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低碳丨碳中和周报快讯与研报(第1期)

21低碳丨碳中和周报快讯与研报(第1期)
2021年06月15日 09:57 21世纪经济报道

原标题:21低碳丨碳中和周报快讯与研报(第1期)

在全国碳市场即将启动前,碳达峰碳中和政策体系加速构建,顶层设计的意图更为明确,部委出台的政策更加细化。

如何准确判断碳达峰碳中和政策趋势,一系列政策和会议背后释放了什么信号?21低碳团队推出碳中和周报快讯与研报,梳理近期碳中和宏观政策、绿色金融等重点快讯,并推出研报产品进行深度分析和解读。

5月26日,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第一次全体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韩正主持会议并讲话。

韩正强调,要紧扣目标分解任务,加强顶层设计,指导和督促地方及重点领域、行业、企业科学设置目标、制定行动方案。当前要围绕推动产业结构优化、推进能源结构调整、支持绿色低碳技术研发推广、完善绿色低碳政策体系、健全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等,研究提出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政策举措。

韩正指出,要充分发挥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作用,各成员单位要按职责分工全力推进相关工作,形成强大合力。要压实地方主体责任,坚持分类施策、因地制宜、上下联动,推进各地区有序达峰。要发挥好国有企业特别是中央企业的引领作用,中央企业要根据自身情况制定碳达峰实施方案,明确目标任务,带头压减落后产能、推广低碳零碳负碳技术。

6月1日,上海联交所召开了全国碳排放权交易系统技术验收会。会议由上海投资咨询集团有限公司组织,邀请了信息安全、碳管理、碳交易、环境管理和数据信息领域的5名专家参与评审。5名专家分别来自上海市低碳经济研究中心、绿色发展中心、申能碳科技公司、上交所和万达信息集团。

会后,上海投资咨询集团有限公司形成了验收报告,并报国家生态环境部。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独家获悉,全国碳排放权交易系统在完成技术验收后将继续开展测试。

国家发改委于6月9日印发《天然气管道运输价格管理办法(暂行)》和《天然气管道运输定价成本监审办法(暂行)》,明确了跨省天然气管道运输价格的定价原则、定价方法和定价程序,与定价成本构成和核定方法。

根据上述价格管理办法,我国跨省天然气输送管道将根据我国天然气市场结构和管道分布情况,分区核定运价率,实行“一区一价”。实行“一区一价”后,国家管网集团经营的跨省管道,将由15个运价率大幅缩减为4个,分为西北、西南、东北、中东部4个价区。

发改委有关负责人介绍,接下来将开启首个监管周期定价成本监审工作,并指导地方完善省内天然气管道运输价格机制。

6月9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环资司副司长赵鹏高在浙江省杭州市主持召开部分地区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座谈会。会议强调,当前特别要全力抓好能耗双控和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这两项重点工作,确保今年顺利完成能耗强度降低3%左右的目标,推动各项工作见到实效。

会议还强调,各地区要推动建立本地区碳达峰、碳中和统筹协调机制,对相关工作一体谋划、一体部署、一体推动、一体督导;要夯实碳排放统计核算基础,尽快摸清本地区碳排放家底;开展重大问题研究,因地制宜制定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参照国家“1+N”政策体系,加快构建符合本地区实际的碳达峰、碳中和政策体系。

今年一季度浙江、广东、广西、云南、青海、宁夏、新疆等省区能耗强度不降反升的现象引起高度关注。针对能耗双控推进、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发改委、生态环境部等相关部门已经接连出台了数个政策,设计从准入环节的环评到建立地方清单和项目台账等各个环节。

6月11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的《关于2021年新能源上网电价政策有关事项的通知》提出,2021年起,中央财政不再对新备案集中式光伏电站、工商业分布式光伏项目和新核准陆上风电项目进行补贴,按当地燃煤发电基准价平价上网,新建项目可自愿通过参与市场化交易形成上网电价,以更好体现光伏发电、风电的绿色电力价值。

新核准(备案)海上风电项目、光热发电项目上网电价则由当地省级价格主管部门制定,具备条件的可通过竞争性配置方式形成,上网电价高于当地燃煤发电基准价的,基准价以内的部分由电网企业结算。

