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公关负责人李云飞:原材料降价而产品不降价,就是对消费者的不道德

比亚迪公关负责人李云飞:原材料降价而产品不降价,就是对消费者的不道德
2024年06月11日 07:31 次世代车研所

专题:2024中国汽车重庆论坛

  近日,比亚迪汽车公关负责人李云飞在2024中国汽车重庆论坛上表示,当原材料降价时,汽车厂商的产品不降价,就是是对消费者的不道德。其还提醒竞争对手,竞争就像打牌,要量力而为,能跟就跟,跟不了就过,不要置气,也不要翻桌子。

  李云飞 | 文

  砺石商业评论 | 编辑

  我今天的分享的主题是要打造令人尊敬的世界级品牌。

  第一个的话大家可以看到我们中国的话是已经连续15年是全球最大的市场,全球第二大市场是欧洲所有的国家合在一块,但是我们把它拆开了,大家可以整体的看一看,全球的前10的市场和国家都是哪些地区。

  刚才几个老总都讲了,中国的话是前年超过德国,去年超过日本,成为全球汽车出口的第一大国,这里面的话像上汽、奇瑞做得非常好,他们都是百万级的水平。吉利、长城、比亚迪的话我们是属于第二梯队,大家都一起共同出海,打造中国制造的新名片,然后中国品牌的市场占有率,燃油车跟新能源车合在一块,现在已经到60%左右。

  在我印象中最低的是2019年,2019年的中国市场的话,中国品牌的市场占率只有33%还是34%,就意味着将近5年前,在中国市场,中国的消费者100个人买车里面只有33、34个人买中国品牌的车,到现在的话已经60%,我们相信未来两年的话,这个数可能到80%,甚至更高,那就意味着未来在中国市场按2,000万辆算的话,还有20%的增长空间,意味着400万辆,400万辆的话会有众多的优秀的中国品牌,大家一起去拿下市场,我觉得市场的空间很大,市场的容量也很大,大家要去做增量,像燃油车要份额,向合资品牌要份额。

  然后另外一方面的话,中国品牌在新能源车里面的市场占有率的话更高,在中国市场的话,我们现在应该大家一起努力,应该已经达到80%以上,如果说未来三五年中国市场完全是新能源的渗透率达到90%的话,甚至更高的话,现在在中国新能源市场的中国品牌的市场占有率,其实就代表了新能源全面普及的时候,中国品牌的市场战略,所以我觉得就是一个趋势。

  还有一个的话大家可以看一下,过去这么多年,今年的上险、渗透率这个就不具体展开了,我们中国品牌的话现在在全球范围内的话,这个也是没有任何争议的,其他几个老总都讲过,我也就不再赘述,回归我们今天的主题。

  在新能源时代目前这个情况下,我们企业如何给消费者带来更好的价值,大家可能最近这两天的话有一个网上的大家可能也看到了,我也非常明确的回复了一下我的观点,我们认为什么叫好价值,得需要一个好的技术,通过一个好的产品,通过一个好的价格,它是个综合的,才是一个好的价值。

  当然了高品质、高安全的话,那就是在好的产品里面它是个综合的,我概括下来我觉得就是说在每个细分领域,每一款产品,每一个人群他都应该符合这样的一个价值观,好的技术,这个就更不用讲了,在新能源汽车这个领域的话,我们中国的整个的技术是在全球前列的,今天我们王总也提到了,海外有些企业,有些行业甚至有些国家对中国新能源采取了这么多动作,这么多政策,背后是因为什么?因为你太强了,还有一个的话,我觉得好的产品需要有更多的技术去赋能。

  所以这个的话就是比亚迪在过去两三年,我们投向市场的重磅技术,我相信里面任何的技术拿到行业的话,对行业的在这个领域这个方面的话都是一个里程碑的事件。我们也是通过这些技术在产品上让我们的产品跟我们的同行,我跟我们的特定的市场是有差异的,如果你的没有什么独特的差异性的技术的话,别人有什么配置你有什么配置,无非最后就是两个车的外观不一样,两个车的logo不一样,如果最后沦为成这样的话,我觉得是没有未来没有前途,没有希望了。

  大家试想一下,如果最后整个行业的话,我的产品跟别人的产品就是外观不一样, logo不一样,价格不一样,没有未来,所以你必须要通过技术在产品上,通过颠覆性的一些体验,独特的体验,形成自己的产品的区隔,品牌的区隔。

