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勃特创始人曲晨耕:把乒乓球训练完全数字化

庞勃特创始人曲晨耕:把乒乓球训练完全数字化
2020年12月27日 03:56 经济观察报

  庞勃特创始人曲晨耕:把乒乓球训练完全数字化

  黄一帆

  在人们脑海中,对于服务机器人的概念多半停留在商场中的导览机器人抑或是送餐机器人。

  实际上,诸多公司已投入重金进行其它类型的服务机器人相关研发,而其难点在于寻找市场需求场景以及拥有可推广的商业化方案。

  2019年底,一家基于人工智能及机器人技术的整体智能乒乓球教练解决方案的公司诞生。在成立前,公司创始团队探讨可行性花了一年的时间,团队反复讨论的就是产品到底是否具备市场空间。“多球训练在初学者和业余爱好者的训练中尤为重要。初学者大概有三分之二以上的训练时间在进行多球训练,业余选手大约也要花费将近一半的时间进行多球训练。专业运动员,每天也要进行至少一个小时的多球训练。而在多球训练中,喂球教练的工作重复、枯燥且技术含量高,合格的喂球教练极其短缺。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教练需要同时喂球和指导,极大限制了教练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效率。”庞勃特创始人曲晨耕告诉经济观察报记者,在进行反复调研市场后,团队将发球和人工视觉作为乒乓球机器人的主要功能和应用场景进行切入。

  今年3月,庞伯特发球机器人M-One面世。9月份实现了量产。“我们希望把整个乒乓球训练完全数字化,同时以乒乓球场景作为切入点进行人工智能的通用化方案研究。”曲晨耕告诉记者,我们用类人型机械手臂进行多球训练中的发球工作,同时,利用高速双目摄像头采集运动员的回球信息,并利于人工智能算法基于回球质量,给出训练方案。

  模式

  在采访过程中,曲晨耕反复提及的一个词是“替代”。如何无差异地替代人的工作,如何发现必须的需求在场景探索的过程中可能起着关键作用。“我们对于乒乓球机器人的理解和其他从事应用机器人研究的公司考虑得不太一样。目前服务机器人最大的问题就是场景的非刚需。很多商场机器人就是扣了壳的收音机和加了轮的I-PAD。为什么需求扣壳是因为更好玩。但从场景化和需求来说,扣了壳加了轮子的IPAD要卖到几万就会影响销量,因为商家可以用等量的钱买十几个I-PAD。”曲晨耕表示。

  庞勃特要做的是找到以市场化的解决方案去解决场景化的问题,即找到机器人能够有效满足痛点的赛道。庞勃特在乒乓球训练场景中找到了可以用机器人及人工智能技术去毫无妥协地完整替代人类工作内容的场景,就是多球训练。

  中国乒乓球学院副院长陈彬曾是中国乒乓球女队的教练,在二十多年的实践中,他意识到多球训练在乒乓球训练中的重要性。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其表示哪怕最高水平的运动员,每天都要花相当长的时间进行多球训练。

  由于一名教练同时只能给两到三名运动员发球,教练们渴望机器人的帮助。“中国乒乓球学院院长施之皓提出来,能不能做一个有手臂的发球机器人,这样教练就能解放出来,用更多的精力关注球员的技术动作。”“在多球训练中,我们进行一比一的教练模仿,教练怎么做,我们就怎么做,像真人教练一样去发多球,同时,我们的视觉系统可以实时分析学员的回球质量,智能分析训练效果,整套方案达到甚至超越人类教练的教学水平。这样的方案,给了我们强大的市场竞争力,剩下的就是替我们的客户算一笔经济账了。”据了解,目前庞勃特发球机器人在五万元级别,按照曲晨耕的估算,回本周期在半年左右,未来可能变成三个月。

  据了解,目前一台机器零售价在5.5万左右。曲晨耕表示,目前庞勃特给出一个训练方案,即1个教练带3个机器人覆盖3张球台,三个机器人代替两个人的工作量。一个比较好的乒乓球俱乐部一周大概学员会有15-20个小时的训练时间,而一个比较好的乒乓球教练大概费用在200-300元/小时,按照上述方案,一小时能为球馆产生200元的利润。6-8个月后场馆是净赚的。