国家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随着产业技术进步、效率提升,新建光伏发电、风电项目当前已经具备平价上网条件,行业对平价上网也形成高度共识。此次《通知》释放出清晰强烈的价格信号,有利于调动各方面投资积极性,推动风电、光伏发电产业加快发展,促进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在第十三届陆家嘴论坛(2021)上发表演讲,提出完善绿色金融标准体系、建立气候环境信息披露制度、研究碳减排支持工具、支持绿色产业等。

在完善绿色金融标准体系方面,人民银行、银保监会等部门较早制定了绿色债券和绿色信贷的标准。同时与欧盟有关部门等方面紧密合作,共同推动绿色分类标准的趋同。

在建立气候环境信息披露制度方面,推动国内主要商业银行披露气候变化相关信息,并研究推广至上市公司等市场主体。未来,将建立统一的信息披露标准。

在激励金融部门加大对绿色产业的资金支持方面:研究碳减排支持工具。在引导金融机构防范气候变化风险方面,人民银行已开展金融机构气候变化风险压力测试,并持续监测评估金融机构绿色转型。

易纲表示,要充分考虑现有基础设施的投入成本、预期使用寿命和折旧的实际情况,稳妥设计转轨参数和动态风险权重,努力实现在绿色转型的过渡期平稳转轨。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外汇局局长潘功胜在第十三届陆家嘴论坛(2021)上表示,2007年起,人民银行就已将ESG(环境、社会、治理)因素纳入外汇储备经营管理流程。一是多渠道开展绿色债券投资,近5年外汇储备绿色债券复合增长率约60%。二是将ESG因素纳入投资决策和风险管理流程。人民银行将进一步践行ESG投资理念,拓展ESG投资和风险管理的深度和广度。在增加绿色债券投资的基础上,积极探索通过委托投资、国际金融组织合作、丝路基金等股权机构对外直接投资等渠道开展可持续投资;完善气候变化对储备投资风险的分析和评估框架。中国外汇储备将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坚定不移支持全球绿色低碳发展。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刘桂平在第十三届陆家嘴论坛(2021)上表示,截止到今年一季度末,我国银行间市场的碳中和债已经累计发行656.2亿元。目前,全国绿色债券超过90%在上海发行,绿色环保企业股权上市融资超过60%发生在上海。

刘桂平认为,绿色低碳转型需“两条腿”走路:一是绿色金融支持,二是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碳市场的核心是通过市场化定价,约束排放,激励减排,同时发挥金融的期限转换和风险管理功能,引导跨期投资,推动低碳技术的研发。

6月4日,中国金融学会会长、中国人民银行原行长周小川出席2021年“绿天鹅:协调气候融资”视频会议并发表演讲称,应依照路线图制定24个行业的减排目标并进行分解,把配额分配给排放量少或者有碳汇的负值配额创造者,且负值配额可以在市场上出售给需要购买配额的机构”的分配方式可能更有效,对鼓励碳减排活动有更好的激励作用。

周小川提出,关注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调节税收入应被用来支持发展中国家和出口国的碳减排。周小川认为,最终各国的碳市场都应该实现互联互通,碳价格逐步趋同。起步阶段,可考虑借鉴中国建立沪港通、沪伦通、中德D股通的做法。

6月8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中国区域金融运行报告(2021)》称,2020年,各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以创新推动绿色产业发展为主线,在绿色金融标准、绿色金融产品服务创新、激励约束机制等方面积极探索,取得阶段性成果。2020年末,六省(区)九地试验区绿色贷款余额达2368.3亿元,占全部贷款余额比重15.1%;绿色债券余额1350亿元,同比增长66%。

6月8日,江苏银保监局发文,要求金融保险业积极服务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当天,江苏银保监局对外公布了《关于开展银行业保险业服务新发展格局“四保障六提升”行动的意见》,提出了39条具体工作意见,指导辖内银行业保险业,更好服务创新驱动、乡村振兴、扩大内需、绿色发展等新格局下重点战略。

江苏省银保监局新闻发言人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行动意见》提出,力争通过3-5年的努力,辖内银行业保险业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效率、产品、覆盖面等有明显的增强,要让实体经济中的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有效缓解,对服务全省发展的金融支撑更为精准有力。

