鹏元征信近2000万罚单 暴出征信背后“灰色地带”

鹏元征信近2000万罚单 暴出征信背后“灰色地带”
2021年03月01日 15:32 商学院

股市瞬息万变,投资难以决策?来#A股参谋部#超话聊一聊,[点击进入超话]

  个人信息保护和数据安全怎么重视都不为过,未来社会一定是信息为基础、数据为基础来搭建一切的。

  文 | 吕笑颜 石丹

  当前,征信业务在经济社会所占的地 位愈发突出,征信业务市场十分广大,然 而,目前个人征信业务中的乱象仍然存在。 近日,央行对深圳鹏元征信有限公司因未 经批准擅自从事个人征信业务活动进行了 行政处罚。

  根据央行公布的行政处罚信息显示, 鹏元征信有限公司(下称“鹏元征信”) 因未经批准,擅自从事个人征信业务活 动;企业征信机构任命高级管理人员未 及时备案等违法行为,被没收非法所得 1917.549929 万元,并处罚款 62 万元,合 计罚没 1979.55 万元。

  据了解,此次处罚系有史以来征信机构最大的罚单。鹏元征信也成为了首个因擅自从事个人征信业务而被处罚的企业征信机构。 易观金融行业资深分析师王蓬博认为,央行此次开具罚单,结合近期受理朴 道征信有限公司(筹)个人征信业务申请,可以看出包括征信业务在内的金融业务必 须持牌经营,须得到央行批准。近期,央行副行长陈雨露指出,中国征信市场发展 将迎来一个黄金发展期,同时,央行会坚持严监管、强供给和保安全的治理思路。

  涉嫌“无证驾驶”被罚

  从央行公布的行政处罚信息来看,鹏元征信受到处罚主要是因为其未经批准,擅自从事个人征信业务活动,也就是说未持有从事个人征信业务的牌照。个人征信属于牌照准入业务。

  公开资料显示,鹏元征信是中国最早成立的商业征信机构之一,其最早建设的“深圳市个人信用征信系统”从 2002 年 8 月开始运行,甚至早于央行征信中心。 2005年在深圳注册成立鹏元征信有限公司,业务逐渐覆盖个人征信和企业征信等范围。

  据其官网显示,鹏元征信成立于 2005 年 4 月,具有央行备案的企业征信从 业资格。2018 年 10 月,鹏元征信正式成 为国家发改委批准的“综合信用服务试点 机构”,可以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开展综合 信用服务业务。

  但目前,该公司并未获取个人征信业 务牌照,因而不具备开展个人征信业务资格。 实际上鹏元征信曾被央行列入第一批开展个 人征信业务准备工作的 8 家公司名单之中。

  此次罚单是金融监管“开正门、堵偏门”的重要表现。王蓬博认为,监管此举是希望行业向良性发展,“只要符合监管要求,例如完成备案,或者进入门槛,真正能够掌握实际交易场景,都能申请牌照。 一旦出现任何问题都会从严处罚,就是我们说的事务性管理。这是我们国家监管的巨大进步。”

  虽然鹏元征信未拿到个人征信牌照, 但却一直“打擦边球”开展个人征信业务。 经梳理发现,8 家个人征信试点企业现有 业务中,只有芝麻信用和鹏元征信涉足 C 端业务。其中,芝麻信用主要基于阿里和蚂蚁提供金融服务,与第三方合作提供生 活服务。而鹏元征信的 C 端业务“天下信用” 则是面向个人提供数据报告,个人查询数据报告按次收费。

  面向个人用户,鹏元征信主要通过天下信用 APP 提供服务,天下信用是鹏元征信于 2016 年就推出的服务平台。

  不过,据黑猫投诉上许多使用过这款 APP 的用户评价,天下信用的“个人数据报告”并不准确,或者说能获取的有效信息并不多。从天下信用 APP 来看,天下信用提供的“个人数据报告”包括天下指数、消费通过率、消费需求度、司法执行、裁判文书、财富信息、职场信息以及消费行为等,涉及年收入水平评估、房产、股权投资、交通出行方式、婚育状况、工作单位等内容。显然,这样的一份报告主要以第三方平台数 据为依据,比如司法执行、裁判文书披露等。

