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中洞苗寨支教老师:王东灵 “以前我劝村民搬出洞穴,现在不劝了”

贵州中洞苗寨支教老师:王东灵 “以前我劝村民搬出洞穴,现在不劝了”
2019年07月10日 03:04 华西都市报

原标题:贵州中洞苗寨支教老师:王东灵 “以前我劝村民搬出洞穴,现在不劝了”

搬迁遇阻:22户只有3户同意 村民心愿:孩子们能走出大山

俯瞰中洞苗寨。

中洞苗寨的支教老师王东灵。

位于贵州紫云县格凸河镇格井村的中洞苗寨,被称为“中国最后的穴居部落”。

近年来,中洞苗寨的生活条件不断变好,通了电,还有了网络。图为孩子们在洞中玩着智能手机。

洞中的篮球场。

村民家中安装的电表。

几年前,村民们修通了从公路到洞穴的两公里羊肠小道,铺上了石梯。

下载封面新闻APP
加入青蕉拍客得大奖

看本文视频扫二维码

  王东灵坐在石凳上,身子前倾,手托着腮望着远方。  76岁的罗幺妹拄着拐杖走下来,颤巍巍地打开衣兜,摸出两根香蕉塞给她。  她推辞。  罗幺妹拧不过,摸索着从山下摘了两根黄瓜上来。  王东灵擦了擦,一口咬下去,脆脆甜甜的。  “以前我劝他们搬出去,现在不劝了。他们有自己的生活方式。”她说。  王东灵嘴里的“他们”,就是她身后山洞里住着的22户98人,被外界称为“中国最后的洞穴部落”的中洞苗寨。  100年前,这支苗族部落的祖辈为了躲避匪患和战乱迁到这里,从此过上了与世隔绝、刀耕火种的日子。  70年来,在历届政府的帮扶和以王东灵为代表的社会人士的努力下,近些年,这个隐藏在贵州紫云县1800米海拔的深山苗寨逐渐回到世人视野。年轻人们依靠读书走出了大山,有的还在外省安了家。  为了帮助年人均收入不足3000元的部落彻底摆脱贫困,紫云县政府在县城边修建了安居房。但部落的人却犯了难:既渴望走出大山,又害怕无法适应被改变的生活……  来自格凸河镇政府的官方数据显示,原计划2019年6月底整体搬迁的“中国最后的洞穴部落”,截至目前,只有3户人口头同意。  是离开,还是留下?中国“最后的洞穴部落”,陷入两难。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刁明康谢凯

贵州紫云

摄影报道

A

贫穷
住着玉米秆房屋,大半月不见油腥

  “丈夫一家三口居住在一间用玉米秆围成的简易房屋里。屋内阴暗潮湿,没有顶,抬头就是山洞。”
王东灵记不清自己是第多少次来“中国最后的洞穴部落”了。  总之,她第一次来时,还是个30岁的河南姑娘,骨子里有一股不服输的劲。现在16年过去,46岁的她头上出现银丝,语气也沉稳不少。  “他们变化很大,生活条件比以前好了很多。”她说。  的确,12年没回来的王东灵,看到了一个与印象中不一样的中洞苗寨。今年51岁的村民王泽梅便感慨:“没想到我也能用上手机。”  30年前,家住紫云县格凸河畔的王泽梅在一次赶集中,认识了小他三岁的罗东光。年轻帅气的罗东光用他响亮的歌喉征服了王泽梅。相识半年,两人结婚。  婚前,王泽梅从来没来过中洞苗寨,结婚的第一天抵达洞里,她就傻了眼。  “比我家条件还差一些。”她说,丈夫一家三口居住在一间用玉米秆围成的简易房屋里。屋内阴暗潮湿,没有顶,抬头就是山洞。  婚后分了家,两人重新在洞内搭起一间房屋。一亩多镶嵌在乱石堆里的土地,只能种植玉米。  婚后第一年,家中没有养猪,油荤少。她姐姐看她过得清苦,第二年送了一头小猪过来。

B

改变
山洞里建起学校,有了70多名学生

  2000年左右,政府在洞内建起小学。这个进深215米、宽115米、高近50米的山洞内,第一次有了最好的建筑——四间砖房。
  为了改变贫穷的现状,数十年来,洞里的人都非常重视教育。他们唯一的指望就是送孩子上学。  2000年左右,政府在洞内建起正规小学。这个进深215米、宽115米、高近50米的山洞内,第一次有了最好的建筑——四间砖房。  学校有4个班级、两名老师,40多名来自山洞本身及洞外其他村寨的学生。  2003年五一期间,一档电视节目播放了“中国最后的洞穴部落”纪录片,王东灵看后感觉非常震撼。彼时,她是一家工厂医院的化验员,已经工作了11年。几个月后,她辞去工作,从河南赶到了紫云县。  洞内的情况令她有些惊讶,卫生条件较差,没通电,吃水靠接洞顶渗透下来的山水。  “做菜是水煮,汤里放些油,打个盐水蘸碟。平时多是吃白菜。”王东灵回忆,“村里没有一个胖子。”  为了和村民们打成一片,王东灵住进了王凤庄家的厨房。课余,和村民们一起放牛、一起割猪草,逐渐取得信任。  听说山洞来了个普通话说得很好的老师,石板寨、竹林寨等地的村民也把孩子送过来,就连隔壁县也来了两个学生。  一年之后,中洞小学的学生从40多个发展到了70多个。