6月9日,中国人民银行制定了《银行业金融机构绿色金融评价方案》,自2021年7月1日生效。央行直接负责24家银行绿色金融评价工作,包括3家政策性银行、6家大型银行、12家股份制银行以及北京银行上海银行江苏银行。对金融机构绿色贷款、绿色债券业务开展综合评价,评价结果纳入央行金融机构评级。绿色金融评价结果纳入央行金融机构评级等央行政策和审慎管理工具;预计金融机构的自营和理财资金将会加大绿色债券投资力度。

国家开发银行日前制定《支持能源领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工作方案》,“十四五”期间设立总规模为5000亿元(等值人民币,含外汇)的能源领域“碳达峰、碳中和”专项贷款,其中2021年安排发放1000亿元,助力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该专项贷款将主要用于支持重点流域干流水电、沿海核电、平价风电和光伏发电、海上风电、“风光水火储一体化”综合能源基地、跨区输电通道、抽水蓄能、储能及氢能试点示范、天然气产供储销体系建设、煤层气抽采利用等。

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第一次全体会议于5月26日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韩正主持会议并讲话。会议审议了有关文件,并研究部署了相关工作。

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涉及产业结构、能源结构、投资结构方方面面的深度转型,从此次全体会议的阵容就能看出。据新华社报道,刘鹤、王勇、王毅、何立峰出席会议并讲话,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和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参加会议。

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重要部委、机关负责人都参加了此次会议,包括外交部、国家发改委、生态环境部、财政部、科技部、住建部、工信部、自然资源部、交通运输部、国资委、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等,教育部、国家能源局、中国气象局、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等部门也参加了会议。

值得注意的是,再次申明在碳达峰碳中和方面目标后,会议强调,要紧扣目标分解任务,加强顶层设计,指导和督促地方及重点领域、行业、企业科学设置目标、制定行动方案。目标分解,将碳达峰、碳中和任务下达给各省市和重点行业,是目前的核心任务。

地方的“双碳”工作近期推进较快,浙江省成为全国绿色高质量发展的新高地。

近期,国家发改委在能耗双控、能源价格方面频频发布新规并召开重要会议。同时国家发改委环资司副司长赵鹏高在浙江省杭州市连续就部分地区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用能权交易主持召开座谈会,浙江省、江苏省、福建省、厦门市部分省(区、市)及计划单列市发展改革委负责人均参加了这两次会议。

部分地区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座谈会会议要求,必须准确把握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重点,大力优化能源结构、深度调整产业结构、抓好交通和建筑领域节能降碳、强化重大科技攻关、巩固提升碳汇能力、加快完善政策保障体系。

能源结构的调整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任务的关键。达峰并不是目的,而是实现碳中和的重要节点。首先,会议强调要对产业结构进行深度调整,是从用能的端口进行总量控制并提高效率。能耗双控和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这两项重点工作是这一环节的重中之重。

这两项工作目前正在通过多种手段“多线”推进。一方面,通过碳排放权交易、排污权交易、用能权交易等市场化交易的方式,发放相应的碳排放、排污、用能配额,超出部分需要企业购买相应配额,为自身的额外排放、用能买单,以此拉高企业的用能、排放成本,倒逼企业向更清洁、更高能效、低能耗的方向转型,同时也是通过市场机制加快落后产能的退出和淘汰。

此次选择在浙江省杭州市召开会议,或与浙江省在省级层面“双碳”行动目标、路线制定的快速行动有关。浙江省发改委5月底公开表示,目前已经摸清全省能源、工业、建筑、交通、农业、居民生活六个领域的碳排放,以及科技支撑低碳发展的现状,围绕能源消费总量、碳排放总量、能耗强度、碳排放强度四个指标,进行了分年度、多情景下达峰目标测算。

此外,浙江省今年计划完成1635家碳排放重点企业(能耗5000吨标煤以上)碳账户建设,2022年实现2.07万家申领排污许可证企业碳账户全覆盖;到2025年,将建成10个“零碳”示范县(市、区)、100个“零碳”示范乡镇(街道)、1000个“零碳”示范村(社区)”的目标。