  另外的话还有一个好的价格,好的价格的话,从比亚迪的维度的话,我们觉得规模化和全产业链,因为我们现在每个月的话30多万台,所以我们这么大的体量,我们每个月的销量的话都是别人的10倍20倍30倍,所以我们有足够的成本的腾挪空间,这是第一个规模化。

  第二个的话全产业链,比亚迪的上市公司里面有宁德时代这样的业务,有电机的业务,电控,有半导体的业务,都在上市公司大的池子里面并表,我们还有金融保险,我们全产业链从头到尾,如果单单只是在这个产品的制造这个环节的话,我们有可能亏,但是在全产业链来看,我们是打平,甚至我们还略有盈利,因为我们也是上市公司,去年70万员工,6,000亿的营收,利润只有300亿,净利润率只有5%,因为我们还是传统的制造业,但是300亿的利润的话,我们投了400亿做研发,我们是个高新技术企业,我们不是第一次研发超过我们的净利润,我们过去20多年,除了有两年以外,剩下的时间绝大多数都是研发远远超过企业的经营。所以你的成本就要靠你的规模和你的全产业链的优势。

  另外一个的话就是道德战,道德底线,我不知道大家想一想,就是说可能大家没有关注到这个话题,两三年前新能源汽车纷纷涨价,我们也涨价。两年前了,我记得我们的产品2022年产品有两次调价是往上调,因为供应链问题,因为电池的原材料问题,因为补贴退货的问题,我们价格往上涨,因为那个时候的规模化还不是特别明显,电池的原材料涨得也很厉害,两次涨价,对吧?

  现在你的规模已经起来了,而且大家都知道新能源汽车的话,电池材料这两年降成啥了?你不能涨价的时候言之凿凿说因为电池原材料怎么怎么你涨价,电池原材料这两年暴跌,为什么不降价?为什么电池原材料这一块的一个成本的下降,为什么没有在产品的定价里面体现出来?扪心自问一下,我觉得这是对消费者的不道德。

  还有一个的话我想说的是什么?我们前段时间发布了一个12伏的启动电池,我们各位都开车,无论你是开燃油车还是开电动车,尤其是开燃油车的时候,你开再好的车,你前面的启动电池小电池寿命只有两三年,再好的车,你两三年以后你出个差试试,回来以后电瓶就没电了,要么过电,要么救援,很折腾人的。

  曾几何时比亚迪刚刚有电动车的时候,我们也是前面是铅酸电池,但是后来有一系列的事件,王总当时讲的观点说我们电动车明明动力电池有电,就是因为前面的启动电池是铅酸电池没电,让用户带来很多麻烦,让用户去救援。王总当时说的例子,家里的粮仓那么多米,就因为锅里没米,碗里没米把人给饿死,这不符合逻辑的,对工程开发人员这是反人性的。

  所以从五六年前开始,比亚迪旗下的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我们前面的铅酸的启动电池现在全部更换成12伏的磷酸铁锂电池,磷酸铁锂电池作为启动电池的话,是整车同寿命的,就意味着购买了比亚迪的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以后,再也不用考虑前面的启动电池,小电池没有电了,不要说出差两三个月,出差两三年,回来以后照样能启动,能着车,照样没问题。

  同时的话把前面的启动的磷酸铁锂小电池跟车的动力电池连接在一起,小池塘有电有水,因为大江大河有电有水,把这个问题全部解决了,但是成本也要增加大几百块钱,但是我们愿意去这样做,我们也呼吁同行,对吧?因为这个是无论是燃油车也好,还是插电式混合动力的车也好,从消费者的角度来讲,从价值的角度讲,从体验的角度来讲,就是个痛点,我们要给用户创造价值,我们为什么不把车前面的启动电池,把铅酸电池换成磷酸铁锂电池,换成锂电池,那不是对用户更好吗?对吧?

  所以我们是这个观点,所以我觉得很多方面要从企业自身的情况看,要从消费者的需求的情况看,我觉得这才是为用户创造价值。

  主持人:我们虽然是个老话题,但是今年来说价格战确实是因为打的这个是很惨烈了,所以今天来讲这个东西大家感受可能跟前几年会不一样。我想问云飞总,你觉得现在价格战打的程度是属于到了第几级?