C

现状
有了家电和网络,年收入不足三千

  近12年里,中洞苗寨在慢慢变化。村民们修通了从公路到洞穴的两公里羊肠小道,铺上了石梯。那些从电视或者报纸上看到报道的游客,三三两两来到洞里。
  2004年暑假,为了让山里孩子见见世面,王东灵带着部分学生到紫云县城游览,没想到返回途中发生了交通事故。王东灵和几位学生虽逃过一劫,但她身受重伤。  她的支教生涯因此暂告一段落。  2005年养好伤重新回到中洞苗寨,王东灵欣喜地发现,通电后的洞里,第一次有了“现代化”设施——一台洗衣机和一个电饭煲。  更让她高兴的是,由于国家启动了62亿资金在全国范围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实行“两免一补”政策,中洞苗寨辍学的孩子越来越少。  2005年12月,王东灵获得感动中原十大人物称号。出人意料的是,颁奖典礼上,她拒绝发表获奖感言,也不接受任何媒体的采访。  “我支教从来都不是为了出名。”回忆起14年前的举动,再次回到中洞苗寨的王东灵这样告诉记者。  又呆了两年,2007年,王东灵去了别的地方支教。  在她离开的这12年里,中洞苗寨也在慢慢变化,村民们修通了从公路到洞穴的两公里羊肠小道,铺上了石梯。那些从电视或者报纸上看到报道的游客,三三两两来到洞里。有经济头脑的村民,开始做起了游客生意。  今年45岁的王启国和妻子罗妹要就是最早做生意的。王启国只有小学一年级文化,15岁就出门挣钱,去过广西、广东。他和妻子把自家房屋改成餐饮住宿为一体的民宿,“生意好的一年,搞旅游接待、养牛、卖蜂蜜,收入4万多。”  王启国拿出一部分供儿女上学,剩余部分继续投到民宿上。  这几年,游客人数下降不少,有时一两个月开不了张,但洞内基本的吃饭问题已经彻底解决,洞外也架起了铁塔,有了4G网。  “他们的生活比以前好了很多。现在有各种炒菜,吃油也敢大勺大勺地放了。”王东灵笑着说,“都有人长胖了。”

D

困惑
苗寨欲整体搬迁,目前仅三户同意

  “以前我劝他们搬出去,现在不劝了。他们有自己的生活方式,改变不了的。”
  生活好了,年轻人们也走出去了,但发财致富对中洞苗寨来说,仍然有些遥远。
  一个明显的现象是,这几年游客下降,王泽梅家修建在屋前的大锅大灶,已经很久没有开火,她也很长一段时间没有收入了。
  紫云县派驻中洞苗寨驻村扶贫工作组成员、格凸河镇政府科员吴顺泉告诉记者,中洞组共有22户、98人,大部分年轻人都外出务工,但平摊下来,人均年收入只有3000元左右,整个中洞苗寨都没有达到脱贫标准。
  为了帮助中洞苗寨脱贫致富,十多年来,紫云县、格凸河镇政府想尽了办法。
  去年,紫云县政府在县城边上修建了安居房,生活设施齐全,每人按20平方米的标准,邀请村民们“拎包入住”,还把农村低保改为城镇低保。
  但是,没人愿意搬出去。
  王泽梅说,她和丈夫都不识字,打工赚不了钱,即便住进楼房,也没有收入。“我两个女儿都出去了,一个在湖北,一个在湖南。两个都成了家,孙子都有了。”她说,她和丈夫已经很满足。
  王启国也认为,即便参加了政府的技能培训,他和妻子能找到一份工作,但随着年龄增大,工作也会越来越不好找,将来老了生活会很困难。“在山里面吃水不要钱,吃菜不要钱,还可以自己养猪吃肉,城里面处处花钱。”他说,他的大女儿已经在镇上找到工作,小儿子也上了初中,只要两个孩子都能走出大山,他也就别无所求。
  与王泽梅、王启国一样,洞里的其他村民也觉得,搬到城里,一切都很陌生,他们不习惯没有土地种的日子。
  中洞苗寨的整体搬迁,原计划在今年6月底前完成,然而,吴顺全介绍,至今只有3户人家同意搬出。“以前我劝他们搬出去,现在不劝了。他们有自己的生活方式。”王东灵说,村民们现在不愁吃穿,有的人还养起了画眉,种起兰花,她觉得“那是他们的生活方式,改变不了的”。