江苏省生态环境厅在5月21日印发了“2021年推动碳达峰碳中和工作计划”,这是全国首个省级生态环境系统关于碳达峰、碳中和的年度工作计划,共制定“加强碳达峰工作顶层设计”“推动重点领域碳达峰工作”“建立碳减排监测统计考核体系”“加强碳达峰法规、政策、技术研究”“加强碳达峰工作组织保障”5大类22项任务。

在此次部分地区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座谈会上,浙江省、江苏省两地的发展改革委负责人作了交流发言,这和两地双碳工作的良好进展有很大关系。

此外,浙江省还是目前全国四个用能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之一,早在2013年就开展了全国第一个用能权交易试点工作。

此次的部分地区用能权交易座谈会,听取了浙江、福建、四川、河南四个地区用能权交易试点情况介绍,并围绕加快推进全国用能权交易市场建设进行深入研讨交流。

下一步,国家发改委环资司将进一步深入研究全国用能权交易制度设计,加快推进全国用能权交易市场建设,推动能源资源配置更为高效、能源利用效率大幅提升,促进高质量发展,助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

部分省(区、市)及计划单列市节能主管部门负责人同样参加了这一会议。这或许是用能权交易试点规模向更多地区扩大的信号。

值得注意的是,6月1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意见》发布,明确提出将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探索完善具有浙江特点的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核算应用体系。高标准制定实施浙江省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推进排污权、用能权、用水权市场化交易,积极参与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

由此看来,浙江省或将成为通过市场化手段推进生产和用能过程中减污降碳、节能减排工作的下一个区域中心,先试先行将地方经济从与高能耗、高污染、资源密集深度挂钩,转向经济与环境协同增长。

有研究者呼吁尽快建立起全国的用能权交易体系,完善方法体系研究,做好碳排放权、用能权、节能量三个交易体系的协同衔接机制,使这些市场机制“合体”发挥更大减碳减排效用。浙江能否探索出这几类交易体系的有效机制,并推广至全国,值得期待。

6月7日晚,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发布消息称,全国碳排放权交易系统已顺利通过技术验收,距离全国碳市场如期上线又更进一步。

除了通过地方层面发力,“加强顶层设计”也是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第一次全体会议强调的重点内容。近期生态环境部、国家发改委在相关细则上愈发频繁的政策发布节奏,正是顶层设计不断加强的体现。

尤其是能源领域,是最近政策发布最频繁的重点领域,不论对“两高”项目盲目增长坚决遏制的态度,还是煤炭、电价、新能源消纳权重,都有新规发布,从能源消费的各个环节对高能耗经济活动进行“围剿”,同时不断为可再生能源逐步替代化石能源铺平前路。

生态环境部5月31日公布了《关于加强高耗能、高排放建设项目生态环境源头防控的指导意见》,要求各级生态环境部门严格审查与“两高”行业的有关综合性规划和工业、能源等专项规划环评,在环评审查中应严格控制“两高”行业发展规模,优化规划布局、产业结构与实施时序。

对基层生态环境部门和行政审批部门已批复环评文件的“两高”项目,省级生态环境部门应开展复核。未来落实“两高”项目措施不力的地方政府,还将实施区域限批,纳入中央和省级生态环境保护督察。

虽然多次会议中对“两高”项目采取“坚决遏制”的措辞表达态度,从行政执法审批环节卡住高排放高耗能项目的咽喉,但并没有对化石能源和相关产业进行一刀切的处理。涉及可再生能源的多项政策发布,为能耗双控工作推进与经济发展需求之间逐渐显现的矛盾提供了出口。

首先是电价。6 月4 日,发改委价格司召开电价工作企业座谈会,分析研判了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电价工作面临的形势任务,研究讨论了下一步深化电价改革、完善电价政策的重点任务。

6月11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的《关于2021年新能源上网电价政策有关事项的通知》,提出2021年起,新备案集中式光伏电站、工商业分布式光伏项目和新核准陆上风电项目不再通过竞争性方式形成具体上网电价,直接执行当地燃煤发电基准价。这释放出清晰强烈的价格信号,有利于调动各方面投资积极性,推动风电、光伏发电产业加快发展,促进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建设。