  李云飞:感谢主持人这个问题。我刚才也分享了一个这个观点,我觉得因为每个企业的规模不一样,自己的情况都不一样,我觉得有一个先决条件是什么?要量力而为,对吧?你如果都亏本了,因为现在大的公司在棋局上能够在牌桌上的这些公司都是公众公司,都是上市公司,每一家企业的情况怎么样?都是透明的,财务报表都看见了,如果你都亏本了亏钱了,所以我觉得可能要量力而为。如果再乱打的话,我觉得极有可能会出现像学良总说的情况,这是我想重点表达的。

  另外的话我刚才也提到了,过去两年前因为补贴要退坡,因为电池的原材料要涨价,所以的话这个行业包括比亚迪在内,我们当时每一次调价发文本都有好多品牌就改一个署名,前面80%的文字都一样,就换成他们的品牌,换成他们的时间,金额再改一改。过去两年就是价格往上调,现在我刚才也讲了,现在这个情况已经发生变化,原材料的话已经大幅下降,所以我觉得大家不要愚弄消费者,要对消费者好一点,所以我建议大家之前都涨过价,所以接下来的话在一些年度的改款的时候,年度大改款的时候,我新产品推出来的时候,价格策略就要把这些因素考虑进去。

  还有我刚才也讲了,这个是价格下调的一个考量。另外的话刚才我也说了,低压的启动电池,这明明是汽车行业这么多年的痛点,我们每一个消费者我们这个屋子的我相信大家都开车,家里都有车,都碰到过,都知道痛点,我们能解决,为什么不多花一些钱去解决它,所以我觉得这个很关键。

  回到刚才刘老师说的价格,比如大家在一块打牌对吧?量力而为,有人把牌打出来了,你觉得能就跟,跟不了的话就过,对吧?不要置气,也不要翻桌子,还有下一局对吧?又不是说立马结束了,下一款产品下一局再继续来。

  中国汽车行业发展到现在,尤其是我们坐在这个台上的,还有几个国内主流的几个品牌,今天没来的对吧?我们这些企业发展的过程中都经历过一些这个痛苦挫折,也没见谁倒下来,都在牌桌上,对吧?这一把他赢下一把我来,我再推出个新的产品,我再重启一局,良性健康的竞争,不要置气,更不能掀桌子,我觉得这才是长期主义,这才是对消费者好,对行业健康发展有好处,这是第一个。

  第二个的话我觉得技术非常关键,今天王总的话在上午的论坛的时候分享了一个观点,中国的话现在有1000多万的每年的毕业的大学生,这个就是我们中国汽车工业非常宝贵的财富。5年前,清华北大的进比亚迪的也有,不多,但是过去两年每年的话都有上千个清华北大的竞聘案例,我看了一下去年的数据,清华北大去的最多的两个企业是华为和比亚迪。

  所以我觉得这个本身就是一个很好的,中国有这么多的大学生,有这么多工程师给企业对吧?企业提供平台,这些研发人员工程师,给这些年轻人给一个平台给一个窗口,能够让他们去实现自己的梦想,我们企业要去做这样的事情,所以在这个基础上我们产生了一系列的技术,一系列的专利,最终在我们的产品上应用出来。

  比如说我们前两天刚刚上市的发布的第五代DM技术,我们第四代是三年前2021年1月份,第五代是2024年5月28号,时隔3年4个月,我们第五代产品才迭代出来。各位媒体的话可能有些参加过比亚迪的发布会都知道,我们过去两年天天放在深圳,放在我们的启迪厅,我们自己的发布厅,大家都去腻的。后来很多老师都不来了,我看今天好多主编也在,可能你安排下面的同事来了,我们今年专门换个地方换到西安,换到永宁门的城墙,为什么换放到永宁门?永宁门的话是历史文化的一个古迹,它是历史,我们第五代DM的话,在汽车工业史上也是个历史的里程碑,发动机的热效率全球最高,无论是我们量产上市的这一块还是没有量产的,我们都是全球最高。

  还有我们的满油满电的综合续航里程2100公里,我们是媒体讲我们严重的反向虚标,因为我们当时邀请的是几十家媒体,他们做测试的时候,我们从西安往东北,从西安往新疆,从西安往深圳三条路线,最少的跑了2300公里,最多的跑2500多公里,前段时间发布会刚结束,原来的话是4月初要发布,我们硬生生的晚一个半月发布,我们就是要发布就要有车,要大批量的轿车,我们昨天的话秦L也举办了万人轿车,所以一发布的话车一出来消费者就能买得到,能提到,他能体验到。

  说到满油满电的综合续航,发布会结束以后懂车帝从西安开到北京全程高速,高速限速120就开120,限100就100,全程高速,总共开了1947公里,易车的话也是全程高速,开了2040公里,我们的2100公里是满油满电综合续航,还有平时的城市的也有其他的路况是拉平以后2100公里,所以反向虚标。

