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准确把握疫情之下经济环境

要准确把握疫情之下经济环境
2020年02月17日 12:15 中国物流信息中心

原标题:要准确把握疫情之下经济环境

中国物流信息中心

这次疫情对经济、社会等多方面带来的影响不容忽视,需要辩证分析客观评估,同时要找准经济运行中的“痛点”和“难点”,国家调控政策要相机抉择、灵活调整,及时熨平疫情对经济运行短期“扰动”,同时要化危为机,将负面影响引向积极方面,保持经济长期稳定向好发展。

一、要辩证分析客观评估疫情影响

对这次疫情带来的影响,需要辩证分析,客观评价;既要看到疫情本身,又要放大到国内、国际经济发展的大环境进行分析思考;既要看到短期影响,又要看到长期引致性积极变化。

一方面,对这次疫情带来的影响要有充分估计。这次疫情同2003年非典有明显不同:一是疫情本身不同。这次新冠肺炎疫情,其病毒来源、发病机理更为复杂,对其认识和针对性治疗更需要时间;虽然致死率较非典低,但潜伏期更长、传染性更强,蔓延更快。截至2月17日全国确诊新冠肺炎病例已突破7万。因为这种特点,这次新冠肺炎在社会上造成的恐慌心理更为严重,社会上各种议论也比较多。其实,对疫情的恐慌比疫情本身的影响更需要值得重视,社会上需要稳民心,经济上需要树信心。要注意引导媒体舆论导向,宣传报道要重点突出全国上下众志成城抗疫的决心和强大力量,突出企业加快复工生产,经济运行有序,市场运行稳定这些积极信息。要组织专家研究评判疫情延续时间,针对社会议论做出科学解释说明,让公众对疫情脱敏。在这次疫情当中,各地为控制疫情蔓延,所采取的防范措施较非典时期力度更大,“封村,封城,封路”现象较为普遍,由此带来的人员流动限制、物流阻碍、企业生产活动停滞等影响范围更大,对中小企业形成的冲击更为突出。针对这种情况,要及时出台稳定经济、扶持企业纾困的政策措施,以此稳定经济信心。

二是国内经济发展环境不同。2003年非典时期,经济发展处在上升期,增速保持两位数;当前经济处在“三期叠加”调整期,增速自2013年以来连续回落,目前回落到6%左右。在这种情况下遭遇突发疫情,将进一步加大经济下行压力。另外,经济结构也具有很大不同。2003年经济是投资驱动型,投资下去经济很快就能启动;当前经济已转向消费驱动型,服务业已经占据很大比重,在国民经济中已经占据半壁江山。这种经济结构特点,一旦受到较大外部因素冲击,依靠短期刺激启动也比较困难。针对这种情况,恢复经济平稳运行,对冲疫情影响,相关政策措施需要更及时,更具有针对性、综合性和协同性。

三是国际大环境不同。现在我们面临的世界经济大环境更为复杂。2003年时期,世界经济较为稳定,同时世界各国协同性也相对较好,对国内经济发展总体来说相对有利。当前世界经济处在深度调整期,主要国家和地区下行压力普遍加大,同时国际上出现了“逆全球化”浪潮,贸易摩擦增多。另外地缘政治、军事冲突也有所上升。我国和美国的贸易摩擦,目前出现了某种程度的缓和迹象,但真正平息短期来看仍有较大不确定性。我国疫情发生后,一些国家出于对疫情的担忧,减少了同我国的经济合作和贸易往来,减少了订单采购。针对这种情况,要重视稳定我国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中的地位,稳定进出口贸易形势。

另一方面,对这次疫情的影响也要保持乐观心态。就经济环境来讲,较2003年非典时期相比,也有更为有利的一面。现在经济体量很大,已接近百万亿元,抗风险能力更强,韧性更足。同时也要看到,这次疫情的影响不完全是负面的,对经济社会发展也会带来积极变化,比如疫情将改变国民消费习惯、产业结构布局、商业形态等,这些引致性变化,对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升级也具有倒逼促进作用。

二、要抓住经济运行中的“痛点”和“难点”

从疫情的影响来看,目前主要在供应链,供应链的脆弱性在疫情之下表现尤为突出,应急协同、弹性调整能力较差,供应链点上生变链上应变跟不上。比如,这次疫情爆发后,口罩、防护服等医疗卫生用品急剧增加,但上游原料供不上,中间物流跟不上,企业生产难放量,整条供应链呈呆滞甚至断链状态。

就供应链的“痛点”来看,主要存在如下问题:

一是企业生产减缓。继全国将春节假期延长3天至2月2日后,超过25个省市区要求企业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延迟复工,部分基层政府对企业复工制定了严格的管制审核措施。这些举措在有助于控制疫情的同时,也对第二和第三产业的正常运转产生较大影响,给企业运营和资金带来较大压力。目前除疫情相关急需物资在加快复产外,其余产业生产大面积下降,整体呈收缩状态。据中国物流信息中心调查,目前已经陆续复工的企业占比约为55%,但复工的企业产能利用率整体偏低,66%的复工企业产能利用率在70%以下,存在复工不复产的现象。