今年5月以来,各地区的“电荒”现象频发。一方面,新能源的波动性导致供应不稳仍需火电填补供给空缺。另一方面,煤炭价格的持续上涨导致火电企业成本压力增加,多家电力企业反映一季度进厂煤价超高。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价格监督检查和反不正当竞争局负责人陈志江6月1日在国新办举行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表示,市场监管总局高度重视,密切跟踪价格走势,加强预警分析,定期监测铁矿石、钢铁、煤炭、原油等大宗商品价格走势,形成每周分析报告,并有针对性的实施有效监管,持续释放强监管信号。

国家发改委于6月9日召开工作座谈会,提出要密切跟踪大宗商品价格走势,切实做好价格预测预警工作,配合相关部门进一步加强期现货市场联动监管,规范价格行为。

对煤炭价格采取管控措施的效果,或将引起发电、用电等各环节的连锁反应。波动越来越强的煤炭价格或许会成为促进新能源进一步快速增长的一大推手,国家开放银行也在6月9日宣布“十四五”期间设立总规模为5000亿元的能源领域“碳达峰、碳中和”专项贷款,其中2021年安排发放1000亿元,助力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

虽然化石能源短期内可以作为补充新能源不稳定的供给源,但从国家提出的长期战略来看,化石能源规模逐步缩小已成定局,探索新能源协同供应、短缺预警等机制也已经被提上日程。国家发改委和工信部近期在5G技术及数据中心等数字基础设施方面发布的新规可以说明这一点,新型科技手段将成为除了不断扩大装机规模、降低新能源价格等手段之外,解决能源安全问题的重要抓手。

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第一次全体会议还指出,要发挥好国有企业特别是中央企业的引领作用,中央企业要根据自身情况制定碳达峰实施方案,明确目标任务,带头压减落后产能、推广低碳零碳负碳技术。

国家能源局已于6月10日首度发布《电力行业公共信用综合评价季度分析报告》,归集共享的56461家电力企业公共信用综合评价,对16 家电力集团及其所属企业信用状况做了详细评定,并表示相关评定结果将作为未来监管检查的参考。

而上述会议提到,要“中央企业要根据自身情况”制定方案,因此未来应该不会单独针对中央企业提出减排、淘汰落后产能等方面的约束性指标。

2021年行至将半,绿色金融监管的步伐加快,我们看到了央行正在默默兑现年初立下的flag。

6月8日,央行通过《中国区域金融运行报告(2021)》(下称“《报告》”)公布了去年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的成绩单。这是去年我国提出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以来,央行首次公开绿色金融改革试验区成果。

央行称,“绿色金融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果”,《报告》点名表扬了4个省份,分别是广东、浙江、新疆、江西。

具体来看,广州拓展绿色供应链金融服务,推动绿色债券创新在全国形成绿色金融示范效应,2020 年广州市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荣获国际金融论坛(IFF)绿色金融特别贡献奖。

浙江湖州、衢州在全国率先发布地方绿色技术规范10余项,湖州获批全国首个绿色金融与绿色建筑协同发展试点城市。

央行认为,新疆和江西有效提升了绿色金融服务供给能力。其中,新疆昌吉、哈密、克拉玛依三地试验片区实现银行业金融机构绿色专营机构全覆盖,江西支持赣江新区绿色票据业务试点,创新“绿票融”等特色金融产品。

另外两个未被提及的省份为贵州和甘肃。2017年,国务院第176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五省(区)的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总体方案,贵州和以上四个省区在列,甘肃省是2019年第二批入围的“选手”。

公布完改革试验成绩单,央行随后还发布了《银行业金融机构绿色金融评价方案》(下称“《方案》”),这是对银行统筹绿色贷款和绿色债券业绩的考核依据,当然也是央行绿色金融体系“五大支柱”(绿色金融标准体系、金融机构监管和信息披露要求、激励约束机制、绿色金融产品和市场体系、绿色金融国际合作)中对银行“激励约束机制”的重要一步。

《方案》明确了纳入绿色金融评价方案的银行名单,由央行亲自负责24家银行绿色金融评价,包括3家政策性银行、6家大型银行、12家股份制银行以及北京银行、上海银行、江苏银行,由各辖区分行等负责辖内其它银行业金融机构的绿色金融评价工作。

