中市值退市在今年7月1日正式实施;在财务类指标中新增“扣非净利润+营业收入”组合指标,扣非净利润为负且营收低于1亿元,连续两年触及指标终止上市;新增规范类指标,对于信息披露、规范运作存在重大缺陷的企业将实行停牌,两个月后未改正则终止上市。

比如,今年仅有斯太退、康得退两家是触发重大违法强制退市。

作为A股最大造假案之一的康得退,在2015年至2018年的年度报告存在虚假记载,合计虚增利润115.3亿元,根据中国证监会的《行政处罚决定书》,触发重大违法强制退市情形,于今年5月31日正式摘牌,退市时股价为0.20元/股,每股净资产为-2.72元。

斯太退是曾经的大牛股,2015年底在资本市场牛市的助推下,公司股价曾一度涨至21.88元。今年3月底,中国证监会作出《行政处罚决定书》,认定*ST斯太2014年至2016年年度报告的财务数据存在虚假记载,此外公司未能在法定期限内披露暂停上市后的首个年度报告。

上海汉联律师事务所律师宋一欣向记者分析,“退市不是公司清算或破产,只是离开证券交易所进入新三板,投资者的股票只不过换了交易场所。退市会对证券交易价格产生影响,所以进行炒作退市股票存在相当大的风险。如果这个上市公司存在虚假陈述行为,无论退市与否,投资者都可以提起诉讼。”

“有进有出”是成熟资本市场的重要标志。随着注册制改革的不断推进,企业上市速度明显加快,而与之相配套的退市新规也对应而生,A股退市效率不断提升,预计2021年退市企业数量将大大增加。

姚杨指出,“长期优胜劣汰的市场生态下,优质龙头公司和成长企业将更受益于资本市场改革,同时也倒逼投资者增强风险意识,学会长期投资、价值投资。”

广东4家实现平稳退市  5家处于破产重整

作为A股上市企业最多的省份,广东今年共有4家上市企业实现平稳退市。截至7月22日,已实现汕头宜华生活、揭阳舜喆、佛山欧浦智网、深圳*ST北讯四家公司平稳退市。

中央深改委第十六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健全上市公司退市机制实施方案》明确指出,要坚持市场化、法治化方向,完善退市标准,简化退市程序,拓宽多元退出渠道,严格退市监管,完善常态化退出机制。

退市新规发布后,证监会亦明确表态,下一步将继续把建立常态化退市机制作为全面深化资本市场改革的重要内容,切实强化退市监管力度,加快制定落实投资者保护相关制度。

过往,市场和投资者一听到企业退市可能闻风色变,但随着注册制改革推进,企业退市将越来越常见。

以全球最大证券市场美国为例,40年间有超过一半的上市企业退市。数据显示,美股是全球退市规模最大的资本市场,近40年退市占比达到 54%。

根据上交所的研究报告,1980年~2017年近四十年间,美股上市公司数量累计达到2.65万家,退市公司达到1.42万家,退市占比达到54%。其中纽交所退市3752家,纳斯达克退市1.04万家。

相比于美国2020年退市率4%而言,目前A股市场每年退市率不足1%。截至6月30日,A股市场共有上市公司4373家,若以每年4%退市率来计算,退市公司一年可达174家。

除退市企业以外,目前广东还有5家上市企业处于破产重整中,康美药业、深圳*ST飞马进入破产重整程序,广州浪奇、深圳*ST索菱、深圳*ST赫美进入预破产重整程序。据了解,这5家企业有望在年内通过重整化解退市风险。

不同于破产清算,破产重整是专门针对可能或已经具备破产条件但又具有维持价值和再生希望的企业,启动重整程序意味着其债务风险化解工作进入了新阶段。

7月7日,康美药业发布重整进展暨风险提示公告,指出揭阳中院已裁定受理公司破产重整,债权申报金额已达13.90亿元,预计将于8月10日召开第一次债权人会议。根据破产法的相关规定,各类债权人和出资人参加讨论重整计划草案的债权人会议,重整计划通过后,再经法院批准,才能开始执行。