  方案

  “我们想替代人,多球训练这块我们可以100%无缝去替代。而目前教练极其短缺,确实也存在需求。问题在于我们能不能提出市场化的方案。”曲晨耕表示。

  以前传统的乒乓球发球机,球都是从一个口子里机械地“射”出来,和真人发球的相似度不高。在研究和探索市场场景需求的过程中,庞勃特进行了大量的调研工作。传统发球机存在交互不友好,发球类型单一,切换速度慢等问题,但最主要的问题就是发出来的球不像真实的乒乓球,教练和学员,包括学员家长,都不是很接受。

  庞勃特还发现目前的乒乓球运动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教学质量。助教为专业运动员喂球时,往往在速度、旋转、落点控制、频率等方面,难以达到高水平选手的训练需求;二是教学效率。一旦助教出现疲惫、状态不佳等情况,就会直接影响速度、旋转等参数,影响训练特定技战术动作的一致性,运动员很难形成最佳的肌肉记忆。

  另一重要的问题是反馈。乒乓球是一项实时性非常高的运动,往往一秒之间几个来回,过快的球速与落点的不确定性,也导致教练往往只能凭借经验来反馈,很难通过量化数据来进行准确判断,从而进行专项的优化教学。

  据了解,庞勃特所提供的解决方案即通过机器人技术,模拟人类教练进行多球训练时候的动作特点,一比一的模仿国家级教练的发球方式,在多球训练中实现对教练的替代。

  同时,其所拥有的视觉系统及人工智能算法可以量化分析学员的表现。“结合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可以科学准确的得到学员的技术水平及需要提高的技术点,针对性的给出训练方案,使训练更加科学高效。”曲晨耕表示。

  算法

  “我们的目标方案是1个教练5个球台,同时15个学生。”曲晨耕表示,上述场景在乒乓球学院已经使用过,当时是1个教练1个助教带5个球台,15个学生。每个球台三个人轮流打。”曲晨耕表示,从训练和喂球的角度公司做的是对教练员的替代,从摄像头和5G角度,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系统去分析训练结果,“我们在人工智能领域也有着颠覆性的创新。”

  庞勃特的人工智能算法,主要基于轨迹分析和动作分析两个模块,它们分别利用了两套视觉系统来捕捉乒乓球的运动轨迹及运动员的运动状态、依托运动大数据库,应用人工智能深度学习算法,对运动员的运动状态进行超低延时的动态分析,在辅助训练、技能评估、考试考级评测、远程实时教学等多个方面均有广阔的应用场景。

  在庞伯特身上,这两个模块就像是庞伯特的两个大脑,一边负责分析乒乓球的运动轨迹,一边负责观察人类的挥拍动作,将乒乓球动作转化成可视的数据,快速分析,制定技战术策略分析,高效精准调整训练。

  据了解,目前公司的双目视觉乒乓球轨迹捕捉系统实现了超低延时的实时数据采集,图像分析处理速度是传统人工智能算法的3-5倍以上。在此前不久,庞勃特与高通中国、上海体育学院形成三方战略合作,致力于将现今的5G技术及移动芯片技术运用在智慧体育场景中。“高速双目立体视觉系统搭载高通骁龙865芯片与庞勃特自研人工智能算法平台,其强大算力和高通量数据收集与处理赋予了机器人在轻量移动化、多设备远程实时交互、云端实时AI运算及反馈方面的高性能特点。”曲晨耕告诉记者,而中国乒乓球学院为整套训练系统定制的智能课程,在庞伯特智能乒乓球机器人的辅助下,能够提升学员对乒乓球项目的学习效率。“我们希望通过与乒乓球领域的核心资源合作的形式,形成竞争壁垒。”曲晨耕表示。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责任编辑:王婷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01-04 浩欧博 688656 --
  • 12-31 重庆银行 601963 --
  • 12-31 传智教育 003032 --
  • 12-30 征和工业 003033 --
  • 12-28 惠泰医疗 688617 74.46
  •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