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长坡雪
巴菲特在公开演讲中称:你所要做的就是在一生中找到一家、两家或者三家这样的机会,当你开始购买的时候便要重仓投入,其他时候则不用做任何事情。
巴菲特所说的“这样的机会”,就是他在合伙人时期投资的美国运通——巴菲特曾重仓40%的资金在这笔投资上。
那么,这笔投资的前后经过是怎么样的?是什么条件触发了巴菲特的买入开关?
今天的文章就聊聊这笔投资的经过。
01非主营业务危机导致股价大跌40%
1963年底到1964年期间,美国运通的股价曾短暂下跌40%多。
如此大的跌幅明显偏离大盘指数和同行业股票。
美国运通异于众股而大幅重挫的导火索是:该公司非主营业务在经营中遇到了骗子。
1963年时,美国运通有一项收入占比极小的业务——现场仓储业务。
现场仓储业务主要是为客户的存货以及其他资产提供真实可靠的收据,客户可以以这些收据作为抵押物,从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获得贷款。
该业务的其中一位客户是联合植物油精炼公司(下称植物油公司),植物油公司存储了相当数量的色拉油油罐,美国运通的子公司为植物油公司签发了收据,植物油公司凭借着收据获得了银行的贷款。
1963年底,植物油公司因炒作色拉油期货而倒闭,银行来核验收取担保物时发现,本以为是装满色拉油的油罐,只有上面一层是色拉油,下面装的居然是海水。
没有了色拉油,银行巨额的债务失去了担保物,美国运通的仓储业务子公司因承担连带责任,申请了破产保护。
因受牵连,美国运通也因之卷入了这场危机。
祸从不单行。
色拉油危机爆发后,美国运通遭遇了两个“危机并发症”。
其一,尽管母公司是否应该对子公司的行为担责,存在争议,但美国运通董事长霍华德愿意从道德的角度,承诺债务的偿付。但美国运通的股东却不同意董事长的做法,并起诉了霍华德——起因是他向债权人提供了6000万的赔偿。当时美国运通的净资产才7800万,赔偿确实是一笔大资金。
其二,市场开始散播谣言,说美国运通还有“数目不详的庞大债务”,公司有倒闭的风险。
舆情汹汹之下,很多投资人觉得美国运通的经营面临重大不确定性,并开始大笔卖出。
短期内,卖方力量远远大于买方,美国运通短期内股价大跌40%多。
02巴菲特买入的思维过程
逆向思维的巴菲特却从中嗅到了机会。
投资的世界里,所谓逆向思维,就是当某位王子落难时,你要亲自去研究、调研一下发生了什么,而不是随波逐流,跟草台班子般的大众站在一起。
翻开年报就能发现,美国运通的主营业务是旅行支票和方兴未艾的信用卡支付业务,遇到骗子的仓储业务子公司对美国运通的利润贡献,可以忽略不计。
巴菲特后来在演讲中称,他做了一些事情,主要是为了“确保仓储子公司事件不会影响到母公司”。
巴菲特做了什么呢?
巴菲特去他最喜欢的奥马哈餐厅和其他会使用信用卡的场所观察,发现人们依旧使用美国运通的信用卡付账;
他去银行和旅行社调研,发现人们依旧喜爱使用美国运通的旅行支票;
他和美国运通的竞争对手沟通,对手们依然视美国运通为劲敌;
他还和朋友聊天,调研在奥马哈之外的其他城市的情况,他发现其他城市依旧同样使用美国运通的信用卡和旅行支票。
也就是说,消费者和竞争对手们,没人在意华尔街的躁动。
另外,对于美国运通董事长承诺赔偿债权人的行为,巴菲特是极为认同的,因为美国运通的旅行支票和信用卡业务,都需要商业信用作为品牌支撑。尽管6000万的高额赔偿会让公司跌一大跤,但并不会彻底摧毁美国运通的业务,反而因公司重信守诺,会大大提升公司的品牌价值。
只要美国运通的品牌和产品地位还在,短暂的波折后,该公司业务依然会蒸蒸日上。
调研和研究完毕后,1964年初开始,巴菲特就开始买进美国运通的股票,最终花了1300万美元购买了公司5%的股份,这笔投资的仓位占到了总仓位的40%。
事后的发展也验证了巴菲特的判断是正确的:当美国运通和债权银行达成和解后,美国运通的股价就迅速回升。
1967年到1968年,巴菲特陆续卖出了美国运通,该股票最高涨到180美元。
3年多时间,巴菲特投入1300万美元,赚了2000万美元,投资收益率154%。
03补上估值这一课
巴菲特为何总能做到“在他人恐慌时贪婪”?归根到底,作者认为,那是因为巴菲特懂价值。
还是那句话:聪明的投资者懂公司价值且会利用市场报价,糊涂的投资者不懂公司价值就会被市场报价左右。
非常可惜的是,股市中大部分投资者不懂得如何评估价值。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