  感觉“作用不大”的用户,在查询之 前对其报有“征信报告”的期待。于是,有 人认为这款软件的目的是“钓鱼”,打着“报告”的旗号主要用来获取用户信息。因为使用该功能前,用户需要进行实名认证。

  借着数据报告的名义“打擦边球”, 疑违规提供信贷数据,或许都能构成对鹏元征信“擅自从事个人征信业务”的认定。

  不过,对于鹏元征信以是否包含“个人贷款信息”作为是否从事个人征信业务的依据,王蓬博表示:“对于个人信息的范围,今年年初发布的《征信业务管理办法 ( 征求意见稿 )》已经有所明确了。办法规定了,外界采集我的信息需要经过我个人同意,并且使用、公布这些信息也是需要个人同意,且不能诱导,且都要符合一定的标准。”

  据了解,央行今年 1 月 11 日发布的征信业务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下称《办法》)指出:“信用信息,是指为金融经 济活动提供服务,用于判断个人和企业信 用状况的各类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个人和企业的身份、地址、交通、通信、债务、 财产、支付、消费、生产经营、履行法定义务等信息,以及基于前述信息对个人和 企业信用状况形成的分析、评价类信息。”

  同时,在王蓬博看来,报告中是否含有借贷数据,并不是区分报告是否为信用 报告的依据。“信贷数据是指央行披露的信用卡方面,那么个人的信息,比如地址、 消费数据等等是如何获取的,是否经过个人的同意,我觉得也是需要探讨的。”

  除了“个人数据报告”,天下信用 APP 还提供查公司、查股东等企业数据服务,类似天眼查、企查查的功能。

  信用修复业务合法性存疑

  除了未持牌经营个人征信业务外,记者注意到,鹏元征信旗下“天下信用”平台提供所谓的“信用修复”业务。据其官网介绍,鹏元征信于 2018 年 10 月成为“综合信用服务试点机构”,可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开展综合信用服务业务,其业务类型包括信用修复等。

  鹏元征信称,其入选为可为信用修复申请人出具信用报告的信用服务机构。根据介绍,其可通过信用修复培训,为一般失信行为主体、严重失信行为主体、特定严重失信行为主体提供服务。

  此前,针对市场上提供有偿征信修复现象,2020 年 12 月 25 日,在国新办召开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央行副行长陈雨露就特别强调,不要轻信网络骗局。 “现在社会上有些人提出,我可以为你做征信洗白,或者给你做不良征信记录铲单,人民群众不要轻信。”

  对于这项业务是否合法的问题,王蓬博表示:“《征信管理条例》规定,所有的征信信息会保存五年,五年以后才能消失,除了正常的按照时间消失以外,没有任何别的手段能够改变这种征信,除非是银行弄错了。比如,一些银行、金融机构没有真正与客户沟通,然后形成了一些信息不对称,这些是能够改变的。或者婚姻状况、年龄与自身现状不符等。其实,银行原来的审核也是很严的,一旦有问题可能会影响信贷,那这部分如果可以修复,也是合理的。但如果本身的行为就违反信用约定,形成了记录,如果是这种情况,征信机构能够给消除,这种肯定是不允许的。”

  虽然中国法律规定,个人信用有修复 的可能,但必须建立在尊重公民个人信用实际和依法依规修复的基础之上。同时国家也在倡导通过宣传、培训等方式引导个人不断增强其信用评级。但如果借用信用修复概念,背地里提供伪造、变造个人良性记录,篡改不良记录等方式为他人提供信用修复的服务,则属于严重的违法行为。

  监管戴上“紧箍咒”

