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私募基金浮出水面

2001年04月18日 15:39  中国经济时报 

  所谓私募基金,是指通过非公开方式,面向少数机构投资者募集资金而设立的基金。由于私募基金的销售和赎回都是通过基金管理人与投资者私下协商来进行的,因此它又被称为向特定对象募集的基金。

  国外:私募基金大行其道

  在国外,一些著名的基金公司,比如量子基金、老虎基金等,都是最典型的私募基金。海外私募基金中有一类是以投资证券及其他金融衍生产品为主的基金,其中最“有名”的可算是对冲基金。这类基金基本上是由管理人设计一种投资组合,发起设立开放式基金,可以随时根据投资人的要求结合市场的发展形势适时调整投资组合和转换投资理念,投资者可按照基金净值进行赎回。法律规定私募基金在吸引客户时不得利用任何传播媒体做广告。在募集对象上,私募基金的对象只是少数特定的投资者,其参加者多为有一定风险承受能力、资产规模较大的个人或机构投资者,他们主要通过私人关系投资基金。私募基金具有针对性较强的投资目标,它更像为中产阶级投资者量身定做的投资服务产品。资金一般托管在银行、柜台等各类托管中心;至于信息披露方面,私募基金这方面的要求低得多,私募基金一般只需半年或一年私下公布投资组合及收益即可,政府对其监管远比公募宽松因而获得高收益回报的机会也更大。正是因为有上述特点和优势,私募基金在国际金融市场上已占据十分重要的位置,同时也培育出了像索罗斯、巴菲特这样的投资大师和国际金融“狙击手”。

  国内:私募基金暗流涌动

  目前市场人士彼此心照不宣的一个现实是,一直处于地下状态的私募基金性质的机构已经很多了,他们完全是由市场需求而自发“成长”起来的。市场中大量存在着想把闲置资金运转起来、但对投资市场又不太了解的投资者,因为目前我国证券市场上公募基金的投资操作及年终分配情况,对于这部分资金并没有太大的吸引力。而把钱交给游离于法律体系之外的地下私募基金,又要承担较大的非市场风险。由于不受法律保障,没有“准生证”,国内业已存在的地下私募基金只能默默无闻地生存在不见阳光的地下世界里,以各种变通形式存在。

  在股票发行核准制实施之前,股票的一、二级市场间存在着巨大的差价。为了吸引大量资金,一些证券营业部就有类似的“一级市场基金”,专门在一级市场中打新股。利用营业部的优势,实现的收益率不仅较高,而且基本上没有风险。保守地估计,在一级市场上的资金总量中大约有15%到30%来自私募基金,大约在1000-2000亿元之间。

  目前,私募基金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各种形式的“工作室”、二是各种形式的投资咨询公司、投资顾问公司以及投资公司发起成立的资产管理公司,就是私募基金的雏形私募基金。“一般地,进入工作室所要求的资金量门槛并不高。至于工作室的收入,大多数并不直接向客户收取,而是由工作室与客户所进行交易的营业部进行协商,从交易佣金中提取,双方完全凭一种私人间的信任关系建立起委托关系,大多只有口头协议,根本没有正式的文本合同。因此,双方的合作关系就无法受到法律保障。

  投资公司的私募基金则主要来自企业,大多以专用账户的形式存在,在出资额、使用期限、分配等方面都参照公募基金。投资咨询公司能作为私募基金的发起人、管理人,其工作重点也会以目前的公司形象宣传转而向提高所管理资产的利润率发展,从而进一步提高公司的吸引力,形成良性循环。至于监管方面,这部分基金多让大投资者做资金的监管人,重大投资则须经投资人本人同意。因经营业绩相当不俗,这些基金在市场上颇受追捧。例如,上海邦联就可称得上一家公司制的私募基金管理公司。上海邦联是1998年2月由金华信托、浙江商业财务公司,上市公司中的上海强生、联通国脉等12家公司共同出资筹集1.85亿元组建的公司制投资公司,由金华信托代为管理。董事会共有13名董事,共同商议公司的重大决策,公司制特色非常明显,一不向银行借钱,二不接受社会的任何委托投资,公司用于投资证券市场的资金仅限于股本金。

  期待:私募基金浮出水面

  随着入世的临近,中国基金市场的开放已为时不远,根据有关协议,5年后国外基金可以进入中场,未来市场竞争之激烈可想而知。私募基金的出现,使基金产品种类增加,基金投资者将被细分为不同类型,不同偏好的投资者选择不同的基金。这也将吸引更多的投资者间接加入股票市场,股市的资金供应会不断增加。因此,监管部门对私募基金采取的方式应该是疏导而不是堵,应该在法律法规上制定相关的规则,防止中国的私募基金走弯路。应尽快赋予私募基金明确的法律身份,让其早日步入阳光地带,这不仅有利于规范私募基金的管理和运作,而且可以创造一个公平、公正和公开的市场竞争环境,减少交易成本,推动金融创新,并不断创造和丰富证券市场上的金融产品和投资渠道,满足投资者日益多元化的投资需求。私募基金如果成功,可能会形成我国证券投资市场的第三种势力,改变目前以个人投资者为参与主体的格局,从而增加市场容量,提高理性投资成分,推动市场健康发展。(记者 韩复龄)

本文涉及到的板块个股: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广州公务员去年人均工资和补助达17.51万
  • 体育首尔7盘外招伤恒大 策划-恒大3点胜首尔
  • 娱乐章子怡携汪峰为长辈贺寿 恋情再添铁证
  • 财经葛兰素史克行贿案后很多医生不敢开药
  • 科技水客团伙走私手机4.9万部逃税1400多万
  • 博客美国华人:“杀光中国人”节目让人生气
  • 读书红灯照真相:义和团女兵们如何御敌
  • 教育奶茶MM纽约读名校演绎白富美人生(图)
  • 马光远:北京低价自住房恐成腐败高地
  • JohnRoss:印度不会是反华联盟附庸
  • 周彦武:银行存款不再绝对安全
  • 齐格:国民党发金圆券为何3月就失败
  • 郑风田:为何流动人口不愿放弃农村户
  • 刘杉:宏观经济还靠投资唱大戏
  • 张捷:新快报头版请放人滥用媒体权利
  • 陈虎:房地产京7条突然出笼有何深意
  • 徐斌:那些不作死不会死的土豪们
  • 叶檀:北京自住型商品房估计不好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