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学校现退费纠纷:每天要1311元,却只能上一个小时“糟糕”的网课
来源:经济观察报
“家长一直通过邮件与学校沟通退费事宜,或将疫情期间无法正常上课的学费顺延至下学期,但校方始终回避、搪塞。”4月30日,张楠(化名)在电话中对经济观察报表示。
张楠是北京乐成国际学校ECC(以下简称“乐成国际幼儿园”)的一位学生家长。受疫情影响,乐成国际幼儿园本应在2月3日开启的新一学期课程,被迫延期。
1月27日,学校在未与家长协商达成一致的情况下,单方面以邮件告知家长,将从2月3日开始为园内3-6岁的孩子提供在线教学和指导。但这一做法,遭到了该幼儿园绝大多数家长的反对。
张楠告诉经济观察报,乐成在去年5月已经收取了2019-2020年度学费,其中包括了处于疫情期间第二学期的费用,眼看本学期即将结束,多数外籍老师仍滞留他国,没有迹象表明学校可尽快恢复运行,乐成应退还已预先支付的第二学期学费;其二,学校在未与家长沟通达成一致的前提下,不顾3-6岁年龄段幼童的情况,用网课作为替代方案,也是不负责任的。
从3月到现在,包括张楠在内的100名家长多次以邮件与学校沟通,要求停止网课并退还相关学费,均未得到校方任何回复。然而,更令其意想不到的是,催缴下一年度学费的邮件却不期而至。
张楠遇到的问题并非孤例。疫情期间,北京市朝阳凯文学校、嘉德蒙台梭利双语幼儿园等多所国际学校,均传出退费争端。而不可抗力也成了多数学校不退费的“挡箭牌”。
北京志霖律师事务所律师赵占领对经济观察报记者表示,本次国际学校不能正常开课是由疫情造成的,属于不可抗力,学校不承担违约带来的赔偿责任;但家长支付了相关费用,学校没有履行上课义务,学校应退还学费或协商将其抵扣至下学期使用。
针对疫情期间出现的学校收费纠纷,4月10日,教育部治理教育乱收费小组办公室下发预警,明确提出,学费(保教费)不得跨学年或学期预收。各地应按照当地人民政府关于疫情防控工作的统一部署开学复课,未开学或未开课不得提前收取学费(保育费)。
5月7日,经济观察报致电乐成教育董事会秘书询问相关情况,对方表示正在开会,会在之后回复来电。截至发稿,记者没有接到回电。
改为网课
公开资料显示,2005年创办的北京乐成国际学校(BCIS)是一所非盈利的国际学校。学校为2岁至18岁来自将近50个国家的近800名学生提供由国际文凭组织(IB)授权的全套IB课程,同时它也是北京最大、设施条件最好的国际学校之一,旗下设有小学部、中学部和幼儿园。
根据张楠所述,乐成幼儿园原定于2月3日开学,也是从那天起,学校开始用录播的形式——每天发送几个3-5分钟小视频——为学龄前儿童提供授课内容。
2020年4月,乐成国际幼儿园将短暂的录播课程改为直播课程。由学校老师在每天上午和下午两个时段,提供30分钟的直播教学服务。
在张楠看来,乐成的网课分两个阶段,前期可以用“糟糕”来形容,后期是“一般糟糕”。“早期录播课是放在一个公共平台上,家长登陆密码后会有老师录制好的几个视频。内容有的是外教在家中录制,有的是中教在花坛旁边录制,背景凌乱,缺乏统一录制规则,基本上没有任何教学意义。”
尽管在后期直播课程中,张楠承认质量有所提高,但每次半小时课程,平均分配给十几个孩子甚至更多的孩子,孩子可以跟老师互动的时间微乎其微。“前3-8分钟,基本上老师都是做声音、图片上的调整,孩子在电脑前是很‘蒙’的状态。加上时差限制,导致早晨的网课由外教被迫换成中教老师,这些完全不能体现出与学费相称的教学质量。”
令其糟心的不止于此。张楠表示,幼儿园孩子年龄小,长时间上网课可能会对眼睛造成危害,且这个年龄注意力难以集中,不能长时间上网课等等。现在,随着复工进入实质阶段,学校上课时间正好又处于家长在上班路上,也成为家长面临的难题。
无奈之下,张楠停掉了女儿的网课。
张楠告诉记者,乐成幼儿园大班课程一年学费24万元,全年上课天数为180-183天,折合每天学费为1311元,目前学校提供的网课无法与收取的高昂学费成正比。