知道一下
“中国最后的洞穴部落”中洞苗寨

  中洞苗寨位于贵州省紫云县格凸河镇格井村,离紫云县城约30公里,距贵阳161公里。中洞苗寨被冠以“中国最后的穴居部落”的名号,这个100多米宽、200多米深的洞穴里,住着中国最后的穴居“部落”——22户人家共98人,他们的祖辈当年为躲避战乱而迁到山里,之后定居洞中。

人物名片王东灵

  河南灵宝人,46岁。1992年三门峡市卫校毕业,2003年辞去工作,从河南赶到了贵州紫云县,在中洞苗寨洞中小学支教,被媒体称为“穴居部落里的拨火姑娘”。2005年12月,王东灵获得感动中原十大人物称号。出人意料的是,颁奖典礼上,她拒绝发表获奖感言,也不接受任何媒体的采访,她认为“支教不是为了出名”。

脱贫攻坚的“紫云模式”
因地制宜发展产业 不种玉米种蔬菜

  地处大山的紫云县,是贵州省14个深度贫困县之一。
  过去,老百姓与大山“抢”粮食。如今吃穿住行解决后,如何依靠大山发家致富?紫云县委县政府下足了苦功夫。  2019年6月初,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在紫云县格凸河镇“中国最后的洞穴部落”中洞苗寨采访时了解到,为了帮助贫困户实现稳定脱贫和致富,当地政府采取了多种措施。其中重点是进行异地搬迁安置和因地制宜、发展产业,将经济收入不高的玉米改种其他经济作物。

因地制宜 不种玉米种蔬菜

  紫云县扶贫办党组书记、主任张雄告诉记者,紫云县是贵州省14个深度贫困县之一,有深度贫困村53个。2014年,全县贫困户27973户,贫困人口111989人。截至目前,已脱贫16524户,70494人。未脱贫11449户,41495人。  由格凸河镇工作人员提供给记者的官方材料显示,格凸河镇面积176.52平方公里,辖10个行政村,1个社区居委会,139个村民小组,总人口3.023万人。建档立卡贫困户1451户5544人,其中已脱贫960户3975人,未脱贫491户1569人。  2019年,格凸河镇计划减贫1203人,2020年计划减贫366人。减贫人数如此之多,实施哪些措施才能实现?格凸河镇采取了“1+N”的产业规划,决定对不多的土地进行改种,调减玉米种植,大力发展蔬菜、中药材种植。   今年,格凸河镇替代玉米调整计划面积6370亩,已完成调减4058亩,已种上辣椒1000亩、蔬菜2000亩、水果2619亩、油茶1000亩等,其余还种植了土豆、小麦、红心薯、食用菌以及中药材、烤烟。   除了调整种植,格凸河镇还发展了生态鸡、獭兔、肉牛、肉羊、蜜蜂等养殖。

异地搬迁 促进搬迁户就业

  条件受限,无法依靠调整种植物致富的,比如“中国最后的洞穴部落”中洞苗寨,紫云县和格凸河镇就实施易地搬迁政策。  张雄告诉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中洞苗寨原计划在2019年6月底前全部完成搬迁。  考虑到村民搬迁过后的后续管理及经济收入问题,紫云县委县政府还将在后续扶持和社会管理上,打造和谐移民社区标准化建设示范点,实现“一户一人”稳定就业。  由格凸河镇工作人员提供给记者的官方材料显示,2018年,格凸河镇已经实现易地扶贫搬迁劳动力73人就业创业,2019年第一季度已促进147人就业创业,全镇已搬迁入住172户。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刁明康谢凯贵州紫云报道

脱贫数字

   紫云县是贵州省14个深度贫困县之一,有深度贫困村53个。2014年,全县贫困户27973户,贫困人口111989人。截至目前,已脱贫16524户,70494人。未脱贫11449户,41495人。
  紫云县计划于2019年6月底前完成全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全县异地搬迁工程,包括被称为“中国最后的洞穴部落”的中洞苗寨。
“中国最后的洞穴部落”所在的格凸河镇,总人口3.023万人,建档立卡贫困户1451户5544人。截至目前,已脱贫960户3975人,未脱贫491户1569人。

贵州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07-10 中微公司 688012 29.01
  • 07-10 福光股份 688010 25.22
  • 07-10 乐鑫科技 688018 62.6
  • 07-10 新光光电 688011 38.09
  • 07-10 铂力特 688333 33
  •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