  包括电油耗,很多媒体老师测出来1.8/1.9,最高的是2.4/2.5,上市发布会的时候我们的路总他自己测的是二点四几,我觉得他比我开车水平高,因为前天我也做了一个测试,但是我用的是另外一台车海豹06,我比他应该我比他应该目测也轻,实际上应该也轻点,我比他开的还多了一点,我开了2.54,他开了二点四几,这就是我们开出来,因为你这些一公布的话,如果消费者去体验你的满油满电2100公里的话有点难度,除非他每年的话长假旅游,但是他想体验你百公里亏电油耗100公里亏电的情况下,电量只剩10%,到底百公里油耗多少,很好,我一天如果上下班远一点的话,来回超过100公里不就体现出来了吗?一天不够两天不就体现出来,反正就在城市里面拥堵路况,快速路,平时开就怎么开,这是做不了假的,我们现在这种体量这么大的规模,如果我标个2.9,用户开个3.5,那还得了,开出2.9以上,我们觉得都是有问题。

  所以很多媒体老师讲完以后的话说,比亚迪是严重的反向虚标,所以我觉得技术还是要坚持的做下去。

  除了第五代的DM技术刚发布以后的话,我们在三季度我们还会有一项重磅的技术,我们在今年年底或明年年初还会有重磅的技术,在混动纯电方方面面,这些极限的性能方面,极致的技术方面,我们抽屉里面方案太多了,我们的技术鱼池里面的鱼也很多,结合市场的情况,结合产品的情况,结合自己的节奏的情况会随时的捞出来。

  所以我觉得技术是根本,只有好的技术,通过好的产品,一个好的价格最终才会赢得市场。另外一个的话,我觉得我也非常赞同刚才杨总提的观点——安全,比亚迪最早提出安全,安全是一辆电动车的豪华,我们大概4年前我们当时就讲没想到,现在大家汽车行业每一家开发布会的话,对我今天看几个老总都讲了,安全是电动车质量好挺好。

  之前华为的时候当时遥遥领先,说是华为要注册这个商标,我们当时内部的高管说我们应该也注册,王总现场批评一下,太小我了,没格局,大家都用都说那说明大家认同这个价值观,安全实际上电动车豪华,大家认同的话才会支持自己的产品上,才会在自己的企业上把它体现出来,最终行业是健康发展,消费者也是受益的,这种好事就应该敞开了大家一块去讲,我觉得这样才是健康的有序的发展,对吧?

  另外一方面的话可能大家知道的不多,因为比亚迪的话有一个半导体,比亚迪半导体公司,我们做汽车是2003年做汽车,我们2002年的话就成立了比亚迪的半导体的团队,我们做半导体的时间比做汽车的时间还要早一年,我们2008年的时候收购了宁波中纬半导体,它是一家台资企业,当时业内华人说你一个你要做车又做手机电子零部件,你突然去收购半导体想干啥?当时我觉得我们也做得不够好不够透,其实因为我们进入汽车行业就是奔着电动车去的,电动化智能化就伴随着更多的话对于这些所有的半导体的这些材料模块的一个需求,从很早的时候就开始在这块投入了。

  我们今年的下半年,我今天在这提前剧透一下,我们碳化硅的工厂将会最新的一个碳化硅,我们现有也有碳化硅工厂,但是我们新的一个碳化硅的工厂将会投产。碳化硅工厂的规模是什么呢?全球第一的规模产能,它是第二名的10倍,碳化硅的工厂,大家碳化硅模块,你看大家电动车每一家上去的话都讲自己用的碳化硅,成本很高的,但确实是好东西,我们会对吧?

  另外一方面的话,今年年初的1月份的比亚迪梦想日智能化的时候,王总也讲了,因为比亚迪目前的一些智能化的智驾的方案,主要在腾势,仰望,方程豹上面有一些应用,我们今年下半年开始,在比亚迪20万左右的车型上也会进行搭载应用,让我们的智能化智能驾驶能够更大范围的搭载和应用,包括我们很多硬件准备好,有些车型能具备的话就通过OTA去解决,有些的话就通过新款的车型去解决,这样的话才会给用户创造好的价值,我大概分享这么多。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责任编辑:梁斌 SF055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6-17 爱迪特 301580 --
  • 06-17 永臻股份 603381 --
  • 06-11 中仑新材 301565 11.88
  • 05-31 达梦数据 688692 86.96
  • 05-28 利安科技 300784 28.3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