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6月25日电
题:用创新的钥匙开启未来——坚定必胜信心,应对风险挑战
新华社评论员
近一段时间,中国科技领域创新不断传出令人振奋的好消息:时速600公里的高速磁浮试验样车下线,首次固体运载火箭海上发射技术试验取得成功,中国以219台超级计算机第四次夺得全球超算500强榜单上榜数量第一,17家中国机构跻身《自然》杂志发布的“2019自然指数年度榜单”全球百强……
这些成绩的取得,殊为不易。每一次创新突破,既凝聚着广大科研人员的智慧与辛劳,也折射出在今日中国,创新精神日益昂扬,创新活力日益迸发,创新发展的生动实践正在开启更加美好的未来。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也是我们应对风险挑战的坚实支撑。一段时间以来,美国一些人炮制出“强制技术转让”“盗窃知识产权”“中国技术有害”等错误论调,滥用国家安全名义打压中国企业,将科技问题政治化,企图遏制中国高科技发展,将中国限制在国际产业链的中低端。这些科技领域的霸凌行径,与时代潮流不符,与科学精神相悖,受到学界和业界的普遍反对。
面对打压,中国的科研人员和科技企业没有向强压低头,没有在困难面前气馁,而是挺直脊梁、奋发图强,激发出更加强劲的创新动力,把创新步伐迈得更稳健更坚实。中国人民有志气,中国创新很争气,回顾新中国成立70年来的创新之路,这一历史脉络分外清晰。
当年,面对西方国家等的严密封锁,我国科研人员艰苦创业,搞出了“两弹一星”;上世纪90年代,尽管美国在空间相关技术领域实施全面制裁,依然没有挡住中国成功研制出尖端的卫星和火箭;美国政府曾阻止英特尔向中国出售用于研制超级计算机的处理器,中国却成功推出了处理器完全自主的“神威·太湖之光”超级计算机……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中国创新,就是这么一路跋山涉水、闯关夺隘走过来的。美国《外交》双月刊发文感慨,美国政府很可能正在为建设一个技术上更独立、可能也更强大的中国铺平道路。《日本经济新闻》则评论说:封锁政策的结果反而是使中国半导体变强大。
自胜者强,自强者胜。实践反复告诉我们,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创新还是要靠自己。面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科技竞争,面对各种风险挑战,最需要的是科学理性的态度、奋发有为的行动。下定决心,坚定不移走自主创新之路,破解“缺芯少魂”之痛,夯实创新发展之基,把关键核心技术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我们就能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牢牢把握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动权。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历史大势不可阻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兴未艾,坚持开放合作、共同发展,顺应时代潮流,也符合科技创新内在规律。自主创新是开放环境下的创新,要聚四海之气、借八方之力。
近年来,中国始终坚持在合作中自主创新,在开放中贡献世界。中国北斗系统开通全球服务,中国空间站与各国科学家携手探索宇宙奥秘,中国企业与各国企业共同推进5G技术和产业的发展……当美国一些人大垒自我封闭之墙,不择手段打压别人的时候,中国用不拒众流的胸怀、实实在在的行动告诉世界:科技创新是全人类共同的事业,开放合作才有光明未来。创新永无止境,合作没有终点,在创新发展的时代进程中,中国将与世界继续携手共进,写下更加精彩的新篇章。
责任编辑:贾振飞 2031864307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