  值得注意的是,鹏元征信是首个因擅自从事个人征信业务而被处罚的企业征信机构。此前,支付宝的“圈子事件”、支付宝 2017 年度账单事件均引起舆论反响, 但也并未收到公开罚单。

  不过,央行征信管理局局长万存知曾在 2017 年指出,8 家机构对征信的基本理念和规则不了解,在没有以信用登记为基 础的情况下,在数据极为有限的情况下,根据各自掌握的有限信息进行不同形式的信用评分,并对外披露使用,存在信息误采误用的现象。

  实际上,在央行征信系统与百行征信外,市场上不乏第三方机构通过对外输送个人征信产品,提供有偿数据信息服务。大量以大数据风控之名行个人征信之实的第三方数据服务商,造成了数据滥用和数 据交易的“灰色地带”。事实上,此前没有个人征信牌照的个人征信市场不乏“擦边球”。

  在王蓬博看来,结合央行 1 月 11 日发布的《征信业务管理办法 ( 征求意见稿 )》, 鹏元征信作为征信机构在个人征信领域首收巨额罚单充分释放出这样一种市场信号: 在中国,凡是搞金融的必须持牌,征信业务属于金融业务,征信行业属于金融业,因此也必须持牌经营,需要经过中国人民银行批准,市场机构不得擅自从事个人征信业务活动。

  央行此次针对鹏元征信开出近 2000 万元的罚单背后,反映出监管对于金融数 据治理规范的决心,当下数据治理的政策 导向越来越强,对于个人数据的获取、使用以及交易的规范力度不断加强。

  此外,2020 年 12 月 25 日,陈雨露在政策例行吹风会上表示,越来越多的迹象显示,中国征信市场将迎来一个黄金发展期。

  在培育和发展征信市场方面,人民银行会坚持严监管、强供给和保安全的治理思路。人民银行将继续完善征信业务管理办法,将所有为金融经济活动提供服务、用于判断企业和个人信用状况的信息服务,全部纳入征信监管,实行持牌经营。对非法从事征信业务的行为,依法依规严肃查处。

  据陈雨露介绍,央行对征信市场的 信息安全和个人信息保护监管的强度不断加大。一方面,引导金融机构做好客户的个人金融信息保护工作,规范金融机构的展业行为,强化金融机构个人信息保护和法律合规意识;另一方面,对发生了信息泄露,甚至违规倒卖客户数据的金融机构、征信机构以及相关责任人,将依法从严惩处,形成监管震慑。

  此外,央行还配合有关部门严厉打击 以大数据公司、大数据征信名义非法买卖个人信息的行为,查处以信用信息服务、企业征信服务名义招摇撞骗的行为。

  陈雨露表示,下一步会根据国家将要 颁布的个人信息保护法、数据安全法等新 的法律,及时推出《个人金融信息保护暂行办法》,以更大的力度来规范个人信息在金融领域里的依法合规使用,切实维护 好信息主体的合法权益。

  王蓬博表示:“个人信息保护和数据 安全怎么重视都不为过,未来社会一定是信息为基础、数据为基础来搭建一切。在此基础之上,才能添加更多的东西。未来,个人信息和数据保护力度一定会越来越强,其作用也会更加的显著,那么,其作用或许会逐渐地引导到其商业范围上。”

  北京某银行业资深风控人士预测称, 2021 年将成为个人征信合规、蓬勃发展的重要年份,预计后续将有更多市场化机构 积极参与申请个人征信牌照,恪守信息安全、隐私保护等监管要求,与数据规范、 数据治理、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等工作结合起来,在坚持合规的基础上稳健前行。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责任编辑:李思阳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03-08 有研粉材 688456 --
  • 03-03 青云科技 688316 --
  • 03-02 中望软件 688083 150.5
  • 03-01 恒辉安防 300952 11.72
  • 03-01 菱电电控 688667 75.42
  •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