张楠的不满代表了乐成幼儿园一部分家长的心声。4月2日、7日、10日,包括张楠在内的100名家长就疫情期间学校教学形式、收费退费、教学管理等问题,分3次以邮件方式发送给乐成教育的管理层,希望停止网课,对话解决上述问题。但3封邮件均未得到回复。
据张楠反映,有家长曾收到过学校告知,会在接下来一对一与家长联系,但截至目前,他仍未接到学校的致电或邮件。
更令其无法想到的是,再次收到校方邮件,内容却是关于催缴下一年度(2020年-2021年)学费。
挡箭牌
疫情之下,不能如期开课或将线下课程转为线上引发的退费纠纷,正在增多。
根据经济观察报记者梳理,4月期间,包括北京乐成国际幼儿园在内,北京朝阳凯文学校、嘉德蒙台梭利双语幼儿园等多所国际学校被曝退费纠纷。疫情“不可抗力”则成了多数学校不退费的“挡箭牌”。
北京志霖律师事务所律师赵占领对经济观察报表示,疫情是否属于不可抗力,要看疫情是否影响到合同的正常履行,本次国际学校不能正常开课是由疫情造成的,属于不可抗力,学校不承担违约造成的赔偿责任;但家长支付了相关费用,学校没有履行上课义务,学校应退还相关学费或协商将其抵扣至下学期使用,不能因不可抗力不承担任何责任。
对于学校因疫情把课程转为线上作为教学替代方案,赵占领认为,网课主要是对以前合同的履行方式发生变更,原则上变更需要双方协商一致,并对网课应如何抵扣线下课作出商议。
“比如,一节网课只有30分钟,但线下课程可能要上1个小时,效果也有一定差异,怎么折扣?学校作为提供方案的一方,应与家长协商。家长如果不同意,可以拒绝。但如果上了网课,可视为家长同意了学校的替代方案。家长在上了几节课后对网课不满意,也可以停止上课,并要求学校退还剩余费用。”赵占领说。
值得关注的是,根据张楠提供的邮件截图,在学校1月27日发送的邮件中提到——为减少校园关闭对学生教学的影响,我们的老师将于2月3日开始提供在线教学及指导,敬请家长配合——并未提及线上课程如何抵扣线下课程的内容和条款。
一位教育公司法务总监告诉记者,合同的变更需要收到通知的一方同意,如果邮件中明确表示线上课程是对原合同约定课程服务的变更,才可视为家长上课的行为是认可了合同的变更;否则不能成立。
依据是《合同法》第78条:当事人对合同变更内容约定不明确,推定为未变更。上述法务认为,“邮件中,该学校只提及了在线教学及指导,并没有明确约定是抵扣家长购买线下课程,不能算家长认可了合同的变更。”
频繁增多的学校收费、退费纠纷,引发了政策层的关注。
4月10日,教育部治理教育乱收费小组办公室下发预警,明确提出,学费(保教费)不得跨学年或学期预收;各地应按照当地人民政府关于疫情防控工作的统一部署开学复课,未开学或未开课不得提前收取学费(保育费);并且不得提前收取住宿费,已按学年收取的住宿费,应按实际住宿情况返还。
中国民办教育协会研究会副会长马学雷对经济观察报表示,包括国际学校在内,很多学校之前都采取预收款制度,提前收取了1年的学费。现在,教育部已经明确规定,未开课不能预收学费,再有学校催缴未发生下一年度的学费,是不合理的。
他认为,在退还学费方面,政策目前还未明确,应先将问题搁置,等待政策进一步释出。如果等待不及,双方最好本着协商的态度解决分歧。学校应该把每年实际支付的成本,比如:老师工资、水电、教学设备维护等进行核算,便于纠纷之后,能有所依据。
疫情带来的无法履约,造成了国际学校屡现退费纠纷,学校运转也面临一定的运营压力和成本支出。
民间教育研究机构中教投研发起的《疫情下民办幼儿园经营状况调查报告》显示,超过60%的幼儿园表示目前已无法支撑正常运转,过半的园(所)未提前预收保教费;面对资金短缺,19%的园(所)选择寻求转让。
马学雷介绍,尽管国际学校可能由于自己征地、建校,在房租方面面临较少压力,但一所全日制学校仍有许多成本要支出。比如,校园的维护成本、教师工资以及集团的运营成本等,一部分学校在之前建校中也存在贷款问题。所以,“为缓解目前困境,学校可尽量与政府、金融机构协调,争取一些缓交利息、社保方面的优惠,来应对经营压力”。
责任编辑:覃肄灵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