另一家深圳*ST飞马则已进入《重整计划》执行阶段,具体举措包括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重整投资人代偿债权、拍卖部分资产以及原股东划转股票给重整投资人等。

对于A股上市公司而言,结合历史案例,企业破产重整采用较多的是具体包括债转股、债务重组。有业内人士告诉记者,“破产重整通常是将债务转为资本,债权变成股权,股本变大;债务重组产生的差额转为公司的净利润。”

今年以来,A股上市公司破产重整案例大增,在强监管、严退市之下,上市公司多措并举,积极化解退市风险。据Wind数据统计,6月份以来,两市公布破产重整进展的有24家公司,今年以来平均上涨58.74%,远远大于上证指数2.58%的涨幅或其它主要指数。

不过,破产重整概念股虽然受到市场追捧,但与退市股一样,存在比较大的风险。

以康美药业为例,虽然法院已裁定进入重整程序,但尚存在因重整失败而被宣告破产的风险。如果公司被宣告破产,公司将被实施破产清算,投资者将血本无归。

另一方面,即便公司实施重整计划并执行完毕,短期内将有利于改善公司的资产负债结构。但后续经营和财务指标如果不符合相关监管法规要求,仍存在被实施终止上市的风险。

还有哪些个股濒临生死线?

截至目前,广东省还有16家企业被实行退市风险警示,9家股价低于2.0元,柏堡龙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证监会立案,存在重大违法强制退市风险,这些企业中大部分都存在较大经营财务困难,主业停滞,存在一定的退市风险。

7月15日,柏堡龙发布2021年半年报预告,上半年预计归母净利润为-1200万元至-1800万元,而去年同期为1.14亿元,同比下滑110.57 %—115.85 %,由盈转亏。

今年3月18日,柏堡龙发布公告称,公司收到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调查通知书》,因公司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证监会决定对公司立案调查。

此外,目前广东还有9家企业股价低于2.0元,很可能触发“1元股价退市”,其中包括皇庭B搜于特ST粤泰香江控股普邦股份ST同洲巨轮智能深中华B以及海印股份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分析师周茂华认为,从上市新规来看,一些股票如果价格跌至1元附近,市值低于5 亿元并持续“缩水”,被退市的可能性将会大增,一旦触发强制退市标准,对于试图“抄底搏反弹” 的散户和游资等,就可能面临损失, 这就有助于改变以往出现的“炒小、炒差、炒壳”的投资歪风。

退市新规放开退市股票首日涨跌幅限制、缩减退市整理期间等安排,也是为了进一步引导市场理性投资,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同时,通过设立风险警示板进一步强化风险揭示,从投资者门槛、交易金额、涨跌幅限制、停牌机制等方面给*ST或ST股票炒作降温。

疆亘资本金融创新部总经理王赤坤向记者分析,“退市制度不再只是‘狼来了’,以前很多上市公司业务主体虽已沦为劣质资产,但其上市壳具备在重组等借壳机会而被当成香饽饽,屡屡在二级市场成为被炒作对象,这些被炒作对象利用资本的热捧加强了融资能力,并利用融来的资金自救保壳。”

原有制度下,上市公司可通过财务粉饰、出售房产等手段提高净利润,避免强制退市,导致A股存在较多绩差股和僵尸企业,但随着退市制度的完善,退市的执行和监管趋严,大量原本符合退市条件的企业将真正被强制退市,那些原本追捧借壳重组,炒壳资源的资本将受到打击,一方面削弱了绩差股的融资能力,让这些经营不善的企业无法利用融资能力自救,另一方面也加速了股价下跌,加快了退市的进度。

王赤坤指出,“那些配置这些面临退市危险企业的投资人,应清醒认识到,随着退市制度的完善,退市的执行和监管趋严,退市将实现市场化、法规化和常规化。普通投资人应远离这些劣质资产。”

(作者: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翁榕涛 编辑:朱益民)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07-26 安联锐视 301042 41.91
  • 07-23 复旦微电 688385 6.23
  • 07-22 中环海陆 301040 13.57
  • 07-22 倍杰特 300774 4.57
  • 07-22 国邦医药 605507 32.57
  •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