二是用工紧张。受疫情引致的恐慌情绪及交通管制、人员流动限制等因素影响,劳动力返工率明显下降,短期内劳动力缺口较大。调查结果显示,在复工企业中,60%的企业员工返岗率超过70%,但剩余的40%企业员工返岗率普遍不高,大多数在50%以下。

三是物流运行受阻。疫情发生以来,一些地方由于交通管制,物流企业无法出省运输;部分地区人为封路,设卡添堵;部分司机不愿执行长途运输作业,物流企业难以招募到足够劳动力开展业务。调查结果显示,反映物流受阻的企业比重达到69%。

四是原材料供应紧张。由于国内企业生产放缓,导致产业链、供应链上游产业原材料供应不足,加上物流受限,企业普遍反映原材料供应紧张。调查结果显示,反映原材料供应不足的企业比重达到81%。

三、国家调控政策要相机抉择灵活调整

针对这次疫情,国家宏观调控政策要做相机抉择灵活调整。当前,疫情仍处在关键期,防控仍然不能放松,要集中力量打歼灭战,力争用最短时间消除疫情,将疫情影响控制在最低限度。同时要尽快恢复经济稳定运行,使经济活动逐渐回归正常轨道。疫情之下,要重视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做好“危机安抚”。要重视预期引导管控,在社会上稳民心,在经济上树信心;二是实施“灾害救济”。要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配合运用,有针对性地解决企业当前面临的困难,扶持企业度过难关。三是增加“应急投入”。要应急调整财政预算安排,强弱项,补短板,增加公共卫生安全防护基础设施投入。

除此之外,针对这次疫情暴露出来的突出问题,要重点加强以下工作:

一要确保重点积极推动产业有序复工复产

随着疫情逐渐被控制,产业复工复产开始受到重视。抓产业复工复产要重视两点:一是要做到有序。现在疫情仍处在关键期,为避免全面复工复产可能带来的风险,同时也为疫情冲击下暂时处在休眠状态的产业做出自适应调整留出时间,排好轻重缓急,推动产业有序复工复产是合理选择。二是要做到复工能复产。从调查来看存在复工不复产现象,主要原因是产业链上只是某个环节激活了,但其他环节并没有跟着联动起来,复产受到制约。推动一个一个的产业链有序复工复产,产业链形成共振,宏观经济面才能活跃起来。

从当前来看,当务之急仍然是保障口罩、防护服等医用物资供应,要加快这些医用物资生产企业复工复产。除此之外,要分轻重缓急,加快恢复相关产业复工复产,尽可能降低疫情影响,确保经济运行稳定。我们认为,着眼于宏观全局,要首先将稳定农业生产作为重中之重。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命脉,农业稳则人心稳,国家稳。农业季节性特点突出,错过季节损失就难以弥补,要不误天时安排好农业生产。眼下春耕来临,要保障春耕农用物资所需。从全球来看,今年自然灾害有增多趋势,非洲遭受了七十年来最严重的蝗灾,目前蝗灾还在发展,已经蔓延到亚洲和欧洲,我国又出现了猝不及防的新冠肺炎疫情。在这种形势下,稳定农业生产更显重要,不仅要保障“菜篮子”供应,还要保障“米袋子”安全,手中有粮,心里不慌。

另外,还要确保煤炭等能源物资的生产与供应。据了解,一些地方煤炭生产供应因肺炎疫情受到较大影响,云南、贵州、山东、东北等局部地区出现电煤供应紧张。能源是经济发展的基础,能源失去保障,对经济社会稳定将带来较大影响。

二要保障物流畅通。在这次疫情当中,物流的作用最为关键,但暴露出的问题也最多。疫情发生后,虽然交通运输部等部门及时下发通知,要求“一断三不断”,但执行情况并不是很好。为防范疫情,一些地方采取极端做法设卡添堵,既限人流又限物流,严重影响了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建议加大执法检查力度,坚决消除物流堵点,保障物流畅通,不要让物流在供应链上卡脖子、成瓶颈。

三要重视供应链生态建设。针对这次疫情暴露出来的供应链脆弱性,要重视供应链思想,加强供应链研究,推广供应链应用,提高我国供应链稳定性、协同性、顺畅性,提高我国供应链抗风险能力。

疫情 新冠肺炎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03-03 聚杰微纤 300819 15.07
  • 02-27 雪龙集团 603949 12.66
  • 02-26 瑞玛工业 002976 --
  • 02-19 建业股份 603948 --
  • 02-17 紫晶存储 688086 21.49
  •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