纳入考核范围的绿色金融业务包括绿色贷款和绿色债券,确定了定量和定性两类绿色金融评价指标,定量指标权重80%,定性指标权重20%。体现出较强的灵活性和科学性。敲黑板!预计未来金融机构的自营和理财资金将会加大绿色债券投资力度。

评价结果直接纳入央行审慎管理工具(MPA),利于提高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对气候变化风险的能力,具有正向引导作用。

在上海举行的第十三届陆家嘴论坛(2021)上,绿色金融再次成为焦点。央行行长易纲、央行副行长刘桂平都在论坛上发表了绿色金融内容相关的演讲。

易纲提及4大方面绿色金融相关内容:绿色金融标准体系、气候环境信息披露制度、碳减排支持工具、气候变化压力测试。

易纲介绍,在完善绿色金融标准体系方面,央行与欧盟有关部门等方面合作共推绿色分类标准的趋同。在推进绿色分类标准趋同方面,央行确实不遗余力。今年4月底央行和国家发改委在发布的《绿色债券支持项目目录(2021年版)》答记者问中提及,该目录在四级分类上不再将煤炭等化石能源项目纳入支持范围。煤炭等化石能源在本质上仍属于高碳排放项目,国际主流绿色债券标准均未将其纳入支持范围。不再将此类项目纳入支持范围,使我国绿色债券标准更加规范、严格,实现了与国际主流标准的一致。

在建立气候环境信息披露制度方面,央行正在推动国内主要商业银行披露气候变化相关信息,并研究推广至上市公司等市场主体。未来,将建立统一的信息披露标准。这里的主要商业银行名单包括哪些?上述24家银行家银行应该是跑不脱的。

碳减排支持工具是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的,也是政府交给央行的作业。易纲和刘桂平都表示,央行正在按照今年《政府工作报告》要求,抓紧研究设立直达碳减排领域的碳减排支持工具,向金融机构提供低成本资金为碳减排项目提供优惠利率融资。近期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碳中和债券被认为是精准的碳减排支持工具。

刘桂平介绍,全国绿色债券超过90%在上海发行,绿色环保企业股权上市融资超过60%发生在上海。刘桂平表示,未来上海可进一步发挥优势,在金融机构碳核算、金融机构及融资主体的气候和环境信息强制披露、绿色金融产品评估论证等方面迈出更大的步伐。刘桂平表示,支持运用现有成熟的风险管理工具和方法,按照金融市场逻辑管理碳市场,发挥金融在碳市场建设中的支持作用。

接下来还会有什么创新工具?业内预计将在碳减排再贴、再贷款,专项长期资金的信贷支持等方面,总之央行的工具箱十分值得期待。

在引导金融机构防范气候变化风险方面,央行已开展金融机构气候变化风险压力测试,并持续监测评估金融机构绿色转型。易纲表示,要充分考虑现有基础设施的投入成本、预期使用寿命和折旧的实际情况,努力实现在绿色转型的过渡期平稳转轨。

在国际合作方面,中国金融学会会长、中国人民银行原行长周小川呼吁全球碳市场碳价格应趋同。周小川出席2021年“绿天鹅:协调气候融资”视频会议并发表演讲称,应依照路线图制定24个行业的减排目标并进行分解,把配额分配给排放量少或者有碳汇的负值配额创造者,且负值配额可以在市场上出售给需要购买配额的机构”的分配方式可能更有效,对鼓励碳减排活动有更好的激励作用。

周小川表示,关注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调节税收入应被用来支持发展中国家和出口国的碳减排。周小川认为,最终各国的碳市场都应该实现互联互通,碳价格逐步趋同。起步阶段,可考虑借鉴中国建立沪港通、沪伦通、中德D股通的做法。

(21低碳团队出品,研究员:王晨、李小玉,策划统筹:李博)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06-17 工大高科 688367 --
  • 06-17 宁波色母 301019 28.94
  • 06-16 力芯微 688601 36.48
  • 06-16 嘉益股份 301004 7.81
  • 06-15 百克生物 688276 36.35
  •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